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28 19:3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辽宁建平县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试卷


2020.7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问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主观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
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命题范围:《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介已成为信息交流和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发扬光大,成为当下社会文化建设面临的重要命题。笔者认为
秀传统文化可以借助网络向全社会传播,使人们通过更为便捷和新颖的方式领略中华文化的永
魅力。利用网络谋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是要“和”,在网络中进行文化传播,要尽量消除群众接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障碍,体
文化的亲和力,而不是制造距离感。这就需要线上线下相互配合,传统煤介和网络媒
共同发力,文化界专家与广大民众积极互动,共同营造一种和谐的、良性互动的网络传播氛围
如果传播者仍旧坚持一种趋于极致的精英化立场,则很容易产生“曲高和寡”的现象,难以达到
真正地入眼、入耳、入心。所以,面对网络受众,文化传播过程应有起码的诚意,放下身段却不掉
身价,放低姿态而不降低品格,无形中拉近彼此距离,提升传播效果
是要“活”,就是在坚持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的基础上,站在网络受众的角度,摆脱简单机械
的灌输方式,努力培育有营养、有质感、有活力的文化传播形式。年轻一代是思维极度活跃的网
于以往时代。在网络中传播传统文化,传播者需要思考年轻人的口味,理解年轻人的思維方式
和接受方式,避免利用网络空间进行简单的“文化晾晒”,机械死板地传播中华文化
风格新,要体现崭新的互联网风格特色,让人耳目一新。在这方面,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可以
当借鉴流行文化传播方式,使其呈现青春化、流行化、时尚化的新面貌。再次是技术新,网络
讲求技术为王,网络传播技术可以整合图、文、视频等多种信息,使传统文化能够以丰富多样的
四是要“真”,网络传递给网友的文化应货真价实,过滤掉伪造不实的信息。网络鱼龙混杂,海
L.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摘编自黄仲山《网络如何更好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生存之根和立足之本,是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所以我们应发
扬它
B.在互联网时代文化传播生态发生了变化,网络媒介成为信息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渠
【高二期末·语文第1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