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物理走进物理走进实验室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物理走进物理走进实验室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30 11:3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物理走进实验室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在下列图中,物理实验室常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A.
停表
B.
沙漏
C.
钟表
D.
日晷
今年我市的中考体育测试,小明同学对有关数据的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1000m跑的成绩是20s
B.
跳绳一次的时间是
C.
立定跳远成绩是10m
D.
跑完1000m后心跳是每秒20次
下列有关测量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误差是真实值与测量值间的差异
B.
?
使用精密的仪器测量,可以使测量中没有误差
C.
?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测量中的误差
D.
?
误差不可避免,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
课余时间,航迷小组的同学合作制造了一个我国航空母舰模型。如图是航空母舰模型与一支新2B铅笔放在一起的对比照,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该航空母舰模型的长度约为
A.
B.
C.
D.
2019年9月29日女排世界杯比赛中,中国女排取得十一连胜的骄人战绩,成功卫冕世界杯冠军。赛场响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演奏的时间大约为
A.
5秒
B.
50秒
C.
500秒
D.
5000秒
如图,用刻度尺测长度的方法中不

理的是?
?
A.
B.
C.
D.
下列测量中采用的方法比较合理的是
A.
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时,先测出200页同样纸的厚度,然后除以200
B.
测量乒乓球的直径时,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需要其他辅助工具,就可以准确测量。
C.
测量地图上铁路线的长度时,用一根有弹性的棉线的曲线重合来测量
D.
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可以测量10枚1元硬币的总厚度,然后再除以10
要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下列方法最佳的是
?
?
A.
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枚硬币的厚度
B.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同1枚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
C.
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
D.
用刻度尺测出10个硬币叠加的总厚度,再除以10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的颗粒物,单个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并造成危害。下列关于颗粒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
B.
C.
D.
下列计算过程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分)
有六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五次测量记录是:
、、、、。
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_;
其中一位同学的测量结果写错,该数据是____________;
这本作业本的长度是____________。
如图1中,用刻度尺测出的物体的长度为____cm;图2中停表的读数为____s。
现有以下几种刻度尺:总长的厘米刻度软尺;总长15m长的厘米刻度软尺;总长100cm的毫米刻度直尺;分度值是、量程是的游标卡尺。检测师检测汽车零件是否合格,应选用第________种尺子;进行跳远比赛测量成绩时,应选用第____种尺子;装修工人测量墙砖的大小,应选用第____种尺子。
如图所示,甲图中所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cm,甲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乙图中刻度尺所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cm,乙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
有一根钢管,现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测量钢管的外径,读数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钢管外直径是______cm.
如图所示,此时的读数应是______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开始进行的环境监测,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________填长度单位的颗粒物,也称之为可入肺颗粒物。2005年5月22日我国重测珠峰高度测量登山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再次精确测量珠峰高度,珠峰新高度为米,合多少_________
千米。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在“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如图甲、乙所示。
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
读取木块的长度时A、B两个观察方向中________方向是不正确的;
测得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cm;
________m。
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
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n。
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____,应怎样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填相应步骤的序号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2.【答案】B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
A.1000m跑的成绩约3min,故A错误;
B.跳绳一次的时间是,故B正确;
C.立定跳远成绩约2m左右,故C错误;
D.跑完1000m后心跳会加快,但不会达到每秒20次,故D错误;
故选B。
3.【答案】C
【解析】【分析】
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的定义,减小误差的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解答】
A.误差是在遵守操作规则下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这间的差异,故A错误;
B.使用精密的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B错误;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测量中的误差,故C正确;
D.误差不可避免,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去测长度可以减小误差,故D错误。故选C。?
4.【答案】B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必要时进行相关的计算,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解答】
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与此差不多,在18cm左右,从题干的图中可以看出,航空母舰模型的长度接近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大约20cm,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B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时间过程的认识,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时间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解答】
我国的国歌长度较小,完整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不到1min,在50s左右,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6.【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刻度尺的使用及常用的特殊测量方法--辅助工具法。
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正确放置:刻度尺边缘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
对于部分形状规则的物体,某些长度端点位置模糊,或不易确定,如圆柱体、乒乓球的直径,圆锥体的高等,需要借助于三角板或桌面将待测物体卡住,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转移到刻度尺上,从而直接测出该长度,这种测量方法叫做“卡测法”。
【解答】
A.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未紧贴被测物体,故A不合理,符合题意;
B.图中所示的方法为“辅助工具法”,三角板的直角边所对应的示数即为圆锥体高度的大小,故B合理,不符合题意;
C.刻度尺边缘对齐被测对象,放正重合;尺的刻面紧贴被测对象,故C合理,不符合题意;
D.借助两块直角三角板卡住硬币,且一端对齐,能测出直径,故D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如何将不便于测量的物理量转化成便于直接测量的长度。
