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物理同步课时训练阶段测试5(第三章 物态变化)练习版+答案版+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物理同步课时训练阶段测试5(第三章 物态变化)练习版+答案版+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28 23:59:39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2020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课时训练
阶段测试5
第三章
物态变化
C
A
D
B
C
C
C
A
冰水混合物
沸水
凝华
放出
汽化
液化
熔化
保持不变
空气中的水蒸气
液态
A
80
需要
不变

蒸发
越少
-38.8

酒精
酒精的凝固点低于-88.3

自下而上
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97
小于
10
不变
-2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已7世纪教盲
义务教育教科书
八年级
上册
物理
人式一
20
10
10
10
B

A.树枝雾凇
B.山涧云雾
C.冰雪消融
D.草间露珠
温度/℃AB
100
80卜-÷-
60
40
LlLlL
20-1+---}-;-1-÷
0
246810
C舍

湿
50
40
40
30三30上30三≡30
20
10
10
海天垒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10
2020≡20
30303030
40三4040
40
18
温度/℃
00
=c下=c"
98÷
96
TlLlLlL
9
92
LsLsLrL
L二LLLL
LL、L
90
0246810时间min

温度/℃
冰水混合物
65432
盐冰水
混合物
时间/min
1051015i2025130
234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
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
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
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
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
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
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
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上物理同步课时训练
阶段测试5(第三章)
答案版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
1.一个人正常体温约是(C)
A.35

B.42

C.37

D.100

2.关于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B.温度的高低应凭感觉判断
C.0
℃的冰比0
℃的水冷
D.0
℃是最低的温度
3.如图所示温度计示数为-8
℃的是(D)
4.(潍坊中考)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清晨,人们有时会看到路边的草或者树叶上结有露珠.这些都是(B)
A.汽化现象
B.液化现象
C.升华现象
D.凝华现象
5.(吉林中考)下列做法能够减慢蒸发的是(C)
A.把积水向周围扫开
B.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处
C.把蔬菜装入保鲜袋
D.把粮食晒在阳光下
6.(黄冈中考)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C)
A.清晨,缭绕在山间的雾是水汽化形成的
B.清晨,附着在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C.夏天,往地面洒水降温,利用了水蒸发吸热
D.夏天,在食品运输车里放些干冰降温,是利用干冰熔化吸热
7.(衡阳中考)下面描述的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C)
A.树枝雾凇  B.山涧云雾
C.冰雪消融
 
 D.草间露珠
8.(邵阳中考)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都一样,甲和乙玻璃管的内径相同,甲玻璃泡的容积比乙大,乙和丙玻璃泡的容积相同,乙的内径比丙细,由此可判断这三支温度计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A)
A.甲最长
B.乙最长
C.丙最长
D.一样长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
9.摄氏温度是把标准大气压下__冰水混合物__的温度规定为0
℃,__沸水__的温度规定为100
℃.
10.(白银中考)冬天的早晨,小梅发现家里的玻璃窗上有很多美丽的“冰花”,这是由于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凝华__形成的,此过程__放出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1.我国古代铁匠师傅锻造兵器时,常将烧得发红的铁器放入冷水中“淬火”,这时会听到“嗤嗤”声,同时看到水面上冒出一股“白汽”,在这个过程中水先后发生了__汽化__和__液化__两种物态变化.
12.(连云港中考)质量相同的0
℃冰比0
℃水冷却效果好,这是因为冰__熔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吸收热量,此过程中冰的温度__保持不变__(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13.(株洲中考)夏天,从冰箱里取出冰块,在冰块四周出现的“白气”是由__空气中的水蒸气__(填“冰”或“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__液态__(填“液态”或“气态”)水.
14.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可知__A__(填“A”或“B”)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__80__℃;晶体在熔化过程中__需要__(填“需要”或“不需要”)吸热,温度__不变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如图所示是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度计.它是由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支温度计玻璃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支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被湿布包起来的温度计的读数较__低__(填“高”或“低”),这是由于湿布中的水在__蒸发__时要吸热.干泡和湿泡的温度计示数差值越大,表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__越少__(填“越多”或“越少”).
16.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的;中国南极长城站最低气温可达-88.3
℃.下表中列出了1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有关信息填空: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8.8
357
(1)水银的凝固点是__-38.8__℃,-200
℃的酒精为__固__态.
(2)在南极长城站测气温时应选用__酒精__(填“酒精”和“水银”)温度计.这是因为__酒精的凝固点低于-88.3_℃__.
三、实验探究题(第17题8分,第18题10分,共18分)
17.(聊城中考)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自下而上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当水温接近9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吸热、温度保持不变__,实验中水的沸点为__97__℃,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该处大气压__小于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
18.小明猜想,往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量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
(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从第__10__min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了__10__min.
(2)从图象中得到,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的温度将__不变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该盐水的凝固点为__-2__℃.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盐水的凝固点变__低__(填“高”或“低”)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上物理同步课时训练
阶段测试5(第三章)练习版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
1.一个人正常体温约是(C)
A.35

