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 物理 学案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 物理 学案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29 13:2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产生与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以声波进行传播,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
【学习重难点】
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能描述发声体的主要特征。
2.设计探究实验,能分析解释简单的声现象。
【学习过程】
一、活动一
(一)分析图1-1-1中各发声物体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练习一:
1.人讲话依靠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二胡是靠________振动发声,军号是靠______振动发声,“黄河在咆哮”是___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的。
2.下列现象中属于由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声的是( )
A.讲话发声 B.敲钟发声 C.蝉发声 D.吹竖笛发声
3.如下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 )
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4.手拨动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这声音是下列哪个物体振动产生的( )
A.手指 B.琴弦 C.空气 D.弦柱
二、活动二
(一)结合下面图1-1-4、图1-1-5的内容及教材的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1)图1-1-4中,当气体慢慢抽出的时候,真空罩里面的闹铃声音越来越小;
(2)图1-1-5中,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靠无线电波交流,不能像在地球上直接交谈。
(二)课堂练习二:
1.声音的传播需要 ,真空 (“能”、“不能”)传声。
2.“神舟七号”的宇航员走出太空舱,在舱外他们之间的交流必须用电子通信设备;其原因是( )
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三、活动三:认识声速
(一)阅读教材“小资料”,完成下面2个小题。
1.声音在以下几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大的是( )
A.空气 B.水 C.酒精 D.钢管
2.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敲一下铁管,甲同学听到两响声,这是因为( )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在铁中的大 B.有回声
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在铁中的小 D.无法判断
3.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是( )
A.我们可以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滴答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二)课堂练习三:
1.甲、乙两个同学分别站在一根很长的为居民输送生活用水的自来水管的两端,如果甲用小铁锤敲一下水管,站在另一端的乙同学将会听到多次敲击声,则听到的敲击声次数为(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2.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___________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____________。
3.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慢
C.声音在真空中能传播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四、活动四:科学世界
(一)阅读教材的“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完成下面2个小题。
1.属于神经性耳聋的是( )
A.耳蜗损伤 B.耳廓损伤 C.听小骨损伤 D.鼓膜损伤
2.助听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仪器( )
A.引起头骨、颌骨振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B.产生声波直接作用在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C.产生超声波直接作用在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D.引起鼓膜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二)课堂练习四:
1.声音从空气向水中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速变大 B.声速变小 C.声速不变 D.无法确定
2.武侠电影里经常描写一大侠双目失明,还能判断出攻击者的方位,这是因为( )
A.他的眼睛根本就没有失明
B.这是一种巧合
C.他的耳朵有特异功能
D.由于双耳效应,他可以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
3.风吹树叶沙沙响,此时的发声体是( )
A.风 B.空气 C.树叶 D.以上都是
4.在敲击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敲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为( )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是因为人类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D.大钟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5.关于声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C.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D.物体振动的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6.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声音在水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C.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变化
【达标检测】
1.下列物质中,声音不能在其中传播的是( )
A.气体 B.液体 C.固体 D.真空
2.用手按在自行车的铃上,无论怎样用力敲打,铃声也不会发出清脆的声音,这是因为( )
A.手按在铃上,声音传不出来
B.手按在铃上,铃根本不振动
C.手按在铃上,影响了铃的正常振动
D.手按在铃上,周围没有了介质
3.把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则( )
A.听到闹钟走时声越来越大 B.听到闹钟走时声越来越小
C.听到闹钟走时声不变 D.无法确定
4.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出声音
B.我们听到的声音一定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
D.因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所以有的物体振动时能发声,有的物体振动时不能发声
5.在相同的温度下,声音在传播速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
A.空气、水、铜 B.铜、空气、水
C.水、铜、空气 D.铜、水、空气
6.希望中学的同学们正在举行吹气球的比赛,一个同学由于用力过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砰”的一声响,同学们都吓了一跳,这个响声是由于( )
A.气球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
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C.球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D.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7.当别人嚼脆饼干时,你听到的声音很小,而你自己嚼同样的饼干时,你会听到较大的咀嚼声。这是因为前者的声音是靠 传播的,后者的声音是靠 传播的, 的传声能力较强。
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