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植树的牧羊人》第1课时 同步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三课《植树的牧羊人》第1课时 同步导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29 12:4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第十三课 《植树的牧羊人》
第1课时
一句话目标:抓住作者对人物的细致描写与景物的变化。
ー、课前一赛:初读课文、了解作者常识、感知文章内容、识记生字词。
1.下列字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坍塌(tān) 慷慨(kǎi) 缝隙(xī) 热腾腾(téng)
B.废墟(xū) 流淌(tǎng) 浇灌(guàn) 创根问底(páo)
C.呼啸(xiào) 干涸(gù) 湿润(rùn) 沉默寡言(guǎ)
D.微薄(bó) 薄荷(bò) 挑拣(jiǎn) ー丝不苟(gǒu)
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
B.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
C.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D.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从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二、独立自主学习:再读全文,感知具体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1.默读有速度:默读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顾,每分钟进入视野的文字不少于400字,一气呵成读完全文。读完了,大家能否用一句话告诉我,牧羊人创造了个怎样的奇迹?
2.默读要动笔:默读的时候要动笔,在文章关键词句处圈点勾画。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勾画出能填写下列的关键词句,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按时间顺序,重点描写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请同学们以表格的形式来描述故事的情节发展。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情况
初遇牧羊人

再逢牧羊人

最后一次相见

三、巩固提升学习
阅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1.认真阅读选文,指出作者用什么顺序记述故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2.根据文中直接描写牧羊人的句段,概括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1)“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这句话有怎样的寓意?
(2)选文中作者用哪些话赞美牧羊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
B.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
C.在我1913年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含,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
D.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
5.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任选一个)。
(1)“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薄薄的雾气,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2)“这些白桦树棵棵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蔚然成林。”
第十三课 《植树的牧羊人》
参考答案
课前一赛
1、C 2、C
二、独立自主学习(略)
三、巩固提升学习
1、作者运用以时间先后顺叙的叙事方法。第一部分写作者与牧羊人第一次见面的情形,很详细。1920年后我几乎每年都去看望他,寥寥两句写得简略之极。最后一次见面写得较详,文章材料的详略,按照表现人物的需要合理安排。
2、选文的四至七段从正面直接的刻画牧羊人的性格,如他一点一点把破旧房子收拾整齐,餐具很干净,地板没灰尘,猎枪上过油,炉子上煮着汤,刚刮过胡子,衣服扣子缝得很结实,补丁针脚很细,他不抽烟,认认真真挑选橡子……从中可看出他是一个积极生活、极其认真、勤劳不懈、坚韧执着的人。
3、示例:
(1)这句话是“我”第一次见到牧羊人时的印象,作者用“不毛之地的神秘泉水”比喻牧羊人,寓意了他将给这个荒凉的地方带来灌溉滋润和丰饶。
(2)“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这“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等。这些话表现了作者无比敬佩之情。
4、A
5、(1)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那个曾经被废弃的荒凉的村庄现在已经是满目绿色像地毯一样覆盖着的景象了。
(2)这个句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桦树比喻为“笔直站立的少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牧羊人在谷底种的白桦树充满生机的壮观景象。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