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温故知新
东北三省沦陷
北平沦陷
天津沦陷
上海沦陷
南京沦陷
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长沙会战
正面战场的抗战
01
平型关大捷
02
毛泽东《论持久战》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03
百团大战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01
平型关大捷
自主预习
一、平型关大捷
1. _________年9月,日军板垣师团一部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_______________进行伏击。
2. 意义: 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____________,粉碎了日军___________的神话。
1937
第一一五师
第一个胜利
不可战胜
徐州
武汉
长沙
上海
淞沪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长沙会战
太原
太原会战
天 津
北平
大同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入侵山西,企图占领太原。1937年9月,日军向太原的重要门户 —— 平型关进发,一场伏击战即将开始。
一、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
平型关遗址
结果: 经过近一天的激战,将日军全部歼灭
林彪带领115师在平型关一带隐蔽设伏。当日军1000多人进入埋伏圈时,全线开火。
一、平型关大捷
林彪
红军改编进国民党军队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总指挥:朱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南方八省
红军游击队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军长 :叶挺
副军长 :项英
红军改编进国民党军队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总指挥:朱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115师:林彪
120师:贺龙
129师:刘伯承
红军改编进国民党军队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总指挥:朱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115师:林彪
120师:贺龙
129师:刘伯承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平型关大捷
时间
地点
指挥
歼敌
影响
1937年9月
林彪115师
歼灭日军1000多人
山西东北平型关
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粹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02
毛泽东《论持久战》和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自主预习
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 先后建立了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等抗日根据地,_________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 根据地军民采取地道战、___________、夜袭战,_________等战法。
3.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___________的土地政策。
延安
地雷战
麻雀战
减租减息
目的:为了驳斥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
内容: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
意义:《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
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1. 毛泽东《论持久战》
2. 建立抗日根据地
《抗日根据地示意图》
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和新四军挺进敌后,先后建立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陕甘宁等抗日根据地。
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延安宝塔山
毛泽东在延安
2. 建立抗日根据地
地道战
夜袭战
麻雀战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地雷战
3. 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政治上
经济上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
4. 巩固抗日根据地
根据地进行民主投票
根据地农民拥护“减租减息”
政治上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4. 巩固抗日根据地
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影响?
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参加抗战的积极性,增加了抗战的力量。
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经济上
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
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03
百团大战
自主预习
三、百团大战
1. 目的: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____________。
2. _________年,八路军在________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对日军发动了大规模进攻目标。
3. 破袭日军___________,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扫荡和封锁
1940
交通线
彭德怀
1.背景
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蚕食。
囚笼政策: 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并配以封锁墙、封锁沟
三、百团大战
日军为封锁根据地设置的碉堡、封锁沟、铁丝网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百团大战
时间
地点
指挥
影响
1940年下半年
彭德怀,领导100多个团
华北
三、百团大战
2. 概况
彭德怀(1898—1974)八路军副总司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事家
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国防及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三、百团大战
彭德怀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百团大战
时间
地点
指挥
影响
1940年下半年
彭德怀,领导100多个团
华北
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三、百团大战
2. 概况
4.意义
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三、百团大战
3. 战果
毙伤俘日伪军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3个半月
1800多次
4万多人
2000多公里
近3000个
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报复性“扫荡”。
八路军进入反“扫荡”作战
狼牙山五壮士
晋察冀军区的5位战士,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把日军引上了狼牙山峰顶绝路。面对步步逼近的日军,宁死不屈,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平型关大捷
百团大战
有力地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全民族抗战以来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敌
后
战
场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课堂小结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 中国全民族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 徐州会战 D. 百团大战
A
课堂检测
2. 抗日战争时期,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的重要城市是( )
A.太原 B.延安 C.长沙 D.台儿庄
B
3.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土地政策是
A.实行减租减息 B.开展大生产运动
C.采取地雷战、地道战 D.发动农民起义
A
4.百团大战的主要作战目标( )
A.显示中国人民强大的武装力量
B.阻止日军对正面战场的进攻
C.坚定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
D.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D
战略总后方: 延安
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敌后战场的抗战
平型关大捷
抗日根据地
百团大战
时间:1937年9月
指挥:林彪
意义:全民族抗战以来第一个胜利
时间:1940年下半年
指挥:彭德怀
意义:提高威望,振奋信心
课堂笔记
巩固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