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二 3.1 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 课件(共15张PPT)+教案+学案(含答案).docx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二 3.1 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 课件(共15张PPT)+教案+学案(含答案).docx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7-30 13:50:53

文档简介

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
【教学目标】
1.理解染色体的结构。
2.掌握染色体的形态特征、类型、特点。
3.通过学习各种生物染色体的数目,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教学重点】
染色体的形态特征、类型、特点。
【教学难点】
染色体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类基因组大约有3×109个碱基对,每个碱基对长约0.34nm,理论上这些碱基对的总长度约为100cm,而人的细胞直径为10~20μm,这就意味着细胞核里的DNA或者以散乱的细丝状存在,或者被浓缩成其他的形式。作为遗传物质的DNA,传递遗传信息时,在细胞内必须有序地排列才能准确地传递给子代。那么,DNA在细胞核里的存在形式是什么样的?又是以哪种形式向子代细胞传递的呢?(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讲授新课
(一)DNA和蛋白质的结合构成了染色质与染色体
在细胞分裂间期呈丝状,又叫染色质。当细胞进入分裂期,染色质就会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成为具有一定形态的染色体。细胞分裂中期时,染色体的形态最为清晰。
指导学生阅读第41页并观察图3-2从DNA到染色体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在本子上用箭头图解形式对染色体结构进行归纳。(提升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检查学生对染色体结构的认识情况。)
思考并回答: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什么?每个基本结构单位又由什么构成?
提问学生:核小体是怎样构成染色体的?(多媒体展示染色体的结构图,并对其进行讲解。)让归纳得较好的学生将自己归纳的内容板书在黑板上,并对其进行表扬。激励归纳不出来的后进学生。
(二)染色体的结构有助于DNA在子细胞中均等分配
1.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多媒体展示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1)着丝点所在的缢缩部分是主缢痕。
(2)着丝粒将染色体分为两个部分:长臂(p)和短臂(q)。
(3)一条染色体的两个染色单体互称为姐妹染色单体。在有丝分裂中期所观察到的染色体是经过间期复制的染色体,均包含有两条成分、结构和形态一致的染色单体。
2.染色体的类型(展示幻灯图片)
(1)中着丝粒染色体
(2)近中着丝粒染色体
(3)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4)端着丝粒染色体
3.染色体的特点
(1)同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和大小都比较稳定;
(2)不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和大小有很大差异,具有物种特异性。
每一种生物都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不同种生物,染色体数目往往不同。
提问:如果你要观察染色体形态,是大的好还是小的好观察?(知道观察染色体形态,是用大的好。同时引入下一个问题---染色体大小的表示方法。)
提问:染色体的大小用什么来表示?(染色体的大小用染色体的长度来表示。)
当堂检测
1.下列有关染色体形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在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最为清晰
B.染色体上的着丝粒区域,又叫做主缢痕
C.着丝粒将染色体分为长臂和短臂两部分
D.果蝇的染色体是观察染色体形态、研究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好材料
2.下面有关核小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核小体是随体的一种
B.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单位
C.核小体含有DNA和蛋白质
D.每个螺线管体中有6~8个核小体
3.下列关于染色体四级结构模型的理解,与之不符合的是(
D
)
A.核小体是染色质的结构单位
B.染色质丝是一级结构
C.螺线管体是细胞分裂时开始形成
D.超级螺线体就是四级结构
【板书设计】(共15张PPT)
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
人类基因组大约有3×109个碱基对,每个碱基对长约0.34nm,理论上这些碱基对的总长度约为100cm,而人的细胞直径为10~20μm,这就意味着细胞核里的DNA或者以散乱的细丝状存在,或者被浓缩成其他的形式。作为遗传物质的DNA,传递遗传信息时,在细胞内必须有序地排列才能准确地传递给子代。那么,DNA在细胞核里的存在形式是什么样的?又是以哪种形式向子代细胞传递的呢?
新课导入
一、DNA和蛋白质的结合构成了染色质与染色体
在细胞分裂间期呈丝状,又叫染色质。当细胞进入分裂期,染色质就会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成为具有一定形态的染色体。细胞分裂中期时,染色体的形态最为清晰。
分裂间期
分裂期
DNA和蛋白质
核小体
染色质丝
螺线管体
超螺线体
染色体
染色体的四级结构
螺旋盘绕
一级结构
二级结构
三级结构
四级结构
染色质的基本单位
核小体
DNA
蛋白质
盘绕
超级螺线体(染色质)
分裂中期螺旋折叠
染色体
螺线管体
二、染色体的结构有助于DNA在子细胞中均等分配
1.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2.染色体的类型
3.染色体的特点
(1)同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和大小都比较稳定;
(2)不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和大小有很大差异,具有物种特异性。
每一种生物都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不同种生物,染色体数目往往不同。
生物

