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文档属性

名称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6-28 19:14:46

文档简介

第三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想
一:课标解读: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目标一: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发展经济的措施、经济发展表现。
目标二:归纳二战后西欧国家发展经济的措施的共同点(分析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
目标三: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表现。
目标四: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和调整的表现。
二:知识分解(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讲授法、提问启发法等)
目标一: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发展经济的措施、经济发展表现。(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1: 美国在①所处的阶段是美国发展的什么时期 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 造成这些特点的根本原因
大萧条时期. 特点:经济大幅下降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
2: 美国在②所处的阶段是美国发展的什么时期 这时期美国经济运行机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体现什么本质
罗斯福新政 特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3 ③所处的阶段是美国发展的什么时期 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 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
黄金时期
经济大幅增长
原因:一、美国大力拓展世界市场。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布、关贸总协定)
二、美国政府加强国民经济宏观管理。 三、美国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先进成果
4 ④所处的阶段是美国发展的什么时期 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
“滞胀”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影响;2西欧与日本的经济崛起,与美国展开激烈的竞争,
3美国推行扩张霸权政策,背上的沉重负担。4石油输出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的石油危机
5 ⑤所处的阶段是美国发展的什么时期 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
复苏
美国政府对经济进行调整,降低税率,减少政府支出、减少企业干预,刺激了经济发展。
苏美争霸缓和有利美国经济复苏。
6:⑥所处的阶段是美国发展的什么时期 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
繁荣
美国倡导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对美国经济实行改革,出现新的增长点,带动了美国经济发展。
目标二:归纳二战后西欧国家发展经济的措施的共同点(分析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
西欧社会经济恢复、发展和繁荣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P指南151
目标二:分析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1政治改革,稳定的社会秩序
2:经济的非军事化
3:重视科技与教育
目标三: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主要表现和实质(P指南151)
目标四: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和调整的表现
重点问题分析
二战后资本主义调节机制的形成、调整: 二战后20年(50-70年代初):形成
特征:普遍采用国家干预经济政策、重视科技,促使经济快速增长
干预的途径:
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改变了单一所有制形式。②制定指导性经济发展计划
③扩大政府开支,通过政府采购和税收、利率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④福利国家制度
80年代以来调整(开始使用货币和供应学派、新自由主义等学派的理论)
特征:减少政府开支,紧缩通货,削减税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90年代 美国克林顿倡导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对美国经济实行改革
怎样看待资本主义的宏观调控手段 (小组讨论)
干预的作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增强了生产的社会性。
干预的不足:财政赤字、高额国债、通货膨胀,70年代出现经济滞胀,不能解决供需矛盾
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讲述的战后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实际上是资本主义主动地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资本主义之所以要主动地变化,既是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同时,也是在与社会主义制度较量的过程中,不得不采取的一些改善措施,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良好的经验。这些变化有其根源,受客观规律支配,一方面使其自身有了更好地发展,提高了实力,同时,也带来与自身相否定的因素。但是,这些变化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和问题。
三:分享学习的快乐(第四、五单元探究性学习成果的分享)
四:学史感悟 问题探究 (培养学生比较、概括、阐释能力。养成历史比较和问题探究学习方法)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分工细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都或多或少进行经济制度的一些改革适应世界经济的变化,而人类社会在发展当中存在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在改革的过程中,大家彼此间,在经济理论和具体做法方面都有很多的共同点和差异的地方.
请同学们结合中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战后形成的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比较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和本质差异,并结合战后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和调整,谈谈对我们今天的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启示.
19世纪末
20世纪70年代
1981年
发展水准
1929年
1933年
1939年
1945年
1993年
2001年
年代
1929-33年经济危机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
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并用法律形式将其固定下来
二战后各国对经济干预加深至前所未有的程度
自由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
PAGE
3(共20张PPT)
战争终于结了
! ! !
图说历史:从这两幅具有历史性的图片中,你能提取什么历史信息
灾难
我们可以用这个角度去观察二战对人类历史造成的影响吗
二战给人类带来了前所为有的破坏和灾难,但客观上,也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对自己的政策进行调整,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国际格局,也推动了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的形成和发展
课标解读: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目标分解:
目标一: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发展经济的措施、经济发展表现。
目标二:归纳二战后西欧国家发展经济的措施的共同点(分析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
目标三: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表现和实质。
目标四: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和调整的表现。
19世纪末
70年代
1981年
发展水准
1929年
1933年
1939年
1945年
1993年
2001年
年代






