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鸦片战争 课后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鸦片战争 课后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7-29 12:5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53160010414000八年级上册历史1.1鸦片战争 课后习题
一、选择题
1.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不仅洗雪了百年国耻,也促进了香港的繁荣发展。然而,2019年“港独份子”不断挑起事端,破坏香港和平、稳定。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2.主持虎门销烟的是( )
A.林则徐 B.琦善 C.关天培 D.陈化成
3.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支持英国对华发动正义的战争 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C.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4.“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中华民族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寻找失去的尊严,寻找在世界的位置,寻找复兴的道路……”。西方列强的“一巴掌”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观察下表,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通商口岸的开放 B.小农经济的破产 C.纺织工业的发展 D.协定关税的影响
6.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A.香港岛 B.澳门 C.台湾 D.库页岛
7.马克思指出:“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里的“帝国”“注定……被打垮”的根本原因是( )
A.军力不足,装备落后 B.阶级矛盾尖锐
C.妄自尊大,孤立无援 D.封建制度落后
8.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是( )
A.鸦片战争 B.中华民国成立 C.甲午中日战争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9.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主要在于( )
A.中国主权遭到破坏 B.中国资源被掠夺
C.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封建制度的衰落
10.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没有国旗的。在中外交涉中,清政府因见西方列强侵华舰船均悬挂本国国旗。于是,在1866年,总理衙门确定大清黄龙旗为中国的第一面国旗。由此可见,列强侵略( )
A.推动清政府产生近代国家意识 B.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全面灾难
C.促使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真理 D.给中国人民带来西方生活方式
11.1840年,英国政府借口“保护通商”,发动侵华战争。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 )
A.加强军队建设,实现富国强兵 B.抗击外来侵略,保护传统经济
C.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 D.大力发展教育,维护传统文化
二、判断题
12.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13.《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 )
三、综合题
1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其身,故杖(棍打———引者注,下同)徒已足蔽辜(抵罪);迨(等到)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泻(迟缓)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冲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两腿发抖)?
(1)依据材料一,分析林则徐主张禁烟鸦片的理由?
(2)你对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斗争中印象最深的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3)鸦片战争前夕,向中国走私鸦片最多的国家是哪一个?
(4)材料二中“光辉的一幕”,这一事件有什么现实意义?
15.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材料二:条约规定:割__________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定。
材料三: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以及所有附属岛的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白银2 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四: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材料中“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2)回顾这段侵略史,你有什么感悟?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安德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材料二: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指中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
——《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件》
请回答:
(1)材料中所提到的“机会”和“战争”分别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2)英国资产阶级为什么特别珍惜这一“机会”?
(3)英国“强迫中国接受”的条约是什么?内容有哪些?
(4)这场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
1.A 2.A 3.C 4.A 5.D 6.A 7.D 8.A 9.A 10.A 11.C
12.错误 13.错误
14.(1)鸦片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灾难,也直接威胁到清朝的财政,导致中国银荒兵弱。(言之有理即可)
(2)虎门销烟或其他禁烟措施。
(3)英国。
(4)沉重打击了罪恶的鸦片贸易,在人类同毒品斗争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5.(1)鸦片战争;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落后就要挨打;青少年应以史为鉴,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团结奋斗,振兴中华等。
16.(1)“机会”是指中国的禁烟运动;战争是指鸦片战争
(2)这是他们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占领中国市场的最好机会。
(3)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