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诗歌,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节奏。
2.理解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领会诗歌的主题思想。
3.学习“象征”的写作手法和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并灵活运用。
4.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体悟诗歌蕴含的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感情。
5.体味诗歌中抒发的恋土深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1.熟读并背诵诗歌,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节奏。
2.理解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领会诗歌的主题思想。
3.学习“象征”的写作手法和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并灵活运用。
4.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体悟诗歌蕴含的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感情。
【教学难点】
1.学习“象征”的写作手法和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并灵活运用。
2.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体悟诗歌蕴含的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感情。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土地是一种古老的信念,一缕浪漫的感情,一句象征的诺言,一股写实的意志。这万物生灵的根基上,曾演绎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曾烙下了多深荡气回肠的眷恋情怀。有谁不热爱这生我养我的肥沃土地?有谁不依恋这教我护我的祖国母亲?让我们和诗人艾青一起深情吟唱《我爱这土地》,一同感受诗人心中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激情。
二、预习检查
1、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
,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是中国诗坛的长青树,他和郭沫若、闻一多一起推动中国诗歌的进步。他自称“悲哀的诗人”。他的诗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对祖国有着赤子般的情怀。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黎明的通知》《我爱这土地》《火把》《向太阳》等,成名作是《大堰河——我的保姆》。
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2、写作背景
《我爱这土地》一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11月,当时日本侵略者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3、文体知识
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当时也称新诗为“白话诗”“白话韵文”“国语的韵文”等。其特点是用白话语言写作,表现科学、民主的新的时代内容,打破旧诗词格律的束缚,形式上灵活自由。
内容上主要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从形式看,新诗打破了旧体诗格律的限制,运用白话,生动活泼。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悟所作,都是心灵的映像,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奔放和直率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其倡导者和初期作家主要有胡适、周作人、俞平伯等。诗歌流派主要有“新月派”、“七月派”、“九叶诗派”、“朦胧派”等。新诗动摇了旧体诗的正统地位,开创了中国诗史的新纪元。
4、读准字音。
嘶哑(sī
yǎ
)
喉咙(hóu
lóng
)
汹涌(xiōng
yǒng)
腐烂(fǔ
làn
)
5、理解词义
【嘶哑】
声音沙哑。
【温柔】
温和柔顺。
【汹涌】
(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腐烂】
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比喻腐化堕落。
【悲愤】
悲痛愤怒。
【深沉】
①形容程度深;②(声音)低沉;③沉着持重,思想感情不外露。
三、整体感知
1、视频朗读欣赏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语感。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谈朗读感悟,掌握朗读技巧
①我觉得这首诗应该读得深沉些,因为诗中的最后一句是这样写的“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从这里可以看出,这首诗表达的是一种对土地和祖国的一种深沉的爱,因此感情基调应该深沉些,语速也应慢一些。
②我觉得这首诗还给人一种悲愤的感觉,“激怒的风”、“悲愤的河流”、鸟儿的歌唱后的泪水,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肯定是借助这些意象来表达自己悲愤的情感。
③我想谈谈重音的处理,除了上述意象要重读以外,“也”“嘶哑”“歌唱”要重读,因为这些词流露出作者对祖国执著的爱,即使化为鸟儿,哪怕喉咙“嘶哑”,也要歌唱。
提示:词语的重读与否,主要由诗的情感所决定。一般来讲,能鲜明地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中心语、修饰语,就应该重读,但对诗句的处理又可以不乏个性色彩。
④另外这首诗中的标点符号也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朗读的节奏;
比如(师边范读边讲析):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里的冒号总领下文歌唱的内容,所以停顿时间要略长一点点。)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这里的省略号表示歌唱的内容还有很多,而下面的破折号表示插入内容的结束,又回到上面的“假如”,所以这里的停顿也要略长一点点。另外,“无比温柔”是一个暖色调的词语,柔和美丽的
感觉,所以要轻读。)
——(停顿也要略长一点点)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两节之间,由抒情性的记述转入议论抒情,是表达方式上的飞跃,所以停顿要更长一些。)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深沉”后边是省略号,有学者说可以改成感叹号,你们觉得呢?
明确:不能。这里的省略号是余音绕梁,意犹未尽,情感绵绵不绝的表示,要把“爱得”“深沉”分别拖长音,读得意味深长。)
4、男女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读出其“深沉”的特点。
师:
我爱这土地
艾青
男: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女: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男:——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女: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男: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5、你读了这首诗歌后,体会其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这种感情基调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感情基调:悲怆而深沉。
诗人把自己化身为一只“鸟”的形象,而且是一只饱受磨难,喉咙嘶哑的“鸟”,表达了自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感,为诗歌定下悲怆而深沉的基调。
6、诗歌自成两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节:借鸟的歌唱委婉表达对祖国的挚爱。
第二节:设问直抒胸臆,抒发对祖国炽爱之情。
四、合作探究
1.诗人是以什么形象来表达对土地的爱的?
明确: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鸟是诗人的象征,诗人借鸟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2.诗歌中常用“意象”来包含作者的主观情思。理解什么是“意象”?并指出本诗的意象有哪些?
明确:意象:即诗歌中包含了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包括景和物。当物象成为意象时,就有了一些内涵在其中,就赋予了独特的象征意义。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有:柳---离别,猿啼---凄凉、哀伤,圆月---思念,松---高风亮节等。
意象:土地、鸟、河流、风、黎明。
3.
