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滑轮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如图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重和绳重,如果物体的重力分别为G1和G2,那么G1和G2的关系是( )
A.G1=G2
B.G1=2G2
C.G1=G2
D.无法判断
3.如图,用滑轮拉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F2、F3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F1>F2>F3
B.F1<F2<F3
C.F2>F1>F3
D.F2<F1<F3
4.下列关于使用滑轮组的优点的论述,较全面的是( )
A.一定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B.一定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有时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有时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D.肯定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省力与否要具体分析
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提升物体,既能省力又能改变施力方向的装置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日常生活或生产实践中使用的机械,能抽象为轮轴的是( )
A.
汽车方向盘
B.
桔槔
C.盘山公路
D.铁葫芦
7.山区的公路多修成环绕山坡的盘山公路,这样车辆向上行驶时可以( )
A.减小所必需的牵引力
B.提高机械效率
C.提高功率
D.减小所做的功
8.如图所示,斜面光滑,推力分别为F1、F2,把物体从斜面底端推至斜面顶端,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那么( )
A.F1大于F2,W1等于W2
B.F1小于F2,W1小于W2
C.F1大于F2,W1大于W2
D.F1小于F2,W1等于W2
9.如图所示,分别用不同的方式在水平地面上匀速拉动同一物体,物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均相等,不计滑轮和绳重,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各图中最省力的是( )
A.
B.
C.
D.
10.如图所示,沙桶通过定滑轮与水平桌面上的滑块相连,当沙桶和沙的总重为5N时,滑块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考虑空气阻力、绳重及滑轮和轴之间的摩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中,使用滑轮是为省力
B.当沙桶落地后,受到惯性作用滑块继续向右运动
C.滑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滑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若通过滑块拉动沙桶匀速上升,则施加在滑块上水平向右的拉力为10N
11.小宇同学想用10N的力提起重20N的物体,下列简单机械中(不计机械重及摩擦),不可以使用的是( )
A.一个定滑轮
B.一个动滑轮
C.杠杆
D.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12.如图所示,物体A通过动滑轮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8N,若滑轮绳子、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和摩擦力均不计,那么物体A与水平面的摩擦力以及2s内F所做的功分别为( )
A.8N,32J
B.16N,32J
C.8N,64J
D.16N,64J
13.如图,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重为10N物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重物上升速度为0.4m/s,不计绳与滑轮摩擦以及滑轮重和绳重,则拉力F的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 )
A.20N
0.2m/s
B.20N
0.8m/s
C.5N
0.2m/s
D.5N
0.8m/s
14.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提升物体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装置是( )
A.
B.
C.
D.
15.在图所示的装置中,每个滑轮重2N,物体G1重100N,物体G2重10N.此时G2恰能匀速下降。若在G1上加一水平向左的拉力,使G1匀速向左运动,则拉力F为( )
A.5N
B.6N
C.12N
D.112N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6.如图所示,物体甲和乙所受重力都为160N,滑轮重力及摩擦忽略不计,当用力分别匀速提起物体甲和物体乙时,F甲为
N,F乙为
N。
17.如图,分别用甲、乙两种形式的滑轮组把重为400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已知每个滑轮重20N,忽略绳子的重力以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图甲中车对绳子的拉力为
N,图乙中人对绳子的拉力为
N。
18.画出图中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最省力的绕法。
19.为了既可以省力,又能改变
,可以把
和
组成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轮组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
。如图所示,物体A重为100N,挂重物的钩子承受的拉力是
N,人匀速拉绳子的力是
N
(动滑轮自重、摩擦和绳重均不计)。
20.如图为一动滑轮的示意图,如果把它看作是一个杠杆,则O为支点,动力臂是
,阻力臂是
(用图中的字母表示)。由此可以看出动滑轮是一个
杠杆(填省力或费力)。
三.计算题(共4小题)
21.用一个动滑轮将重100N的货物从地面匀速提高到9m的高处,所用的拉力为60N.(忽略绳重和摩擦)求:
(1)动滑轮重。
(2)提升重物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和总功
22.如图所示,通过滑轮组用200N的拉力在20s内将重为480N的物体匀速提高2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动滑轮重;
(2)绳自由端的移动速度为多大?