B.42

C.37

D.100

2.关于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B.温度的高低应凭感觉判断
C.0
℃的冰比0
℃的水冷
D.0
℃是最低的温度
3.如图所示温度计示数为-8
℃的是(D)
4.(潍坊中考)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清晨,人们有时会看到路边的草或者树叶上结有露珠.这些都是(B)
A.汽化现象
B.液化现象
C.升华现象
D.凝华现象
5.(吉林中考)下列做法能够减慢蒸发的是(C)
A.把积水向周围扫开
B.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处
C.把蔬菜装入保鲜袋
D.把粮食晒在阳光下
6.(黄冈中考)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C)
A.清晨,缭绕在山间的雾是水汽化形成的
B.清晨,附着在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C.夏天,往地面洒水降温,利用了水蒸发吸热
D.夏天,在食品运输车里放些干冰降温,是利用干冰熔化吸热
7.(衡阳中考)下面描述的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C)
A.树枝雾凇  B.山涧云雾
C.冰雪消融
 
 D.草间露珠
8.(邵阳中考)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都一样,甲和乙玻璃管的内径相同,甲玻璃泡的容积比乙大,乙和丙玻璃泡的容积相同,乙的内径比丙细,由此可判断这三支温度计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A)
A.甲最长
B.乙最长
C.丙最长
D.一样长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
9.摄氏温度是把标准大气压下__冰水混合物__的温度规定为0
℃,__沸水__的温度规定为100
℃.
10.(白银中考)冬天的早晨,小梅发现家里的玻璃窗上有很多美丽的“冰花”,这是由于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凝华__形成的,此过程__放出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1.我国古代铁匠师傅锻造兵器时,常将烧得发红的铁器放入冷水中“淬火”,这时会听到“嗤嗤”声,同时看到水面上冒出一股“白汽”,在这个过程中水先后发生了__汽化__和__液化__两种物态变化.
12.(连云港中考)质量相同的0
℃冰比0
℃水冷却效果好,这是因为冰__熔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吸收热量,此过程中冰的温度__保持不变__(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13.(株洲中考)夏天,从冰箱里取出冰块,在冰块四周出现的“白气”是由__空气中的水蒸气__(填“冰”或“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__液态__(填“液态”或“气态”)水.
14.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可知__A__(填“A”或“B”)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__80__℃;晶体在熔化过程中__需要__(填“需要”或“不需要”)吸热,温度__不变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如图所示是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度计.它是由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支温度计玻璃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支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被湿布包起来的温度计的读数较__低__(填“高”或“低”),这是由于湿布中的水在__蒸发__时要吸热.干泡和湿泡的温度计示数差值越大,表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__越少__(填“越多”或“越少”).
16.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的;中国南极长城站最低气温可达-88.3
℃.下表中列出了1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有关信息填空: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8.8
357
(1)水银的凝固点是__-38.8__℃,-200
℃的酒精为__固__态.
(2)在南极长城站测气温时应选用__酒精__(填“酒精”和“水银”)温度计.这是因为__酒精的凝固点低于-88.3_℃__.
三、实验探究题(第17题8分,第18题10分,共18分)
17.(聊城中考)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自下而上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当水温接近9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吸热、温度保持不变__,实验中水的沸点为__97__℃,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该处大气压__小于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
18.小明猜想,往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量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
(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从第__10__min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了__10__min.
(2)从图象中得到,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的温度将__不变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该盐水的凝固点为__-2__℃.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盐水的凝固点变__低__(填“高”或“低”)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