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课件随堂演练(打包7套)新人教版选修5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课件随堂演练(打包7套)新人教版选修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7-30 08:50:54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04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第一节
油脂















析油脂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牛油是纯净物,它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牛油是高级脂肪酸的高级醇酯
C.牛油可以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水解
D.工业上将牛油加氢制成硬化油
解析:牛油为混合物,A错误;牛油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B错误;牛油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水解是制肥皂的方法,C正确;液态油催化加氢可制得硬化油,但牛油并不是液态油,而是固态油,因此不存在催化加氢的问题,D错误。
答案:C
2.下列各有机物,互为同系物的是(  )
A.油酸与硬脂酸
B.丙烯酸(CH2===CHCOOH)与油酸
C.甲酸与苯甲酸
D.甲醇与乙二醇
解析:A.油酸中烃基为不饱和烃基,硬脂酸中烃基为饱和烃基,二者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故A不符合;B.丙烯酸CH2===CHCOOH和油酸C17H33COOH分子中都含有官能团羧基,它们的烃基中都只含有一个不饱和的碳碳双键,所以二者分子结构相似,并且在组成上相差15个—CH2,完全符合同系物的定义,故二者属于同系物,故B符合;C.甲酸、苯甲酸在组成上不是相差整数倍个CH2原子团的关系,结构不同,不能互称同系物,故C不符合;D.甲醇含一个官能团羟基,乙二醇含两个羟基,官能团数目不同,不是同系物,故D不符合。
答案:B
3.“脑黄金”可谓是家喻户晓,其实脑黄金(DHA)就是从深海鱼油中提取出的不饱和程度很高的脂肪酸,它的分子中有6个,称为二十六碳六烯酸,则其甘油酯的结构简式为(  )
A.(C25H51COO)3C3H5
B.(C25H39COO)3C3H5
C.(C26H41COO)3C3H5
D.(C26H47COO)3C3H5
解析:首先根据该不饱和脂肪酸的名称及其分子中所含有碳碳双键数目,求出其分子式,然后再推断其甘油酯的结构简式,因该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含有6个,其烃基组成符合通式CnH2n-11,n=25,2n-11=39。
答案:B
4.下列关于油脂和乙酸乙酯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①油脂和乙酸乙酯都是纯净物,在室温下都是液体
②油脂和乙酸乙酯都能水解生成羧酸和醇
③油脂和乙酸乙酯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④油脂和乙酸乙酯都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①油脂是混合物,乙酸乙酯是纯净物,错误;②油脂和乙酸乙酯都属于酯类,都能水解生成羧酸和醇,正确;③乙酸乙酯(CH3COOCH2CH3)不含有碳碳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而有的油脂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使溴水褪色,错误;④油脂和乙酸乙酯都属于酯类,都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正确。
答案:D
5.植物油中的脂肪酸能使皮肤滋润有光泽,若人体长期摄入油脂不足,体内缺乏脂肪,会导致营养不良,体力不佳,体重减轻,甚至丧失劳动能力等。下列有关油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油脂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在饮食中应尽可能多地食用
B.油和脂肪属于酯类,二者互为同系物
C.油脂一般具有酯类和烯烃的一些性质
D.油脂都可以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解析:油脂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基本营养物质,但也不是食用越多越好,故A项错误;油和脂肪中烃基种类不同,油的分子组成中含有不饱和键,而脂肪中多为饱和烃基,二者不是同系物关系,B项错误;油脂中含有,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所以具有酯类和烯烃的一些性质,C项正确;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又称皂化反应,D项错误。
答案:C
6.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57H104O6,在硫酸存在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A+3H2O===3B+C。C分子中含有三个羟基(已知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接两个羟基的有机物是不稳定的),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2。B与NaOH按物质的量1∶1的比例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
