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9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7-29 16:2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备人所在学校及姓名
审核人所在学校及姓名
课题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型 新授课 1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
2、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
3、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失败标志及失败原因.
4、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启示。
重难 点 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和功绩、《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教学难点 《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
教法学法 教法学法 讲读法、图示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 学 设 计
查学诊断:
复习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知识

二、示标导入:
“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谣里所说的“红头军”指的是什么? 太平军,太天国运动;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设计意图:可以使得学生在心里和知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导学施教: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原因:
(1)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2)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3)洪秀全在科举的道路上屡屡失败。统治危机;统治阶级和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教师过渡:我们说时势造英雄,在这样的时势下,一个英雄应运而生。这个人就是洪秀全。
2、宣传发动: 洪秀全于1843年创立了“拜上帝教”,并积极传教,发展贫苦农民会员达两千多人。
教师过渡:在这种情况下,洪秀全开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于1851年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轰轰烈烈的反清起义运动。
3、金田起义: ①时间:1851年1月11日 ②地点: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③人物:洪秀全(天王) ④国号:太平天国
⑤起义军:太平军
4、永安封王: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
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
5、意义:天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二:定都天京
1、发展:1852年永安突围北上,先后围困桂林、长沙,攻克武昌。冯云山、萧朝贵牺牲。
2、定都:时间:1852年3月地点:攻占南京,改名天京作为都城。
进军路线:金田→永安(初建政权)→全州(冯云山战死)→长沙(萧朝贵战死)→武昌→南京(天京)
教师讲述: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后,将南京改为天京,作为都城。至此太平军建立了同清政府相对立的农民政权。
教师过渡:我们常说,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太平军定都天京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什么措施管理自己的半壁江山?
3、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学生回答:对内: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对外:北伐西征。
教师讲解:《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其主要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那么它是如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呢?又该如何评价这一种方法?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分配方式
规定部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分配原则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
评价
这一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简要说一说太平天国北伐西征的情况?

学生回答:北伐: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西征:取得重大胜利,至此天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4.教师过渡:军事上的全面胜利,让洪秀全等太平天国领导人冲昏了头脑,他们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一场席卷太平天国的暴雨即将开始。
三:天京陷落
1、时间:1856年
2、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通过图示简单描述天京事变的经过?
3、结果: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天平天国由盛转衰。
教师讲述:天京事变后,洪秀全依然掌握着朝政大全,但这一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为了重振国政,洪秀全大胆起用新人,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年青将领。
教师提问:洪仁玕总理朝政后,采取什么措施重振国政?
注解: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赏识。但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
教师讲解:《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近切愿望。但由于当时战争环境和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4、李秀成率军进攻上海:
1862年9月慈溪战役中华尔被太平军击毙。
5、沦陷:1864年(中外发动势力联合绞杀),标志着天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6、太平天国性质、失败原因、意义
性质: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农民战争
教师指出:1864年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这场历时达14年之久、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运动为什么会轰然倒塌,其原因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教师总结归纳:失败原因:
①主观: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体的腐败,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②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李秀成进逼上海时,遭到华尔的洋枪队和李鸿章淮军的联合抵抗和反扑)
意义: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它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
四、练测促学:
1.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红头军”的领袖是( )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华尔 D.洪秀全
2.太平军初步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 ? )
A.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B.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
C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D.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
3.致使《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在于( )
A.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决定的B.当时紧张的革命斗争形势决定的
C.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决定的D.太平天国内部尖锐斗争决定的
4.下列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它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
B.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起义
C.它历经14年,沉重打击了当时的内外反动势力
D.它所击毙的洋枪队头目名叫华尔
5.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B.严惩外国侵略者
C.洪仁玕《资政新篇》  D.反对封建统治
学生活动:学生看着多媒体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为学生指明本课的学习目标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提示本课的重点难点和把握的关键。
五、拓展延伸(含作业布置、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1.完成练习册
2.预习第四课
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课堂小结:
学生活动:学生识记相关内容。
设计意图:巩固课文所学的知识,、促使展开想象的翅膀。




太平天国运动


教 学

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