读读这些意象前的修饰语,说说你有什么感受?这些描写蕴涵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4
.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明确:诗人选用“嘶哑”一词,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所以用“嘶哑”一词十分传神。如果换用“珠圆玉润”“动听”“清脆”或“嘹亮”等别的字眼,就不能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著的爱。
5.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明确: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
愤怒的河流、无止息的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暴风雨:象征日寇对中国的践踏和摧残。
无比温柔的黎明:象征着光明的未来,胜利的希望。
6.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
明确:活着要尽全力为土地歌唱,死后也要全身心的投入土地的怀抱,将最后的“营养”献给祖国,与祖国融为一体。“鸟”的生前和死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执着的爱,这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隐含一种敢于牺牲自我的精神。
7.第二节诗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中的“泪水”包含了哪几种情形?“常含泪水”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①被侵略——悲伤、激怒的泪水;
②看到人民的反抗——悲愤的泪水;抗战胜利——喜悦激动的泪水。
③诗人自问自答,至此,诗人的爱国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8.诗歌最后一句“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中的省略号有何表达效果?
明确:
省略号中似乎有永不止息的激情在涌动,表明了诗人情感的绵长、持久和深沉,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和悠久的回味。
9.如何理解最后一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话?
明确:这两句诗没有运用象征,而是采用一问一答的设问方式,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衬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这两句也是全诗的精华和主旨句,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感的浓缩,喊出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
10.诗歌第一节与第二节有什么联系?
如果说第一节诗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起蓄势作用,那么第二节诗就是诗人感情的迸发,对这个主题高度凝练的概括、升华,让诗意情感层层递进了。
11.通过前面对诗歌内容的分析,现在我们可以归纳出这只”鸟”是什么形象?
明确: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这不是作者一个人的心声,是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全中华民族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12.诗人为何将自己虚拟成一只鸟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人虚拟“我是一只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自己;“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为什么鸟儿会这样?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传达出“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这种寓情于物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
五、写作特色
1.意象内涵丰富,象征手法恰当。
诗中的每一个事物都有丰富的内涵,“鸟”是诗人的虚拟,是泛指,是共名,嘶哑着喉咙歌唱的既是“鸟”,也是“我”(诗人)。大地、河流、风和黎明等,都被诗人赋予了一定的意义。如“土地”象征着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祖国。
2.抒情方式巧妙,感情表达分层强化。
运用比喻借物抒情,这是抒情方式的巧妙之处;为了能久久拨动读者的心弦,诗人还不断地强化作品本身的感情,作品开头就用“假如……”,这是第一层强化;以“嘶哑”来形容鸟叫声,这是第二层强化;用一系列描摹土地、河流等的句子,加上一系列的修饰语,这是第三层强化。
六、课堂小结
作者借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鸟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的爱,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也抒发了在那个艰苦年代里,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的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七、拓展延伸
积累爱国诗句: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艾青的诗,从中感悟了作者对于祖国浓烈的爱恋之情。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爱国诗句?(深情吟诵)
明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陶行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八、文章主旨
在这首抒情诗中,诗人假设自己是一只鸟,以象征的手法,通过鸟对土地的歌唱,表达了他对处于苦难之中的祖国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热爱之情以及决心为祖国献出生命的强烈愿望。
九、课堂检测
1.给下面划线的字词注音。
嘶哑(
)
悲愤(
)
汹涌(
)
腐烂(
)
黎明(
)
2.填空。
《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
。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
。最能点明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诗句中标红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
B.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C.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被破坏)
D.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刺激使发怒)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这首诗两节内容间是递进关系,第二节诗是第一节诗的升华。
B.
第四行、第五行中的“这”所指代的内容是不同的。
C.
