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整理和复习 课件(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整理和复习 课件(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9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28 16:3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整理和复习
三位数乘两位数
4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会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常规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运用数量间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探索“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规律内涵,并能运用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1.理解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竖式运算的简便写法和积的末尾0的个数的确定。
3.掌握一个因数不变,积随另一个因数变化的规律。
4.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1.掌握列竖式计算时积的定位以及积的末尾有0的个数的确定。
2.理解因数中间 0是否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及积的定位。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
单价、数量与总价
速度、时间与路程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三、知识点汇总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积的变化规律
总价÷单价=数量
路程÷速度=时间
考点1: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四、问题解决
1.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
2.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
3.最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注意: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
乘得的积末位要对齐十位,表示几个十。
548× 15=
考点1: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四、问题解决
1 5
5 4 8
5 4 8
8 2 2 0
2 7 4 0
4
2
1
1
×
8220
考点2: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四、问题解决
506× 24=
20× 326=
2 4
5 0 6
1 0 1 2
1 2 1 4 4
2 0 2 4
2
×
1
12144
2 0
3 2 6
1
×
6 5 2
0
6520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20 × 4 = 80
10 × 4 =40
÷2
不变
÷2
10
40
6 × 2 =12
不变
×100
6 × 200=1200
×100
200
2
6
6
12
1200
考点3:积的变化规律
四、问题解决
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同时除以(或乘)几,积不变。
考点4:积的不变规律
四、问题解决
20 × 4 = 80
5 × 16 =80
÷4
不变
×4
5
80
单价×数量=总价
篮球每个80元,买
3个要多少钱?
80×3=240(元)
单价

数量

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考点5: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
四、问题解决
四、问题解决
3.课本P55练习九第8题
每份18元 每份21元 总价 是否符合要求
方案① 0份 3份 21×3=63(元)
方案② 1份 2份 18+21×2=60(元) √
方案③ 2份 1份 18×2+21=57(元) √
方案④ 3份 0份 18×3=54(元) √
×
速度×时间=路程
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米?
225×10=
速度

时间

路程

2250(米)
上面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的路程叫做速度,可以写成225米∕分。
读作225米每分。
考点6:速度、时间与路程的关系
四、问题解决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下面的说法对吗?对的在( )里画“√”。
(1)已知每个笔袋的价格和买的个数,求总价,要用
笔袋的单价乘个数。 ( )
(2) “小明家和学校相距700米,他从家到学走了10分
钟,他每分钟走多少米?”这到题求路程。( )
(3)已知3小时走的路程,可以求速度。( )
总价=单价×数量

已知路程和时间,求速度。
×
已知路程和时间。

四、问题解决
课本P54练习九第7题
2.王叔叔从县城出发去王庄乡送化肥。去的时候用了3小时,
返回时用了2小时。从县城到王庄乡有多远?
去的速度是40千米/时。
返回时快多了。
原路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0×3=120(千米)
四、问题解决
课本P55练习九第9题
怎样求“原路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求原路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也就是求返回时的速度,
根据“路程÷时间=速度”来解答。
120÷2=60(千米/时)
知道行驶的路程和速度,怎样计算行驶的时间呢?
路程÷速度=时间
四、问题解决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九P55页第4、6、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