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7
地形和地形图
第2课时
教案
课题
3.7
地形和地形图
第2课时
章
3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外力作用有哪些。
2.了解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3.能根据当地情况说出一至两种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形特点。
方法与过程目标:
通过观看视频、图片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了解外力作用对地形的改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用所学知识解释家乡的地形是哪一种外力作用的结果,达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目的。
【教学重点】
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教学难点】
1.不同的外力作用对地形各有怎样的影响。
2.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观看视频、图片分析、归纳总结、思考讨论、课后巩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知导入】
视频:世界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你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
观看视频
思考
引入新课
【合作探究】
(三)地形的变化
1.什么是内力作用?
(来自地球内部的巨大能量,改变了地表形态,使地面形成高山、深谷、高原等。)
2.外力作用
思考与讨论:如果你的家乡在平原地区,它平坦的地形是如何形成的?
(江河携带泥沙→堆积而成)
如果你的家乡在山区,山上的沟谷是怎样形成的?
(流水侵蚀→形成)
思考与讨论: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主要有哪些?
(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生物等)
3.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流水对地表形态有怎样的影响?
你能再说出一些流水作用形成的景观吗?
(2)风力对地表形态有怎样的影响?
风力作用还会形成哪些景观?
(3)冰川对地表形态有怎样的影响?
还有哪些景观是冰川作用形成的?
拓展延伸:波浪对地表形态有怎样的影响?
拓展延伸:生物会如何改变地表形态?
石头上的苔藓和地衣会分泌酸性液体,腐蚀石块
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珊瑚礁,形成岛礁
思考与讨论:在你的家乡,导致地形变化的主要外力因素有哪些?请通过野外考察或查阅资料的方式加以证明。
(如果:位于降水丰富的东部湿润地区,则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作用
如果:位于降水比较少的西北地区,则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作用
如果: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则主要外力作用是冰川作用
如果:位于沿海地区,则主要外力作用是波浪作用)
总结归纳: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比较
项目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表现形式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对地形的影响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形成高山、盆地、深谷、高原等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
思考回答
思考与讨论
思考与讨论
讨论、分析、归纳、总结
思考讨论
思考与讨论
总结归纳
为下面铺垫
根据家乡实际回答,更容易理解外力作用
总结归纳能力的锻炼
与他人合作能力的培养、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锻炼
拓展学生知识
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
【课堂练习】
(1)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
B.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风力、流水、固结成岩等
C.外力作用使地表变得趋于平缓
D.外力对地形的影响缓慢而持久,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
(2)华北平原是由于地壳不断下沉和泥沙不断淤积形成的,这说明地形的形成( )
A.内力作用是主要的
B.外力作用是主要的
C.地壳运动的结果
D.内力和外力共同塑造的结果
(3)小明同学暑假里跟随父母到新疆旅游,其中最难忘的就是沙漠风光。有一群群载着游人的骆驼和一起一伏的沙丘,而且沙丘还会缓缓地移动。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沙丘移动的原因是( )
A.流水的侵蚀作用
B.流水的搬运作用
C.风力的搬运作用
D.冰川的侵蚀作用
(4)珠穆朗玛峰顶部酷似尖尖的金字塔,形成这种山峰外形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板块碰撞
B.风力作用
C.流水作用
D.冰川作用
(5)如图所示的三幅地表景观图,回答问题:
(1)以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图_______。
(2)以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图_______。
(3)由流水挟带泥沙堆积而成的地形是图_______。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总结】
1.外力作用:来自地球内部的巨大能量,改变了地表形态,使地面形成高山、深谷、高原等
2.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流水(沟壑、溶洞、三角洲平原等)
风力(风蚀城堡、沙丘等)
冰川(角峰、冰斗谷等)
波浪(海滩、海蚀崖等)
生物(苔藓和地衣、珊瑚虫)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教学板书】
【作业布置】
以流水和风的作用为例,说明外力是如何“塑造”地形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7
地形和地形图
第2课时
学案
课题
3.7
地形和地形图
第2课时
章
3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外力作用有哪些。
2.了解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3.能根据当地情况说出一至两种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形特点。
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观看视频、图片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了解外力作用对地形的改变。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能用所学知识解释家乡的地形是哪一种外力作用的结果,达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目的。
【教学重点】
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教学难点】
1.不同的外力作用对地形各有怎样的影响。
2.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方法】
观看视频、图片分析、归纳总结、思考讨论、课后巩固。
【课前预习】
1.来自地球______(内部或外部)的巨大能量使地球表面形成了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
2.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______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大。
学习探究
【新知导入】
视频:世界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你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
【合作探究】
(三)地形的变化
1.什么是内力作用?
