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化学课件: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化学课件: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7-30 09:13:21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2课时 蒸馏、萃取和分液
一 蒸馏
1.蒸馏
(1)蒸馏实验原理
互溶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加热使某组分__________,在冷凝为__________加以收集。
(2)适用范围:互溶,沸点相差比较大的液态混合物
(3)应用: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学探究
汽化
液体
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4)实验仪器装置
指出各仪器的名称
(5)实验注意事项
①蒸馏装置的连接应按
的顺序,拆卸相反。
②蒸馏烧瓶内溶液的体积不超过容积的_________,在加热时要垫________,为了防暴沸要加_____________
③温度计的水银球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冷凝水的流向与蒸气方向相反,即
进水,
出水。
由下到上、由左到右
下口
上口
石棉网
沸石或碎瓷片
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相平
2/3
1.工业酒精是含水约4%的液态乙醇,向工业酒精中加入生石灰,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且生成物不溶于乙醇:CaO+H2O===Ca(OH)2。要在实验室中将工业酒精转化为无水酒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可采取的分离操作是

(2)在你选择需要加热的实验方法中,需要的玻璃仪器除酒精灯外,还有

(3)在该方法的实验步骤里,紧挨加热之前的操作是
,并且对此要注意的问题是

蒸馏或过滤
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接通冷凝管中的水
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二 萃取和分液
导学探究
1.原理
(1)萃取
利用物质在
的溶剂里
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加入的溶剂称为萃取剂。
(2)分液
把萃取后两种
的液体分开的操作。
(3)仪器:分液漏斗
互不相溶
溶解度
互不相溶
2.实例——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
分液漏斗
CCl4
口部
活塞


四氯化碳
紫红
烧杯壁
上口
1.分液漏斗的使用和检漏方法
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若漏液可在活塞上涂少量凡士林。
检漏方法:在分液漏斗中注入少量的水,塞上瓶塞,倒置看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放正后把瓶塞旋转180°,再倒置看是否漏水。
2.萃取剂必须具备的三点性质
(1)萃取剂和原溶剂

(2)萃取剂和溶质

(3)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
它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归纳总结
互不相溶
不发生反应
远大于
常见的萃取剂:四氯化碳、汽油、苯
3.分液操作的注意事项——三防止、两保证
操作
目的
振荡过程中不时旋开活塞放气
分液时要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
分液时要使分液漏斗的下端管口紧贴烧杯内壁
待下层液体恰好流尽时及时关闭活塞
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防止分液漏斗内部压强过大发生危险
保证分液漏斗内压强与外界相同,使液体顺利留下
防止液体飞溅
防止上层液体流出
保证上层液体尽量少地沾附下层液体
练习2.某化学课外小组以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的碘水。现用四氯化碳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
mL碘水和15
mL四氯化碳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上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
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


→A→G→
→E→F。
C
B
D
H
(2)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选用四氯化碳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

(4)已知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能不能用酒精来萃取碘水中的碘:
(填“能”或“不能”),其理由是

使漏斗颈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及时关闭活塞,不要让上层液体流出
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保证漏斗内的液体能顺利流出
并且碘在四氯化碳中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碘与CCl4不反应
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
不能
酒精和水可以互溶
当堂检测
1
2
4
3
1.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不可行的是(  )
A.互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分液方法分离
B.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分液方法分离
C.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可用蒸馏方法分离
D.可溶于水的固体与难溶于水的固体形成的混合物可用溶解、过滤、蒸
发的方法分离
A
5
6
1
2
4
3
2.现有三组实验:①除去混在植物油中的水;②回收碘的CCl4溶液中的CCl4;③用食用酒精浸泡中草药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C
5
6
1
2
4
3
3.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正确的操作是(  )
A.分液时,原溶剂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萃取剂溶液从漏斗上口倒出
B.分离液体时,将漏斗拿在手中进行分离
C.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上的小孔与大气相通时打开活塞
D.分液漏斗中盛装的是液体,振荡后不必拧开活塞把气体放出
C
5
6
4.下列关于仪器使用和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应由上口倒出
B.除去KNO3中少量NaCl: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
C.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可以高于蒸馏瓶支管口
D.振摇分液漏斗时应关闭其玻璃塞和活塞
1
2
4
3
C
5
6
5.在常用方法和混合物之间连线。
1
2
4
3
5
6
6.工业上通常用工业酒精和生石灰混合蒸馏法制取无水乙醇。如图是实验室中模拟工业原理制取无水乙醇的装置。
1
2
4
3
5
6
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的三处错误:



