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世界探秘
1.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 )
A.光电效应实验 B.电子的发现 C.氢原子光谱的发现 D.α粒子散射实验
2.如图所示是某原子的能级图,abc为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种波长的光,已知三种光的波长分别为、、,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3.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直接跃迁到n=2的激发态时,发出蓝色光,则当氢原子从n=5的激发态直接跃迁到n=2的激发态时,可能发出的是( )
A.红外线 B.红光 C.紫光 D.γ射线
4.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现让一束单色光照射到大量处于基态(量子数n=1)的氢原子上,受激的氢原子能自发地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则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 )
A.10.2eV B.3.4eV
C.12.09eV D.13.6eV
5.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衰变说明原子核内部存在电子
B.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C.原子光谱规律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D.粒子散射实验表明玻尔原子理论的正确
6.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的根据是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在实验中他发现粒子( )
A.全部穿过或发生很小的偏转
B.全部发生很大的偏转,甚至有的被反弹回
C.绝大多数不发生或只发生很小的偏转,有极少数发生很大的偏转,个别甚至被弹回
D.绝大多数发生很大的偏转,甚至被反弹回,只有少数穿过
7.如图所示,被激发的氢原子从较高能级向较低能级跃迁时,分别发出的波长为λ1、λ2、λ3?的三条谱线,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 B.
C. D.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电效应是金属原子吸收光子向外逸出的现象
B.某元素的半衰期是5天,12g的该元素经过10天后大约还有3g未衰变
C.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重核裂变反应
D.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轨道时,原子的总能量增大,电子的动能也增大
9.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A、B、C分别表示电子在三种不同能级跃迁时放出的光子,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能量和频率最大、波长最短的是B光子
B.能量和频率最小、波长最长的是C光子
C.频率关系为:,所以B的粒子性最强
D.波长关系为:
10.氦原子被电离出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E1=一54.4ev,氦离子的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或者电子中,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
A.42.8eV(光子)
B.40.8eV(光子)
C.31.0eV(电子)
D.43.2eV(电子)
11.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原子从到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子频率最大
B.氢原子从到能级跃迁时,氢原子吸收的光子
C.用光子能量为的光照射一群基态的氢原子,氢原子可以发出10种不同波长的光
D.用光子能量为的光照射一群基态的氢原子,辐射光中光子能量为的光波波长最长
E.用光子能量为的光照射基态的氢原子,能使氢原子电离
12.下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频率最高的光是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
B.波长最长的光是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
C.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4种不同频率的光
D.共有4种不同频率的光可以让逸出功为2.22eV的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13.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建立的基础是________.
14.根据玻尔理论,某种原子处于激发态的能量与轨道量子数n的关系为(E1表示处于基态原子的能量,具体数值未知).一群处于n=4能级的该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发出几种光,其中只有两种频率的光能使极限波长为λ0的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这两种光中频率中较低的为ν.用频率中为ν的光照射该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________;该原子处于基态的原子能量E1为________.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的光速为c.
15.如图是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已知基态氢原子能量为E1,普朗克常量为h,则氢原子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辐射出的光子的频率为________;若此光子恰好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当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放出的光子照到该金属表面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________.
16.氢原子第n能级的能量为En=,其中E1为基态能量,E1=-13.6 eV。大量氢原子处于某一激发态,由这些氢原子可能发出的所有的光子中,可具有多少种不同的频率?其中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为-0.96E1,频率最小的光子的能量为多少eV?(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7.氢原子电离,就是从外部给电子以能量,使其从基态或激发态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
(1)若要使n=2激发态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用多大频率的电磁波照射该氢原子?
(2)若用波长200nm的紫外线照射氢原子,则n=2的电子飞到离核无穷远处的动能为多少J?(h=6.63×10—34J·s,e=1.6×10-19 C,me =0.9×10-31 Kg,C=λ?ν)
参考答案
1.D
【解析】
A: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A项错误.
B:电子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有复杂结构,故B项错误.
C:氢原子光谱的发现是玻尔模型提出的依据,故C项错误.
D: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能发生大角度偏转,说明原子中绝大部分质量和全部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卢瑟福据此提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故D项正确.
2.D
【解析】
因为,那么,依据,可知,结合,因此,AC错误;因为,知,所以得,B错误D正确.
3.C
【解析】
根据跃迁理论从从n=4的激发态直接跃迁到n=2的能态时,放出光子的能力
从n=5的激发态直接跃迁到n=2的能态时,放出光子的能力
光子能力变大,频率变大,故可能是紫光,射线是从原子核内发出的,所以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C
【解析】
因为能自发地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根据可得n=3,即能跃迁到第3能级,则吸收的光子能量为,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睛】能级间跃迁吸收或辐射的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受激的氢原子能自发地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可知跃迁到第3能级,从而根据能级差求出照射的光子能量.
5.B
【解析】
衰变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同时释放出电子,不是证明原子核内部存在电子,A错误;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B正确;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原子光谱规律没有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D错误.
6.C
【解析】
当α粒子穿过原子时,电子对α粒子影响很小,影响α粒子运动的主要是原子核,离核远则α粒子受到的库仑斥力很小,运动方向改变小.只有当α粒子与核十分接近时,才会受到很大库仑斥力,而原子核很小,即α粒子接近它的机会就很少,所以只有极少数大角度的偏转,而绝大多数基本按直线方向前进,故C正确,ABD错误.
