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初升高化学衔接班第2讲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三化学初升高化学衔接班第2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07-01 21:0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三化学初升高化学衔接班第2讲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初升高化学衔接班第2讲
知识系统小结: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二. 知识要点:
初中化学所涉及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主要包括以O2、H2、C、S、P等为代表的非金属单质,以Fe为代表的金属单质,以CO、CO2等为代表的非金属氧化物,以CuO等为代表的金属氧化物,以及酸、碱、盐等。这些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通过“三表一图”进行简要概括。即:物质分类表、金属活动顺序表、常见物质溶解性表、八圈图(即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图)。
“物质分类表”的内容已在专题一中做了较详细的讲解,在此着重分析八圈图和另外二表的内容。
1. 各类物质相同转化关系图(俗称八圈图)
在上图中所涉及的反应规律可简记为:
两条纵线通到底(七条规律)(1)~(7)
四条横线相联系(四条规律)(8)~(11)
六条交叉成网络(六条规律)(12)~(17)
17条规律须牢记
反应规律 示例
纵向:
(1)金属+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可溶)+水碱(可溶)
(3)碱(难溶)碱氧(难溶) + 水
(4)酸+碱盐+水
(5)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6)酸性氧化物(易溶)+水酸(易溶)
(7)酸(易挥发 / 难溶)酸氧+水(易挥发 / 难溶)
从纵向来看,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其中金属元素相同。
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酸(含氧酸)盐,其中非金属元素相同。
横向:
(8)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
(9)碱氧+酸氧(含氧酸)盐
(10)含氧酸盐碱氧+酸氧
(11)盐+盐两种新盐
交叉:
(12)酸+碱氧盐+水
(13)碱+酸氧盐+水
(14)酸+盐新酸+新盐
(15)碱+盐新碱+新盐
(16)金属+酸盐+
(17)金属+盐新盐+新金属
以上十七条规律的应用:
(1)可知某物质的性质。
(2)可知某物质的制法。如:(4)、(8)、(9)、(11)~(17)为盐的十种制法。
(3)已知各类物质间的相互关系。
说明:
<1> 以上各规律为各物质间相互转化的一般规律,具体到某些物质有些规律要具体分析,未必均适用。
如:制取的方法与制取的方法各有几种?(思考)
答:制取:







因为无氧酸盐,故规律(9)、(13)不适用。
因为难溶碱,故规律(15)不适用。
∴ 只有如上7种制法。
制取:



因Cu为H后金属,为难溶碱、CuO不能直接与SO3反应生成CuSO4,Ag2SO4为微溶物,不符合与CuCl2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也不能与Cu 发生置换反应等原因,∴ CuSO4只有上述三种制取方法(初中范围内,方法③也不常见)
<2> 此外,在物质的制取中还有一些常见的规律,如:
对于盐+酸新盐+新酸,有如下规律:
① 强酸弱酸
如:
② 稳定的(不易分解的)酸不稳定的(另分解的)酸。
如:
③ 高沸点(不易挥发的)酸低沸点(易挥发的)酸。
如:
④ 可溶性酸难溶性酸。
如:
<3> 从反应规律与反应类型的关系来看。
属于化合反应的有:规律(1)、(2)、(5)、(6)、(8)、(9)。
属于分解反应的有:规律(3)、(7)、(10)。
属于置换反应的有:规律(16)、(17)。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规律(4)、(11)、(12)、(14)、(15)。
规律(13)不属于任何一种基本反应类型。
初中阶段不属于任何一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反应包括:
酸氧+碱盐+水
2. 金属活动顺序表及其使用范围:
(1)金属活动顺序: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以前的较活泼金属,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置换出酸中的氢,氢后的金属则不能。较活泼的金属能将不活泼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3)很活泼的金属与某些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碱,然后碱再与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无金属生成。
如:铁钉与溶液反应,可在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Cu),溶液逐渐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反应方程式为:
若将新切好的金属钠(钠单质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易与水、空气反应,通常保存于煤油中,其表面有氧化膜。用时需用小刀切去其表面的氧化膜,随切随用)放入溶液中,则不会得到红色的Cu,溶液也不会由蓝色的直接变为澄清的无色的,事实上,反应现象为:钠在液面上熔为光亮的银色小球,四处游动,并同时伴随着“嘶嘶”的响声,反应完全后生成蓝色絮状沉淀。若钠的颗粒较大,而反应容器口较小的话,还可见到在液面上发生燃烧现象,生成物中有黑色物质。
解析:这是因为Na为很活泼的金属,它可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和。
若做Na与反应的实验,可以收集所得的气体,点燃产生爆鸣声可证明为,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 ~ 2滴酚酞,溶液变为红色,证明生成物为碱。
生成的再与反应,则产物为蓝色絮状沉淀。
容器口较小时观察到的燃烧现象是由于Na与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而又未能及时散失,达到的着火点使之燃烧,又进一步放热,使部分分解,因此产物中会有黑色物质()出现。
化学方程式:
(,)
结论:金属活动顺序表表示金属单质的原子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变为阳离子的能力,其位置越靠前,表明该金属的原子在溶液中失电子的能力越强。而其对应的阳离子在水溶液中得电子的能力越弱。
即:金属活动性越强,金属越易失电子进入溶液。
金属活动性越弱,金属阳离子越易得到电子而从溶液中析出。
(4)浓硫酸及浓、稀硝酸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即不发生置换反应。
(5)铁与非氧化性的酸或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亚铁盐,即铁为+2价。
(6)金属活动性顺序只适用于金属和酸、金属和盐发生的置换反应,不能用于复分解反应,也不宜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去说明非水溶液中的某些反应,如:
3. 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
(1)酸:无机化合物中,除硅酸()不溶于水,大多数常见的酸易溶于水。
(2)碱:一水合氨()、易溶;微溶;其余碱不溶于水。
(3)盐:铵盐、钾盐、钠盐、硝酸盐易溶;盐酸盐中(氯化亚汞)不溶,其余溶;硫酸盐中不溶,、微溶,其余都溶;碳酸盐中,溶,微溶,其余不溶;磷酸盐、硫化物中除溶外,其余不溶。
(4)酸中为强酸,为中强酸,
为弱酸。
(5)可溶性碱除(弱碱)外均为强碱,不溶性碱为弱碱。了解酸、碱、盐的溶解性的应用之一是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4. 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
(1)复分解反应需在溶液里才能发生,在固态时无自由移动的离子时不发生反应。还要看生成物是否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① 产生沉淀 ② 放出气体 ③ 生成难电离的水
(2)复分解反应常发生在下列几条反应规律中:
① 酸+碱盐+水(有强酸或强碱,至少一种物质可溶,若碱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
② 酸+碱性氧化物盐+水(碱氧可不溶于水,但要溶于酸,酸为强酸)
③ 酸+盐新酸+新盐(盐可不溶于水,但要溶于酸,酸为强酸)
④ 碱+盐新碱+新盐(反应物的碱和盐均要溶于水)
⑤ 盐+盐两种新盐(反应物均要溶于水)
【典型例题】
[例1] 科学实验发现,有一类酸溶液的酸根离子(可用表示)与的化学性质类似,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类酸溶液的通性。
(1) ; (2) ;(3) ;
(4) ;(5) ;
解析:题中所给予的信息是,酸根与性质相似,即与的性质相似,的通性与的通性相似,由此可以得出答案:
(1)
(2)
(3)
(4)
(5)
[例2] 有三种金属M、N、R,其氧化物中只有N的氧化物溶于水,且水溶液pH值大于7,已知R能从溶液中置换出,R不溶于盐酸,M能在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则M、N、R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正确位置是( )
A. M、N、H、R B. R、M、H、N
C. R、H、M、N D. N、M、H、R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实际反应推导金属活动性顺序,关键是先确定一个标准,其他的与它相比较。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而不管它是在氢前还是在氢后,但要注意金属与盐反应时,盐应为可溶性盐。根据题意溶于水且水溶液pH>7的碱性氧化物只有和,这些金属的活动性都很强。又据题干信息可知,,M是铁,故M、N、R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应为N、M、H、R。
答案:D
[例3] 某化工厂有甲、乙两个车间,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澄清透明,共有、、、、、六种离子。
(1)甲车间的废水中含有三种离子,明显呈碱性,则甲车间废水中不可能存在的阳离子是 。
(2)乙车间的废水中含有另外三种离子,其中阴离子是 。
(3)如果加足量的铁粉,把甲车间和乙车间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某些离子转化为两种沉淀,经过滤后的废水主要含(填化学式) 可用来浇灌农田。
