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南汇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沪科版选修3-5:原子世界探秘 单元复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南汇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沪科版选修3-5:原子世界探秘 单元复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29 22:5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原子世界探秘
1.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葡萄干蛋糕模型,他发现电子的实验基础是( )
A.α粒子散射实验
B.阴极射线实验
C.α粒子轰击铍核实验
D.α粒子轰击氮核实验
2.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灯管内的稀薄汞蒸气由于气体放电而发射几种特定的光子.而汞的明线光谱中既有可见光,又有紫外线.其中只有紫外线全部管壁上的荧光粉吸收,并使荧光粉受到激发而发射波长几乎连续分布的可见光.日光灯灯光经过分光镜后形成的光谱是( )
A.与白炽灯灯光的光谱相同的连续光谱
B.与太阳光光谱相同的光谱
C.连续光谱与汞的明线光谱(除紫外线外)相加的光谱
D.是吸收光谱
3.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用某种单色光照射容器中大量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氢原子吸收这种光子后,能发出波长分别为 λ1、λ2、λ3的三种光子(λ1 >λ2 >λ3).则照射光光子的波长为( )
A.λ1 B.λ3 C.λ1-λ2 D.λ2 +λ3
4.秒是国际单位制中的时间单位,它等于133Cs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时所辐射的电磁波周期的9192631770倍.据此可知,该两能级之间的能量差为(普朗克常量h=6. 63×10-34J·s) (  )
A.7. 21×10-24eV B.6. 09×10-24eV
C.3. 81×10-5eV D.4. 50×10-5eV
5.图甲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图乙为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发生光电效应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象.若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放出的光子刚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普朗克常数h=6.63×10–34 J·s,1 eV=1.6×10–19 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乙图知普朗克常量h=–
B.乙图中E=hν0=1.89 eV
C.该金属的极限频率为5.4×1014 Hz
D.用氢原子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释放的光子去照射该金属,打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0.2 eV
6.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库仑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
B.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获得反冲核,发现了中子
C.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性向下,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D.波尔利用氢原子能级量子化解释了氢原子光谱,从而创建了量子力学
7.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汤姆逊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实验,发现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B.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
C.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证实了中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D.爱因斯坦发现的质能方程解释了光电效应产生的原因
8.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时( )
A.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
B.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
C.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
D.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
9.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一群氢原子处于n=4的能级状态.关于这群氢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能辐射出4种频率的光
B.由n=4能级向基态跃迁时辐射光的波长最短
C.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需要12.75eV的能量
D.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释放光子的能量大于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释放光子的能量
10.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关于氢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连续的
B.一群氢原子处于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可以辐射出三种频率的光子
C.若用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使它电离
D.若用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使它跃迁到的能级
11.氢原子从能量为的能级跃迁到能量为的能级时,辆射出波长为的光子.已知普朗克常量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则等于( )
A. B. C. D.
12.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氢原子处在n=3的能级,能够辐射出N种频率的光,其中波长最长的光,光子能量为E,则
A.N=3,E=1.89 eV
B.N=3,E=12.09 eV
C.N=2,E=1.51 eV
D.N=2,E=1.89 eV
13.已知氢原子基态能量为—13.6eV,则氢原子处于n=4激发态的能量为_____eV ;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时,发出多种不同能量的光子,若用能量最大的光子照射到逸出功为2.75eV的光电管上,加在该光电管上的反向遏止电压为_____V.
14.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时,发出_____种频率不同的光子.若用其中频率最大的光照射到逸出功为2.75eV的光电管上,则加在该光电管上的遏止电压为______V.
15.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有一群处于n=4能级的S原子,发出的光子照射某金属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则该金属的逸出功应小于________eV;若用其中发光频率最大的光子照射到逸出功为2.75eV的光电管上,则加在该光电管上的反向遏止电压为_______V。
16.氢原子第n能级的能量为,其中6是基态能量,而n=1,2?....若一氢原子发射能量为 的光子后处于比基态能理高出的激发态,则氢原子发射光子前后分别处于第几能级?
17.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氢原子的能级跃迁到的能级时,辐射出能量为2.55eV的光子.
(1)最少要给基态的氢原子提供多少能量,才能使它跃迁到的能级
(2)请画出处于一群能级的氢原子可能的辐射跃迁图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证实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故A错误.
B.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的存在,故B正确.
CD.由上分析可知,故CD错误.
故选B.
2.C
【解析】
A.日光灯灯光经过分光镜后形成的光谱是线状谱,而白炽灯灯光的光谱是连续光谱,故A错误;
B.太阳光光谱也是连续光谱,故B错误;
C.连续光谱与汞的明线光谱(除紫外线外)相加的光谱,属于线状谱,故C正确;
D.不是吸收光谱,故D错误.