2.外力作用
思考与讨论:如果你的家乡在平原地区,它平坦的地形是如何形成的?
如果你的家乡在山区,山上的沟谷是怎样形成的?
思考与讨论: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主要有哪些?
3.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流水对地表形态有怎样的影响?
你能再说出一些流水作用形成的景观吗?
(2)风力对地表形态有怎样的影响?
风力作用还会形成哪些景观?
(3)冰川对地表形态有怎样的影响?
还有哪些景观是冰川作用形成的?
拓展延伸:波浪对地表形态有怎样的影响?
拓展延伸:生物会如何改变地表形态?
思考与讨论:在你的家乡,导致地形变化的主要外力因素有哪些?请通过野外考察或查阅资料的方式加以证明。
总结归纳: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比较
项目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表现形式对地形的影响
练一练:
(1)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
B.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风力、流水、固结成岩等
C.外力作用使地表变得趋于平缓
D.外力对地形的影响缓慢而持久,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
(2)华北平原是由于地壳不断下沉和泥沙不断淤积形成的,这说明地形的形成( )
A.内力作用是主要的
B.外力作用是主要的
C.地壳运动的结果
D.内力和外力共同塑造的结果
(3)小明同学暑假里跟随父母到新疆旅游,其中最难忘的就是沙漠风光。有一群群载着游人的骆驼和一起一伏的沙丘,而且沙丘还会缓缓地移动。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沙丘移动的原因是( )
A.流水的侵蚀作用
B.流水的搬运作用
C.风力的搬运作用
D.冰川的侵蚀作用
(4)珠穆朗玛峰顶部酷似尖尖的金字塔,形成这种山峰外形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板块碰撞
B.风力作用
C.流水作用
D.冰川作用
(5)如图所示的三幅地表景观图,回答问题:
(1)以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图_______。
(2)以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图_______。
(3)由流水挟带泥沙堆积而成的地形是图_______。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什么是外力作用?
2.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有哪些?
【课堂练习】
1.下列地貌景观,不属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U”形的冰川谷
B.路南石林
C.夏威夷群岛
D.戈壁、荒漠
2.黄山顶部的飞来石,主要受( )
A.风的作用
B.流水的作用
C.火山的作用
D.冰川的作用
3.来自地壳外部、能引起地形改变的活动是( )
A.地震
B.火山喷发
C.板块的“漂移运动
D.流水、风、海浪、冰川等
4.下列地形类型的形成与流水冲刷有关的是( )
①珠江三角洲
②雅鲁藏布大峡谷
③冰斗谷
④流动沙丘
⑤黄土高原的破碎地表
⑥三峡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②⑤⑥
D.①③⑤
5.中国罗布泊附近的雅丹地区常常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蘑菇石”,引起该地质现象的原因是( )
A.流水作用
B.冰川作用
C.风蚀作用
D.砂石堆积作用
6.下列有关内、外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因为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C.内力作用使高山削低,盆地填平,外力作用使地表高低起伏
D.干旱地区的外力因素是流沙,湿润地区的外力因素是流水
7.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是( )
A.流水冲刷的结果
B.泥沙堆积
的结果
C.风力侵蚀的结果
D.冰川侵袭的结果
8.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破坏的主要外力是( )
A.风
B.流水
C.冰川
D.海浪
9.下列选项与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
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风化作用、人类活动
C.流水侵蚀、人类活动
D.流水侵蚀、外力搬运
10.如图所示为北纬30°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M为陡崖,其地貌的成因可能是( )
A.流水侵蚀
B.岩层断裂
C.风蚀作用
D.泥沙堆积
11.读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
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
(2)地貌景观乙和丙的成因是_______。
A.流水堆积作用
B.风力堆积作用
C.内力作用,地壳内部活动
D.流水侵蚀,冲刷作用为主
12.根据以下内容,正确连线。
A.风
①富士山
B.流水
②沙漠
C.火山
③角峰
D.冰川
④黄土高原的沟壑
13.某中学的学生们利用暑假到全国许多地方进行实践活动.如图所示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家乡浙江舟山群岛进行的,你认为学生甲所绘制的最有可能是_______图。
(2)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活动所到地区海拔最高的.”据此判断,属于学生乙绘制的是_______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
(3)学生丙说道:“这次我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40℃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辛苦。”你认为学生丙绘制的是_______、_______两图.这两幅图中的地貌主要是由_______作用所形成的。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答案】内部
2.【答案】流水
合作探究: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甲
乙
丙
课堂练习: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A
8.【答案】A
9.【答案】A
10.【答案】B
11.【答案】(1)A
(2)D
12.【答案】A—②
B—④
C—①
D—③
13.【答案】(1)B
(2)C
冰川侵蚀
(3)A
E
风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5张PPT)
地形和地形图
第2课时
浙教版
初中
新知导入
视频:世界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你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
合作探究
三、地形的变化
1.什么是内力作用?
