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化学本质及作用
【学习目标】
1.说出酶的定义。
2.明确酶的化学本质和在代谢中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明确酶的化学本质和在代谢中的作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82-83资料,根据阅读获得的信息,思考下列问题:
1.巴斯德和李比希争论的焦点是什么?他们的争论对酶的后续研究有什么积极意义?
2.布赫纳的实验能否证实资料1中关于“酶”的假说?
3.萨姆纳的观点历经数年才被广泛接受,其原因是什么?
4.结合资料1.2.3的研究成果,说明切赫的研究对前述问题做出了什么补充。酶的来源、功能和化学本质是什么?
二、知识巩固
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酶只在细胞内起作用
②有的从食物中获取,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
③凡是活细胞都含有酶
④酶都是有机物
⑤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是固醇
⑥酶能起催化作用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④⑤⑥
D.②④⑤
2.肽酰转移酶是催化肽键形成的酶,对RNA酶敏感,对蛋白酶不敏感。下列对该酶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酶催化氨基酸脱水缩合
B.该酶应该存在于核糖体中
C.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不会含有该酶
D.肽酰转移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RNA
3.下列有关酶的作用及本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胃蛋白酶离开胃腺上皮细胞就不能起作用
B.从刀豆种子中提取的脲酶能被蛋白酶降解
C.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细胞中的多种酶引起
D.酶催化效率高的原因是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4.吸能反应指产物分子的能量高于反应物分子,放能反应是产物分子的能量低于反应物分子。如图为某反应在有酶和无酶催化两种条件下的能量变化,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为吸能反应
B.曲线Ⅰ表示无酶催化条件
C.E3表示酶降低的反应活化能
D.E4表示有酶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
1.【解析】选B.酶可以在细胞外起作用,如消化酶,①错误;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不能从食物中获取,②错误;活细胞在其生命历程中,一定有酶存在,③正确;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④正确;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⑤错误;酶是生物催化剂,具有催化功能,⑥正确。
2.【解析】选C.肽酰转移酶是催化肽键形成的酶,即其催化氨基酸脱水缩合,A正确;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场所为核糖体,所以肽酰转移酶存在于核糖体中,B正确;线粒体和叶绿体内有蛋白质合成,含有该酶,C错误;肽酰转移酶对RNA酶敏感,其本质是RNA,所以是具有催化活性的RNA,D正确。
3.【解析】选A.胃蛋白酶由胃腺上皮细胞分泌,在胃中对蛋白质进行分解,在细胞外可以起作用,A错误;脲酶本质上是一种蛋白质,可以被蛋白酶降解,B正确;酵母菌细胞的发酵是一系列化学反应,有多种酶的参与,C正确;酶具有催化作用,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更显著,故催化效率更高,D正确。
4.【解析】选D.由图可知,乙物质(产物)所含能量高于甲物质(反应物),则该反应为吸能反应,A正确;曲线Ⅰ中反应所需活化能较高,故应为无酶催化条件,B正确;由图可知,E3为两种条件下活化能的差值,即酶降低的反应活化能,C正确;由图可知,E2表示有酶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D错误。酶的化学本质及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说出酶的定义。
2.明确酶的化学本质和在代谢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体会团队力量;通过对问题思考,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知识的拓展,领会生物的深奥,树立不断探索的愿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合作的乐趣,树立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认同细胞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富有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教学重点】
1.酶的化学本质。
2.酶的作用原理。
【教学难点】
酶的作用原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进餐后,食物中的淀粉会在消化道中很快水解成葡萄糖,而葡萄糖被细胞摄取之后,又会迅速氧化分解或者转化为其他物质。然而,事实上淀粉和葡萄糖都是非常稳定的化合物,即使储存在富含H2O和O2的环境中,它们也几乎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为什么在人体内它们就能够快速发生化学反应呢?今天咱们一起学习一种新的有机物——酶。咱们先来学习酶的化学本质及作用。
二、讲授新课
(一)细胞代谢
细胞中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复杂多样的化学反应,我们将其统称为细胞代谢。自然状态下,化学反应的速率都是很慢的,什么方法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呢?首先咱们先看一段资料,思考里面的问题,并对问题作出回答。(出示幻灯片)
寻找证据——阅读
阅读课本P82-83资料,重点关注酶的来源、化学本质和功能。
根据阅读获得的信息,思考下列问题:
1.巴斯德和李比希争论的焦点是什么?他们的争论对酶的后续研究有什么积极意义?
2.布赫纳的实验能否证实资料1中关于“酶”的假说?
3.萨姆纳的观点历经数年才被广泛接受,其原因是什么?
4.结合资料1、2、3的研究成果,说明切赫的研究对前述问题做出了什么补充。酶的来源、功能和化学本质是什么?