(1)B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已知R1—CH===CH—R2R1—COOH+R2—COOH,BD+E,等物质的量的D、E分别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时,消耗的NaOH的质量比为1∶2,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E少30且D、E结构中均无支链,则B、E的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对A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及其性质进行了推断,其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水解速率比在H2SO4溶液中快
b.当混合液中不存在分层现象时表明A完全水解掉
c.用溴的CCl4溶液可确定A是不饱和油脂
d.A有香味,常温下很可能是固体
解析:(1)C分子中有3个—OH,再结合题目信息知还至少含有3个碳原子:92-3×17-3×12=5,故C分子中除含3个—OH、3个碳原子外还应有5个氢原子,由此得出C的分子式为C3H8O3,C是甘油,结合A的分子式及A、C的关系知A是油脂、B是一元高级脂肪酸,由质量守恒原理易求出B的分子式为C18H34O2(油酸)。
(2)B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在KMnO4氧化下,一个碳碳双键变成两个—COOH,由D、E消耗NaOH的数量关系知D是一元酸、E是二元酸,再结合D、E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知D、E分子中均有9个碳原子,最后根据D、E分子中无支链确定D、E的结构,然后反推B的结构。
(3)A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是可逆的,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则是不可逆的,后者反应速率快些;A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油酸钠和甘油,二者均溶于水,当混合液中不存在分层现象时表明A完全水解掉;不饱和油脂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而饱和油脂不能;A属于不饱和油脂,常温下是液体。
答案:(1)C18H34O2
(2)CH3(CH2)7CH===CH(CH2)7COOH
HOOC(CH2)7COOH
(3)d
7.如图为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装置图,进行皂化反应时的步骤如下:
(1)在圆底烧瓶中装入7~8
g硬脂酸甘油酯,然后加入2~3
g氢氧化钠、5
mL水和10
mL酒精。加入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隔着石棉网给混合物加热约10
min,皂化反应基本完成,所得的混合物为________(填“悬浊液”“乳浊液”“溶液”或“胶体”)。
(3)向所得混合物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静置一段时间,溶液分为上下两层,肥皂在________层,这个操作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长玻璃导管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皂化反应,实验时为了便于硬脂酸甘油酯和NaOH溶液充分混合均匀,反应彻底,常加入一定量的乙醇作溶剂,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图中长玻璃导管的作用除导气外,还兼有冷凝回流的作用;实验完成后,需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食盐,进行盐析,其中上层为硬脂酸钠。
答案:(1)溶解硬脂酸甘油酯
(2)胶体
(3)NaCl 上 盐析
(4)导气兼冷凝回流
PAGE
5(共45张PPT)
第二节
糖类















析糖类
1.葡萄糖不能发生的反应是(  )
A.氧化反应
B.加成反应
C.水解反应
D.酯化反应
解析: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葡萄糖分子中含有—CHO,可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含有—OH,可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
答案:C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导纤维、醋酸纤维、玻璃纤维、纤维素等的主要成分都是糖类
B.淀粉、纤维素的分子式都是(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乙醛、葡萄糖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都产生砖红色沉淀
D.纤维素和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解析:A项中只有纤维素主要成分是糖类;
B项中分子式中的n值不同,即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C项中乙醛和葡萄糖都有醛基,都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D项中纤维素遇碘水不显蓝色。
答案:C
3.3.42
g蔗糖与3.24
g淀粉混合并完全水解,若共生成m
g葡萄糖和n
g果糖,则m∶n为(  )
A.1∶3
B.1∶5
C.5∶1
D.3∶1
解析:由方程式C12H22O11(蔗糖)+H2O―→C6H12O6(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0O5)n(淀粉)+nH2O―→nC6H12O6(葡萄糖)可知:3.42
g蔗糖(0.01
mol)生成葡萄糖和果糖各0.01
mol,3.24
g淀粉生成葡萄糖0.02
mol,生成葡萄糖和果糖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质量之比为3∶1。
答案:D
4.鉴别下列各组有机物所用试剂及现象均正确的是
(  )
选项
有机物
鉴别所用试剂
现象与结论
A
葡萄糖与果糖

有气体放出的是葡萄糖
B
麦芽糖与蛋白质
溴水
褪色的是麦芽糖
C
油脂与蛋白质
浓硝酸
变蓝的是蛋白质
D
淀粉与蛋白质
碘水
变蓝的是淀粉