诗中的土地、河流、风都是有象征意义的。
D.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5.诗中的哪两句直接抒发了“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明确:最后两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两句直接抒发了“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这两句一问一答,直抒胸臆,是对诗的主题高度凝练的概括。
6.假如你也化身一只小鸟,面对今天繁荣昌盛的祖国,沿用《我爱这土地》的格式抒情,你会怎样写?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要欢快的歌唱
这个养育中华儿女的家园
这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土地
这个被太阳照亮的前程
和那东方雄鸡崛起的时代……
——然后,我的青春开始褪色
为什么我仍面带微笑,心含希望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要欢快的歌唱
这被壮丽山河拥簇的土地
这哺育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母亲
这在世界上步步崛起的雄师
和那每天来自大地上希望的曙光……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我的眼里常流露出怀恋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九、板书设计
土地:祖国大地
反抗侵略
热爱祖国
至死不渝
直抒胸臆
激情澎湃
意象朴实
意蕴深远
黎明:光明、胜利
河流、风:抗争精神
一节(象征诗人自己)
深爱土地
常含热泪
二节
表白心声
我爱这土地
反抗侵略
热爱祖国
至死不渝
意象朴实
意蕴深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4张PPT)
语文部编版
九年级上
艾青
第一单元
第2课
我爱这土地
新课导入
土地是一种古老的信念,一缕浪漫的感情,一句象征的诺言,一股写实的意志。这万物生灵的根基上,曾演绎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曾烙下了多深荡气回肠的眷恋情怀。有谁不热爱这生我养我的肥沃土地?有谁不依恋这教我护我的祖国母亲?让我们和诗人艾青一起深情吟唱《我爱这土地》,一同感受诗人心中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激情。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诗歌,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节奏。
2.理解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领会诗歌的主题思想。
3.学习“象征”的写作手法和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并灵活运用。
4.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体悟诗歌蕴含的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感情。
5.体味诗歌中抒发的恋土深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
,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是中国诗坛的长青树,他和郭沫若、闻一多一起推动中国诗歌的进步。他自称“悲哀的诗人”。他的诗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对祖国有着赤子般的情怀。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黎明的通知》《我爱这土地》《火把》《向太阳》等,成名作是《大堰河——我的保姆》。
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写作背景
《我爱这土地》一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11月,当时日本侵略者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视频播放2.《日本侵华战争》视频.mp4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
我爱这土地
“我”指诗人。“土地”是诗人爱的“爱”的对象。也是整首诗歌的主要意象。
题目含义:整首诗歌象征着报国。标题揭示出的不仅仅是诗人对这片土的热爱,更是对祖国,对人民深深的爱恋。因为诗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
理解文题
文体知识
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当时也称新诗为“白话诗”“白话韵文”“国语的韵文”等。其特点是用白话语言写作,表现科学、民主的新的时代内容,打破旧诗词格律的束缚,形式上灵活自由。
内容上主要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从形式看,新诗打破了旧体诗格律的限制,运用白话,生动活泼。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悟所作,都是心灵的映像,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奔放和直率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其倡导者和初期作家主要有胡适、周作人、俞平伯等。诗歌流派主要有“新月派”、“七月派”、“九叶诗派”、“朦胧派”等。新诗动摇了旧体诗的正统地位,开创了中国诗史的新纪元。
艾青
悲愤
fèn
ài
汹涌
嘶哑
sī
yǎ
黎明
lí
腐烂
làn
xiōng
预习检查
1、读准字音
喉咙
吹刮
hóu
lóng
guā
fǔ
预习检查
2、理解词义
【嘶哑】
【温柔】
【汹涌】
【腐烂】
【悲愤】
【深沉】
声音沙哑。
温和柔顺。
(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比喻腐化堕落。
悲痛愤怒。
①形容程度深;②(声音)低沉;③沉着持重,思想感情不外露。
悲愤、激愤辨析
同:两词都有极为生气、恼怒的意思。
异:“悲愤”侧重于悲痛愤慨。“激愤”侧重于激动愤怒。
例:(1)面对这残酷的现实,他的眼里流露出悲愤。
(2)他杀人放火的恶行引起了群众的激愤。
预习检查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整体感知
注意诗句的停顿
注意朗读的重音
注意全诗的基调
1.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语感。
①我觉得这首诗应该读得深沉些,因为诗中的最后一句是这样写的“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从这里可以看出,这首诗表达的是一种对土地和祖国的一种深沉的爱,因此感情基调应该深沉些,语速也应慢一些。
2.谈朗读感悟,掌握朗读技巧
整体感知
②我觉得这首诗还给人一种悲愤的感觉,“激怒的风”、“悲愤的河流”、鸟儿的歌唱后的泪水,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肯定是借助这些意象来表达自己悲愤的情感。
③我想谈谈重音的处理,除了上述意象要重读以外,“也”“嘶哑”“歌唱”要重读,因为这些词流露出作者对祖国执著的爱,即使化为鸟儿,哪怕喉咙“嘶哑”,也要歌唱。
2.谈朗读感悟,掌握朗读技巧
整体感知
④另外这首诗中的标点符号也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朗读的节奏;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里的冒号总领下文歌唱的内容,所以停顿时间要略长一点点。)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这里的省略号表示歌唱的内容还有很多,而下面的破折号表示插入内容的结束,又回到上面的“假如”,所以这里的停顿也要略长一点点。另外,“无比温柔”是一个暖色调的词语,柔和美丽的感觉,所以要轻读。)
2.谈朗读感悟,掌握朗读技巧
整体感知
——(停顿也要略长一点点)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深沉”后边是省略号,有学者说可以改成感叹号,你们觉得呢?
明确:不能。这里的省略号是余音绕梁,意犹未尽,情感绵绵不绝的表示,要把“爱得”“深沉”分别拖长音,读得意味深长。
2.谈朗读感悟,掌握朗读技巧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3.男女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读出其“深沉”的特点。
男: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女: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男:——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女: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男: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师:
我爱这土地
艾青
整体感知
4.你读了这首诗歌后,体会其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这种感情基调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感情基调:悲怆而深沉。
诗人把自己化身为一只“鸟”的形象,而且是一只饱受磨难,喉咙嘶哑的“鸟”,表达了自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感,为诗歌定下悲怆而深沉的基调。
5.诗歌自成两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节:借鸟的歌唱委婉表达对祖国的挚爱。
第二节:设问直抒胸臆,抒发对祖国炽爱之情。
合作探究
1.诗人是以什么形象来表达对土地的爱的?
鸟是诗人的象征,诗人借鸟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合作探究
意象:即诗歌中包含了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包括景和物。当物象成为意象时,就有了一些内涵在其中,就赋予了独特的象征意义。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有:柳---离别,猿啼---凄凉、哀伤,圆月---思念,松---高风亮节等。
鸟
土地
河流、风
黎
明
2.诗歌中常用“意象”来包含作者的主观情思。理解什么是“意象”?并指出本诗的意象有哪些?