7.C
【解析】
吸收或辐射光子的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因为Em-En=hv,知E3=E1+E2,所以得:;由能级图可知:E3>E2>E1,则即 ;故选C.
8.B
【解析】
【详解】
A.光电效应是在光的照射下,某些物质内部的电子会被光子激发向外溢出的现象,故A错误;
B.经过10天,即两个半衰期,每个半衰期有一半原子核发生衰变,所以10天后约还有3g未衰变,故B正确;
C.太阳的能量来自于内部发生聚变反应。故C错误;
D.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轨道时,库仑力做负功,原子的总能量增大,电子的动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9.ABC
【解析】
【分析】
根据玻尔理论光子的能量等于初末能级之差,可知B光子能量最大,频率最高,C光子能量最小,频率最小.光子频率越高,粒子性越强.由c=λγ可知,波长与频率成反比.
【详解】
根据玻尔理论可知:A光子的能量,B光子的能量,C光子的能量,所以B光子能量最大,频率最高,C光子能量最小,由可知,波长与频率成反比,则B光子波长最小,C光子波长最长,故AB正确.由上可知频率关系为:,光子频率越高,粒子性越强,则B的粒子性最强,故C正确.由可知,波长与频率成反比,波长关系为: ,故D错误.故选ABC.
10.BD
【解析】
试题分析:氦离子吸收光子发生跃迁,光子能量需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否则不会被吸收.电子能量可以部分被吸收,发生跃迁.
吸收42.8eV的能量,则能量变为-11.6eV,不能发生跃迁,A错误;吸收40.8eV,则能量变为-13.6eV,可以跃迁到2能级,B正确;吸收31.0eV,则能量变为-23.4eV,不能发生跃迁,C错误;吸收43.2eV中的一部分能量,即吸收40.8eV的能量迁到第2能级,故D正确.
11.CDE
【解析】
【详解】
A.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两能级间的能级差越大,辐射光子能量越大,频率越大,则从n=2到n=1能级跃迁辐射光子能量不是最大,故A项错误;
B.氢原子从n=5到n=1能级跃迁时,氢原子向外辐射能量,故B项错误;
C.用光子能量为的光照射一群基态的氢原子,氢原子吸收光子能量后原子的能量为,跃迁到第5能级,据知,氢原子可以发出10种不同波长的光,故C项正确;
D.用光子能量为的光照射一群基态的氢原子,氢原子吸收光子能量后原子的能量为,跃迁到第5能级;从n=5到n=4能级跃迁时,光子能量最小,波长最长,光子能量为,故D项正确;
E.因,所以用光子能量为的光照射基态的氢原子,能使氢原子电离,故E项正确。
故选CDE。
12.AD
【解析】
A、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能量最大,频率最大,故A正确;B、由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产生的光,能量最小,波长最长.故B错误;C、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能发射频率的光,故C错误;D、由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和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的光的能量分为、,小于2.22eV,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故能发生光电效应的共四种光,故D正确.故选AD.
【点睛】本题涉及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光子的发射,光子能量的计算,光电效应等知识点,涉及面较广,有一定的综合性,比较全面考察了学生对近代物理掌握情况.
13.α粒子的散射实验
【解析】
【详解】
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建立的基础是α粒子散射实验.
14.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从n=4能级的该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发出几种光,其中只有两种频率的光能使极限波长为λ0的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可知是从n=4跃迁到n=1,n=3跃迁到n=1,较低频率的光子是从n=3跃迁到n=1时释放的,则有:E3-E1=hv,即,解得.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光电效应方程和能级跃迁的综合运用,知道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子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掌握光电效应方程,并能灵活运用.
15.
【解析】
根据玻尔理论,处于n=2能级的能量为E1/4,当氢原子从能级n=2跃迁到n=1时,放出光子的频率为E1/4-E1=,;根据玻尔理论,处于n=3能级的能量为E1/9,当氢原子从能级n=3跃迁到n=1时,放出光子的能量为E1/9-E1=-8E1/9,照射到该金属表面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8E1/9-(-3E1/4)=-.
16.10种;0.31eV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公式:求出激发态所在的能级,根据求出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不同频率光的种数,根据能级的跃迁公式hv=Em-En求解频率最小的光子的能量。
由题意可知:氢原子可能发出的所有的光子中其中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为-0.96E1
根据公式:,其中:
联立可得:n=5
这些处于n=5能级的氢原子可能发出种不同的频率的光。
从n=5能级跃迁到n=4发出的光频率最小.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能级间跃迁吸收或辐射光子所满足的规律,即hv=Em-En。
17.(1)3.4eV (2)
【解析】
(1)要使处于的氢原子电离,照射光光子的能量应能使电子从第2能级跃迁到无限远处,最小的电磁波的光子能量应为:;
(2)波长为的紫外线一个光子所具有的能量
电离能
由能量守恒
代入数据解得: .
点睛:所谓电离,就是使处于基态或激发态的原子的核外电子跃迁到的轨道,时,,要使处于的氢原子电离,照射光光子的能量应能使电子从第2能级跃迁到无限远处,根据由能量守恒求解的电子飞到离核无穷远处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