(3)若重物再增加150N,要使重物匀速上升,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至少多大?
23.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利用一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下表是在利用该滑轮组将一物体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时采集到的信息:
物体所受重力G/N
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N
滑轮组做的有用功W有用/J
拉力做的总功W总/J
500
200
1000
1200
(1)通过计算确定该滑轮组提起物体的绳子段数,并在右边虚线框中画出该滑轮组的组装示意图;
(2)用该滑轮组将重为80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时,拉力做的总功为多少?
24.如图所示装置中,不计滑轮的自重与摩擦。重100牛的物体A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匀速直线运动了2秒,已知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20瓦,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为重力的0.2倍。
求:(1)拉力F的大小。
(2)F所做的功。
(3)物体A所移动的距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
D。
2.
C。
3.
D。
4.
C。
5.
C。
6.
A。
7.
A。
8.
D。
9.
C。
10.
D。
11.A。
12.
D。
13.
A。
14.
C。
15.
C。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6.
160;80。
17.
400;210。
18.如图所示:
19.力的方向;定滑轮;动滑轮;几分之一;100N;50N
20.l1;l2;省力。
三.计算题(共4小题)
21.(1)用一个动滑轮提升物体,绳子的段数n=2,
由于忽略绳重和摩擦,由F=(G+G动)得动滑轮重:
G动=2F﹣G=2×60N﹣100N=20N。
(2)提升重物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
W有=Gh=100N×9m=900J;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2h=2×9m=18m,
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60N×18m=1080J。
答:(1)动滑轮重为20N;
(2)提升重物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为900J;总功为1080J。
22.(1)由F=(G+G动)可知,G动=3F﹣G=3×200N﹣480N=120N;
(2)物体移动的速度:v===0.1m/s;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3v=3×0.1m/s=0.3m/s;
(3)若重物再增加150N,要使重物匀速上升,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F′=(G′+G动)=(480N+150N+120N)=250N。
答:(1)动滑轮重为120N;
(2)绳自由端的移动速度为0.3m/s;
(3)若重物再增加150N,要使重物匀速上升,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至少为250N。
23.
(1)由表格数据可知,提升物体重G=500N,拉力F=200N,有用功为1000J,总功为1200J。
由W有用=Gh可得物体升高的高度:
h===2m;
由W总=Fs可得拉力端移动距离:
s===6m;
由s=nh可得使用滑轮组提起物体的绳子段数:
n===3。
因此该滑轮组最少有一动、一定两个滑轮,先从动滑轮的上面挂钩向上开始绕起,依次经过上面的定滑轮、下面的动滑轮,如图所示:
(2)n=3,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则绳端的拉力F=(G+G轮),
所以动滑轮重力:G轮=3F﹣G=3×200N﹣500N=100N,
当用该滑轮组将重为80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时,
拉力端移动距离:s=3h=3×1m=3m,
此时绳端的拉力:F′=(G′+G轮)=(800N+100N)=300N,
拉力做的总功:W总′=F′s=300N×3m=900J。
答:(1)该滑轮组提起物体的绳子股数为3,该滑轮组的组装示意图如上图所示;
(2)用该滑轮组将重为80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时,拉力做的总功为900J。
24.(1)由题意可知,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
f=0.2G=0.2×100N=20N,
不计滑轮的自重与摩擦,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拉力F的大小:
F=2f=2×20N=40N;
(2)由P=可得,F所做的功:
W=Pt=20W×2s=40J;
(3)由W=Fs可得,拉力F移动的距离:
s===1m,
由于拉力作用在动滑轮的轴上,所以费力但省一半的距离(即拉力F移动的距离为物体移动距离的一半),
则物体A所移动的距离:
sA=2s=2×1m=2m。
答:(1)拉力F的大小为40N;
(2)F所做的功为40J;
(3)物体A所移动的距离为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