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却置之不理,大家的好心劝告他也不听,后来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结果小葫芦都落光了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葫芦要和叶子、除虫等联系起来。
教学目标:
1.认识“葫、芦、藤、谢、哇”等5个生字,会写“课、盯、治、怪”四个左窄右宽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生长的样子,体会小葫芦的可爱,令人喜欢。
3.学习课文第一、四自然段,初步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以及尝试对比学习伤心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
1.葫芦生长的状态,感受涨势良好。
2.认真写好左右结构的字,通过师生评价改进书写质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畅聊葫芦
今天我们上的这节课和葫芦有关。你对葫芦有什么了解?生畅所欲言。
2.趣识葫芦
(1)草字头(2)通过各种葫芦激发兴趣。
3.指导读题
(1)这么有意思的葫芦你想要吗?来读一读课题
(2)添上间隔号试试看。添上感叹号试试看。
二、初读课文
1.课题读得这么好,相信课文也难不倒大家。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找到能读出感情的句子,多读几遍。
2.反馈读文。及时正音,正句子。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大问题引领整段。
他这棵葫芦种得怎么样?
2.关注第二句
(1)随文识字:藤:后鼻音,生活中有藤的植物组词。
(2)体会长满绿叶的茂密和开了几朵白花的美丽。
(3)指导加入情感的朗读。
3.关注第三句。
(1)随文识字:谢:根据字典内容,选择意思。
(2)小葫芦图片触发语流,学习小葫芦的可爱,指导朗读。
(3)体会那个人的喜爱之情。
4.配乐朗读第一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了解葫芦最后的结果,存疑。
2.葫芦掉了的失望伤心之情,指导朗读。
3.通过对比句式,发现“慢慢地”“一个一个”的无奈,指导应运用。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课、盯、治、怪”四个生字,认读识记。
2.发现生字特点,提醒注意之处,师总结强调。
3.生写,师巡视,纠正书写坐姿。
4.生评写展示字,发现优点,改进不足。
5.再改再写。
六、板书设计
14.我要的是葫芦
长满 绿叶 黄了
开出 白花 谢了
挂了 小葫芦 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