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2020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课时训练
B
A
B
B
C
D
A
D
C
C
人脸
缩小
虚像
小于
①③⑤
②④
凸透镜
变大
投影仪
靠近
解:
解:
实验次序
物距/cm
像距/cm
1
40
13.5
2
30
15
3
25
16.7
4
20
20
5
15
30
同一水平高度
大
不能
放大镜
靠近
向上
C
C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已7世纪教盲
义务教育教科书
八年级
上册
物理
人式一
阶殿测8
第五
A
B
N
0cm102030405060708090100
甲
小
屏
摄像头
光源光源
对
0cm102030405060708090100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
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
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
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
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
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
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
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上物理同步课时训练
阶段测试8(5.1~5.3)答案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海南中考)如图所示,对光有发散作用的透镜是(B)
A
B
C
D
2.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A)
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3.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B)
A.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
B.实像能用光屏接收,虚像则不能
C.实像一定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一定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
4.(益阳中考)如图所示,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红旗图案放在凸透镜之前,与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则红旗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可能是(B)
A
B
C
D
5.(内江中考)如图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C)
A.放大镜
B.电影放映机
C.照相机
D.投影仪
(温州中考)将一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D)
A.缩小的虚像
B.放大的虚像
C.缩小的实像
D.放大的实像
7.(雅安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在凸透镜后20
cm的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像,如果将蜡烛移动到凸透镜前25
cm处,则(A)
A.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找不到像
8.(河北中考)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烛焰像,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倍焦距的距离.下列烛焰成像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D)
A.缩小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
C.放大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
9.(郴州中考)如图所示,蜡烛距凸透镜40
cm,能在距凸透镜30
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透镜的焦距可能是(C)
A.40
cm
B.25
cm
C.16
cm
D.12
cm
10.小明同学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了同一花菜的两张照片.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照相机的镜头对光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C.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
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1.(黄冈中考)为了加强管理,某单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行刷脸考勤制度.如图,当人靠近摄像头时,光源自动打开,照亮__人脸__(填“人脸”或“显示屏”).人脸通过摄像头成一个倒立、__缩小__的实像,并与录入的信息进行比对,从而记录考勤.
如图是利用一个凸透镜观察蚂蚁时的情形,所看到的像是__虚像__(填“实像”或“虚像”),且蚂蚁离透镜的距离__小于__(填“大于”或“小于”)透镜的焦距.
13.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放大镜中的像;③投影仪上的像;④平面镜成像;⑤照相机成像.其中属于实像的是__①③⑤__,属于成正立的像的是__②④__.(填序号)
14.支付宝推出了“扫二维码,领红包”的活动.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获得红包时,手机摄像头是一个__凸透镜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摄像头靠近二维码时,所成的像__变大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黑龙江中考)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应用这一原理可制成__投影仪__;再将蜡烛远离透镜,同时将光屏__靠近__(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再次成一个清晰的像.
三、作图与实验题(第16题2分,第17题4分,第18题24分,共30分)
16.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解:
17.(兰州中考)在图中,请画出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和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时的光路图.
解:
18.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将蜡烛、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把凸透镜固定在50
cm处.
实验次序
物距/cm
像距/cm
1
40
13.5
2
30
15
3
25
16.7
4
20
20
5
15
30
(1)实验前,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__同一水平高度__,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第5次的像比第4次的像__大__(填“大”或“小”).
(3)将蜡烛放在A点,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承接到烛焰的像,此实验现象可说明__放大镜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4)实验中,若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一个凸透镜,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靠近__(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5)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由于燃烧越来越短,光屏上的像逐渐向上移动,为了使像完整地呈现在光屏中央,可将蜡烛__向上__移动.
(6)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烛焰的像,其原因不可能是__C__.
A.光屏、凸透镜和烛焰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B.物距小于透镜的一倍焦距
C.蜡烛在透镜的两倍焦距处
D.蜡烛在透镜的焦点上
(7)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如果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我们观察光屏时,将会在光屏上看到__C__.
A.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B.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C.烛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D.烛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上物理同步课时训练
阶段测试8(5.1~5.3)练习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海南中考)如图所示,对光有发散作用的透镜是(B)
A
B
C
D
2.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A)
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3.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B)
A.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
B.实像能用光屏接收,虚像则不能
C.实像一定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一定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
4.(益阳中考)如图所示,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红旗图案放在凸透镜之前,与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则红旗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可能是(B)
A
B
C
D
5.(内江中考)如图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C)
A.放大镜
B.电影放映机
C.照相机
D.投影仪
(温州中考)将一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D)
A.缩小的虚像
B.放大的虚像
C.缩小的实像
D.放大的实像
7.(雅安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在凸透镜后20
cm的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像,如果将蜡烛移动到凸透镜前25
cm处,则(A)
A.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找不到像
8.(河北中考)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烛焰像,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倍焦距的距离.下列烛焰成像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D)
A.缩小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
C.放大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
9.(郴州中考)如图所示,蜡烛距凸透镜40
cm,能在距凸透镜30
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透镜的焦距可能是(C)
A.40
cm
B.25
cm
C.16
cm
D.12
cm
10.小明同学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了同一花菜的两张照片.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照相机的镜头对光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C.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
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1.(黄冈中考)为了加强管理,某单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行刷脸考勤制度.如图,当人靠近摄像头时,光源自动打开,照亮__人脸__(填“人脸”或“显示屏”).人脸通过摄像头成一个倒立、__缩小__的实像,并与录入的信息进行比对,从而记录考勤.
如图是利用一个凸透镜观察蚂蚁时的情形,所看到的像是__虚像__(填“实像”或“虚像”),且蚂蚁离透镜的距离__小于__(填“大于”或“小于”)透镜的焦距.
13.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放大镜中的像;③投影仪上的像;④平面镜成像;⑤照相机成像.其中属于实像的是__①③⑤__,属于成正立的像的是__②④__.(填序号)
14.支付宝推出了“扫二维码,领红包”的活动.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获得红包时,手机摄像头是一个__凸透镜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摄像头靠近二维码时,所成的像__变大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黑龙江中考)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应用这一原理可制成__投影仪__;再将蜡烛远离透镜,同时将光屏__靠近__(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再次成一个清晰的像.
三、作图与实验题(第16题2分,第17题4分,第18题24分,共30分)
16.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解:
17.(兰州中考)在图中,请画出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和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时的光路图.
解:
18.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将蜡烛、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把凸透镜固定在50
cm处.
实验次序
物距/cm
像距/cm
1
40
13.5
2
30
15
3
25
16.7
4
20
20
5
15
30
(1)实验前,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__同一水平高度__,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第5次的像比第4次的像__大__(填“大”或“小”).
(3)将蜡烛放在A点,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承接到烛焰的像,此实验现象可说明__放大镜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4)实验中,若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一个凸透镜,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靠近__(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5)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由于燃烧越来越短,光屏上的像逐渐向上移动,为了使像完整地呈现在光屏中央,可将蜡烛__向上__移动.
(6)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烛焰的像,其原因不可能是__C__.
A.光屏、凸透镜和烛焰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B.物距小于透镜的一倍焦距
C.蜡烛在透镜的两倍焦距处
D.蜡烛在透镜的焦点上
(7)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如果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我们观察光屏时,将会在光屏上看到__C__.
A.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B.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C.烛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D.烛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