解析:A项,葡萄糖和果糖都能与钠反应生成气体;B项,向麦芽糖与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溴水均不褪色;C项,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色而不是变蓝色;淀粉遇碘变蓝。
答案:D
5.不能用于鉴别淀粉和纤维素的方法是(  )
A.分别加入碘水,观察颜色反应
B.分别加稀硫酸煮沸,加银氨溶液加热,观察有无银镜
C.分别加热水,观察溶解性
D.放在嘴里咀嚼,感觉有无甜味产生
解析:A项,分别加入碘水,观察颜色反应,淀粉变蓝色,纤维素不变色;B项,分别加稀硫酸煮沸,都能水解生成葡萄糖,所以不能用此方法鉴别淀粉和纤维素,并且也未加碱中和硫酸;C项,分别加热水,观察溶解性,淀粉能溶于热水中,纤维素不溶;D项,放在嘴里咀嚼,淀粉有甜味产生,纤维素无甜味产生。
答案:B
6.某制糖厂以甘蔗为原料制糖,同时得到大量的甘蔗渣,对甘蔗渣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能够防止环境污染,现按以下方式进行处理利用:
试回答:
(1)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D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到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D到E的反应试剂可以为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备H后,提纯H的分离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甘蔗渣处理之后得到纤维素,A为纤维素;
(2)D是乙醇,分子式为C2H6O,同分异构体为甲醚,结构简式为CH3—O—CH3;
(3)由乙醇到乙酸发生氧化反应,可选用强氧化剂如酸性
KMnO4溶液;
(4)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反应后的混合液静置分层后可选择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提纯H。
答案:(1)纤维素
(2)CH3—O—CH3
(3)氧化反应 酸性
KMnO4溶液(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分液
7.(2018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Ⅱ)以葡萄糖为原料制得的山梨醇(A)和异山梨醇(B)都是重要的生物质转化平台化合物。E是一种治疗心绞痛的药物。由葡萄糖为原料合成E的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
(2)A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
(3)由B到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4)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5)由D到E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F是B的同分异构体。7.30
g的F与足量饱和碳酸氢钠反应可释放出2.24
L二氧化碳(标准状况),F的可能结构共有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峰面积比为3∶1∶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葡萄糖经催化加氢生成的A为CH2OH(CHOH)4CH2OH,B和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结合C的分子式可知B和CH3COOH以等物质的量反应,则C的结构简式为;参考E的结构简式可知C中羟基与硝酸发生反应,则D为;D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E。
(1)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单糖,其分子式为C6H12O6。
(2)根据A的结构简式可知A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
(3)由B和C的结构简式可知该反应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5)在NaOH溶液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和CH3COONa,其化学方程式为+NaOH―→+CH3COONa。(6)结合图示可知B的分子式为C6H10O4,即F的分子式也为C6H10O4,其摩尔质量为146
g·mol-1,7.30
g
F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结合0.05
mol
F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2.24
L(0.1
mol)CO2可知1
mol
F中含2
mol—COOH,则F的结构中,主链上含有4个碳原子时有6种情况,即
(数字表示另一个—COOH的位置,下同)和;主链含3个碳原子时有3种情况,即,则符合条件的F有9种可能结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中吸收峰的峰面积之比为3∶1∶1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1)C6H12O6 (2)羟基 (3)取代反应
(4)
(5)
(6)9 
PAGE
5(共30张PPT)
第三节
蛋白质和核酸















析蛋白质和核酸
1.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蚕丝、羊毛、病毒等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B.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蛋白质析出,再加水,也不溶解
C.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误食重金属盐会中毒
