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9:语言连贯、表达得体(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9:语言连贯、表达得体(含解析)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28 15:3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9:语言连贯、表达得体
一、单选题
1.在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瘦西湖的景妙在巧。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而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人影衣香,赤栏小桥,游览应以舟行最能体会到其中妙处。21·世纪*教育网
①白塔与五亭桥分占圆拱门内
②回视小金山
③所谓面面有情,于此方得
④最巧是从小金山下沿堤至“钓鱼台”
⑤又在另一拱门中
A.?②③④①⑤?????????????????????B.?②⑤④①③????????????????????C.?④①②⑤③????????????????????D.?④③②⑤①www
2.某校高三年级举行线上成人仪式后,同学们纷纷点赞、留言,相互勉励。下列留言所引古诗文,不得体的一项是(?? ) www-2-1-cnjy-com
A.?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尚书》)???????????????????????
B.?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李白)
C.?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
D.?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版权所有:21教育】
二、填空题
3.为使文段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请选择最恰当选项,填写在序号处的横线上。
“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落户天津,命名为“天河”,取天津与“银河团队”合作发展之意。如今,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三号”已进入开放应用阶段。近年来,创新团队在“卡脖子”处下功夫,在关键处尽全力应对:身处世界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时代——________;身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前夜——________;身处国家民族决战决胜时期——________;身处随时竞争的拼杀时刻——________。
(取材于余艳《大国引擎》)
A. 以我为主,在战略必争领域强势崛起
B. 全方位研判,高标准筹划,破解突出矛盾
C. 创新驱动,以崭新的“中国速度”冲锋
D. 聚焦前沿,瞄准核心技术制高点和突破口
三、语言表达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 研究发现,有氧运动能增加流向与记忆有关的大脑区域的血流量,从而改善记忆力。任何时候开始锻炼都不会太晚,即使进入老年阶段,________,你仍然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有氧运动来加以改善。有30名被试人员(平均年龄66岁)参与了研究,________,这两组人都没有定期锻炼的习惯,也没有记忆障碍的迹象。其中一组每周完成数次有氧运动的任务,而另一组只进行拉伸和平衡训练,同时保持较低的心率。12个月后,与拉伸平衡组相比,有氧运动组流向与记忆有关的大脑区域的血流量增加了。研究开始和结束时进行的记记力测试显示,________,而拉伸平衡组的成绩提高不明显。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 无论生产、生活还是娱乐,当人暴露在噪声环境中时,健康就会受到威胁。暴露时间短,会产生焦虑与精神压力;暴露时间长,________,甚至失聪。 听力损失程度与音量和暴露时长相关。然而,当噪声级达到一定高度时,________, 均会产生水久性听力损害。而单从听力保护角度来说,即使是乐音,________,时间过久,也会对听力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 在出生20天左右,比目鱼的眼睛开始搬家,一只眼睛向上移动,越过头部上缘到身体另一侧。眼睛之所以能够这样,________。比目鱼的头骨,不是坚硬的骨头,而是软骨。眼睛移动时,双眼间的软骨会被身体吸收,眼睛的移动失去了障碍,移动也就更加自如了。除了身体的构造发生改变,________。比目鱼刚出生的时候,是在水面附近活动;当眼睛同处一侧时,比目鱼就转而在海底活动了。比目鱼一般是侧着身子游泳,而且经常平卧在海底。为了能够更快地发现敌人,两只眼睛长在一起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所以说,比目鱼发育过程中的这些改变,其实是________。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21·cn·jy·com
??? 食物的基本功能之一是给人体提供日常所需的能量。我们的一举一动,大到跑步,小到眨眼,①________。食物中提供能量的三大营养素,即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防,人体不能②________,因为它们均以大分子形式存在,必须消化分解成小分子才能吸收利用。这一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就是③________,又称为膳食生热作用,我们吃完饭后会有发热的感觉,这就是食物热效应的外在表现。2-1-c-n-j-y