合作探究
3.
读读这些意象前的修饰语,说说你有什么感受?这些描写蕴涵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祖国大地惨遭日本侵略者铁蹄的摧残、肆虐
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
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
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
表现出我们民族内心的悲愤和对敌人暴行的抗争
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
表达了人民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合作探究
明确:诗人选用“嘶哑”一词,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所以用“嘶哑”一词十分传神。如果换用“珠圆玉润”“动听”“清脆”或“嘹亮”等别的字眼,就不能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著的爱。
4
.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合作探究
明确:土地:
暴风雨:
悲愤的河流、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无比温柔的黎明:
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
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象征日寇对中国的践踏和摧残。
象征着光明的未来,胜利的希望。
5.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合作探究
6.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
明确:活着要尽全力为土地歌唱,死后也要全身心的投入土地的怀抱,将最后的“营养”献给祖国,与祖国融为一体。“鸟”的生前和死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执着的爱,这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隐含一种敢于牺牲自我的精神。
合作探究
7.第二节诗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中的“泪水”包含了哪几种情形?“常含泪水”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①被侵略——悲伤、激怒的泪水;
②看到人民的反抗——悲愤的泪水;抗战胜利——喜悦激动的泪水。
③诗人自问自答,至此,诗人的爱国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合作探究
8.诗歌最后一句“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中的省略号有何表达效果?
省略号中似乎有永不止息的激情在涌动,表明了诗人情感的绵长、持久和深沉,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和悠久的回味。
合作探究
9.如何理解最后一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话?
这两句诗没有运用象征,而是采用一问一答的设问方式,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衬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这两句也是全诗的精华和主旨句,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感的浓缩,喊出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
合作探究
10.诗歌第一节与第二节有什么联系?
如果说第一节诗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起蓄势作用,那么第二节诗就是诗人感情的迸发,对这个主题高度凝练的概括、升华,让诗意情感层层递进了。
合作探究
11.通过前面对诗歌内容的分析,现在我们可以归纳出这只”鸟”是什么形象?
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这不是作者一个人的心声,是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全中华民族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合作探究
明确:诗人虚拟“我是一只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自己;“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为什么鸟儿会这样?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传达出“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这种寓情于物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
12.诗人为何将自己虚拟成一只鸟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1.意象内涵丰富,象征手法恰当。
诗中的每一个事物都有丰富的内涵,“鸟”是诗人的虚拟,是泛指,是共名,嘶哑着喉咙歌唱的既是“鸟”,也是“我”(诗人)。大地、河流、风和黎明等,都被诗人赋予了一定的意义。如“土地”象征着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祖国。
2.抒情方式巧妙,感情表达分层强化。
运用比喻借物抒情,这是抒情方式的巧妙之处;为了能久久拨动读者的心弦,诗人还不断地强化作品本身的感情,作品开头就用“假如……”,这是第一层强化;以“嘶哑”来形容鸟叫声,这是第二层强化;用一系列描摹土地、河流等的句子,加上一系列的修饰语,这是第三层强化。
写作特色
课堂小结
作者借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鸟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的爱,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也抒发了在那个艰苦年代里,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的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读写迁移:象征手法
《我爱这土地》这首诗运用象征手法,表达出诗人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赤子深情。请运用象征手法写一段话,表达心中的情感。(200字左右)
【课文片段在线】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拓展延伸
【写法分析】这首诗意象内涵丰富(运用象征手法)。在诗中的每一个事物都被赋予丰富的内涵,“鸟”是诗人的虚拟,嘶哑着喉咙歌唱的既是“鸟”,也是“我”(作者自己),接着,诗中接连出现了所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等都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象征手法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抓住象征体和象征本体之间的相似点;(2)注意围绕相似点,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3)注意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例文】你看那在风雪中傲然挺立、怒放着的梅花,难道你就丝毫没有感受到她的美吗?难道在漫无边际的白雪中,你突然看到前方有一株挺立着的梅花,你就不被她那种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所感染吗?难道你不曾想到,她与红军战士们坚强不屈的精神多少有些相似吗?难道你就没有想到,这傲雪凌霜的梅花,真真切切地象征了我们的革命战士们,象征了他们那种顽强不屈,勇于拼搏,渴望着暴风雪来临的那种精神,那种意志品质吗?