解析:此题联系生产实际考查综合能力。根据两个车间排放的工业废水澄清透明,可知废水中无沉淀物存在,每个车间废水中的离子间不会发生反应(能共存),由甲车间的废水含三种离子且呈碱性,说明甲车间的废水中含有,则无、,甲车间废水中不可能存在的阳离子是、,则只能是、、,乙车间废水中含有另外三种离子只能是、、;如向乙的废水中加足量铁粉,可回收其中的、;如果将甲车间和乙车间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使废水中的、、、转化为、两种沉淀,经过滤后废水中主要含有(属复合肥),其溶液可浇灌农田。
答案:(1)、;(2);(3)
[例4] 某工厂中含有少量氧化铜和锌粉的废渣与废盐酸混合形成污水,若向污水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则处理后的水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
A. 、 B. 、
C. 、 D. 只有
解析:理解题中各物质加入的先后顺序及量之间的关系是解此题的关键。含有少量氧化铜和锌粉的废渣在未加入铁粉前先与废盐酸作用:
,,未反应完的废盐酸与加入的铁粉继续反应直至废盐酸消耗尽:,另外,铁粉还要与溶液中的反应:,至反应完,铁粉仍有剩余(∵ 铁粉足量),此时溶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只有与未参与反应的。
答案:B
[例5] 在某无色透明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B. 、、、
C. 、、、
D. 、、、
解析:此题为离子共存问题的考察。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必须相互不起反应,另外还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无色”,说明虽能共存但有色的离子也不符合要求。
A中与,反应生成;B中为蓝色;D中为紫色,且与反应生成。
答案:C
[例6] 某溶液中可能有下列阴离子:、、、。
(1)当溶液中存在大量时,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2)当溶液中存在大量时,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3)当溶液中存在大量 和 离子时,上述阴离子都不能存在。
解析:此题仍为离子共存问题,解题关键是要了解哪些离子不能共存,即符合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为沉淀,与、反应生成、,二者均易分解为水和气体(和)。
答案:
(1)、
(2)、、
(3)、
【模拟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P—31 Cl—35.5
K—39 Ca—40 Cu—64 Zn—65
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填在下表中。(每题1分,本题共1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下列变化中,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的是( )
A. 固体碘受热变成蒸气
B. 蜡烛被点燃时发生的变化
C. 玻璃被金刚石刻划
D. 干冰蒸发使水蒸气凝结成水滴
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不锈钢 B. 自来水
C. 葡萄酒 D. 复合肥料硝酸钾
3. 有如下粒子结构示意图:、、。有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们是同一元素的粒子
B. 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C. 它们都是原子
D. 它们都是离子
4. 下列同组内的两种物质中,(金属离子除外)所含相同元素的化合价完全相同的是( )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5. 含有硫的煤,在火炉中如果不充分燃烧,则排放出的能污染空气的气体为( )
A. 和 B.
C. 和 D.
6. 下列同组内的两种物质中,一种可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另一种可用来在工业上制取生石灰的是( )
A. 胆矾、纯碱 B. 胆矾、烧碱
C. 熟石灰、石灰石 D. 熟石灰、纯碱
7. 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质量减小的是( )
A. 酒精 B. 固体烧碱
C. 浓盐酸 D. 碳酸钠晶体
8. 时,硝酸钾溶液中溶有20g硝酸钾,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A. 20g B. 25g C. 20% D. 无法确定
9. 下列同组内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 和稀硫酸
B. 和溶液
C. 溶液和稀硝酸
D. 和溶液
10. 下列溶液中的物质,能和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并能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
A. 溶液 B. 溶液
C. 溶液 D. 溶液
11. 实现下列物质的转化时,只有加入酸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
B.
C.
D.
