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 3.3汽化和液化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 3.3汽化和液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29 10:3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
3.3汽化和液化
【学习目标】
1.了解汽化和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知道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
3.了解沸腾现象;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4.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了解蒸发的作用;
5.能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课前预习】
1.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约为3500万产方米,其中80%用于饮用水,解决了1亿多人的用水问题。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以上过程涉及到关于水的物态变化有(  )
A.汽化 凝固
B.汽化 液化
C.液化 凝华
D.升华 凝华
2.目前家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

A.汽车玻璃起“雾”影响行车安全,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
C.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
D.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
3.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B.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D.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4.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的过程要吸热,是升华现象
B.夏天,雪糕周围冒“白气”的过程要放热,是汽化现象
C.秋天,早晨花草上形成露珠的过程要吸热,是液化现象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室内,镜片变“模糊”的过程要放热,是液化现象
5.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6.如图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
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
B.冰的熔点是0℃
C.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
D.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7.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下列现象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熔化
B.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汽化
C.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出现白霜———凝固
D.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升华
8.小红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冬天用开水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生成的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但水蒸气来源不同,前者来源于空气中、后者是由热水汽化生成
9.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试管甲和乙中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然后将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直接通入试管甲的水中,水蒸气在甲中几乎全部液化,待甲中的水面上升一段高度后,停止通入水蒸气,测出此时甲中水的温度为t,以下能验证水蒸气液化放热的操作是(

A.测出乙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B.测出烧瓶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C.将烧瓶内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D.将另一杯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10.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
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汽化现象
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学习探究】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汽化:

2、汽化的两种方式:


3、蒸发:在
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

4、沸腾:在液体的

同时发生的
的汽化现象;
5、沸点:各种液体
的温度,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水银的沸点是
,酒精的沸点是

6、汽化:物质由
态变为
态,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7、沸腾:在液体的

同时发生的
的汽化现象
8、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沸腾前给水加热时,可看到杯壁有
,气泡
,大小变
,加热过程中,沸腾前水的温度

(2)、沸腾时,看到的现象是
,要使水持续沸腾,必须

可见液体沸腾的条件是

(3)、沸点: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水的沸点高低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不汤手的“开水”从何而来
(4)、查看液体的沸点,记下几种液体的沸点。液体的沸点跟
有关。
9、蒸发:在
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
讨论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
(2)
(3)
讨论:为什么蒸发能够致冷?归纳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互学探究
实验探究:观察水的沸腾(学生分组实验)
a
沸腾发生在液体的表面吗?内部发生吗?猜想:__________。
b沸腾发生得缓慢还是剧烈?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沸腾需要吸热吗?猜想:_____________。
d沸腾能否在任何温度下自发进行?猜想:__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方案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实验装置图(如右图)以及注意点:
用石棉网加热;用酒精灯外焰加热;烧杯中倒小半杯热(温)水即可;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水中,不能碰到杯底杯壁;杯口盖一张纸以减少热量散失。
(4)实验需要记录的数据: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温度/0C
90
(5)实验观察的现象:水中气泡在沸腾前,数目____(多/少),上升过程中体积变_____
(大/小);沸腾时,数目____(多/少),上升过程中体积变_____(大/小)。水的声音
在沸腾前较________(大/小),沸腾时较_________(大/小)。
(6)停止加热,水__________(能/不能)继续沸腾。
(7)作出对应的温度—时间图像即T-t图(见右图)
作完图提问: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
度__________(不断上升/保持不变/不断下降);
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_____
(不断上升/保持不变/不断下降)。沸腾_______
(需/不需要)吸热。
3、蒸发
?(1)蒸发的定义:蒸发是液体在
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
发生的较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
沸腾
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都吸热
不同点
发生部位
剧烈程度
温度条件
(2)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1、_液体的温度_;2、液体的表面积
;3、
液体上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所以
,要加快液体的蒸发可以: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蒸发的应用:蒸发致冷,用酒精和温度计做一下P60的想想做做,知道液体在蒸发过程中
热,致使液体蒸发后它依附的物体温度

4、液化
(1)从热水中取出袋子后过一段时间后酒精又从气体变为液体的原因是温度________。
(2)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体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例如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压缩体积使其液化的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化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活现象探究:(下列现象各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加快蒸发的)
同样湿的衣服,凉在阳光下干的快,凉在树荫下干的慢
同样多的水,倒在碟子里干得快,装在瓶子里干得慢

同样湿的衣服挂在有风的地方干得快,挂在没有风的地方干得慢
【课后练习】
1.为了抗旱,向空中云层中发射“干冰炮弹”,就能实现降雨,这是因为
A.干冰熔化变为水
B.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成的小液滴
C.干冰在云层中迅速升华又凝华而形成的
D.干冰在云层中升华吸热,使云层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
2.小花从冰箱里拿出了一个鸡蛋,她发现不一会儿鸡蛋上布满了许多细小水珠,过一段时间小水珠又都自动消失了.关于以上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鸡蛋上布满小水珠”是凝华现象
B.“鸡蛋上布满小水珠”是汽化现象
C.“小水珠消失了”是汽化现象
D.“小水珠消失了”是升华现象
3.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
A.冰棒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B.棒冰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C.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D.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4.夏天天气热,许多同学喜欢吃冰棒.哟!刚买的冰棒周围还冒着“白烟”,这“白烟”是
A.冰棒升华所致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口里冒出的白烟
D.空气液化而成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凝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6.海水淡化可有效解决人类的用水问题.淡化海水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出来,再将水蒸气冷凝成液态淡水.以上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有
A.汽化和凝固
B.汽化和凝华
C.汽化和液化
D.升华和凝华
7.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
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
C.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D.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8.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创新研制的飞机刹车片是一种特殊的碳材料.其主要特性是:硬度几乎不随温度而变化,当温度升高到2000℃时硬度才会适度变小,但不会熔化,温度到3000℃时开始升华.关于这种碳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发生升华时吸收热量
B.熔点是2000℃
C.沸点是3000℃
D.凝固点是3000℃
9.物理课上,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先让学生观察盛有干冰(固态CO2)的容器外壁出现一层白霜的现象,接着学生用镊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霜是凝固现象
B.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C.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D.白雾是水蒸气
10.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烧开水时壶嘴冒的“白气”
B.洗热水澡时,浴室内的镜头变模糊
C.清晨,草木上挂着露珠
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
11.盛夏时节天气炎热,小莉从冰箱里拿出根冰棒吃了起来,顿时感觉凉爽了。冰棍在熔化过程中要____热量;哥哥从冰箱中取出瓶矿泉水,不久后发现,原本干燥的瓶壁上有了许多水珠,这是发生了______现象(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
12.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形成;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________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嘴里过了一会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____吸热所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3.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________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______成小水滴或直接________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
14.某品牌空调器使用的是新型制冷剂R600a是一种对臭氧层破坏较小、极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它在室内汽化时吸热,在室外液化时_______.压缩机通过使制冷剂不断发生液化和汽化,将室内的内能搬至室外,制冷剂在室外液化的方式是__________(选填“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
15.针对运动损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对准损伤处喷射,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防止伤口处形成淤血,同时减缓人的伤痛感.氯乙烷采用________的方法液化后储存在罐中,喷在皮肤上迅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________
大量的热.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B
2.B
3.C
4.D
5.C
6.B
7.A
8.D
9.C
10.AC
【课后练习】
1.D
2.C
3.C
4.B
5.C
6.C
7.D
8.A
9.C
10.ABC
11.吸收;液化
12.液化
汽化
熔化
13.汽化液化凝华
14.放热
压缩体积
15.压缩体积
汽化
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