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28 16:4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凸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成的像都是实像
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C.投影仪中的投影片放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D.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2.夜晚,发着光的小萤火虫从放大镜的2倍焦距处沿着主光轴匀速飞行过程中,萤火虫发出的通过放大镜部分的光逐渐减少,则萤火虫的像(  )
A.远离放大镜,平均速度小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
B.远离放大镜,平均速度大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
C.靠近放大镜,平均速度小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
D.靠近放大镜,平均速度大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
3.焦距为f1的凸透镜与焦距为f2的凹透镜的主光轴重合,光心间为15cm。平行于主光轴的一束平行光通过两透镜后得到一束宽为d的平行光束,如图(a)所示,若将两透镜位置互换,将得到一束宽度为4d的平行光束,如图(b)所示,则(  )
A.f1=30cm,f2=15cm B.f1=15cm,f2=15cm
C.f1=30cm,f2=20cm D.f1=45cm,f2=30cm
4.使用投影仪的时候,屏幕上的像太大,想让屏幕上的像变得小些,可以采用的办法使(  )
A.将投影仪移近屏幕,同时使胶片远离镜头
B.将投影仪移近屏幕,同时使胶片靠近镜头
C.将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胶片靠近镜头
D.将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胶片远离镜头
5.如图所示,在凸透镜的两个焦点处,垂直光轴放置两个大小相同的平面镜,镜面相对,每个平面镜都关于凸透镜的光轴上下对称,现在左侧平面镜的中心处挖去一个圆孔,在凸透镜左侧两倍焦距处一个点光源,则点光源在该光具组中所成的虚像个数为(  )
A.一个 B.两个 C.无数个 D.一个也没有
 
二.填空题
6.很多机场和客站的进站通道采用了人脸识别系统(如图所示),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1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传递给设备识别。此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   透镜,它的焦距应小于   cm。
7.如图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还需要调整的是:   。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   立的实像,若想使像变大,应将蜡烛向   移。
8.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撤去光屏,简要说明观察虚像方法   。
9.小明同学喜欢摄影。一天清晨,他用照相机对同一片树叶拍了两张清晰的照片,如图甲和乙所示。若小明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相机镜头的焦距相同,那么拍摄   (选填“甲”或“乙”)照片时树叶与相机的距离大一些。树叶上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因为圆形的露珠相当于   。
10.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笔尖指向左侧,此时成像为正立、   的虚像。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你会看到笔尖指向   侧。
 
三.实验探究题
11.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将凸透镜正 对太阳光,这样做是让太阳光与凸透镜的   平行,调节并移动透镜,让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 一个   的光斑,光斑的位置为焦点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出它到透镜中心的距离,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将一物体放在距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在屏上成   (例立/正 立)的实像,若要使屏上的像变大些,应将蜡烛   (靠近/远离)透镜。
(3)小明实验后发现,他和小华实验时的物距相同但像距不同,可能原因是:   。
 
四.计算题
12.如图所示,物体AB在凸透镜另一侧能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物距u=OB,像距v=OD,凸透镜的焦距为f.其中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1)请你结合数学知识证明凸透镜成等大实像的条件是u=2f;
(2)物理学中用像距和物距的比值来表示凸透镜的放大率,即m=,请你结合公式和投影仪成像时u和v的大小关系,说明投影仪成像时放大率m是大于1还是小于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A。
4.A。
5.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6.凸;50。
7.光屏的高度;倒;右。
8.从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向左观察。
9.乙;放大镜。
10.放大;右。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1.(1)主光轴; 最亮、最小;10;(2)倒立;靠近;(3)①两只透镜的焦距不同; ②某次光屏上所成的像不是最清晰的像。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2.解:(1)在三角形AOB和COD中,AB=CD,∠AOB=∠COD;则OB=OD,即u=v;因为=+,化简得:u=2f;
(2)投影线能成放大的实像,v>u,>1,可得m>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