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论教养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8 论教养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28 19:0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8
论教养
课时
1
班别


时间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贸然、疲惫不堪、自持”等字词的音形义。
2.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
2.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作者的观点,学会做一个真正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人。
重点
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
难点
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关键
学会做一个真正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人




教学内容及流程








二次备课
明确目标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3、出示目标
导入新课
经常听见有人在骂:“你真是没教养!”那么,教养是什么呢?
教养来自哪里?
体现在哪里?教养,离我们有多远呢?
教养和礼貌、教养和风度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今天,我们就走进利哈乔夫的《论教养》,去一探究竟。
出示学习目标
学生准备好教材等学习用品
倾听教师讲述,思考分析,感悟理解
齐读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及流程








二次备课
实施目标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作者作品简介
预习检测,夯实基础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了解文章大意
5、分析文章的主旨
划分段落层次
怎样理解文章的题目
同学们都预习本文了吧?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
教师介绍写作背景:本文选自《世界文学》2007年第三期。谷羽译。有删改……
重点字音
彬彬有礼(bīn)贸然(mào)  恪守(kè)
箴言(zhēn)
絮絮叨叨(xù

dāo
dāo)
重点词语
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漠:冷淡。
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随,任凭;欲,想要。
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组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并分析以下问题:
1.了解文章的大意
2.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总结: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对众多事例进行了比较、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
3.给课文划分层次,理清作者思路,理解议论文结构的一般特点。
4.怎样理解本文的题目?
“论”一字,确定了文章的议论性质;“教养”是本文的论题,也隐含着文章的论点,“有教养”“真正的教养”等。
学生举手介绍作者:
利哈乔夫(1906—1999),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读互考,共同识记重点字
借助字词典,做好词语积累
大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分析并回答问题:
第一部分(1—2):引入论题——良好的教养。
第二部分(3—12):指出教养核心是尊重他人。
第三部分(13—17):剖析优雅风度。
第四部分(18):总结全文,点明我们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7’
8’
教学内容及流程








二次备课
目标导学二:精读课文,品味情感
分析第1自然段的作用
分析和理解3——12自然段
分析和理解13——17自然段
分析18自然段的作用
说明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
分析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
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组织学生精读课文,进一步探究以下问题:
1.细读1—2段,思考第1段有什么作用。
2.速读3—12段,思考以下问题。
(1)第3段有什么作用?
总结: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说一说第4段与5—10段之间的关系。
明确:总说与分说的关系。
(3)有无教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3.速读13—17段,思考以下问题。
(1)第13段作者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讲解: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2)作者是如何批驳这一错误观点的?
4.读第18段,思考:这一段有什么作用?
5.举例说明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
总结:①举例论证。
②对比论证。
6.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有哪些?
答案示例:(1)行文活泼、灵动,思路清晰。
方法多样,论证有力。
课堂小结:
我们知道了有教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做到有教养。相信作者的观点一定给了大家许多启示。
学生朗读课文,品味与思考,预期引导:
直接引入论题——教养,用递进复句强调,“良好的教养”的养成更主要的是“得之于自身”,为下文的论述张本。
学生分析:
是否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讨论并回答:
把有无教养进行对比,是非曲直不言而喻,引人深思,也启迪了人们在生活中应如何做到有教养。
小组汇报:
作者提出了一个正确的观点: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并对这一态度进行阐述: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
分析:
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强调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给人以启迪。
8’
7’
教学内容及流程








二次备课
检测目标
习题检测
总结本课
3、作业
1、熟读课文。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进一步把握文章的内容、感情和语调。
2一个讲礼貌的人,是不是就是个“有教养”的人?
提示::礼貌是外在的、表面的,是经过训练和刻意就可以装出来的。而教养是发自内心的,是由环境、教育、经历等结合成的内在素质。
学生大声朗读并课文,在全班交流展示。
小组讨论分析,尝试理解。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10’










学校检查记实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