(2)在除去工业酒精中的水时,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填序号)。
A.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过滤
B.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蒸馏
C.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分液
给蒸馏烧瓶加热未垫石棉网
温度计的水银
球插入溶液中
冷却水的方向接反了
C
1
2
4
3
5
6
(3)由(2)可知除去工业酒精中的水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装置中仪器A、B、C的名称分别是A
;B
;C

(5)在蒸馏操作中,仪器B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的作用是

(6)有同学认为该装置没必要使用温度计,你认为可以吗?
CaO+H2O===Ca(OH)2
温度计
蒸馏烧瓶
冷凝管
防止暴沸
答案 可以。
1
2
4
3
5
6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共26张PPT)
组织建设
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1课时 化学实验安全
知识点1、实验安全注意的问题
1.确保实验安全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4)重视并逐步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
①认识常见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易燃品
剧毒品
腐蚀品
先中和(用小苏打或醋酸),后用水冲洗
用湿抹布盖灭
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立即用水冲洗,再用3%~5%NaHCO3清洗
立即用干抹布拭去,用水冲洗,再用3%~5%的NaHCO3清洗
一般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再用硼酸或3%~5%的NaHCO3溶液清洗
②实验室一般事故的处理
实验室常见事故
处理方法或预防措施
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
酸或碱流到实验桌上
浓碱沾到皮肤上
浓酸沾到皮肤上
浓硫酸沾到皮肤上
不慎碱或酸溅入眼中
(2)固体的取用:
取用粉末状药品一般用____,即“一平二送三直立”。
块状的药品可用____夹取,放入试管“一斜二送三滑下”。
知识点2、基本实验安全操作
(1)“三不”原则:
一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
二不能用鼻孔直接闻药品;
三不能品尝药品味道。
剩余的物质一般不能放回原瓶,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中
1~2
铺满
药匙
镊子
一、基本安全操作
1.药品取用
“最少量”原则:如没说明,液体一般取____
mL,固体____试管底部为宜。
(3)液体的取用:
取较多量液体时可用直接倾倒法:
先拿下细口瓶瓶塞倒放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标签对着手心)
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慢地倒入试管。
一般往大口径容器或容量瓶、漏斗里倾注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取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吸取;
(1)易吸水、易潮解、易被氧化的密封保存
(2)受热或见光易分解的棕色瓶存放在冷暗处
(3)剧毒药品单独存放
2、药品存放
3、酒精灯使用的安全性
①酒精灯的灯芯要平整。
②添加酒精时,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酒精不少于____。
③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____。
④绝对禁止用酒精灯____另一只酒精灯。
⑤用完酒精灯,必须用____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⑥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____扑盖。
2/3
1/4
失火
引燃
灯帽
湿布
4、试管
盛放少量药品、常温或加热进行少量试剂反应的容器,可用于制取或收集少量气体。
①可直接加热,试管夹夹在距管口1/3处。
②液体,不加热不超容积1/2,加热不超1/3

