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七年级下册 生物 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五四制)七年级下册 生物 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学案(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7-30 21:1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学习目标】
1.描述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
3.了解瞳孔在调节进入人眼的光线强弱时的大小变化。
4.关爱有视觉障碍的人群。
5.描述耳的结构及其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6.理解听觉的形成过程。
7.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
【学习重难点】
(一)重点:
1.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和视觉的形成过程。
2.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二)难点:
1.视觉的形成。
2.听觉的形成过程。
【学时安排】
2学时
【第一学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掌握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观察教材图Ⅳ-57人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说一说眼球的晶状体、瞳孔和视网膜分别相当于照相机的什么结构?
(2)请同学们利用一分钟的时间熟悉眼球的结构,然后通过眼球模型,分析眼球的结构,并说出每一部分结构的功能。
记忆比拼:我们看谁填的快。
2.描述视觉形成的过程。
(1)完成下面的过程:
物体反射的光线 ______ ______ _____ _____ ____ ______ _____ 形成视觉。
(2)拓展反思:
①根据视觉的形成过程,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像,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物体都是正立的?
②视网膜上成像后人就一定能看到物体吗?
③我们在电视上有时会看到这样的故事情节:两个人在争执的过程中,其中一个人摔倒,撞伤了后脑勺,结果就失明了。这个人的眼球一点都没有受伤,为什么丧失了视觉呢?
3.探究人的瞳孔的变化。
(1)分组完成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人的瞳孔大小能改变吗?)
作出假设:根据以下情景作出假设:
从明处到暗处,从暗处到明处的生活情景,猫的瞳孔的大小变化情况。
制定实验方案(提示:可利用手电筒);
讨论和完善方案(小组间相互评价方案);
实施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反思实验得失。
(2)拓展反思:瞳孔的大小是由眼球的什么结构控制的?
4.近视及其预防。
(1)近视的成因:眼球的前后径 或晶状体变 ,致使物象落在视网膜 。
(2)矫正:配戴 。
(3)预防:作到 和 。
(4)拓展反思:依据近视的成因,尝试解释远视眼的成因?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人的眼睛有的呈黑色,有的呈蓝色,与人眼色有关的结构是( )
A.角膜 B.虹膜 C.结膜 D.巩膜
2.外界光线要到达视网膜,可以不经过的结构是( )
A.角膜 B.脉络膜 C.晶状体 D.玻璃体
(二)识图作答。
1.写出图中数字各代表的是眼球的什么结构。
2.如果把人的眼球比作一架照相机,那么装入的底片相当于图中的[ ]________。
3.有一失明患者,经检查眼球的结构完好无损,原因之一可能是图中[ ]_______发生了病变。
(三)尝试应用。
1.有两个盲人,一个因工作时被利器损伤了眼睛而失明,另一个是因不慎摔伤了头部,虽然眼睛未受伤,但也失明,请问,这二人失明的原因可能是什么?我们在生活中应如何对待他们。
2.出示无障碍通道的图片,让学生分析它的作用,并呼吁同学们要关爱盲人。
【第二学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耳的结构及各主要部分的功能。
(1)四人为一组完成课本《观察与思考》的讨论题,举出生活中的其他实例(2~3个),从中认识到听觉的重要性。
(2)展示耳的结构模型,对照课本完成对耳的结构和功能的认识。
比一比,看谁填的快:
(3)拓展反思:
①耳的结构中有听觉感受器的结构是 ,将耳与咽部相通的结构是 、 。
②生活中有些人经常晕车和晕船的主要原因是与 有关。
2.听觉的形成过程。
(1)观察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示意图,描述听小骨和鼓膜、耳蜗的关系。想象一下当鼓膜振动的时候听小骨和耳蜗会产生什么现象?
(2)听觉形成的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 传到 , 的振动通过 传到 ,刺激了 内对 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 传给 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3)将所学的听觉的形成过程总结一下:
声波 大脑听觉中枢 形成听觉
(4)拓展反思。
依据耳的结构及听觉的形成过程,思考:耳的哪些结构受到损伤,有可能导致耳聋。
3.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听觉卫生。
(1)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突然暴露在极强的噪音下, 会破裂出血,使人失去听觉。
(2)为了保护耳和听觉,除减少和消除噪声外,平时还应当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不要用 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 或 ;二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 ,三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 感染。
(3)拓展反思:
凯伦曾经渴望上帝给她三天的光明,我们该如何对待盲人?又该如何对待聋人?生活中你是否向盲人献过爱心?
【达标检测】
1.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由于气压变化大,乘务员有时要给乘客分发口香糖并要求他们完成咀嚼动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A.保护鼓膜 B.防止打瞌睡
C.帮助呼吸 D.保持口腔卫生
2.小强的爷爷平时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摘下眼镜;奶奶平时不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戴上眼镜。请判断爷爷和奶奶戴的眼镜分别是( )
A.凸透镜、凹透镜 B.凹透镜、凸透镜
C.都是凸透镜 D.都是凹透镜
3.放爆竹和礼花时,若你在一旁观看,最好张开嘴或捂住耳朵、闭上嘴。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 )
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B.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C.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D.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
4.小兵感冒了,咽部发炎没有及时治疗,却引起了中耳炎,这是因为病菌通过( )侵染到中耳。
A.外耳道 B.咽鼓管
C.喉 D.耳廓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