每个学生先自己独立完成,然后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各组代表回答上述问题。教师点评,展示相应问题的答案。
根据资料分析,还原酶的发展简史并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为酶下一个完整的定义(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
同学们的回答都非常棒!接下里咱们一起来探讨下酶的化学本质及作用。
(二)酶的化学本质
合成场所:活细胞内。
化学本质: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极少数是RNA。
(三)酶的作用原理
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酶和无机催化剂都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反应速率的。正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代谢才能在温和的条件下快速进行。
细胞代谢中几乎所有的反应都是酶促反应,酶促反应中受到酶催化作用的分子称为底物。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了4000多种酶,并根据这些酶催化的反应类型,把它们分为氧化还原酶、水解酶和合成酶等,并赋予了每种酶一个系统名称,名称中明确标明酶的底物及催化反应的性质。例如,催化脂肪水解的酶名称是“脂肪水解酶”。很多酶还具有习惯名。水解酶往往以其来源和底物为名。例如,唾液腺分泌的催化淀粉水解的酶叫作唾液淀粉酶,胰腺分泌的催化蛋白质水解的酶叫作胰蛋白酶。还有一些酶的习惯名反映其功能。例如,ATP合成酶是催化ATP合成的酶,溶菌酶则是催化细菌细胞壁中肽聚糖水解的酶。
接下来咱们一起总结今天学习的重要知识点(师生共同讨论)。
【板书设计】(共17张PPT)
酶的化学本质及作用
进餐后,食物中的淀粉会在消化道中很快水解成葡萄糖,而葡萄糖被细胞摄取之后,又会迅速氧化分解或者转化为其他物质。然而,事实上淀粉和葡萄糖都是非常稳定的化合物,即使储存在富含H2O和O2的环境中,它们也几乎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为什么在人体内它们就能够快速发生化学反应呢?
一、细胞代谢
1.场所:
2.实质:
3.意义:
细胞内。
各种化学反应的总称。
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思考:
自然状态下,化学反应的速率都是很慢的,什么方法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呢?
加热
催化剂
寻找证据
阅
读
阅读课本P82-83资料,重点关注酶的来源、化学本质和功能。
根据阅读获得的信息,思考下列问题:
1.巴斯德和李比希争论的焦点是什么?他们的争论对酶的后续研究有什么积极意义?
2.布赫纳的实验能否证实资料1中关于“酶”的假说?
3.萨姆纳的观点历经数年才被广泛接受,其原因是什么?
4.结合资料1、2、3的研究成果,说明切赫的研究对前述问题做出了什么补充。酶的来源、功能和化学本质是什么?
1.巴斯德和李比希争论的焦点是什么?他们的争论对酶的后续研究有什么积极意义?
焦点:酵母菌是否必须保持存活和结构的完整才能发挥作用。
他们的争论引起了科学界对发酵机理的关注,为后人研究酶的本质奠定了基础。
2.布赫纳的实验能否证实资料1中关于“酶”的假说?
能,实验证明起催化作用的不是酵母颗粒,而是酵母细胞内的一类物质,而且这类物质易被高温、酸、碱等条件破坏。
3.萨姆纳的观点历经数年才被广泛接受,其原因是什么?
越来越多的酶被科学家们提取出来,并被发现组分都是蛋白质。
4.结合资料1、2、3的研究成果,说明切赫的研究对前述问题做出了什么补充。酶的来源、功能和化学本质是什么?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
巴斯德之前
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
巴斯德
李比希
布赫纳
萨姆纳
切赫
酵母细胞中某物质能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
引起发酵是酵母细胞的某种物质
发酵与
活细胞有关
证明脲酶是
蛋白质
少数RNA也有催化功能
1.合成场所:
2.化学本质:
活细胞内。
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极少数是RNA。
活细胞
催化作用
蛋白质
RNA
二、酶的化学本质
三、酶的作用原理
活化能:
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常态
活跃
状态
三、酶的作用原理
使反应加快的本质:
提高分子自身的能量使接近所需活化能。
图4-2
催化剂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示意图
加热:
正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代谢才能在温和的条件下快速进行。
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酶:
为什么酶对于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成千上万种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需要在常温常压下高效地进行,只有酶能够满足这样的要求。
细胞代谢中几乎所有的反应都是酶促反应,酶促反应中受到酶催化作用的分子称为底物。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了4000多种酶,并根据这些酶催化的反应类型,把它们分为氧化还原酶、水解酶和合成酶等,并赋予了每种酶一个系统名称,名称中明确标明酶的底物及催化反应的性质。例如,催化脂肪水解的酶名称是“脂肪水解酶”。很多酶还具有习惯名。水解酶往往以其来源和底物为名。例如,唾液腺分泌的催化淀粉水解的酶叫作唾液淀粉酶,胰腺分泌的催化蛋白质水解的酶叫作胰蛋白酶。还有一些酶的习惯名反映其功能。例如,ATP合成酶是催化ATP合成的酶,溶菌酶则是催化细菌细胞壁中肽聚糖水解的酶。
本节要点
1.酶是生物催化剂,其催化作用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知识梳理
化学本质
探索历程
酶的化学本质及作用
作用
识酶→取酶→辩酶→证酶
蛋白质、RNA
新陈代谢
催化作用
活化能
参与
行使
降低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