8.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 近年来,①我国的电子书阅读率发生了快速增长,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③根据统计数据显示,④2000年国内网上的阅读率仅为3.9%,⑤2012年上升到41.7%,⑥电子书的阅读人数更是达到了2.95亿。⑦截止目前,⑧我国已经有接近20%的网民养成了通过互联网阅读时事新闻的习惯,⑨16%的人群养成了电子阅读的习惯,⑩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电子书上。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④的“最巧”与前句“妙在巧”有呼应关系,要排在第一位;②有“回视”,可见要先看了正面的景物才能有“回视”,不能排在第一位;据此排除AB;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①中的“圆拱门”与②“回视小金山”、⑤“又在另一拱门中”语意连贯,即先看“圆拱门内”白塔与五亭桥二景,再回看“另一拱门中”的小金山一景,这三者必须连接在一起;③中“于此方得”是对前文的总结,应排在最后,排除D项。2·1·c·n·j·y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形式为语句衔接排序题。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认真阅读语句,明确体裁和中心,明确材料结构,理清答题思路,抓住语言标志,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运用语感检验,确定正确答案。
2.答案:D
解析:A项,“惟日孜孜,无敢逸豫”意为:每天都孜孜不倦努力工作,不敢贪图享受。用来鼓励同学勤奋学习,引用得体;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项,“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意为:作草就要作兰草,作树就要作松树。这是鼓励同学要有兰草般的高洁,松树般的坚定品质,引用得体;21*cnjy*com
C项,“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堕寸功”意为: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这是勉励同学珍惜光阴的,引用得体;
D项,“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意为: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这是勉励暮年之人要老当益壮,自强不息,放在青春学子身上不合适。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诗句名言理解能力与综合语言表达能力。主要考查语言运用准确、得体的能力。首先读懂题干要求,分析题干所给的语境,再阅读每个选项,理解选项语句的含义,分析其是否适合题干语境。21教育网
二、填空题
3.答案:B;D;A;C
解析:本题已经提供了四个句子,考生只要分析语境,找到与这些句子之间的相关点即可。
第一处,前面说“身处世界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时代”,这里要抓住“世界”“前所未有”“大变局”这些信息,因为是前所未有的,且是大变局时代,所以需要“全方位研判”,需要“高标准筹划”,要“破解突出矛盾”,所以确定是B;第二处,前面说“身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前夜”,这里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前夜”这一信息,因为是“新一轮”,且是“前夜”,所以需要“聚焦前沿”,需要“瞄准核心技术的制高点和突破口”,所以确定D。第三处,前面说“身处国家民族决战决胜时期”,这里要抓住“国家民族”“决战决胜时期”,因为是“决战决胜时期”,所以需要“强势崛起”,故确定A。第四处,前面说“身处随时竞争的拼杀时刻”,这里要抓住 “拼杀时刻”这一关键信息,可见是极为关键的时刻,需要的是“速度”,是“冲锋”,所以确定C。【来源:21cnj*y.co*m】
故答案为:B;D;A;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性,具体考查学生的补写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把握整个语段的中心话题,然后重点分析横线前后的句子,把握句式和句意,根据这些进行拟写。
三、语言表达
4.答案:记忆力已经开始消退;他们被随机分为两组;有氧运动组的成绩有显著提高
解析:如文段中的第①处空缺,上文有“有氧运动能增加流向与记忆有关的大脑区域的血流量,从而改善记忆力,任何时候开始锻炼都不会太晚”的引领,下文有“你仍然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有氧运动来加以改善”,改善的对象应为“记忆力”;前文又有“即使进入老年阶段”的表述,所以填入此处的句子应与老年人的记忆力情况有关,故此处可填写“记忆力已经开始消退”;
第②处,结合上文“有30名被试人员(平均年龄66岁)参与了研究”、下文“这两组人都没有定期锻炼的习惯”分析可知,“这两组人”应指上文所说的“30名被试人员”,故此处可填写“他们被随机分为两组”;
第③处,结合下文“而拉伸平衡组的成绩提高不明显”分析,“而”表转折,可推断内容上应和上文是相对的,也就是“有氧运动组的成绩”相对较好,故此处可填写“有氧运动组的成绩有显著提高”。
