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年——1842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1860年)
虎门销烟
扩大侵略权益
《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温故知新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二 定都天京
三 天京陷落
目录
1.1843年,洪秀全创立“__________”,并在广西积极传教。
2. ________年1月,洪秀全在金田发动______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自主预习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拜上帝会
1851
武装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支付总计大约7000万元的战费和2000多万元的赔款,加紧搜刮人民。地丁税是清政府的主要税收,在1841年--1849年八年之间,这项税收就增加了330多万两。鸦片战争后不到十年的光景里,劳动人民实际负担比过去增加了好几倍。
矛盾
农民反抗斗争不断发生
统治阶级
激化
劳动群众
外国侵略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背景
洪秀全,广东花县人。出身农家,三次考秀才未取。后受基督教启发,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并和同学冯云山在前往广西传教。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洪秀全
两年多的时间里,在山区贫苦农民中发展会众两千多人,其中包括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骨干分子。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时间:
金田起义
领导者:
地点:
建 号:
起义军称:
1851年1月11日
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太平军”
洪秀全
太平天国
金田起义时,广西巡抚周天爵在一封信中写道:“二月初一日出省,带兵一百名,如驻马嵬坡,皆不愿走也;路上募一百名,又如石壕吏,未走先哭。乃于十二日甫抵武宣,而教匪偷越紫禁山而来,如虎兕出柙。……方到时县官一人,一县皆空,而纷纷向西逃者渡江船无歇时。问县(官)刘作肃有何准备?答云‘只有一绳’,则大哭。我何等福气……”
思考: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清军腐败不堪一击!
金田起义
1851.1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1851.12
{616DA210-FB5B-4158-B5E0-FEB733F419BA}称号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人名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天王”洪秀全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意义:
永安建制
金田起义
1851.1
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1. _______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2. 《天朝田亩制度》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____________土地。
2. 《资政新篇》作者:干王_______。内容:提出向___________,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
3. 1853年,太平天国开始进行____________,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自主预习
二、定都天京
1853
平均分配
洪仁轩
西方学习
北伐和西征
二、定都天京
定都: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1.定都天京
2.《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
理想: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二、定都天京
太平天国
《天朝田亩制度》书影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怎样的愿望?它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反映了贫苦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分土地的愿望
因为它不顾生产劳动的具体状况和实际差别,企图一律拉平,必然会阻碍或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二、定都天京
永安建制
1851.12
金田起义
1851.1
定都天京
1853.3
《天朝田亩制度》
(1)北伐军全军覆没
经过三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控制了从湖北武昌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岸城镇,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北和江苏部分地区,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二、定都天京
北伐和西征
(2)西征取得重大胜利
永安建制
1851.12
金田起义
1851.1
定都天京
1853.3
1856
北伐
西征
全盛时期
自主预习
三、天京陷落
1.1856年,___________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1860年,安庆陷落,________率太平军攻克杭州,进逼上海。
3.1864年夏,_________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4.意义: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____________的一次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者和_______侵略势力。
天京事变
李秀成
天京的陷落
规模最宏大
外国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三、天京陷落
城周围十余里,城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太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近则洪杨诸贼深居不出,妄拟垂拱而治,必有大喜事,方设朝会。 ……洪逆从不出行,杨逆每出行必盛阵仪仗。 ——摘自《贼情汇纂》
三、天京陷落
影响:
逼
杀
责
疑
走
杨
韦
石
杀
洪
天京事变
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616DA210-FB5B-4158-B5E0-FEB733F419BA}称号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人名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天王”洪秀全
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
三、天京陷落
目的:
挽救措施
措施:
成果:
(2)陈玉成、李秀成等协同作战,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改变不利局面
(1)洪秀全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1)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2)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
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2、后期:《资政新篇》
1853年,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颁布了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1859年,为了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全盛时期
衰落时期
平均分配土地、产品
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农民阶级支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没有得到农民的支持
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并不切合实际。在当时的条件下,无法调动劳动人民的积极性,无法实现。
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背景
社会经济主张
群众基础
结 果
李秀成进攻上海
1860年夏天,太平军将领李秀成率军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到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
三、天京陷落
“洋枪队”头目华尔
淮军首领——李鸿章
三、天京陷落
曾国藩
天京陷落
时间:
经过:
影响:
1864年,洪秀全病逝
湘军轰塌城墙,冲入城内,天京陷落
1864年
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
标志着天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太平天国性质、失败原因、意义
性 质:
失败原因:
客观原因:
意 义:
主观原因: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
永安建制
1851.12
金田起义
1851.1
定都天京
1853.3
1856
北伐
西征
全盛时期
天京事变
由盛转衰
挽救措施
天京陷落
最终失败
1864.7
1.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 )
A.李自成 B.洪秀全 C.刘秀 D.黄巢
B
2.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
A.天京变乱 B.北伐失败 C.安庆失守 D.天京陷落
A
课堂检测
3.金田起义在今( )
A.广东省 B.广西省 C.云南省 D.福建省
B
4.《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的平均主义性质,因为它规定?
A.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B.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
C.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D.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
C
5.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 实际上是我们今天的( )
A.开封 B.北京 C.东京 D.南京
D
6.《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太平天国是农民革命政权
B.处于紧张的战争环境
C.太平天国未能推翻清政府
D.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
( )
D
7.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了,其失败的标志是( )
A.领导集团内讧 B.清军攻陷安庆
C.湘军攻陷天京 D.洪秀全病逝
C
北伐和西征后:进入全盛时期(1856年)
爆发:金田起义(1851年)
天京事变:由盛转衰(1856年)
挽救措施:洪仁玕《资政新篇》
课堂笔记
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性 质: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意义: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天京陷落:最终失败(1864年)
太平天国
盛
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