拓展延伸
阅读技法:关键词语表达效果
【典型例题】简要分析“嘶哑”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嘶哑”修饰喉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这只鸟所经受的苦难及不屈的精神,说明它的歌声是用整个生命发出的。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执着的爱。
【技法点睛】关键词语往往是句子中的关键动词、修饰词(形容词、副词)、特殊词等。答题思路:第一,分析词性、感彩等;第二,结合语境揣摩词语的确切含义及效果;第三,体会词语所蕴涵的感情。答题模式一般是:如是动词,生动传神地表现了……(人、物)的……特征(情感、形象),表现了……(感情)。如是形容词、副词,按照“……地表现了人(物)……的特点(情态),表达(反映)了人(物)……的心情(特点)”的模式回答。
拓展延伸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陶行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拓展延伸
积累爱国诗句: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艾青的诗,从中感悟了作者对于祖国浓烈的爱恋之情。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爱国诗句?(深情吟诵)
文章主旨
在这首抒情诗中,诗人假设自己是一只鸟,以象征的手法,通过鸟对土地的歌唱,表达了他对处于苦难之中的祖国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热爱之情以及决心为祖国献出生命的强烈愿望。
1.给下面划线的字词注音。
嘶哑(
)
悲愤(
)
汹涌(
)
腐烂(
)
黎明(
)
sī
fèn
xiōnɡ
yǒnɡ
fǔ
lí
《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
。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
。最能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艾青
忧郁、悲愤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填空。
课堂检测
3.下列诗句中标红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
B.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C.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被破坏)
D.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刺激使发怒)
A
课堂检测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两节内容间是递进关系,第二节诗是第一节诗的升华。
B.
第四行、第五行中的“这”所指代的内容是不同的。
C.
诗中的土地、河流、风都是有象征意义的。
D.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第三行中的“这”代表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第四行、第五行中的“这”代表广大人民的反抗。)
B
课堂检测
明确:最后两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两句直接抒发了“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这两句一问一答,直抒胸臆,是对诗的主题高度凝练的概括。
课堂检测
5.诗中的哪两句直接抒发了“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课堂检测
6.假如你也化身一只小鸟,面对今天繁荣昌盛的祖国,沿用《我爱这土地》的格式抒情,你会怎样写?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要欢快的歌唱
这个养育中华儿女的家园
这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土地
这个被太阳照亮的前程
和那东方雄鸡崛起的时代……
——然后,我的青春开始褪色
为什么我仍面带微笑,心含希望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要欢快的歌唱
这被壮丽山河拥簇的土地
这哺育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母亲
这在世界上步步崛起的雄师
和那每天来自大地上希望的曙光……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我的眼里常流露出怀恋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爱这土地
一节(象征诗人自己)
二节
表白心声
反抗侵略
热爱祖国
至死不渝
土地:祖国大地
河流、风:抗争精神
黎明:光明、胜利
常含热泪
深爱土地
意象朴实
意蕴深远
直抒胸臆
激情澎湃
板书设计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21世纪教育网
–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我爱这土地》教学素材
导学素材
导入一会读诗的民族是最有希望的民族!在我们这个诗的国度里,读诗能够涵养性情,启迪智慧,丰富情感,修养气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在现代诗歌史上广泛流传的新诗《我爱这土地》,让我们感受诗人激越的情感、奔放的诗情和隽永的诗味。
导入二【交流表达爱国主义感情的诗文名句,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这些不朽的诗篇,都是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爱国志士发自内心的呼喊。今天,我们来学习同一题材的现代诗歌名篇《我爱这土地》。(板书)
导入三土地,万物生灵的根基。曾有人为掠夺它而对它百般蹂躏,也曾有人为捍卫它而对它披肝沥胆。在它的脊梁上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肤上烙印着多少眷恋的情结。谁不钟爱自己的土地?谁不爱恋大地母亲?让我们深情吟唱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的灵魂。
文本素材
素材一:内容精华素材
1.突兀开篇,点及主题
在诗的开头,诗人把“我”假设为一只“鸟”的形象,以这样一个出人意料的假设开头,使读者不禁发出疑问:“鸟”的形象和诗人所要歌颂的“土地”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接着,诗人对此做出了阐释:“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在炮火连天、国运危急的时刻,一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鸟也要奋力抗争,用自己的歌喉发出不屈的声音。这就使人联想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嘶哑的喉咙”让我们看到这是一只饱受磨难的鸟,它的歌声是用整个生命发出的,这使读者立刻被诗人的忧患意识所感染,这种忧患意识来自对多灾多难的祖国博大深沉的爱,从而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2.铺陈渲染,层层深入
接下来的几行诗,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
这一部分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隐喻人民的苦难。“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是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的真实写照。“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象征着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像大海一般汹涌奔流。这些意象告诉我们,诗人魂牵梦绕地爱着的土地,是布满痛苦、躯体上有太多凝结成块的悲愤的土地。表现出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注。
第二层,隐喻人民的反抗。“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神州大地养育了中华民族,也养育了一种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无止息”暗寓反抗精神的传承,“刮”“激怒”表示力量的强大,由悲土地之苦难转入赞土地的抗争,诗人的土地情结又深了一层。
第三层,预示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到这片土地上。“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可以看作是斗争前景的象征,也可以看作是充满生机的解放区的象征和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象征。总之,在此时,诗人的情思已由悲愤、称颂、进入憧憬,表现出坚定的必胜信念,构思又进一层。
第四层,隐含献身之意。“——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鸟儿活着时,倾尽全力为土地而歌唱;死后,又将自己的全身投入土地的怀抱,连羽毛都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诗人没有沉溺于对“温柔”恬静的“黎明”的欣赏中,为了将自己的爱永远留给土地,他做出了郑重庄严的抉择,表达了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
