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1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下列关于化学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是检验化学理论的标准
B.炼丹术、炼金术为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C.现代化学是以理论推导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D.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新的化学知识
2.从事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实验,下列实验步骤顺序正确的是( )
①熟悉资料 ②设计合理方案 ③明确实验目的
④进行科学实验 ⑤总结、评价与交流
A.
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③①②④⑤
D.⑤④①②③
3.补充完善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探究步骤
现象
分析
点
燃
前
①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闻一闻气味
白色圆柱形固体,有轻微的气味
②__________________
可切割,浮于水面
说明蜡烛的硬度______,______溶于水,密度比水___________
燃
烧
时
①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
先熔化后燃烧,发光、放热,火焰分______层
说明蜡烛的熔点________,具有________性
②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
s后取出
与火焰接触的部分两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蜡烛燃烧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蜡烛燃烧时生成了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蜡烛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
实验探究步骤
现象
分析
熄
灭
后
①熄灭蜡烛,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有________冒出
②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固体小颗粒,具有________
4.化学学习的特点:①关注物质的________;②关注物质的________;③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通过比较和分析,得出可靠的________。
5.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用注射器在蜡烛火焰外部抽气后进行振荡。实验中体现出的下列性质,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石蜡熔点低
B.石蜡具有可燃性
C.石灰水为无色液体
D.澄清石灰水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6.蜡烛刚熄灭时会产生一股白烟,某学生为了探究这股白烟的成分,提出假设:A.
白烟是二氧化碳;B.白烟是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针对这些假设设计如下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将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珠,说明白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住白烟,这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__(填字母)。但这样做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不接触烛芯),发现蜡烛被重新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____(填字母)提供了证据。
第2课时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1.在“人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证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C.证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凝成水珠
D.判断呼出气体中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2.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的科学探究活动,请将下列问题补充完整。
(1)“人体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___环节。
(2)小江同学建议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___环节。
(3)“将呼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___环节。
(4)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
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___环节。
3.某同学要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请你帮助该同学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________现象,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石灰水__________
人体呼出气体中________的含量比吸入空气中的________
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木条继续燃烧,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________
人体呼出气体中________的含量比吸入空气中的________
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无明显现象,哈气后的玻璃片上有______
人体呼出气体中________的含量比吸入空气中的________
4.某化学学习小组分别设计实验比较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差异,回答问题。
(1)化学学习小组利用图所示的____________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标上A;取一个同样装有空气的集气瓶,标上B。将两根同样的小木条点燃后同时伸入A瓶和B瓶,A瓶中的木条先熄灭。这个实验现象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更多。
(2)如图所示装置(注意:装置右端的导管连接人的呼吸装置)。
①锥形瓶内盛放的是______________。
②装置A是用来检验________(填“吸入”或“呼出”,下同)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装置B是用来检验________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
③我们已经知道,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推测本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参考答案与部分提示
1.C 2.C
3.点燃前:②用小刀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
较小 不 小
燃烧时:①三 低 可燃
②变黑 外焰温度最高
③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水
④在火焰上方罩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熄灭后:①白烟
②白烟燃烧继而将蜡烛点燃 可燃性
4.性质 变化 结论
5.BD [解析]
石蜡燃烧、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二者均是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
6.(1)不是水蒸气
(2)A 不能 不能确定该二氧化碳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还是熄灭时产生的
(3)C
第2课时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参考答案与部分提示
1.B [解析]
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多;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旺,呼出的气体使木条更快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少;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珠,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凝成水珠,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多;人体呼吸作用不会吸收氮气,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2.(1)提出问题 (2)设计实验
(3)进行实验 (4)得出结论
3.无明显 变浑浊 二氧化碳 高 熄灭 氧气
低 水珠 水蒸气 高
4.(1)排水 不能
(2)①澄清石灰水
②吸入 呼出
③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