D.浓硝酸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硝酸与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
解析:本题考查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A.蚕丝、羊毛、病毒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故A正确;B.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蛋白质析出,为蛋白质的盐析过程,蛋白质盐析可逆,再加水会溶解,故B错误;C.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误食重金属盐会中毒,故C正确;D.浓硝酸与部分天然蛋白质会发生颜色反应,所以浓硝酸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故D正确。
答案:B
2.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强,衣服的汗渍、血迹及人体排出的蛋白质油渍遇到它,皆能水解而除去。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
①棉织品 ②毛织品 ③腈纶织品 ④蚕丝织品
⑤涤纶织品 ⑥锦纶织品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⑤
D.③⑤⑥
解析:酶作为催化剂,具有专一性,蛋白酶只能对蛋白质的水解起催化作用,对其他物质的水解不能起到催化作用,在①~⑥中,毛和蚕丝的成分是蛋白质,即只有②和④的成分是蛋白质,故选B项。
答案:B
3.下列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B.氨基酸和蛋白质遇重金属离子均会变性
C.α-氨基丙酸与α-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只生成2种二肽
D.氨基酸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负极移动
解析:A项正确,蛋白质是各种氨基酸通过缩聚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B项错误,氨基酸遇重金属离子反应不属于变性;C项错误,α-氨基丙酸与α-氨基苯丙酸混合物脱水成肽,可以生成4种二肽(α-氨基丙酸与α-氨基苯丙酸可以形成2种、α-氨基丙酸与α-氨基丙酸1种、α-氨基苯丙酸与α-氨基苯丙酸1种);D项错误,氨基酸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酸根阴离子,带负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向正极移动。
答案:A
4.由重复结构单元形成的蛋白质在胃液中水解时,不可能产生的氨基酸是(  )
解析:将所给蛋白质结构单元从
(肽键)中的C—N断开,与—OH相连,与—H相连,即可找出水解后不可能产生的氨基酸,断键如下:
答案:D
5.某蛋白质充分水解后能分离出有机物R,R可与等物质的量的KOH或盐酸完全反应。3.75
g
R与50
mL
1
mol·L-1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则R的结构简式为(  )
解析:有机物R与KOH或HCl反应时为等物质的量完全反应,说明R分子中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此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r==75,则有75-16(—NH2)-45(—COOH)=14(),说明R中还含有一个残基,则R的结构简式为H2N—CH2—COOH。
答案:A
6.A、B两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都是C9H11O2N。
(1)化合物A是天然蛋白质的水解产物,光谱测定显示分子结构中不存在甲基,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B是某种分子式为C9H12的芳香烃一硝化(硝基连在苯环上)后的唯一产物,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天然蛋白质最终水解产物是α?氨基酸,故A分子中应有,剩下的—C7H7不可能形成碳链,又因为分子中无—CH3,故只能是,A的结构简式为。
(2)题目中提示B是C9H12的芳香烃一硝化后的唯一产物,硝基连在苯环上,则原芳香烃只能是1,3,5?三甲苯,这样,硝基连在哪个位置上都是相同的结构,即只有一种产物。
7.回答下列问题:
(1)从鸡蛋白的溶液中提取蛋白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鸡蛋腐烂时,常闻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说明蛋白质中含有________元素。
(3)误食重金属盐会中毒,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浓硝酸溅到皮肤上,使皮肤呈现________色,这是由于浓硝酸和蛋白质发生了________反应的缘故。
(5)鉴定一种织物的成分是真丝还是人造丝,可各取一小块进行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提取蛋白质的方法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让蛋白质沉淀出来,一是让其他物质分离出去。(2)鸡蛋腐烂时,蛋白质分解放出的硫化氢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3)重金属离子会使蛋白质变性。(4)蛋白质可与浓硝酸等许多试剂发生特殊的颜色反应。(5)人造丝是合成纤维,真丝是蛋白质,两者灼烧时的气味不同。
答案:(1)盐析 渗析 (2)H2S 硫
(3)重金属盐会使蛋白质变性 (4)黄 颜色
(5)灼烧 真丝是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PAGE
5(共38张PPT)
04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章末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