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第二章6.1余弦定理与正弦定理-课件(共63张PPT)+教案+学案(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第二章6.1余弦定理与正弦定理-课件(共63张PPT)+教案+学案(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29 22:34:18

文档简介

余弦定理与正弦定理
【第一课时】
【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
余弦定理
了解余弦定理的推导过程
逻辑推理
余弦定理的推论
掌握余弦定理的几种变形公式及应用
数学运算
三角形的元素及解三角形
能利用余弦定理求解三角形的边、角等问题
数学运算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预习教材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余弦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2.余弦定理有哪些推论?
二、新知探究
1.已知两边及一角解三角形
例1:(1)(2018·高考全国卷Ⅱ)在△ABC中,cos=,BC=1,AC=5,则AB=(

A.4
B.
C.
D.2
(2)已知△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a=,c=2,cos
A=,则b=(

A.
B.
C.2
D.3
解析:(1)因为cos
C=2cos2
-1=2×-1=-,所以由余弦定理,得AB2=AC2+BC2-2AC·BCcos
C=25+1-2×5×1×=32,所以AB=4,故选A.
(2)由余弦定理得5=22+b2-2×2bcos
A,
因为cos
A=,所以3b2-8b-3=0,
所以b=3.故选D.
答案:(1)A
(2)D
互动探究:
变条件:将本例(2)中的条件“a=,c=2,cos
A=”改为“a=2,c=2,cos
A=”,求b为何值?
解:由余弦定理得:
a2=b2+c2-2bccos
A,
所以22=b2+(2)2-2×b×2×,
即b2-6b+8=0,解得b=2或b=4.
【规律方法】
解决“已知两边及一角”解三角问题的步骤
(1)用余弦定理列出关于第三边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运用解方程的方法求出此边长.
(2)再用余弦定理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其他两角.
2.已知三边(三边关系)解三角形
例2:(1)在△ABC中,已知a=3,b=5,c=,则最大角与最小角的和为(

A.90°
B.120°
C.135°
D.150°
(2)在△ABC中,若(a+c)(a-c)=b(b-c),则A等于(

A.90°
B.60°
C.120°
D.150°
解析:(1)在△ABC中,因为a=3,b=5,c=,
所以最大角为B,最小角为A,
所以cos
C===,所以C=60°,所以A+B=120°,所以△ABC中的最大角与最小角的和为120°.故选B.
(2)因为(a+c)(a-c)=b(b-c),所以b2+c2-a2=bc,所以cos
A==.因为A∈(0°,180°),所以A=60°.
答案:(1)B
(2)B
【规律方法】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解三角形的方法
先利用余弦定理的推论求出一个角的余弦,从而求出第一个角;再利用余弦定理的推论求出第二个角;最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第三个角.
注意:若已知三角形三边的比例关系,常根据比例的性质引入k,从而转化为已知三边求解.
3.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例3:在△ABC中,若b2sin2C+c2sin2B=2bccos
Bcos
C,试判断△ABC的形状.
解:将已知等式变形为
b2(1-cos2C)+c2(1-cos2B)=2bccos
Bcos
C.
由余弦定理并整理,得
b2+c2-b2-c2
=2bc××,
所以b2+c2===a2.
所以A=90°.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
规律方法:
(1)利用余弦定理判断三角形形状的两种途径
①化边的关系:将条件中的角的关系,利用余弦定理化为边的关系,再变形条件判断.
②化角的关系:将条件转化为角与角之间的关系,通过三角变换得出关系进行判断.
(2)判断三角形时经常用到以下结论
①△ABC为直角三角形?a2=b2+c2或c2=a2+b2或b2=a2+c2.
②△ABC为锐角三角形?a2+b2>c2,且b2+c2>a2,且c2+a2>b2.
③△ABC为钝角三角形?a2+b2<c2或b2+c2<a2或c2+a2<b2.
④若sin
2A=sin
2B,则A=B或A+B=.
三、课堂总结
1.余弦定理
文字语言
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符号语言
a2=b2+c2-2bccos_A
b2=a2+c2-2accos_B
c2=a2+b2-2abcos_C
2.余弦定理的推论
cos
A=;
cos
B=;
cos
C=.
3.三角形的元素与解三角形
(1)三角形的元素
三角形的三个角A,B,C和它们的对边a,b,c叫做三角形的元素.
(2)解三角形
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其他元素的过程叫做解三角形.
四、课堂检测
1.在△ABC中,已知a=5,b=7,c=8,则A+C=(

A.90°
B.120°
C.135°
D.150°
解析:选B.cos
B===.
所以B=60°,所以A+C=120°.
2.在△ABC中,已知(a+b+c)(b+c-a)=3bc,则角A等于(