大鼠
小鼠
果蝇

玉米
豌豆
小麦
水稻
染色体数目/条
46
42
40
8
6
20
14
42
24
果蝇幼虫唾液腺细胞染色体
巨大染色体,是观察形态和研究结构变异的好材料。
染色体的大小通用染色体的长度来表示。
当堂检测
1.下列有关染色体形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最为清晰
B.染色体上的着丝粒区域,又叫做主缢痕
C.着丝粒将染色体分为长臂和短臂两部分
D.果蝇的染色体是观察染色体形态、研究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好材料
D
2.下面有关核小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核小体是随体的一种
B.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单位
C.核小体含有DNA和蛋白质
D.每个螺线管体中有6~8个核小体
A
3.下列关于染色体四级结构模型的理解,与之不符合的是(  )
A.核小体是染色质的结构单位
B.染色质丝是一级结构
C.螺线管体是细胞分裂时开始形成
D.超级螺线体就是四级结构
D
知识梳理
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
DNA和蛋白质的结合构成了染色质与染色体
染色体的结构有助于DNA在子细胞中均等分配

谢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
【学习目标】
1.理解染色体的结构。
2.掌握染色体的形态特征、类型、特点。
3.通过学习各种生物染色体的数目,提高生物学素养。
【学习重点】
染色体的形态特征、类型、特点。
【学习难点】
染色体的结构。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寻找证据——阅读
阅读课本P40页资料,根据阅读获得的信息,思考下列问题:
1.DNA与蛋白质结合构成了丝状的染色质,进而又形成染色体的结构,说明了什么问题?
2.染色质和染色体出现在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说明了什么问题?
二、知识巩固
1.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在分裂间期为丝状结构,易被斐林试剂染色
B.染色体在分裂期形态固定
C.分裂中期的着丝粒上有两条染色体
D.纺锤丝附着的位置是着丝粒
2.下面有关核小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核小体是随体的一种
B.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单位
C.核小体含有DNA和蛋白质
D.每个螺线管体中有6~8个核小体
3.下列关于巨大染色体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含有特别大的DNA分子
B.螺旋化程度远大于一般染色体
C.染色质丝多次复制而不分开所造成
D.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4.在电镜下我们可以看到染色质丝呈念珠状,其中的这些小珠子叫做(
)
A.基因
B.着丝粒
C.核小体
D.芽球
5.下列关于染色体四级结构模型的理解,与之不符合的是(
)
A.核小体是染色质的结构单位
B.染色质丝是一级结构
C.螺线管体是细胞分裂时开始形成
D.超级螺线体就是四级结构
6.依据着丝粒在染色体位置的不同,可将染色体划分为几种类型(
)
A.2
B.3
C.4
D.6
7.在高倍镜下可见到什么上面有许多横纹(
)
A.人的唾液腺染色体
B.人体肌细胞染色体
C.玉米染色体
D.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
答案
1.选D.染色体在分裂间期为丝状结构,称为染色质,易被碱性染料染色;染色体在分裂期形态不断发生变化;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有两条染色单体。
2.选A.在染色体的一端通过次缢痕相连的一个球形或棒状的突出物,叫做随体。而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单位,分布在整个染色质(染色体)中,故A是错误的。
3.选C.染色质丝多次复制不分开,必然使染色体变得较为粗大,在显微镜下清晰易见。
4.选C.
5.选D.超级螺线体是三级结构,染色体是四级结构。
6.选C.
7.选D.果蝇唾液细胞染色体为巨大染色体,其某些部位有许多横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