12. 实验室用于检验盐酸和其他电离时能产生的化合物的试剂是( )
A. 稀盐酸和石灰水 B. 氢氧化铁
C. 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 D. 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13. 除去粉末中混有的少量,应采用下列方法的是( )
A. 加水、搅拌、过滤、常温下慢慢挥发
B. 加适量稀硫酸、搅拌、加热蒸发
C. 加适量氯化钡溶液、搅拌、过滤、慢慢挥发
D. 加适量石灰水,搅拌、慢慢挥发
14. 下列四种物质中,磷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 B.
C. D.
15. 等质量的分别充分燃烧,产生温室气体最多的是( )
A. B.
C. D. 无法确定
二. 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填在下表中。每题2分。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的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一对一错不给分。(本题共20分)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6. 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的是( )
A. 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 B. 蒸馏水
C. 氢氧化钠 D. 单质碳
17. 下列做法中,可能会导致人中毒的是( )
A. 生理盐水用于给病人输液
B. 工业酒精用于配制饮料酒
C. 工业用盐亚硝酸钠用于腌渍咸菜
D. 胃酸过多的病人内服含的药物
1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和属于同类化合物,但它们在水溶液里电离时生成有不同的阴离子,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有所不同
B. 无氧酸的正盐一定不含氢、氧元素
C. 能电离产生氢离子的化合物一定属于酸
D. 将加入到滴有石蕊试液的蒸馏水中,溶液显蓝色
19. 检验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离子,合理的方法是( )
A. 只加入溶液
B. 加入和的混合溶液
C. 先加溶液,再加稀硝酸
D. 先加稀盐酸,再加溶液
20.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能使氢氧化钡溶液变浑蚀
C. 能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可能既没有沉淀析出,也没有气体放出
D. 滴有石蕊的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仍显红色
21. 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它们分别是中的一种,若将丁的溶液滴入到乙的溶液中,则产生白色沉淀,向这种白色沉淀中滴加甲的溶液,沉淀溶解并放出一种无色气体。据此做出的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 甲一定是
B. 乙一定是
C. 丙一定是
D. 丁一定是
22. 质量相等的两块金属A和B分别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A置换产生的氢气比B多,若A、B两金属在其氯化物中均为+2价,则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 相对原子质量A>B
B. 相对原子质量A<B
C. 金属活动性一定是A>B
D. 金属活动性一定是A<B
23. 下列每组内的三种物质中最后一种物质均为过量(充分反应后,该物质有剩余),分别向各组物质中加适量水,使它们充分反应后,静置、过滤,所得滤渣中有两种物质的是( )
A.
B.
C.
D.
24.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其他试剂,只需利用组内物质,就能加以鉴别的是( )
A.
B.
C.
D.
25. 如图: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烧杯,调节至平衡,向两边烧杯中分别注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再向两烧杯中分别投入质量相等的锌粒和镁条,待反应停止后,天平指针的可能指向是:① 刻度盘上偏向放锌粒的一方;② 刻度盘的中央;③ 刻度盘上偏向放镁条的一方,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仅③
C. ①、② D. ②、③
三. 填空题(本题共23分)
26. (7分)请用氢、碳、氧、钠、硫、铜等元素中的有关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写出化学式)
(1)难溶于水的黑色碱性氧化物 ;
(2)无氧酸 ;
(3)能使生石灰转化为熟石灰的物质 ;
(4)含氧酸的正盐(它的浓溶液与浓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 ;
(5)加热条件下能被分解的碱式盐 ;
(6)蓝色的结晶水合物 ;
(7)能与人体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的物质 。
27. (3分)将 溶液分别滴入稀硫酸和硝酸银溶液中,都能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这两种沉淀物分别是 和 。
28. (4分)有的硝酸钾溶液500g,将200g该溶液在下蒸发掉50g水后,溶液恰好饱和,若另取两份质量均为100g的原溶液,分别进行下列操作(溶液温度不变):
(1)对其中一份溶液,需蒸发掉 g水,溶液恰好饱和;
(2)对另一份溶液,加入12.5g硝酸钾,完全溶解后,溶液也恰好饱和,则在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原500g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 ,含有钾元素的质量为 g(精确至0.1g)
29. (4分)通电分解水时,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现用31.8g 0.50%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通电分解水的实验,经过一定时间后,得到0.20g氢气,同时会得到
g氧气,此时剩余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成了 %。
