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2020年高中一年级学年质量检查
在民间的海外贸易中,一些市侩之徒往往以身试法,贩卖违禁货物。为杜绝此类弊端,雍正
六年,清廷设立了“商总制度”。据各商保举殷实老练之人为总商,每人取具各洋商十家连环互
语文试题
鲒,分交省府存案。凡有出洋商船,须取同出洋商人三名连环互结,写明船只字号、所带货
物数目、船手年貌、籍贯、姓名等一并造册,由总商加具保状,交付地方官详明,经督抚批
准,行知各海关,方准出洋。出洋前,总商还要亲自到船验看船只是否有夹带违禁军器等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准令同保之人检举,“总商报官,严拿究治”。商总制度的设立,是政府利用社会力量管理民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贸易的有益尝试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明代对走私贸易多以“谕旨”等形式下达,并在政策层面加以控制,清代则在此基础上引入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了法律的杋制。顺治三年,清廷颁布《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律》,严法禁止走私贸易。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明清时期,对民间海外贸易虽然未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但通过政策的调控与法律的约
柬以及与地方社会的协作等方式,进一步掌控了民间海外贸易活动。国家权力在民间海上丝
、现代文阅读(36分)
路中的渗透,也体现了明清时期国家通过与地方、社会之间的有效互动,形成了对基层社会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的行政管理网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摘自《明清时期的“海上丝路”》,有删改
明清时期,政府在官方操控的朝贡贸易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机构中,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都有专门负责管理朝贡事务的衙署。在中央机构中,礼部的主客司是明清时期负责朝贡的具
明清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朝贡贸易的行政管理机构,市舶司就中央机构之
体杋关,会同馆(清朝改称会同四译馆)是负责接待贡使的机构。在地方,明朝还设有市舶
B.从清朝嘉靖年间开始,朝廷开始设立市舶司,掌管海路以东日本、琉球等国的贸易
司。嘉靖初年,在广东、福建、浙江设立市舶司,掌管海路以东日本等国的贸易。清代则改
C.为杜绝葡萄牙人凭借高船火铳,勾结粵东商人,运载违禁之物,清廷设立了“商总制度
由地方督抚管理朝贡事务,由府衙中的同知、通判具体负责贡使来京事宜。可见,明清时期从
D.控制走私贸易,明代通过“谕旨”形式下达并在政策层面控制,清代则引入法律机制。
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了朝贡贸易的基本行政管理体系。但是,与官方的朝贡贸易有所不同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是,对于民间的海上贸易活动,明清时期并未成立专门的国家机构予以直接管理,而是将国
A.文章第一段分析明清政府主导朝贡贸易并建立行政管理体系之后,提出国家权力在民
家的权力渗透至民间海外贸易之中。
间海外贸易管理中渗透的观点。
针对“借贡兴贩”的民间贸易建立官方兼管机制。贡使至京后,主要居住于会同馆,会同馆
B.文章第三段引用乾隆帝的“规定”,论证清政府施行综合调控手段,其目的在于对外洋
便成为了监督“借贡兴贩”贸易的机构。据《大明会典》载:“各处夷人朝贡领赏之后,许于会
海运米粮贸易实施调控。
同馆开市三日或五日,惟朝鲜不拘期限。”清代沿袭明朝政策,于乾隆十三年将四译馆并入会
C.文章运用大量史料进行论证,如举“商总制度”论证清朝政府与地方社会协作管理民间
同馆,改称会同四译馆,由礼部郎中兼馆事,同时,也负责监督贡使与官民的私下交易,“稽
海上贸易的措施,说服力强。
其出入、互市之事”,对违禁物品的查核也日趋严苛。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围绕中心论点重点阐述明清政府对“海上丝绸之路”上民
施行综合调控手段。在特许贸易中,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商品,清廷还实行特殊的税收
间贸易活动的管理机制。
政策。乾隆帝规定:“朕轸念民艰,以米粮为民食根本,是以各关米税概行蠲免。其余货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照例征收。”对于外洋海运米粮至内地者,“带米一万石以上者,着免其船货税银十分之五;带
A.明清时期,政府在中央机构中设置主客司和会同馆(会同四译馆),责任分工明确,
米五千石以上者,免其船货税银十分之三”。不仅在税收上实行了优惠措施,还对米粮贸易进
分别管理朝贡和接待贡使等事务。
B.明清时期,官方兼管机制主要针对“借贡兴贩”的民间贸易,设会同馆,查核严苛,阻
行了调控:“若民间米多,不需籴买,即着官为收买,以补常社等仓,或散给各标营兵粮之用。”
碍了民间海上贸易的良性发展
与地方社会协作管理民间海上贸易。晩明时期,葡萄牙人占据澳门,他们凭借高船火铳
C.明朝政府采取“严乡保之治”的措施,通过采取乡保间的互相监督,杜绝窝藏之弊,也
勾结粤东商人,常常运载违禁之物,由此也引发了外洋海寇勒索盐船、奸民接济粮食、窝藏
增强了地方社会的治理能力。
赃物等社会问题。为此,明政府采取“严乡保之治”的措施,又通过采取乡保间的互相监督,以
D.国家权力在民间海上贸易中的渗透,体现了国家与地方、社会之间的有效互动,形成
杜窝藏之弊。国家在与地方社会的互动中,客观上也增强了地方社会的治理能力。雍正年间,
了对基层社会的行政管理网络。
高一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
高一语文试题·第2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