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2020年春季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联合命制
2020年7月27日下午14:30~17
启光考试与评价研究院
考生注意
1.答題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
考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題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凃;非选择題答案必须使用θ.5毫米黑
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逑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日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題区城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
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必然要关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两大层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
筑,上层建筑影响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制度的创建和运行是
其中的关键。所以制度史研究是认识古代中国的一把钥匙
在社会生活中,大至国家行政,小到民众日常,无不与制度相关。我国古代有识之士
于制度的普遍性、重要性有着十分深刻的认识。战国时期的儒家学者说,治国须有“絮矩之
是规矩制度。宋代的思想家朱熹说:“如礼乐刑政,文为制度,触处都
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引当时人的说法认为:“天下之大,兆民之众,须有规矩制度
使各守其分”
制”和“度”两个宇,虽然在上古文献及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里面就可以见到,但将它们
合在一起,形成“制度”这个概念则比较晚,可能是在战国秦汉时期。有的文献认为黄帝创建
制度,也有文献认为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都在制定制度
制度的创建,往往是那个时代的政治家、思想家根据人民群众实践和社会发展实际反复
研判权衡的结果。例如,周代以礼乐文明著称,其礼乐制度主要保存于“三礼”之中。《周礼》
讲王朝官制和政治制度,《仪礼》记述有关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制度,《礼记》则
阐铎各种礼仪制度的精神和意义。周公作为一位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确定了周代多种礼
制度的纲领和原则,阐发了礼仪的文化精神。后人将《周礼》仪礼》归之于他的名下,倒也
不无道理
制度是经过长期社会实践形成的,有些制度可以运行数百年之久而无大的变动,主要原
是其顶层设计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例如,源起、发展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适应社会
选拔人才的需要,是古代中国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相比之前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
等,科举制度对于社会各个阶层的人而言体现了一定的公平性,所以尽管其弊病不少,但运
行了上千年之久
还有一些重要制度必须依照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所谓“世异事变,治国
不同,不可不察也。夫制度损益,此古今之不必同者也”,讲的正是这个道理。在中国古代社
高二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黄冈市2020年春季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B【解析】Δ项,“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影响体现在制度创建和运行的多个方面”理解错误,原
文“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制度的创建和运行是其中的关键”。C项,《周礼》
仪礼》并非周公所著。D项,“一成不变”错,原文为“运行数百年之久而无大的变动”,并没否定
小的调整
D【解析】主要从制度的重要性、起源,创建三个方面论证……”错误,还有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3.C【解析】¨只有了解某一历史时期的制度,才能认识其社会发展状况”说法绝对,原文是“了解
其制度可以说是最佳门径。”
4.D【解析】各项主要污染物除六价铬、总磷、铅和镉外.东海的受纳量均最大
5.C【解析】不是所有人的生计来源,原文材料三说的是沿海地区居民的重要生计来源
①加强海洋生态环境规划陆海统筹,完善体系,増强海洋生态环保监管能力;②合理开发利用,
为发展提供“源”动
产业转型升级,助推高质量发展。④提高公众保护海洋的意识
(每点2分,共6分。答对任意三点且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7.B【解析】表现了矿工生活的艰难,以及人们对死者的冷漠”分析错误。主要表现的是采矿工作
险,“对死者的冷漠”与文意不合,文中用不少笔墨写人们对死者的悲痛以及对死者家人的同情和
帮助
8.这句话表现出了矿工为煤矿事业做出的巨大的牺牲(2分),包含着作者对煤矿工人宝贵生命逝
去的悲痛、惋惜之情(2分),以及对煤矿工人高尚精神的无比深情的赞美之情(2分)。(每点
分,共6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9.①作者运用“蹿”“扳”等贴切的动作描写,直接塑造了王世才在千钧一发之际,毫不顾及自己的生命
安全救助安锁子的伟大形象;②通过写众人对王世才急切救助的行为,侧面表现了王世才的感人形
象;③通过写惠英嫂的悲伤和她想象着丈夫王世才笑着回家吃饭的场景,间接表现了王世才爱家顾
家、家中顶梁柱的形象。(每点2分,共6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0.D【解析】“通儒服”为主谓宾结构的短句,中间不需要断开,所以排除A项;“乃变其服”为动宾
结构的短句,中间不需要断开,所以排除B项;“诸侯共尊为皇帝于定陶”为主谓宾结构的短句
(状语后置句),中间不需要断开,所以排除C项。原文标点符号为:通儒服,汉王憎之,乃变其
服,服短衣,楚制。汉王喜。汉王已并天下,诸侯共尊为皇帝于定陶,通就其仪号
11.B【解析】其无论等级还是地位,均与皇帝相同”错误,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
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
12.B【解析】分析多为推测,不合原意。“于是他乘机逃亡到薛地去投奔楚王项梁”错,他逃亡到
薛地是为了避祸,不是去投奔楚王项梁,“从项梁”是逃亡到薛地之后发生的事
13.(1)作为人臣不应率领兵众,一旦拥有兵众就是造反,是不可饶恕的死罪。希望陛下赶紧发兵
攻击他们。(“将”“反”“愿”各1分,句意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2)陈胜他们只不过是鼠窃狗盗,哪里值得一提?让郡守县尉如今去拘捕诛杀就行了,哪里值
得担忧?(“特”“捕诛”“何足”各1分,句意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