故答案为:记忆力已经开始消退;他们被随机分为两组;有氧运动组的成绩有显著提高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要准确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段,把握文段的主旨,因为文段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围绕主旨表达展开的。重点则是瞻前顾后,前勾后连,灵活推断。【出处:21教育名师】
5.答案:则会造成听力损失;无论暴露时间长短;如果因量过大
解析:第①空,前句为“暴露时间短,会产生焦虑与精神压力”;后句为“甚至失聪。听力损失程度与音量和暴露时长相关”,据此可知此处应填“听力会受到损失”。
第②空,前文为“听力损失程度与音量和暴露时长相关。然而,当噪声级达到一定高度时”,后文为“均会产生永久性听力损害”,分析可知此处应填“无论暴露时间长短”。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第③空,根据前文“即使是乐音”“时间过久”以及前文对“噪声、音量、时间”的分析可知,此处应填“音量过大”。
故答案为:则会造成听力损失;无论暴露时间长短;如果因量过大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要准确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段,把握文段的主旨,因为文段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围绕主旨表达展开的。重点则是瞻前顾后,前勾后连,灵活推断。
6.答案:是借助了比目鱼独特的身体构造;比目鱼生存的环境也不一样了;自然选择(或自身演化)的结果 21cnjy.com
解析:这段内容讲的是比目鱼的眼睛为什么会移动到身体的一侧。第一空,前面介绍比目鱼出生二十天左右眼睛开始“搬家”,紧接着说“眼睛之所以能够这样”,由“之所以”可知下面应当说原因;再根据后文的“比目鱼的头骨,不是坚硬的骨头,而是软骨”“除了身体的构造发生改变”,说明这个原因应当与比目鱼独特的身体构造有关。据此填写答案。第二空,根据前面的“除了身体的构造发生改变”中的“除了”,说明还有一个变化;再根据后文“比目鱼刚出生的时候,是在水面附近活动;当眼睛同处一侧时,比目鱼就转而在海底活动了”,这是比目鱼生活环境的改变。据此填写答案。第三空,根据前面的“为了能够更快地发现敌人,两只眼睛长在一起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说明比目鱼的这些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再结合“所以说,比目鱼发育过程中的这些改变,其实是”,说明这是总结比目鱼眼睛移到一侧的根本原因,那就是“是自然选择或自身演化的结果”。
故答案为:是借助了比目鱼独特的身体构造;比目鱼生存的环境也不一样了;自然选择(或自身演化)的结果
【点评】本题考查情境补写能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
7.答案:都要消耗能量;直接吸收利用;食物热效应
解析:第①空,前句为“食物的基本功能之一是给人体提供日常所需的能量 。我们的一举一动,大到跑步,小到眨眼”;下文为“这一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可见运动需要消耗能量,据此可知此处应补写“都要消耗能量”。 21*cnjy*com
第②空,前文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防,人体不能”,后文为“因为它们均以大分子形式存在,必须消化分解成小分子才能吸收利用”,分析可知此处应补写“直接吸收利用”。
第③空,根据前文“这一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就是”和“又称为膳食生热作用”说明该句是下定义的句子,再根据“这就是食物热效应的外在表现”可知,此处应补写“食物热效应”。
故答案为:都要消耗能量;直接吸收利用;食物热效应
【点评】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分析即可。
8.答案:语句:①:修改为:“我国的电子书阅读率快速增长”;②语句:③:修改为:“统计数据显示”或者“根据统计数据”;③语句:⑦:修改为:“截至目前”或者“截止到目前”;④语句:⑨:修改为:“16%的人养成了电子阅读的习惯”。
解析:①“我国的电子书阅读率发生了快速增长”错,“发生了”与“快速增长”搭配不当,应改为“我国的电子书阅读率快速增长”;③“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错,结构混乱,“根据”与“显示”句式杂糅,应去掉其一,应改为“统计数据显示”或者“根据统计数据”;⑦“截止目前”错,“截止”表示工作活动停止、结束,没有后续进展了,强调的是停止,根据文意是表达“到今天为止”,强调的是中间过程中的时间统计情况,应改为“截至目前”或者“截止到目前”;⑨“16%的人群养成了电子阅读的习惯”错,“16%”与“人群”搭配不当,应改为“16%的人养成了电子阅读的习惯”。
故答案为:语句:①:修改为:“我国的电子书阅读率快速增长”;②语句:③:修改为:“统计数据显示”或者“根据统计数据”;③语句:⑦:修改为:“截至目前”或者“截止到目前”;④语句:⑨:修改为:“16%的人养成了电子阅读的习惯”。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段中的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
_21?????????è?????(www.21cnjy.com)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