来自地球内部的巨大能量,
改变了地表形态,使地面形成高山、深谷、高原等。
合作探究
如果你的家乡在平原地区,它平坦的地形是如何形成的?
2.外力作用
思考与讨论
江河携带泥沙
堆积而成
合作探究
如果你的家乡在山区,山上的沟谷是怎样形成的?
流水侵蚀
形成
合作探究
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主要有哪些?
思考与讨论
生物
风力
流水
冰川
波浪
合作探究
黄土高原
三角洲平原
贵州织金洞
(1)流水对地表形态有怎样的影响?
3.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流水冲刷
泥沙沉积
流水溶蚀
合作探究
你能再说出一些流水作用形成的景观吗?
地下暗河
石林
峡谷
合作探究
沙沉积
(2)风力对地表形态有怎样的影响?
吹蚀
风蚀城堡
沙丘
合作探究
风力作用还会形成哪些景观?
风蚀蘑菇
风蚀洼地
风蚀戈壁
风蚀柱
(3)冰川对地表形态有怎样的影响?
角峰
合作探究
冰斗谷
合作探究
U型谷
冰蚀湖
峡湾
还有哪些景观是冰川作用形成的?
波浪对地表形态有怎样的影响?
拓展延伸
海滩
海蚀柱
海蚀穴
海蚀崖
拓展延伸
生物会如何改变地表形态?
石头上的苔藓和地衣会分泌酸性液体,腐蚀石块
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珊瑚礁,形成岛礁
合作探究
思考与讨论
如果:位于降水丰富的东部湿润地区,则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作用
在你的家乡,导致地形变化的主要外力因素有哪些?
请通过野外考察或查阅资料的方式加以证明。
如果:位于降水比较少的西北地区,则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作用
合作探究
如果: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则主要外力作用是冰川作用
如果:位于沿海地区,则主要外力作用是波浪作用
总结归纳
项目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表现形式
对地形的影响
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
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形成高山、盆地、深谷、高原等
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比较
课堂练习
1.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
B.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风力、流水、固结成岩等
C.外力作用使地表变得趋于平缓
D.外力对地形的影响缓慢而持久,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
C
课堂练习
2.华北平原是由于地壳不断下沉和泥沙不断淤积形成的,这说明地形的形成( )
A.内力作用是主要的
B.外力作用是主要的
C.地壳运动的结果
D.内力和外力共同塑造的结果
D
课堂练习
3.小明同学暑假里跟随父母到新疆旅游,其中最难忘的就是沙漠风光。有一群群载着游人的骆驼和一起一伏的沙丘,而且沙丘还会缓缓地移动。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沙丘移动的原因是( )
A.流水的侵蚀作用
B.流水的搬运作用
C.风力的搬运作用
D.冰川的侵蚀作用
C
课堂练习
4.珠穆朗玛峰顶部酷似尖尖的金字塔,形成这种山峰外形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板块碰撞
B.风力作用
C.流水作用
D.冰川作用
D
课堂练习
5.如图所示的三幅地表景观图,回答问题:
(1)以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图_______。
(2)以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图_______。
(3)由流水挟带泥沙堆积而成的地形是图_______。
甲
乙
丙
教学板书
地形和地形图(2)
地形的变化
流水风力波浪冰川生物
外部力量
内部力量
地壳运动
火山
地震
作业布置
以流水和风的作用为例,说明外力是如何“塑造”地形的。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