3.直抒胸臆,升华主题
第二节的一问一答,诗人由借鸟抒情转入直抒胸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笔锋一转,由上文对歌唱者动态的描述,转而对“我”进行近镜头的特写。这是以设问的方式进行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眼里常含泪水”这个静态的特写,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于“我”的心中。“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愈深,心中的痛苦也愈强烈。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最朴素的爱国情绪的浓缩。
4.分析意象,理解主题
(1)鸟的形象
“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这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鸟”的形象就是诗人自己的形象,“鸟”的歌唱是诗人乃至全民族对祖国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爱的表白。借“鸟”的形象抒情,含蓄,动人。
(2)土地的形象
土地象征祖国。“我爱这土地”,表达了诗人对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的爱,抒发了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里,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
素材二:技法精华素材
1.象征手法,丰富意象
诗人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并运用一系列意象表达歌唱的丰富内涵。如“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河流”“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黎明”象征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同时,“土地”是“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河流”是“悲愤”的,“风”是“激怒”的。这些词句,让人们想到繁衍养育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正遭受的苦难,中国人民正满怀悲愤地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而“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则让人看到了解放区的勃勃生机以及抗战胜利的光明和希望。
2.巧妙的抒情方式
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也是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这种本属于自然被动的结局,被写成了主动的追求,更加真切地表现了诗人的献身精神,使诗的境界更为深邃博大。就诗的感情发展而言,前八句充分地积蓄感情,把涓涓细流汇聚到感情的水库里。而最后两句诗便如闸门轰然打开,感情的洪流一泻而下。
同时,诗人还不断转折和强化自己的感情,以便久久地拨响读者的心弦。此诗以“假如”开头,这是第一层强化。以“嘶哑”来形容鸟的嗓音,这是第二层强化。接下来描摹土地、河流等景观,可以说是第三层强化。正当读者被诗人不断的歌唱及其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所吸引时,诗篇陡然来了一个大的转折,一个破折号之后突出“我死了”,用身躯肥沃土地,于是,生前和死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的执着的爱。
素材三:主题精华素材
全诗采用象征的手法,歌颂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精神,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痛恨。
素材四:文体精华素材
1.现代诗的定义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的,一般不拘泥于格式和韵律。现代诗的名称,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现代诗的主要流派有新月派、九叶派、朦胧派等。
2.现代诗的特点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表达。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拓展素材
素材一:类文欣赏
就是那一只蟋蟀
流沙河
就是那一只蟋蟀
钢翅响拍着金风
一跳跳过了海峡
从台北上空悄悄降落
落在你的院子里
夜夜唱歌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豳风·七月》里唱过
在《唐风·蟋蟀》里唱过
在《古诗十九首》里唱过
在花木兰的织机旁唱过
在姜夔的词里唱过
劳人听过
思妇听过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深山的驿道边唱过
在长城的烽台上唱过
在旅馆的天井中唱过
在战场的野草间唱过
孤客听过
伤兵听过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你的记忆里唱歌
在我的记忆里唱歌
唱童年的惊喜
唱中年的寂寞
想起雕竹做笼
想起呼灯篱落
想起月饼
想起桂花
想起满腹珍珠的石榴果
想起故园飞黄叶
想起野塘剩残荷
想起雁南飞
想起田间一堆堆的草垛
想起妈妈唤我们回去加衣裳
想起岁月偷偷流去许多许多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海峡那边唱歌
在海峡这边唱歌
在台北的一条巷子里唱歌
在四川的一个乡村里唱歌
在每个中国人脚迹所到之处
处处唱歌
比最单调的乐曲更单调
比最和谐的音响更谐和
凝成水
是露珠
燃成光
是萤火
变成鸟
是鹧鸪
啼叫在乡愁者的心窝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你的窗外唱歌
在我的窗外唱歌
你在倾听
你在想念
我在倾听
我在吟哦
你该猜到我在吟些什么
我会猜到你在想些什么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
一、相关背景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抗战期间曾在四川住过7年,后来和四川籍的当代诗人流沙河成了好朋友,两人经常有诗作往来。余光中在给流沙河的一封信里写道:“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在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这引发了流沙河的创作灵感,于是以诗答慰,写下了《就是那一只蟋蟀》。全诗以蟋蟀的叫声为主旋律,谱写了一曲思乡之歌。
二、直击主题
在这首诗里,诗人用海峡“这边”和“那边”、“台北”和“四川”、“你”和“我”形成相对应的诗行,从空间的跨度表明,即使经历深重灾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被人为地、长久地隔开,他们却始终有着很强的凝聚力,他们向往和平、团聚、安定。末尾两个诗行反复用了四个“中国人”,以强调只要是中国人,他们的“心态”就是共通的,“感应”也是共通的,“心有灵犀一点通”——此有所感,彼有所应。这就是为什么“吟些什么”“想些什么”“你”“我”都能“猜到”的根本原因。
由此可见,诗人不仅借蟋蟀的鸣叫纵情抒发了乡思乡情,而且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显示了中国人伟大的、坚不可摧的民族凝聚力,因而无可辩驳地说明: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是历史的必然。
三、作者简介
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1931年生于成都,1935年迁回金堂槐树街老家。1947年入省立成都中学高中部,转习新文学,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入四川大学农业化学系,写作愈勤。1950年到《川西农民报》任副刊编辑。1952年调四川省文联,历任创作员、《四川群众》编辑、《星星》编辑。1957年后在成都从事多种劳作,工作之余研读诸子百家。1978年到金堂县文化馆任馆员。1979年复出发表作品,年底调回四川省文联,任《星星》编辑。1985年起开始专职写作。任中国作协理事、四川作协副主席。
素材二:同题佳句
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5.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9.游子悲其故乡兮,心怆恨以伤怀。——班彪《北征赋》
10.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1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下忆舍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我爱这土地》同步练习(原卷)
一、积累与运用
◆课前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sī(
)哑
hóu(
)咙
汹涌(
)
刮着(
)
腐烂(
)