本题主要考查对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的了解:
测多算少法:由于测量工具精确度的限制,某些微小量,无法直接测量,在测量时,可以把若干个相同的微小量,集中起来,做为一个整体进行测量,将测出的总量除以微小量的个数,就可以得出被测量的值,如测量纸的厚度。
变曲为直法:长度的测量时,要求刻度尺应紧靠被测物体,在实际测量中,有些长度并非直线,可以借助于易弯曲但弹性
不大的细棉线等,与被测物体紧密接触,然后量出细棉线的长度即可,如测量地图上铁路或河流的长度等。
卡测法:对于某些长度端点位置模糊,或不易确定,如圆柱体等,需要借助于三角板或桌面将待测物体卡住,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转移到刻度尺上。
【解答】
A.200页同样的纸,实际上是100张纸,因此一张纸的厚度等于200页纸的厚度除以故A错误;
B.由于乒乓球直径的长度端点位置不易确,因此不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故B错误;
C.测量地图上铁路线长度时,应用一根无弹性的棉线和曲线重合来测量。故C错误;
D.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可以测量10枚1元硬币的总厚度,然后再除以10,故D正确。
综上分析可知选项D正确。
故选D。
8.【答案】D
【解析】【分析】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若被测物体的长度小于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需要用累积法。
?
此题考查的是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累积法。
【解答】
被测物体的长度小于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需要用累积法,ABC三个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长度单位的换算,进行换算时,将数值看做倍数,然后依据单位之间的关系进行换算。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
【解答】
,,所以AD错误;
B.,?dm,所以B正确;
C.,,所以C错误。
故选B。
10.【答案】D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物理量不同单位间的换算,运用不同单位间的具体关系,利用数学上的运算就可解答。
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
【解答】
A.因为;故;运算过程中不应有单位mm,故A错误;
B.因为;故正确的运算过程为:;故B错误;
C.因为;故;运算过程中不应有单位km;故C错误;
D.因为;故;运算过程符合要求,故D正确。
故选D。
11.【答案】
【解析】【分析】
长度测量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据此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
长度测量时记录的数据最后一位是估读的,即只有最后一位数值有差异;
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更接近该作业本的真实值,求出去除错误数据后的各数据的平均值即可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关长度测量的问题,要知道长度测量读数时应注意的事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根据所给数据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是中考常考查的问题。
【解答】
由各数据可知,倒数第二位对应的单位是mm,所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分析各数据可知,与其它数据相差太大,所以该数据是错误的;
去掉错误数据后,取四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即为作业本的长度,所以该作业本的长度为:。
故答案为:;;。
12.【答案】;
【解析】【分析】
此题注意考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读数,要注意记录结果要有估读值;知道停表测量时间的工具,明确大表盘和小表盘的分度值,会准确读出时间,是基本的实验技能。
刻度尺使用之前,需要首先观察其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刻度尺如果发生零刻度线磨损的情况,可以从某一个完整的刻度开始测量,同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刻度尺测量时,要放正,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记录时,既要记下数值,又要记下单位;
根据秒表的结构和刻度盘的单位进行分析,即小刻度盘的单位是min,大刻度盘的单位是s,然后读出时间。
【解答】
根据图中显示,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被测物体的起始刻度是,终了刻度是,物体的长度是。
图示测量时间的工具为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指针在4min和5min之间,且在中间位置,即大盘示数应该接近30s;大盘的分度值是,大盘指针在,
因此秒表读数为。
故答案为:;。
13.【答案】D;B;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刻度尺的使用中选择刻度尺的问题。
刻度尺的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的要求要选择不同量程分度值的尺子,以满足不同需要。
【解答】
检测师检测汽车零件,要求准确到毫米以下,所以选用分度值是、量程是的游标卡尺即可,即D;
一般跳远为几米,三级跳远达十米,要求准确到厘米,所以进行跳远比赛测量成绩时,应选用总长15m长的厘米刻度软尺,即B;
装修工人测量墙砖的大小,要求准确到毫米所以选择总长100cm的毫米刻度尺,即C。
故答案为:D;B;C。
14.【答案】;1cm;或;1mm
【解析】【分析】
考查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做题时关键要看清刻度尺的分度值,不要忘记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分度值是指两条相邻的最小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它决定着刻度尺的精确程度;
由图甲知,测量时的起始端从零开始,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乙图可知,测量时的起始端从开始,则所测物体的长度要用物体末端在刻度尺上的读数减去起始刻度。
【解答】
由甲图知,刻度尺相邻最小刻度线间的距离是1cm,即分度值为1cm,刻度尺读数是;
由乙图知,刻度尺相邻最小刻度线间的距离是,即分度值为,所测物体的长度为。
故答案为:;1cm;或;1mm。
15.【答案】;【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常见测量工具或仪表的读数方法,在读数前一定要观察测量工具或仪表的量程和分度值,需要注意的是长度的测量需要进行估读。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实验室常用停表测量时间。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解答】
由图知,此刻度尺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即其分度值为1mm;
钢管左侧与对齐,右侧与对齐,则钢管外径是;
由图所示的测量工具是停表,用来测量时间的长短。
图中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指针在3min和4min之间偏向4min一侧;大盘的分度值是,而大盘指针在,因此停表读数为。
故答案为:;;。
16.【答案】;
【解析】【分析】
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即可解答。
首先要对题目中涉及的长度有个初步的了解,结合对生活实际的认识,填入符合生活实际的单位;?
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
【解答】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的颗粒物;?

故答案为:;。
17.【答案】;;;【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刻度尺的使用,属于基础题目,注意分度值。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估测被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的刻度尺,测量时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垂直,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
被分成10份,1个小格代表1mm,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垂直,故A正确;
从16cm刻度开始,有3个大格,8个小格,故读数为;

故答案为:;;;。
18.【答案】;C;用铜丝的绕圈总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解析】【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积少成多法的应用,我们在遇到我们无法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时,就要认真思考,寻求间接的测量方法。
在测量中,遇到比较小的物理量无法直接测量的话,就要积少成多法。
【解答】
正确测量方法: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捋直,将细铜丝在铅笔上依次紧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细铜丝的直径;
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A,错误的步骤是C,应改正为:用铜丝的绕圈总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DBEF。
故答案为:;?C;?用铜丝的绕圈总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第8页,共10页
第1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