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7-29 15:4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心:北京 —— 上海
口 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五四运动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时 间: 1919年5月4日
主力:学生 —— 工人
性质: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
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温故知新
甲午中日战争
辛亥革命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八国联军侵华
失败
失败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曙光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坎坷曲折的中国近代史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入党誓词
七一建党节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一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三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目录
1919年,《新青年》上刊载了李大钊的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预习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
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
资产阶级
拥有生产资料,占有工人劳动的阶级
无产阶级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必须通过暴力革命,粉碎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
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
1.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通过《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举起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大旗。
李大钊
到了1920年夏天,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
我们过去和孙中山一起搞革命,革命发展了,孙中山掌握不住,结果叫别人搞去了,于是我们就开始研究俄国的方式,开始读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董必武
毛泽东
2.建立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觉悟社
长沙文化书社
俄罗斯研究会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利群书社
齐鲁书社
新民学会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五四运动也让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
3.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帮工人组织工会
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
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
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思想觉悟提高,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自主预习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 1920年夏,_______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2. 中共一大
召开:_____年7月在上海。参加大会的有________,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共产国际代表_______等出席了会议。
内容:确定党的名称为___________,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______________,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_________。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陈独秀
1921
毛泽东
马林
中国共产党
无产阶级专政
工人运动
中央局
陈独秀
自主预习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 中共二大
召开:_______年7月在上海召开
内容: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__________,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____________。
4. 影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__________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______________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2
帝国主义
民主共和国
开天辟地
反帝反封建
李大钊
陈独秀
南陈
北李
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接着,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思想基础
阶级基础
组织基础
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共一大召开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时间
地点
代表
主要内容
革命纲领:
中心工作:
中央领导机构:
标志
1921年7月
上海
嘉兴南湖
中共一大的召开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共一大上海旧址
党的诞生地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浙江省嘉兴南湖
时间
地点
代表
主要内容
革命纲领:
中心工作:
中央领导机构:
标志
1921年7月
上海
嘉兴南湖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中共一大的召开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李达 李汉俊 张国焘 刘仁静 毛泽东 何叔衡
董必武 陈潭秋 王尽美 邓恩铭 陈公博 周佛海 包惠僧
中共一大代表
时间
地点
代表
主要内容
革命纲领:
中心工作:
中央领导机构:
标志
1921年7月
上海
嘉兴南湖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
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中共一大的召开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
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者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之一
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时间
地点
代表
主要内容
革命纲领:
中心工作:
中央领导机构:
标志
1921年7月
上海
嘉兴南湖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
标志着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中共一大的召开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清朝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救中国,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1840
1949
1912
1919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里?
1.新的领导核心 ——
2.新的指导思想 ——
3.新的奋斗目标 ——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共二大的召开
4. 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 时间:
1922年7月
2. 地点:
上海
3. 主要内容:
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制定党的最低纲领
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召开时间
1921年7月
1922年7月
召开地点
上海
上海
纲领内容
实现共产主义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奋斗目标:
重申奋斗目标(最高纲领):
最低纲领: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自主预习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设立中国_________________,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劳动组合书记部
从1922年初到1923年2月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省港大罢工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设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时间:
口号:
意义:
结果: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京汉铁路
工人大罢工
1923年2月
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
被帝国主义和军阀吴佩孚镇压
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失败的教训
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第一次国共合作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中国共产
党的诞生
诞生条件
一大(时间、地点、内容):党的成立
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历史意义: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堂小结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组织条件:党的早期组织的建立
失败教训
1.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会议是1921年召开的(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A.开天辟地的大事 B.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为革命胜利奠定基础 D.伟大的历史转折
A
A
课堂检测
3.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国民党一大
B
4. 第一次比较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董必武
A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中国共产
党的诞生
诞生条件
一大(时间、地点、内容):党的成立
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历史意义: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堂笔记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组织条件:党的早期组织的建立
失败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