2.在下面句中的方框内,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文学常识填空。
《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作者
,原名蒋正涵,号海澄,诗人。代表作《
》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基础提升◆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操场上飞快地驰骋着。
B.在老师的教育和同学的帮助下,他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C.秋天的毕节是个美丽的季节,学校组织同学们去郊外秋游,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
D.为了防止再出事故,各个单位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________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________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________在书法醇美的墨香中,________在二胡悠扬的弓弦上,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
A.绽放闪烁跳动飘散
B.飘散绽放跳动闪烁
C.闪烁跳动绽放飘散
D.绽放闪烁飘散跳动
6.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云霞升起来了,从那重重的绿叶的缝隙中透过点点金色的彩霞,林子中映出一缕一缕的透明的、淡紫色的、浅黄色的薄光。
①当大地从晨雾中苏醒过来的时候,肃穆的园子便开始活跃起来。
②一些爱在晨风中飞来飞去的小甲虫便更不安地四处乱闯。
③在那树丛里还有偶尔闪光的露珠,就像雾夜中耀眼的星星一样。
④鸟雀开始欢噪,呼朋引伴地唱起悦耳的歌曲。
⑤而那些红色果皮上的一层茸毛,或者是一层薄霜,便更显得柔软而润湿。
⑥浓密的树叶在伸展开去的枝条上微微蠕动,却隐藏不住那累累的硕果。
A.①③⑥⑤②④
B.①④⑥③⑤②
C.①④②⑥③⑤
D.①②④⑥⑤③
二、课内赏析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7.诗中鸟儿所歌唱的四个对象是什么?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
8.品析下面诗句所包含的意义。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9.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对此应如何理解?
10.从全诗看,作者在诗中流露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三、拓展阅读
中国的土地①
刘湛秋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鹃花姹紫嫣红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的美丽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人民挣脱了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枷锁,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11.请从诗中各找一处运用了下列修辞方法的诗句。【辨别修辞方法】
(1)比喻:
(2)拟人:
12.“黄金般的相思”的含义是什么?“挂霜的葡萄”象征着什么?【理解词语含义】
13.这是一首抒情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情感】
14.比较本诗与《我爱这土地》在内容上的异同点。【比较探究】
四、综合性学习
2018年是人民诗人艾青诞辰108周年,为缅怀诗人,纪念诗人的杰出成就,歌唱艾青伟大的诗魂,激发我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真切情感,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艾青,我为你骄傲”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5.赵春华在《忆诗人艾青》中写道:“那个讴歌土地/讴歌太阳的诗人/走了走了/那个大堰河的儿子/那个土地的儿子/走了走了/他的诗没有走/还留在我们的心头/赶也赶不走。”是啊,他的诗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为了举办好这次活动,主办者设计了“推荐诗歌”的宣传形式,请你为《我爱这土地》写几句推荐语。(60字左右)
16.微信公众号是信息时代的麦哲伦,为宣传艾青的杰出成就,弘扬艾青精神,班委准备建立一个公众号,请你仿照例子再设计两个介绍艾青的栏目。
栏目一:风雨历程
栏目二:
栏目三:仰望星空
17.1984年,诗坛泰斗——艾青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当时西班牙的戈麦斯、巴西的亚马多等一些有识之士一致呼吁:艾青是世界性人物,他使最古老的文化能与全世界亲切地汇合,诺贝尔文学奖应当颁给艾青!但结果未能如愿。假如艾青荣获201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请你拟写一则颁奖词,概述其主要事迹,点出其精神品质。(80字左右)
五、写作创新
18.《我爱这土地》这首诗运用象征手法,表达出诗人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赤子深情。请运用象征手法写一段话,表达心中的情感。(200字左右)
2《我爱这土地》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课前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sī(嘶)哑
hóu(喉)咙
汹涌(yǒng)
刮着(guā)
腐烂(fǔ)
2.在下面句中的方框内,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文学常识填空。
《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诗人。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基础提升◆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
A.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操场上飞快地驰骋着。
B.在老师的教育和同学的帮助下,他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C.秋天的毕节是个美丽的季节,学校组织同学们去郊外秋游,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
D.为了防止再出事故,各个单位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解析;A.主谓搭配不当,将“驰骋”改为“奔跑”;B.动宾搭配不当,应将“态度”改为“成绩”;C.主宾搭配不当,将“秋天的毕节”改为“毕节的秋天”。)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D)
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________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________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________在书法醇美的墨香中,________在二胡悠扬的弓弦上,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
A.绽放闪烁跳动飘散
B.飘散绽放跳动闪烁
C.闪烁跳动绽放飘散
D.绽放闪烁飘散跳动
6.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C)
________云霞升起来了,从那重重的绿叶的缝隙中透过点点金色的彩霞,林子中映出一缕一缕的透明的、淡紫色的、浅黄色的薄光。
①当大地从晨雾中苏醒过来的时候,肃穆的园子便开始活跃起来。
②一些爱在晨风中飞来飞去的小甲虫便更不安地四处乱闯。
③在那树丛里还有偶尔闪光的露珠,就像雾夜中耀眼的星星一样。
④鸟雀开始欢噪,呼朋引伴地唱起悦耳的歌曲。
⑤而那些红色果皮上的一层茸毛,或者是一层薄霜,便更显得柔软而润湿。
⑥浓密的树叶在伸展开去的枝条上微微蠕动,却隐藏不住那累累的硕果。
A.①③⑥⑤②④
B.①④⑥③⑤②
C.①④②⑥③⑤
D.①②④⑥⑤③
二、课内赏析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7.诗中鸟儿所歌唱的四个对象是什么?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
四个对象分别是:土地、河流、风、黎明。“土地”象征遭受日寇践踏的国土;“河流”象征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风”象征人民对侵略者的愤怒;“黎明”象征独立自由的曙光。
8.品析下面诗句所包含的意义。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运用设问的手法,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于“我”的心中,在目睹了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越深,心中的痛苦就越强烈。
9.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对此应如何理解?
