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形形色色的植物
第二节:校园植物调查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学会做调查记录。
2、识别校园常见植物,描述其外部形态、功能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并会给植物分类。
3、举例说明植物对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技能目标:
1、尝试植物调查的一般方法
2、尝试制定校园绿化方案
3、尝试交流探究结果。
4、尝试调查报告的编写。
情感性目标:
1、体验探索自然奥秘,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认同热爱校园,热爱植被,热爱大自然的风尚。
3、养成与人分工合作、与人交流的习惯,形成集体主义观念。
二、重难点分析
重点:植物调查的一般方法
难点:植物的调查方法、记录方法和资料整理方法学生分析
三、学习过程
(一)新知预习
一、草本植物定义:茎内木质部不发达,木质化细胞较少的植物。
二、木本植物分为:乔木:高大有主干。如:杨树、松、柳等。
灌木:低矮无主干。如:大叶黄杨等。
三、能说出常见的草本植物,乔木和灌木。
草本植物:小麦、玉米、狗尾草、黄瓜、向日葵等。
乔木:雪松、杨、柳柏树等。灌木:紫荆、迎春、紫穗槐、黄杨、木槿等。
四、植树节是每年的三月十五日。
五、进行校园植物调查时,首先要制定周密的方案,然后按照方案有序进行,并注意做好调查记录。
六、绿色植物有吸尘、杀菌、消声、调节空气湿度等作用。校园植物好处:带来绿色和清新的空气,营造了清洁、幽静、优美、温馨的学习环境。
七、栽培校园植物应选形态优美、颜色鲜艳、易管理、好成活、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种类。
(二)合作探究
1、调查是研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之一。调查要明确目的和对象:我们调查的对象是校园植物,我们要对植物的哪些方面进行调查呢?(种类、数量、特征、分布)
2、在调查中,我们除了观察植物形态结构特征外,,还要注意了解植物的生活环境,不同植物生活环境也不同,有的生活在水中,有的生活在陆地,有的喜欢阴湿环境、有的喜欢干旱的环境。参考课本(48页生活在不同环境下的植物)
3、校园植物种类很多,有草本植物,有木本植物。木本植物中有乔木、有灌木。下面我们认识一下以便调查后的统计整理工作,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6页。看图片辨认其特征。
四、自我测评
1.下列有关木本植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茎内木质部发达
B.茎内木质化细胞较少
c.木质化细胞较多
D.包括乔木和灌木
2校园植物能减少校园沙尘飞扬,下列不是植物能够降尘的主要原因的一项是(
)
A.枝叶繁茂,能减小风速,使大气中携带的大粒灰尘降落到地面
B.植物的叶表面粗糙,而且多生茸毛
c.能分泌油脂和黏性物质
D.叶表面生有大量的气孔
3.常用的绿化植物大叶黄杨属于(
)
A.草本植物
B.乔木
C.灌木
D.都不是
4.不是校园植物作用的是(
)
A.美化
B.绿化
c.释放有害物质
D.净化
5.下列属于耐旱植物的是(
)
A.苔藓
B.睡莲
c.仙人掌
D.铁线蕨
6.请将下列植物按要求归类:
A.毛白杨B.雪松c.迎春D.榆树WE.玉米﹐F.黄瓜G.向日葵﹐H.菊花旳I.银杏J.
月季K.白桦树
(1)属于乔木的有__
(2)属于灌木的有__
(3)属于草本植物的有_
7.某新建校园,楼房整洁高大,水泥道路平整宽敞,道路两旁及高楼前一座座花坛排列有序,花坛内种了大片的草坪,偶有月季花等小灌木点缀其间。你认为该校园在绿化上的做法有何不足?并作具体说明。
8.绿色植物有吸尘、杀菌、消声、调节空气湿度等的作用。因此,要大力提倡植树种草绿化校园。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绿色植物对环境温湿度的影响。
参考答案:
1.解析:木本植物是指茎内木质部发达,木质化细胞较多的植物,它包括乔木和灌木两大类。
答案:B
⒉解析:植物的枝叶繁茂,能减小风速,使大气中携带的大粒灰尘降落地面,植物的叶表面粗糙,而且多生茸毛,并且能分泌油脂和黏性物质起到降尘的作用。叶表面生有大量的气孔只是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和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有关,与植物的降尘作用无关。
答案:D
3.解析:大叶黄杨的茎内木质部发达,并且植株无明显的主干,近地面处枝条丛生,因此是灌木。
答案:
C
4解析校园植物有美化、绿化、净化校园环境的作用,在空气中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净化环境。
答案:C
5.解析。苔藓、铁线蕨生活在阴湿环境中,睡莲生活在水中,仙人掌可以生活在比较干旱的环境中。
答案:C
6.答案:(1)ABDIK
(2)CJ
(3)EFGH
7.解析。用学到的生物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生物学的目的之一。校园绿化的树种在选择时要注意高低、大小和色彩的搭配,做到疏密相间、协调自然,并合理搭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答案:该校园在绿化时缺少层次感,空间利用不合理,整个校园缺乏高大的树木。绿化时要考虑乔木、灌木和草坪的合理搭配。
8.答案,可以选择一天的几个时间,如7点、12点、18点,用干湿计测量土地地面、行道树下、柏油地面,然后换算成相对湿度,比较即可得出结论。可参照下面的表格进行统计。
时间
土地地面
行道树下
柏油地面
早晨
中午
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