30. (3分)在化学反应中,如果将A、B、C三种物质各15g混合均匀后加热,生成30gD,此时,再向残留物中加入10gA,加热后继续反应,则反应物中只有C有剩余,则第一次反应停止时剩余C的质量是 g;A、B、C三种物质恰好完全化合时的质量比为 ;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则m与n的比= 。
31. (2分)将溶液和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的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在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得到滤液和固体,若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 。
四. 简答题。(本题共30分)
32. (8分)按要求各写出一个有硫酸镁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1)同时有非金属单质生成的置换反应
(2)中和反应
(3)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
(4)盐与酸反应,同时有气体生成
33. (8分)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中制氧气的反应。(要求生成物中含三种纯净物)
(2)有红色金属单质生成的置换反应。(该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
(3)用气体氧化物还原氧化铁。
(4)用过量的石灰乳(熟石灰的悬浊液)吸收二氧化硫
34. (2分)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中的若干种组成,将其进行检验,其过程和结果为:
据此推断:原白色固体中肯定不含有 。
35. (5分)下图所示装置中: 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和收集; 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和收集; 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和收集。(填写装置的代号)
使用上述实验室制的发生装置(不得作任何改动),可以进行下列实验中的 (填写实验的代号)。供选择的实验:a. 氢气还原氧化铜;b.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 加热碱式碳酸铜。
① ② ③ ④
36. (7分)实验室利用下列实验装置来测定铜的氧化物的组成。
(1)若气体a为纯净的氢气,在点燃A装置中酒精灯以前,要将氢气通过整个装置一段时间,其目的是 。
(2)若气体a为纯净的氢气,当铜的氧化物完全被还原为时,称得的质量为6.4g,同时称得B装置的质量增加了0.9克,则这种铜的氧化物中铜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的原始计算式为 ,该铜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3)若气体a为混有少量的氢气,而又未经干燥处理直接通至装置A中,当铜的氧化物完全被还原为时,仍然利用称量的质量和B装置增加的质量的方法来完成这个实验,将使测定结果中铜元素与氧元素质量之比的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
(4)若气体a为混有少量的氢气,不增加任何其他实验装置也不改动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仍用其来测定的组成,必须测得哪些数据才能得到x的值?
五. 计算题。(本题共12分)
37. (7分)向氯化镁和氯化钠的混合物25g中加入密度,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50mL,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73g 5%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原混合物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
38. (5分)一定质量的乙醇在空气中燃烧不充分时生成的总质量为26.8g,其中的质量为10.8g。求:
(1)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
(2)生成的的质量。
参考答案
一. (15分)每题1分
1. B 2. D 3. B 4. C 5. A
6. C 7. D 8. D 9. B 10. C
11. A 12. D 13. A 14. C 15. B
二. (20分)每题2分
16. BD 17. BC 18. A 19. D 20. A
21. AC 22. B 23. CD 24. B 25. C
三. (23分)
26. (7分)每空1分。
(1) (2)
(3) (4)
(5) (6)
(7)
27. (3分)每空1分。
(或氯化钡) (或硫酸钡) (或氯化银)
28. (4分)每空1分。 25;50g;25%;48.3
29. (4分)每空2分。1.6;53
30. (3分)每空1分。9;;
31. (2分)每空1分。和;和
四. (30分)
32. (8分)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
(1)
(2)
(3)
(4)
(或)
33. (8分)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
(1)
(2)
(或)
(3)
(4)
34. (2分)
35. (5分)②1分;①、④2分;③1分;c1分
36. (7分)
(1)排除整个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1分
(2) 2分 1分
(3)偏小 1分
(4)分别将未反应时的的质量及完全被还原后得到的的质量称出。
2分
五. (12分)
37. (7分)
解:溶液中的质量
1分
设与反应的的质量为
40 36.5
2分
与反应的的质量为
1分
设混合物中的质量为
95 80
8g
2分
原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
1分
答:原混合物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为。
38. (5分)
解:10.8g中氢元素的质量=
1分
参加反应的的质量
1分
生成的的质量之和
1分
设生成的质量为x,则生成的质量
9.2g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与生成的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之和相等,所以有: 1分
解得:
1分
答:(1)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为9.2g;
(2)生成的的质量为13.2g。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