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2019~2020学年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二语文
本试题共8页,共22道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題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与试卷上,并将考号条形码贴在答题
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題的作答:每小题选岀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宇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
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戏曲是中国特有的表演艺术: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戏剧像中华戏曲这样,有唱,有念
有表演,有武打,其综合性之强在各国戏剧中独一无二;世界上也很少有国家像中国这样,拥有
如此丰富的剧种。
②中华戏曲之所以能够拥有数百个剧种并且发展壮大到今天的规模,是因为它有紧跟时
代、贴近民众、善于吸收和借鉴其他一切艺术形式的特质。京剧的形成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200多年前,徽班进京,多剧种的融合形成京剧,符合当时人们的欣赏需求。正因为京剧综合性
很强,具有融汇多个剧种优势的特质,加之清王室和诸多文人的关爱,19世纪的京剧从文学、声
腔到美学都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出现了“同光十三绝
③与发展并行的是时代挑战。从“五四”开始,人们就围绕继承和岀新的问题不断探索。今
天这个话题仍在被探讨,有人坚持传统一点都不能动,有人认为移步就要换形,就要大动。我认
为在这个问题上不能主观臆造,应该审时度势,既不背离传统,又观照时代特点和观众的审美需
求,在继承基础之上推陈出新是可行之路
④首先需认清何为“根本”。戏曲是声腔芑术,不是话剧,也不是现代舞。不同旋律的唱腔
是剧种的根和特色。对此,我们不仅要继承,更要抢救和研究,将独特的声腔保存下来。我们拿
到舞台上的,需是在继承基础上推出的创新之作。我们要像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艺术先贤那
样,既继承传统,又结合自己的思路理念、有自己的表演风格。这是什么?这就是流派。“求木
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魏征《谏太宗十思巯》坚守流派是创新流派的
基础,也是走向未来的根基。社会环境不同,文化氛围不同,观众的文化水平和欣赏诉求也发生
很大的变化,即便是同样的流派、同样的美,面对的也是不冋代际的观众。最要不得的就是用
唯一”“固定”“样板”的模式把后来者困守其中。譬如当年叱咤舞台的众多武生,他们大都是从
模仿学习杨小、尚和玉等前輩一步一步走来的,但像高盛麟、李少春、厉慧良等名家,非但没有
成为前辈的¨影子”,反而在舞台上演绎出了自己的风格
⑤换句话说,“死学而用活”是为根本。“死学”重在“死”字,这个“死”不是僵化呆板地墨守
成规,是尊重戏曲的木体生命和本体风格,这是任何一位大家成长之路都必须经历的基础阶段
如今有不少人打着改革和创新的幌子兜售概念、卖弄手法,其实只是掩盖自身基础的羸弱。“用
【十堰市2019~2020学年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二语文第1页《共8页)
20-06-43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