A.30°
B.60°
C.120°
D.150°
解析:选B.因为(b+c)2-a2=b2+c2+2bc-a2=3bc,
所以b2+c2-a2=bc,
所以cosA==,所以A=60°.
3.若△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a,b,c满足(a+b)2-c2=4,且C=60°,则ab=________.
解析:因为C=60°,所以c2=a2+b2-2abcos
60°,
即c2=a2+b2-ab.①
又因为(a+b)2-c2=4,
所以c2=a2+b2+2ab-4.②
由①②知-ab=2ab-4,所以ab=.
答案:
4.在△ABC中,acosA+bcosB=ccosC,试判断△ABC的形状.
解:由余弦定理知cos
A=,cos
B=,cos
C=,代入已知条件得a·+b·+c·=0,
通分得a2(b2+c2-a2)+b2(a2+c2-b2)+c2(c2-a2-b2)=0,
展开整理得(a2-b2)2=c4.
所以a2-b2=±c2,即a2=b2+c2或b2=a2+c2.
根据勾股定理知△ABC是直角三角形.
【第二课时】
【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
正弦定理
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及其证明方法
逻辑推理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预习教材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在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正弦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二、新知探究
1.已知两角及一边解三角形
例1:在△ABC中,已知c=10,A=45°,C=30°,解这个三角形.
【解】因为A=45°,C=30°,所以B=180°-(A+C)=105°.
由=得a==10×=10.
因为sin
75°=sin(30°+45°)=sin
30°cos
45°+cos
30°sin
45°=,所以b===20×=5+5.
【规律方法】
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和任一边解三角形的思路
(1)若所给边是已知角的对边时,可由正弦定理求另一角所对的边,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第三个角.
(2)若所给边不是已知角的对边时,先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第三个角,再由正弦定理求另外两边.
2.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
例2:已知△ABC中的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10,b=20,A=60°;
(2)a=2,c=,C=.
解:(1)因为=,
所以sin
B===>1,
所以三角形无解.
(2)因为=,所以sin
A==.
因为c>a,所以C>A.所以A=.
所以B=,b=
==+1.
互动探究:
变条件:若本例(2)中C=改为A=,其他条件不变,求C,B,
b.
解:因为=,所以sin
C==.
所以C=或.
当C=时,B=,b==+1.
当C=时,B=,b==-1.
【规律方法】
(1)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的思路
①首先由正弦定理求出另一边对角的正弦值;
②如果已知的角为大边所对的角时,由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的法则能判断另一边所对的角为锐角,由正弦值可求锐角;
③如果已知的角为小边所对的角时,则不能判断另一边所对的角为锐角,这时由正弦值可求两个角,要分类讨论.
(2)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判断三角形解的个数的方法
①应用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的性质以及正弦函数的值域判断解的个数;
②在△ABC中,已知a,b和A,以点C为圆心,以边长a为半径画弧,此弧与除去顶点A的射线AB的公共点的个数即为三角形解的个数,解的个数见下表:
A为钝角
A为直角
A为锐角
a>b
一解
一解
一解
a=b
无解
无解
一解
a无解
无解
a>bsin
A
两解
a=bsin
A
一解
aA
无解
3.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例3:已知在△ABC中,角A,B所对的边分别是a和b,若acos
B=bcos
A,则△ABC一定是(

A.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由正弦定理得:acos
B=bcos
A?sin
Acos
B=sin
Bcos
A?sin(A-B)=0,由于-π<A-B<π,故必有A-B=0,A=B,即△ABC为等腰三角形.
答案:A
互动探究:
变条件:若把本例条件变为“bsin
B=csin
C”,试判断△ABC的形状.
解:由bsin
B=csin
C可得sin2B=sin2C,因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所以sin
B=sin
C.所以B=C.故△ABC为等腰三角形.
【规律方法】
判断三角形形状的两种途径
注意:在两种解法的等式变形中,一般两边不要约去公因式,应移项提取公因式,以免漏解.
三、课堂总结
1.正弦定理
条件
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
结论
==
文字
叙述
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
■名师点拨
对正弦定理的理解
(1)适用范围:正弦定理对任意的三角形都成立.
(2)结构形式:分子为三角形的边长,分母为相应边所对角的正弦的连等式.
(3)揭示规律:正弦定理指出的是三角形中三条边与其对应角的正弦之间的一个关系式,它描述了三角形中边与角的一种数量关系.
2.正弦定理的变形
若R为△ABC外接圆的半径,则
(1)a=2Rsin
A,b=2Rsin
B,c=2Rsin
C;
(2)sin
A=,sin
B=,sin
C=;
(3)sin
A∶sin
B∶sin
C=a∶b∶c;
(4)=2R.
四、课堂检测
1.(2019·辽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期中考试)在△ABC中,AB=2,AC=3,B=60°,则cos
C=(

A.
B.
C.
D.
解析:选B.由正弦定理,得=,即=,解得sin
C=.因为AB<AC,所以C<B,所以cos
C==.
2.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B∶C=1∶2∶3,则a∶b∶c=(