③加热后不能骤冷,防炸裂。
④加热时管口不应对人;给固体加热时,试管管口略向下倾斜,
固体物平铺于试管底部。
5、烧杯使用的安全性
配制溶液或反应容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①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使受热均匀;
②溶解物质用玻璃棒搅拌时,不能触及底部或内壁。
6、常见操作的安全问题
①加热制气体,排水法收集时,结束不能先停止加热;
②点燃H2、CH4或CO时,应先验纯;
③H2或CO的性质验证实验,加热时先排除空气;
④浓H2SO4稀释,将酸沿器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二、实验操作
“六防意识”
实验室
安全操作
防爆炸
防暴沸
防倒吸
防污染
防失火
防中毒
六防内容
可能引起事故的操作
采取的措施
防爆炸
用CO、H2还原Fe2O3、CuO等
应先向装置中通入CO或H2,在尾部收集气体检验纯度,若尾部气体纯净,确保空气已排尽,方可对装置加热
防暴沸
加热液体混合物特别是沸点较低的液体混合物
在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或沸石)
浓硫酸与水的混合
应注意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冷却
六防内容
可能引起事故的操作
采取的措施
防失火
可燃性物质遇到明火
可燃物一定远离火源
防中毒
制取有毒气体,误食有毒物等
制有毒气体要有通风设备,剧毒、强腐蚀性药品密封单独存放在冷暗处
防倒吸
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或吸收溶解度较大的气体
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有多处加热的装置,要注意灭灯顺序,必要时加防倒吸装置
防污染
对环境有污染的物质的制取
有毒物质应处理后排放,如CO气体进行点燃处理
1.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
A.汽油失火时,立即用水灭火
B.电线短路失火时,首先要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浓氢氧化钠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硼酸溶液
D.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C
2.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  )
A.一般用药匙取用粉末状或块状药品
B.当出现CO中毒时,应立即将中毒者抬到室外新鲜空气处
C.制取并收集氧气结束后,应立即停止加热
D.将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
B
问题讨论
1、你知道沙里淘金吗?运用什么原理呢?
用磁铁吸
水洗法
密度:Au大于沙
2、用什么方法分离铁屑和沙?
金子和沙子均不溶于水,可利用二者密度不同,用水多次冲洗即可分离。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把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分别得到纯净的物质
提纯: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得到纯净的物质。
盐场
海水晒盐原理是什么?如何得到精盐?
知识点1、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不溶性杂质的除去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过滤是分离固液混合物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除去液体中的不溶性固体。
(1)主要仪器:
、烧杯、
、铁架台、滤纸等。
(2)在进行过滤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一贴:滤纸紧贴

②二低:滤纸边缘略
边缘;液体的液面略
的边缘;
③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尖嘴应靠到
上;玻璃棒的底端应轻靠到
一侧;漏斗颈的末端应靠到
的内壁上。
漏斗
玻璃棒
漏斗内壁
低于漏斗
低于滤纸
玻璃棒
漏斗三层滤纸
烧杯
蒸发结晶
浓缩溶液或从溶液中分离出固体溶质
蒸发要点:
①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②当溶液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靠余热蒸发剩余的水分
思考交流
搅拌,加速溶解
搅拌,使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转移固体
引流
溶解
过滤
蒸发
粗盐提纯中用到几次玻璃棒?作用分别是什么?
共4次
进一步提纯
NaCl
MgCl2
Na2SO4
CaCl2
过量
BaCl2
BaSO4↓
NaCl
MgCl2
CaCl2
BaCl2
NaCl
CaCl2
BaCl2
NaOH
Mg(OH)2

NaCl
NaOH
Na2CO3
CaCO3

NaCl
BaCO3

2、可溶性杂质的除去(P7)
除杂原则
不增
不减
易分
不引入新的杂质
不消耗被提纯物质
杂质转化为沉淀、气体等,易分离出去
易复原
被提纯物质容易复原
知识点2、SO42-的检验
BaSO4溶于水吗?如何检验某溶液中是否有SO42-存在?
思考交流
检验试剂:稀盐酸和BaCl2溶液
1、原理:利用可溶性钡盐和SO42-
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2、检验方法:
不出现沉淀
3.Cl-的检验方法
(1)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象:

(3)以氯化钠为例,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稀硝酸、硝酸银溶液
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NaCl+AgNO3==AgCl↓
+NaNO3
4、常见离子检验
H+:紫色石蕊变红
OH-:酚酞试液变红
步骤:取样——操作——现象——结论
1.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正确的是(  )
活学活用
C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