目标一: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发展经济的措施、经济发展表现。(各学习小组迅速推举一名同学代表作答.两分钟内完成:提示结合教材和指南,大胆进行知识的整合发表自己的见解,补充教材和指南不够完善的地方)
19世纪末
70年代
1981年
发展水准
1929年
1933年
1939年
1945年
1993年
2001年
年代






1: 美国在①所处的阶段被称为什么时代 事情发生的根本原因
大萧条时代.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
19世纪末
70年代
1981年
发展水准
1929年
1933年
1939年
1945年
1993年
2001年
年代






2: 美国在②这个全球经济大危机的情况下为什么能出现经济的回升 这时期美国经济运行机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实质是什么
推行罗斯福新政
实质: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特点: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19世纪末
70年代
1981年
发展水准
1929年
1933年
1939年
1945年
1993年
2001年
年代






3 ③所处的阶段是美国发展的什么时期 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 带来这些特点的原因是
③黄金时期
经济大幅增长
原因 (P指南151补充)美国大力拓展世界市场。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布、关贸总协定)
19世纪末
70年代
1981年
发展水准
1929年
1933年
1939年
1945年
1993年
2001年
年代






4 ④所处的阶段是美国发展的什么时期 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
④“滞胀”
(P指南151补充)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影响;
2西欧与日本的经济崛起,与美的激烈争夺
3美国推行扩张霸权政策所背上的沉重负担。
19世纪末
70年代
1981年
发展水准
1929年
1933年
1939年
1945年
1993年
2001年
年代






5 ⑤所处的阶段是美国发展的什么时期 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
⑤复苏(P指南151补充)
苏美争霸缓和有利美国经济复苏。
19世纪末
70年代
1981年
发展水准
1929年
1933年
1939年
1945年
1993年
2001年
年代






6:⑥所处的阶段是美国发展的什么时期 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
⑥繁荣 (P指南151补充)
出现新的增长点(新经济),带动了美国经济发展。
目标二:归纳二战后西欧国家发展经济的措施的共同点
P 指南 151
分析联邦德国在西欧国家发展经济的共同措施的基础上还有什么特点(60年代)
1政治改革,稳定的社会秩序
2:经济的非军事化
3:重视科技与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
目标三: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主要表现和实质
(P指南151:进行知识的分解:庖丁解牛) 。
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改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好好体会、推敲、理解)
目标四: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和调整的表现 (单元知识的整合)
1929-33年经济危机中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
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并用法律形式将其固定下来
二战后各国对经济干预加深至前所未有的程度
自由资本主义
干预主义主义
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
重点问题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调节机制的形成、调整:
(1)二战后20年(50-70年代初):形成
特征:普遍采用国家干预经济政策、重视科技,促使经济快速增长
干预的途径:
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改变单一所有制形式。
②制定指导性经济发展计划
③扩大政府开支,通过政府采购和税收、利率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④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2)80年代以来调整  (开始使用货币和供应学派经济理论)(经济教父:格林斯潘 87:灵活的货币政策:加、减息 )
特征:减少政府开支,紧缩通货,削减税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存在的问题:财政赤字高居不下)
(3)90年代的新发展
美国克林顿倡导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 (存在的问题:2001年经济再次陷于衰退)
怎样看待资本主义的经济干预手段 (小组讨论)
干预的作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一缓和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
干预的不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加剧矛盾的发展,最终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停滞趋势(97年金融危机、美01年经济衰退)
(提示:结合指南150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评价)
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讲述的战后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实际上是资本主义主动地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资本主义之所以要主动地变化,既是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同时,也是在与社会主义制度较量的过程中,不得不采取的一些改善措施,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良好的经验。这些变化有其根源,受客观规律支配,一方面使其自身有了更好地发展,提高了实力,同时,也带来与自身相否定的因素。但是,这些变化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