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1. 草原 老舍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第二课时
同学们认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思考可以把文章分为几部分?
3、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回顾旧知
本文写了美丽的草原以及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
一、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事?
新知讲解
二、思考可以把文章分为几部分?
第一部分(1):
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
第二部分(2-3):
写主人喜迎远客的场景。
第三部分(4):
写蒙古包内主客联欢的场景。
第四部分(5):
写主客话别的情景。
新知讲解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初到草原看到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作者初到草原看到了天空、草原、小丘、羊群、骏马、大牛。
特点:这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清鲜,天空明朗,草原一碧千里,小丘线条柔美,羊群多而自由,骏马、大牛有时静立不动,像陶醉在这美景中一样。
新知讲解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碧”是形容青草很绿。“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一”是“全”和“都”的意思。总起来是说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这句话写出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但不因空旷而显得苍茫。这句话也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新知讲解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把______比作白色的大花,把_______比作绿毯。
羊群
草原
比喻句
新知讲解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回味”,细细地回忆,品味。
在作家的眼中,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新知讲解
自由朗读课文第2一5自然段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比喻
把 比作 。
河
带子
新知讲解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为什么把迎接的人群比作彩虹呢?
因为写马群,突出一个“快”。“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马疾驰,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些都说明迎接者心情的急迫和愉悦,体现出了蒙汉情深。
新知讲解
蒙古族人民是怎样迎接、款待、送别客人的?
从蒙古族人民跑几十里去迎接客人、盛情款待远客、敬酒联欢、深情话别等可以看出蒙古族和汉族之间的深情厚谊,体现了一种人情美。
新知讲解
迎 客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草原人民从很远的地方迎接客人,体会到牧区人民情深意长。
因为马队是从小丘上过来的,所以远看像一条彩虹。“飞”字体会到主人迎客心切。
新知讲解
待 客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蒙古族人用自己民族特有的风味食品来款待我们。这让我们体会到蒙汉两族人民亲如一家。
新知讲解
敬酒
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要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
主客互相敬酒,齐声歌唱,体现了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
新知讲解
联 欢
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
尽情联欢,可见蒙汉两族人民情谊深厚。
新知讲解
话 别
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何忍别”意为怎能忍心分别,
“话斜阳”意为在夕阳下告别。
最后这句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表达了蒙汉人民亲如骨肉,团结友爱的感情。
新知讲解
说说你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理解:
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这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
体会:
这句话作为全篇的结尾,点明了蒙汉两族团结情深的中心。
新知讲解
课文主题
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人民热情欢迎、款待的情景,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
主题归纳
一、看拼音,写词语。
jìnɡ jiè shāo wēi mǎ tí
( ) ( ) ( )
yī shɑnɡ lǜ tǎn jū shù
( ) ( ) ( )
境界
稍微
马蹄
衣裳
绿毯
拘束
随堂练习
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不管……总…… 既……又……
1.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 )大方,( )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2.( )唱的是什么,听者( )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既
又
不管
总
随堂练习
三、理解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课文是按照__________ 的顺序叙述的,《草原》一课的作者是_________。这篇课文不仅为我们展现了________的草原风光,而且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之间浓浓的民族情。
事情发展
老舍
美丽
蒙汉
随堂练习
草原
景物美:
人情美:
天空明朗
空气清鲜
平地:一碧千里
小丘:翠色欲流
远道迎客 热情款待 话斜阳
蒙汉情深
赞美草原
板书设计
熟读课文,并背诵第一自然段。
课后作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