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28 19:0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辽宁建平县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作签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日的答案标号涂黑;主观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
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命题范围:必修下册
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左传》的“闲笔
《左传》开启的一种独特的文学笔法。从《左传》中大量的细笔、趣笔、奇笔、偶笔的运用上看,闲
左传》叙事往往愈是紧张处,愈使用“闲笔
解惊心动魄的历史故
压力,从而制造一种紧张与悠闲参差错落的美学效果。《左传》叙事常常在宏大处用“闲笔”,由
细琐的世俗生活,显现恢宏的政治主题,从而组成巨细映衬、大小对比的叙事单元,表达一种小
事件推动大历史的历史观念
春秋人对优游闲服从容不迫的审美精神有特别的喜爱。襄公二十四年晋楚棘泽之役,晋人
定的悠闲,不仅表现在战场上的从容不迫,也转化为春秋文学的精神品格。“闲笔”写出了春秋
闲笔”往往描写的是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件,却具有叙事结构与主题的双重意义。从结构
上说,历史的发展过程总是起伏跌宕的,“闲笔”的加入更能揭示历史的真实,“闲笔”往往是“正
笔”的有机构成,没有了“闲笔”,“正笔”也显得呆板僵滞,失去了生命的活力。而从主题上说
“闲笔”常常通过小事件、小情趣显示历史的大主题、大格局。彻底说来,“闲笔”比“正笔”更突显
了《左传》在文学史上的思想跨越和艺术进步
左传》常常在风云激荡处宕开笔墨,写出一两件小事件、小情节,以小事件显示大历史发生
公宠爱
地的四匹白马转送给向魑,引起公子地的不满,向魑准备逯亡,宋景公伤心欲绝,竟然“目尽肿”
个细节写出了景公内心的无限悲伤,这是中国叙事文学第一次写出一个人双泪长流两目红肿
的动人细节
线锺书《管锥编》有“一饭之恩仇”的论述,他指出,一饮一饭,分配不均,看似小事却往往引
发政治的连环报复,甚至造成激烈的流血冲突、朝野动荡。《左传》中有很多这样的事件记载。
公四
国大夫子宋、子家一起朝见,子宋以其“食指动”预言此日“必尝异味”。而恰逢郑灵
公烹制楚人送来的大鼋,两人相视而笑。郑灵公故意召见子宋而不分给他大鼋
两人最终杀死了郑灵公。襄公二十八年记齐国“公膳日双鸡”,而饔人却将鸡更换成鸭子,御者
又换掉鸭肉只送上肉汁残汤,这让子雅、子尾愤怒异常,从而导致齐国庆氏集团被逐事件的发
生,而这场宫廷流血事件又恰恰改变了齐国的政治走向,致使陈氏家族在崔、庆之乱中渔翁得
利,篡取了齐国的政权
细笔”不细,“闲笔”不用,《左传》的眼光是独到的,宏大的历史往往从细微处走来,大历史
常常是由一连串小事件构成的
(摘编自《光明日报》
【高一期末·语文第1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