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它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
10.从全诗看,作者在诗中流露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诗中的土地突破了土地本身的意义,上升到了祖国的象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的爱,抒发了那个时代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三、拓展阅读
中国的土地①
刘湛秋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鹃花姹紫嫣红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的美丽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人民挣脱了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枷锁,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11.请从诗中各找一处运用了下列修辞方法的诗句。【辨别修辞方法】
(1)比喻: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2)拟人: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
12.“黄金般的相思”的含义是什么?“挂霜的葡萄”象征着什么?【理解词语含义】
“黄金般的相思”的含义是所有的炎黄子孙永远思恋祖国母亲;用“黄金”修饰“相思”,形象地表现了华夏子孙对祖国深沉凝重的眷念之情。“挂霜的葡萄”象征中国人民的思想成熟,走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13.这是一首抒情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情感】
抒发了诗人歌唱祖国,礼赞人民,颂扬中华民族,热烈欢呼,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思想感情。
14.比较本诗与《我爱这土地》在内容上的异同点。【比较探究】
相同点: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都借助具体意象,抒发对土地(祖国)的真挚情感。不同点:《我爱这土地》感情比较深沉,当国土被践踏时,诗人号召同胞们奋起反抗,并自愿为祖国奉献一切;本诗感情较愉悦,除表达对祖国土地的热爱外,还歌颂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热烈欢呼。
四、综合性学习
2018年是人民诗人艾青诞辰108周年,为缅怀诗人,纪念诗人的杰出成就,歌唱艾青伟大的诗魂,激发我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真切情感,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艾青,我为你骄傲”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5.赵春华在《忆诗人艾青》中写道:“那个讴歌土地/讴歌太阳的诗人/走了走了/那个大堰河的儿子/那个土地的儿子/走了走了/他的诗没有走/还留在我们的心头/赶也赶不走。”是啊,他的诗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为了举办好这次活动,主办者设计了“推荐诗歌”的宣传形式,请你为《我爱这土地》写几句推荐语。(60字左右)
【示例】为何他的眼里常含泪水?为何他喉咙嘶哑,仍要尽情地歌唱?为何他执着地爱恋着这片土地?《我爱这土地》将为你诠释什么是真正的赤子之心。
16.微信公众号是信息时代的麦哲伦,为宣传艾青的杰出成就,弘扬艾青精神,班委准备建立一个公众号,请你仿照例子再设计两个介绍艾青的栏目。
栏目一:风雨历程
栏目二:【示例】诗海漫步
栏目三:仰望星空
17.1984年,诗坛泰斗——艾青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当时西班牙的戈麦斯、巴西的亚马多等一些有识之士一致呼吁:艾青是世界性人物,他使最古老的文化能与全世界亲切地汇合,诺贝尔文学奖应当颁给艾青!但结果未能如愿。假如艾青荣获201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请你拟写一则颁奖词,概述其主要事迹,点出其精神品质。(80字左右)
【示例】20世纪中国诗坛泰斗,他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伤痕累累的祖国母亲,他用朴素的语言倾诉他对世界的深爱与理性的思考,他用生命、用爱诅咒黑暗,讴歌光明,礼赞人生,他是中华儿女永远的骄傲。
五、写作创新
18.《我爱这土地》这首诗运用象征手法,表达出诗人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赤子深情。请运用象征手法写一段话,表达心中的情感。(200字左右)
【写法分析】这首诗的意象内涵丰富(运用象征手法)。诗中的每一个事物都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鸟”是诗人的虚拟,嘶哑着喉咙歌唱的既是“鸟”,也是“我”(作者自己),接着,诗中接连出现了所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等,它们都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象征手法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注意抓住象征体和象征本体之间的相似点;②注意围绕相似点,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③注意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例文】你看那在风雪中傲然挺立、怒放着的梅花,难道你就丝毫没有感受到她的美吗?难道在漫无边际的白雪中,你突然看到前方有一株挺立着的梅花,你就不被她那种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所感染吗?难道你不曾想到,她与红军战士们坚强不屈的精神多少有些相似吗?难道你就没有想到,这傲雪凌霜的梅花,真真切切地象征了我们的革命战士们,象征了他们那种不畏艰险、勇于拼搏、顽强不屈的精神品质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