A.1∶2∶3
B.3∶2∶1
C.2∶∶1
D.1∶∶2
解析:选D.在△ABC中,因为A∶B∶C=1∶2∶3,所以B=2A,C=3A,又A+B+C=180°,所以A=30°,B=60°,C=90°,所以a∶b∶c=sin
A∶sin
B∶sin
C=sin
30°∶sin
60°∶sin
90°=1∶∶2.
3.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c-acos
B=(2a-b)cos
A,则△ABC的形状是(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解析:选D.已知c-acos
B=(2a-b)cos
A,由正弦定理得sin
C-sin
Acos
B=2sin
Acos
A-sin
Bcos
A,所以sin(A+B)-sin
Acos
B=2sin
Acos
A-sin
Bcos
A,化简得cos
A(sin
B-sin
A)=0,所以cos
A=0或sin
B-sin
A=0,则A=90°或A=B,故△ABC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余弦定理与正弦定理
【第一学时】
【学习重难点】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余弦定理
了解余弦定理的推导过程
逻辑推理
余弦定理的推论
掌握余弦定理的几种变形公式及应用
数学运算
三角形的元素及解三角形
能利用余弦定理求解三角形的边、角等问题
数学运算
【学习过程】
一、问题导学
预习教材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余弦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2.余弦定理有哪些推论?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1:已知两边及一角解三角形
【例1】
(1)(2018·高考全国卷Ⅱ)在△ABC中,cos=,BC=1,AC=5,则AB=(

A.4
B.
C.
D.2
(2)已知△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a=,c=2,cos
A=,则b=(

A.
B.
C.2
D.3
探究点2:已知三边(三边关系)解三角形
【例2】
(1)在△ABC中,已知a=3,b=5,c=,则最大角与最小角的和为(

A.90°
B.120°
C.135°
D.150°
(2)在△ABC中,若(a+c)(a-c)=b(b-c),则A等于(

A.90°
B.60°
C.120°
D.150°
探究点3: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例3】
在△ABC中,若b2sin2C+c2sin2B=2bccos
Bcos
C,试判断△ABC的形状.
【学习小结】
1.余弦定理
文字语言
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符号语言
a2=b2+c2-2bccos__A
b2=a2+c2-2accos__B
c2=a2+b2-2abcos__C
2.余弦定理的推论
cos
A=;
cos
B=;
cos
C=.
3.三角形的元素与解三角形
(1)三角形的元素
三角形的三个角A,B,C和它们的对边a,b,c叫做三角形的元素.
(2)解三角形
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其他元素的过程叫做解三角形.
【精炼反馈】
1.在△ABC中,已知a=5,b=7,c=8,则A+C=(

A.90°
B.120°
C.135°
D.150°
2.在△ABC中,已知(a+b+c)(b+c-a)=3bc,则角A等于(

A.30°
B.60°
C.120°
D.150°
3.若△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a,b,c满足(a+b)2-c2=4,且C=60°,则ab=________.
4.在△ABC中,acos
A+bcos
B=ccos
C,试判断△ABC的形状.
【第二学时】
【学习重难点】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正弦定理
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
定理的内容及其证明方法
逻辑推理
【学习过程】
一、问题导学
预习教材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在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正弦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1:已知两角及一边解三角形
【例1】
在△ABC中,已知c=10,A=45°,C=30°,解这个三角形.
探究点2: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
【例2】
已知△ABC中的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10,b=20,A=60°;
(2)a=2,c=,C=.
探究点3: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例3】
已知在△ABC中,角A,B所对的边分别是a和b,若acos
B=bcos
A,则△ABC一定是(

A.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学习小结】
1.正弦定理
条件
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
结论
==
文字
叙述
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
2.正弦定理的变形
若R为△ABC外接圆的半径,则
(1)a=2Rsin
A,b=2Rsin
B,c=2Rsin
C;
(2)sin
A=,sin
B=,sin
C=;
(3)sin
A∶sin
B∶sin
C=a∶b∶c;
(4)=2R.
【精炼反馈】
1.(2019·辽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期中考试)在△ABC中,AB=2,AC=3,B=60°,则cos
C=(

A.
B.
C.
D.
2.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B∶C=1∶2∶3,则a∶b∶c=(

A.1∶2∶3
B.3∶2∶1
C.2∶∶1
D.1∶∶2
3.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c-acos
B=(2a-b)cos
A,则△ABC的形状是(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共63张PPT)
余弦定理与正弦定理
平方
平方的和
余弦的积的两倍
三个角A,B,C
对边a,b,c
几个元素
元素

×



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
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
正弦
×
×




》预习·自生学可
研读·导学·尝试
》探究呆饼讲练互动
解惑·探究·突破
》测评系达标反馈
验证·反馈·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