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教案+学案)3份打包4.3.1细胞呼吸的类型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教案+学案)3份打包4.3.1细胞呼吸的类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7-30 12:18:52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细胞呼吸的类型
有的家庭有自制葡萄酒的习惯。在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汁至容器容积的一半并加入少量酵母菌,几天后葡萄汁中就会产生气泡,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间或拧松瓶盖排气。一段时间后,美味的葡萄酒就酸好了。葡萄酒的酿制依赖于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密闭容器中由最初有O2到之后O2耗尽的过程中,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有无变化呢?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
细胞内的有机物在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二、细胞呼吸的方式
细胞呼吸是否都需要氧?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是否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呢?
酵母菌:单细胞真菌,真核生物,有细胞壁和液泡。营养条件好时可进行出芽生殖(无性生殖);营养条件不好时可通过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故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
酵母菌电镜照片
酵母菌结构模式图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寻找证据


设计实验
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科学设计实验
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分析变量
自变量:
因变量:
无关变量:
细胞呼吸的条件
细胞呼吸的产物
有氧
无氧
影响实验结果的可变因素
酒精、CO2
反应物的量、反应时间、pH、
温度、酵母菌的活性
寻找证据


设置对比组
寻找证据


有氧组实验装置
无氧组实验装置
寻找证据


阅读P102页资料,根据实验获得的信息,思考下列问题:
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吗?判断依据是什么?
2.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是否都生成酒精呢?
3.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消耗等量葡萄糖生成的CO2量相同吗?
4.尝试写出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总反应式。
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吗?判断依据是什么?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消耗葡萄糖,进行细胞呼吸。有氧组烧瓶内消耗O2,生成的CO2被NaOH溶液吸收,因此气体体积减小,而无氧组烧瓶内在不消耗O2的情况下生成CO2,导致气体体积增加。
2.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是否都生成酒精呢?
有氧组酵母菌液中没有产生酒精,而无氧组酵母菌液中产生了酒精。
3.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消耗等量葡萄糖生成的CO2量相同吗?
不相同。
4.尝试写出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总反应式。
C6H12O6+6O2
6CO2+6H2O+能量

(1)有氧呼吸总反应式:
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2)无氧呼吸总反应式:
有氧呼吸:
微生物细胞内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的过程常被称为发酵。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是最常见的微生物发酵形式。
细胞消耗氧气,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为H2O和CO2,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
在没有氧气参与的情况下,葡萄糖等有机物经过不完全分解,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C6H12O6+6O2
6CO2+6H2O+能量(大量)

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少量)

C6H12O6
2C3H6O3+能量(少量)

常见例子:
高等动物和人在剧烈运动时骨胳肌细胞会进行这样的呼吸;
C6H12O6
2C3H6O3+能量(少量)

有氧呼吸是在无氧呼吸的基础上进化产生的。与无氧呼吸相比,有氧呼吸能够更充分地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细胞使用,因此提倡慢跑:促进肌细胞有氧呼吸,防
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胀。
用透气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增加通气量,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
利用麦芽、葡萄、粮食和酵母菌以
及发酵罐等,在控制通气的情况下,
可以生产各种酒。
酵母菌
有氧条件下产生大量CO2
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和少量CO2
呼吸作用的类型
有氧呼吸(概念、反应式)
无氧呼吸(概念、反应式)
小结:

谢细胞呼吸的类型
【教学目标】
1.说明细胞呼吸的类型,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熟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化学反应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的家庭有自制葡萄酒的习惯。在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汁至容器容积的一半并加入少量酵母菌,几天后葡萄汁中就会产生气泡,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间或拧松瓶盖排气。一段时间后,美味的葡萄酒就酸好了。葡萄酒的酿制依赖于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密闭容器中由最初有O2到之后O2耗尽的过程中,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有无变化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走入新课,去探究细胞呼吸的类型。
二、讲授新课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
细胞内的有机物在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二)细胞呼吸的方式
细胞呼吸是否都需要氧?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是否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呢?我们一起设计实验来探究吧。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背景资料:
酵母菌:单细胞真菌,真核生物,有细胞壁和液泡。营养条件好时可进行出芽生殖(无性生殖);营养条件不好时可通过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故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
酵母菌电镜照片
酵母菌结构模式图
设计实验:
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科学设计实验
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阅读P102页资料,根据实验获得的信息,思考下列问题:
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吗?判断依据是什么?
2.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是否都生成酒精呢?
3.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消耗等量葡萄糖生成的CO2量相同吗?
4.尝试写出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总反应式。
每个学生先自己独立完成,然后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各组代表回答上述问题。教师点评,展示相应问题的答案。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CO2,在无氧条件下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的CO2。细胞呼吸的方式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细胞消耗氧气,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为H2O和CO2,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化学反应式:
无氧呼吸:在没有氧气参与的情况下,葡萄糖等有机物经过不完全分解,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化学反应式:
微生物细胞内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的过程常被称为发酵。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是最常见的微生物发酵形式。
原理应用:
类型
应用
原理




提倡有氧运动
不会因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积累过多的乳酸而使肌肉酸胀乏力
农作物栽培时及时松土透气
根的有氧呼吸(产生大量能量)促进无机盐(矿质离子)的吸收
稻田定期排水
避免根无氧呼吸产生大量酒精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使其腐烂
生产醋酸、味精等
利用醋酸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的有氧呼吸
发面
在馒头、面包的制作过程中,利用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使馒头、面包变得松软可口




选用“创可贴”、透气消毒纱布包扎伤口
为伤口创造有氧的环境,避免厌氧菌的繁殖,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伤口过深或被锈钉扎伤,需及时治疗
避免破伤风芽孢杆菌进行无氧呼吸而大量繁殖,引发破伤风
制作酸菜、酸奶、泡菜等
利用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小结:细胞呼吸的类型
【学习目标】
1.说明细胞呼吸的类型,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学习重难点】
理解并熟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化学反应式。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寻找证据——实验
阅读P102页资料,根据实验获得的信息,思考下列问题:
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吗?判断依据是什么?
2.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是否都生成酒精呢?
3.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消耗等量葡萄糖生成的CO2量相同吗?
4.尝试写出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总反应式。
二、知识巩固
1.下列可用于探究不同呼吸方式的实验材料是(
)
A.萌发的种子
B.蛔虫
C.草履虫
D.以上均可以
2.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呼吸实际上是在细胞内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
B.细胞呼吸实际上就是细胞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
C.细胞呼吸是细胞内有机物“缓慢燃烧”的过程
D.细胞呼吸发生在活细胞内
3.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A.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可以避免厌氧病菌的繁殖,从而有利于伤口的痊愈
B.水稻需要定期排水,如果稻田中的氧气不足,水稻根部会因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酒精的毒害作用,而使根系变黑、腐烂
C.利用酵母菌和乳酸菌的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和乳酸,可以酿酒和制作酸奶
D.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原因之一是人体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积累大量的乳酸和二氧化碳,会使肌肉产生酸胀乏力的感觉
4.如图中所示烧杯内装有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试管中装有澄清的石灰水,两日后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并有沉淀产生。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
A.大气中的CO2进入试管内
B.酵母菌进行光合作用时放出CO2
C.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时放出CO2
D.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放出CO2
5.如图是测量种子萌发时锥形瓶中气体体积变化的实验装置。锥形瓶中放的种子事先用水浸泡过并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清洗过(不影响种子的生命力)。实验开始时U型管左侧液面与右侧液面相平,每隔半小时利用标尺量出右侧液面高度变化,以下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种子在消毒剂中清洗是为了防止微生物呼吸作用干扰实验结果
B.此实验的目的是测定种子萌发时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的速率
C.一段时间后右侧液面高度不再变化,说明种子的细胞呼吸完全停止
D.为排除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要将装置中的NaOH溶液换成清水(其他保持不变)作为对照组
答案
1.A
2.A
3.D
4.C
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