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七年级下册 生物 8.3感觉和感觉器官3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七年级下册 生物 8.3感觉和感觉器官3学案(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7-29 18:5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感觉和感觉器官
【学习目标】
1.说出感觉产生的基本过程
2.描述眼和耳的结构和功能
3.解释近视、远视、视物不清的原因几矫正方法
4.说明视、听、嗅、味觉及皮肤的触觉、温度觉的感受器官的刺激的性质
5.了解近视与远视,眼的保健;了解耳的结构和功能及听觉的形成,了解耳的卫生保健
【学习重难点】
重点
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2.耳的结构与功能
3.视觉的形成与近视、远视的矫正原理
4.嗅觉与味觉感受刺激的性质与感受器的位置
5.触觉敏感性与感受器分布特征的关系;皮肤温度觉器适宜感受刺激的性质
难点
眼的屈光近视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感觉器官→眼的结构→凸透镜成像实验演示→视觉的形成→近视与远视)
主体内容:首先明确,特殊的感受器与其附属结构所组成的器官称为感觉器官,然后指出眼和耳是关系视觉与听觉形成的感觉器官。再进一步指出,视觉对我们认识周围事物是最为重要的功能,我们首先学习眼与视觉的知识。
提出:眼的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它的结构是怎样的?
眼的外部结构,认识角膜、虹膜、瞳孔、巩膜等可见部分的结构部位。接着出示见图,并可配合模型由前向后,由外到内地简要介绍眼球的解剖结构。以板书形式逐一归纳之,最后简单介绍眼球附属结构及功能。
接着指出,视觉形成的第一步是光线首先射入眼球,这一过程类似这样一个实验现象——演示透镜成像实验,学生们仔细观察实验过程。教师一方面简单明确地介绍实验装置,一方面提示学生注意纸屏、凸镜、蜡烛之间的距离与成像状况的关系及透镜凸度与成像状况的关系。简明记录实验结果。
观察见图,并联系刚才的实验现象。回答:物像是怎样在视网膜上形成的?
再提出:当物体远近、大小变化时,如何使视网膜上的成像清晰?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眼球结构,认识到晶状体曲度调节的意义,同时引出近视与远视的现象及纠正的方法。
2.(眼的卫生保健→学习检查视力的方法;耳的结构→听觉的形成→耳的卫生保健)
主体内容:指出近视的发生主要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例举不良用眼习惯,明确“三要”、“四不看”的措施。再提出:如何查知自己的视力?介绍视力检查方法。
接着提出,沙眼也是危害眼睛健康的常见疾病,指出其危害性,说明病因、表现与预防的措施。
提出耳也是重要感觉器官,我们再来学习有关耳与听觉的知识。
3.人除了有视觉、听觉外还有那些感觉?
回答:嗅觉\味觉\触觉温度觉
了解嗅觉感受器嗅黏膜,味觉感受器味蕾,不同部位触觉的敏感差异性以及冷温感受器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感觉器官指的是( )
A.身体内部的感受器
B.身体表面的感受器
C.带有附属结构的感受器
D.感觉神经末梢
(2)眼球中对进入眼球的外界物体的反射光,具有折射作用的最主要的结构是( )
A.角膜 B.房水 C.晶状体 D.玻璃体
(3)眼球内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 )
A.角膜 B.巩膜 C.脉络膜 D.视网膜
(4)能够使眼球中晶状体凸度增大的原因是 ( )
A.睫状体内平滑肌的收缩
B.睫状体内平滑肌的舒张
C.眼球外眼肌的收缩
D.虹膜内平滑肌的收缩
(5)正常人的眼睛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原因是( )
A.晶状体曲度的调节
B.视网膜的感光细胞的兴奋程度
C.瞳孔的放大或缩小
D.眼球前后径的改变
(6)形成视觉的关键部位是 ( )
A.视网膜 B.视神经
C.睫状体 D.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7)照相时使用的胶卷,相当于眼睛的 ( )
A.眼睑 B.视网膜 C.巩膜 D.晶状体
(8)造成假性近视,是由于睫状肌持续收缩,使得 ( )
A.眼球前后径过长
B.眼球前后径变短
C.眼球晶状体的凸度增大
D.眼球晶状体的凸度过小
(9)近视眼是指( )
A.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小,成像于视网膜前,看不清远处物体
B.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成像于视网膜前,看不清远处物体
C.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的弹性小,成像于视网膜后,看不清远处物体
D.眼球的前后径过短而晶状体的曲度又大,成像于视网膜后,看不清近处物体
(10)看书1小时后,向远处眺望一会儿,可以预防近视,主要原因是 ( )
A.使眼肌得到休息
B.使睫状肌得到休息
C.使视神经得到休息
D.使视觉中枢得到休息
(11)患沙眼病是由于眼睑内面的结膜感染了( )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衣原体
(12)形成听觉的关键部位是 ( )
A.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B.听小骨
C.耳蜗感受器 D.鼓膜
(13)下列各结构中,不属于内耳部分的是 ( )
A.听小骨 B.半规管 C.前庭 D.耳蜗
(14)听觉形成的正确途径是 ( )
A.声波→鼓膜→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听小骨→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B.声波→鼓膜→听小骨→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C.声波→鼓膜→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听觉感受器
D.声波→鼓膜→听觉感受器→听小骨→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15)患中耳炎可能导致 ( )
A.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受损伤
B.鼓膜、听小骨受损伤
C.位听神经受损伤
D.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受损伤
(16)呼吸道受感染后,还可能发生中耳炎,这是因为病菌进入了中耳,病菌所通过的结构是 ( )
A.外耳道 B.内耳 C.咽部 D.咽鼓管
(17)会使人的听力完全丧失的情况是 ( )
A.骨膜破损 B.听小骨损坏
C.位听神经或听觉中枢受损 D.半规管受损
(二)识图题
(18)下面是眼球的结构图,根据图填充有关内容。
1.把各结构名称前的序号,分别填入图中相对应的指示线端:
①巩膜②角膜③虹膜④晶状体⑤玻璃体⑥视网膜
⑦视神经⑧睫状体⑨脉络膜⑩瞳孔(11)眼肌
2.视觉的形成过程是: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______、房水,穿过瞳孔再经过______和______的折射作用,在______上形成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______细胞,这些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______传到大脑皮层的______,形成视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