故选:C
3.A
【解析】
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并不稳定,能够自发向低能级跃迁并发射光子,氢原子只发出三种不同频率的色光,知氢原子处于n=3能级.所以某种单色光照射容器中大量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氢原子处于n=3能级.氢原子吸收这种光子后,能发出波长分别为λ1、λ2、λ3,的三种光子,(λ1>λ2>λ3).根据光子频率得光子波长越小,频率越大.显然从n=3直接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光子的能量等于入射光子的能量,故入射光子的能量E=hv1,所以照射光光子的波长为λ1.故选A.
4.C
【解析】
设133Cs原子在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时所辐射的电磁波的周期为T0,由题意知:s,故该电磁波的频率为,则两能级之间的能量差E=hv=6.63×10-34×9192631770 J=6.09×10-24J=3.81×10-5eV.,选项B正确.
5.B
【解析】
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v-hv0知,结合图象可知,图线的斜率k=h=,故A错误.纵轴截距的大小等于逸出功,即E=hv0,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放出的光子刚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逸出功W0=-1.51-(-3.40)eV=1.89eV,则E=hv0=1.89eV,故B正确.金属的极限频率,故C错误.氢原子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的光子能量等于10.2eV,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hv-W0=10.2eV-1.89eV=8.31eV,故D错误.故选B.
6.C
【解析】赫兹通过一系列实猃,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A错误;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核,产生中子和碳12原子核,B错误;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C正确;玻尔把量子概念成功地应用于氢原子系统,并根据卢瑟福的核型原子模型创立了玻尔原子理论,但不是波尔创建了量子力学,D错误;
7.C
【解析】
汤姆逊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实验,发现了电子,选项A错误;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选项B错误; 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证实了中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选项C正确; 爱因斯坦发现的光电效应方程解释了光电效应产生的原因,选项D错误;故选C.
8.B
【解析】
【详解】
根据玻尔跃迁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向内则轨道跃迁时,就会以光子的形式向外释放能量;根据动能定理,由于电子向原子核靠近,静电力做正功,所以电子的动能增加.
故本题选B
【点睛】
根据玻尔跃迁理论,可以知道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是会以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根据静电力正功,结合动能定理,可以判断电子动能变化情况.
9.B
【解析】
【详解】
(1)这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辐射出种不同频率的光,A错误;
(2)根据玻尔跃迁理论,可知,能级差越大,辐射出光频率越大,则波长越短.由题可知,该氢原子中电子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的最大,故波长最短,B正确;
(3)要想将n=4能级的电子剥离原子,即让电子电离,至少需要吸收的能量,故C错误;
(4)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释放光子的能量,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释放光子的能量,则D错误;
故本题选B
10.B
【解析】
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不连续的,是线光谱,选项A错误;一群氢原子处于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可以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子,选项B正确;若用13.6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使它电离,选项C错误;11eV不等于任何两个能级的能级差,则若用11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不能被吸收,则不可以使它跃迁到n=2的能级,选项D错误;故选B.
11.A
【解析】
由玻尔理论得:E-E′=hγ=h.所以E′=E-h,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辐射光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吸收光子,并要掌握能级差与光子频率的关系,即可轻松解答.
12.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 知,这些氢原子可能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波长最长的,则频率最小,因此氢原子由n=3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小,则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3.-0.85 10
【解析】
则氢原子处于n=4激发态的能量为
能级间跃迁放出或吸收光子的能量满足hγ=Em-En.所以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为E=E4-E1=-0.85+13.60eV=12.75eV.
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有Ekm=hv-E0
根据动能定理eU=Ekm
解得:U=10V
点睛:本题为3-5模块的综合题,模块间不综合,全面考查了选修3-5中的基础知识,对于该部分知识一是注意平时的积累与记忆,二是注意有关能级跃迁、最大初动能与遏止电压等知识的应用.
14. 6 10
【解析】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时,发出种频率不同的光子.若用其中频率最大的光子的能量E=(-0.85)-(-13.6)=12.75eV,光照射到逸出功为2.75eV的光电管上,最大初动能为12.75-2.75=10eV,根据Ekm=eU,可知加在该光电管上的遏止电压为10V.
15. 12.75 10
【解析】能级间跃迁放出或吸收光子的能量满足:hγ=Em-En.所以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为:E=E4-E1=-0.85+13.60eV=12.75eV.
发出的光子照射某金属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则光电子的动能恰好为0时,该金属的逸出功最大,是12.75eV;若用此光照射到逸出功为2.75eV的光电管上,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2.75eV-2.75eV=10eV,所以加在该光电管上的遏止电压为 10eV.
16.4和3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氢原子发射光子前后分别处于第l与第m能级,发射后的能量Em=,故
=E1?E1
解得
m=3
发射前的能量
El=
根据题意知
El=Em?E1

将m=3代入上式解得:l=4??;?故氢原子发射光子前后分别处于第4与第3能级.
17.(1)12.75eV (2)
【解析】
(1)氢原子从的能级跃迁到的能级时,辐射光子的频率应满足:

解得:;
结合题图可知:,基态氢原子要跃迁到的能级应提供的能量为:
(2)辐射跃迁图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