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五上 6.1 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五上 6.1 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29 13:5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5-1.2+0.8
=3.5-2
=1.5
1.6 + 1.4×2
=3×2
=6
3.5-1.2+0.8
=2.3+0.8
=3.1
1.6+1.4×2
=1.6+2.8
=4.4
36.2×4.2-9.18÷4.5
先乘→后除→ 再减
先除→后乘→ 再减
先乘→后减→ 再除
乘除同时算→后减
谁的运算顺序正确?
5 ×(72.5-62.5÷12.5×8)
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科马洛夫
前苏联著名宇航员
1967年8月23日,遇难
飞船降落系统出现故障
地面操控人员计算的疏忽,据说错点了一个小数点。
0.448÷32=
4.36×0.25=
0.32×0.29=
7.1÷0.25=
4.36×0.25=
4.3 6
× 0.2 5
2 1 8 0
8 7 2
1 0 9 0 0
1.09
0.32×0.29=
0.3 2
× 0.2 9
2 8 8
6 4
9 2 8
0.0928
0
0
[0.5×(6+0.6)-0.5]÷0.25
=[0.5×6.6-0.5]÷0.25
=[3.3-0.5]÷0.25
=2.8÷0.25
=11.2
数学,总离不开数和运算符号,
有时,你是否会觉得很烦。
可是,知道 吗?
它们的背后,是有生命的,
只要你去了解?
就蕴含着四则运算
6写成罗马数字Ⅵ,蕴含着5加1的意思。
标志着古代文明的进步的
罗马数字
最先流传到阿拉伯,
后来就叫阿拉伯数字。
后来,
古印度人发明了
它们很简单,却表达了丰富的世界!
中国古代,四则运算很早就有了,战国时代的《法经》中,就有加、减、乘、除等运算啦!
可是,表达的方式很繁琐!
有没有更加简单的表达呢?
很多的人,想了很多的办法 ……
努力的人,智慧会闪光……
有人,把一条横线与一条竖线合并在一起来表示合并的意思,而从加号“+”中去掉一竖,就表示拿去的意思。
这就是公元15世纪由德国数学家魏德曼首创的加号“+”、减号“-”。
有人, 因为乘法是一种特殊的加法,把加号斜过来写,用以表示乘
这就是公元17世纪英国数学家欧德莱首创的乘号“×”。
这就是公元17世纪瑞士数学家欧德莱拉恩首创的除号“÷”。
有人,用一道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
表示分解的意思。
还有很多的人创造了……
因为有了这些简单的符号,
却能运算出纷繁复杂的世界!
并探索者宇宙的奥秘……
他们是有生命的,有情感的……
为了创造更好的明天,
我们需要?
?



书P76:第3大题
书P77:第5大题
[(1.8-0.6)÷□+ 2.5 ]×0.4=3.4
(1.8-0.6) ÷(3.4 ÷0.4-2.5)
小数加法
小数减法
小数乘法
小数除法
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验算
运算定律
性质
运算顺序
简便运算
同级,两级,带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