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科学第2讲
机械运动
(1)定义:物体的空间________不断发生改变的过程叫做机械运动。
(2)分类:根据物体运动的路线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直线运动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2.
参照物:以某一物体为________来判断另一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就是参照物。
3.
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方法:如果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物体就是________的,否则就是静止的。
4.
静止和运动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___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____。(没有绝对的静止或运动,只有相对的静止或运动)
2、速度
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在相同时间内比较路程,路程大的,运动得______,如图甲。
(2)在相同路程内比较时间,时间短的,运动得______,如图乙。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特点
整个过程中,运动的快慢和方向都不改变
整个过程中,运动的方向不变,快慢发生改变
s-t图像
v-t图像
例1、房屋上的炊烟和甲、乙两车上小旗的飘动方向如图,如下判断合理的是( )
A.风相对于房子是向东吹的
B.甲车相对于房子一定是向东行驶的
C.乙车相对于房子一定是向西行驶的
D.乙车与房子的距离变大
例2.
流速为5千米/时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甲、乙两船同时从木桶位置出发,以如图所示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分别逆流、顺流而行,1小时后两船离木桶的距离( )
A.
甲船25千米,乙船35千米
B.
甲船30千米,乙船30千米
C.
甲船35千米,乙船30千米
D.
无法确定
例3.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s-t图像,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像可以看出甲车做______直线运动,甲车在10
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m/s;
(2)相遇时两车通过的路程是_____m,5~10
s内,乙车的速度是_____m/s;
(3)0~5
s内,坐在甲车上的人看乙车在________(选填
“前进”或“退后”)的,t=5
s时,甲、乙两车相距_____
m;
(4)0~10
s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s甲_____
s乙,甲、乙两车
的平均速度v甲____v乙。(均选填“>”“<”或“=”)
例4.如图所示,两个同样的弹簧秤第个自重都是0.1N,下端挂钩的重力忽略不计,甲“正挂”,乙“倒挂”,在乙的下方挂上0.2N的砝码,则甲、乙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 )
A.0.2N,0.3N
B.0.3N,0.2N
C.0.3N,0.3N
D.0.4N,0.3N
1.
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
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
2. 甲、乙两车沿同一平直路面从同一地点向东行驶,它们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
(1)0~4
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为_____
m,t=_____s时甲、乙两车第一次相遇。
(2)甲车做________直线运动,乙车做________直线运动。(均选填“匀速”或“变速”)
(3)在第
2~4
s时,甲车相对乙车向_____(选填“东”或“西”)运动。
3、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21cnj
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
m/s
B.
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
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
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
m/s
4、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条弹性绳拉开,使弹性绳两端的拉环能分别套在相隔一段距离的两根柱子上,用来晒衣服。现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按图甲的方法做;另一种是按图乙的方法做。关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B.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甲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C.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相同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的大小
5、下列四幅图是描述某一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水平拉力F
作用下发生形变后静止时的场景,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
)
6.如下图所示,一只弹簧测力计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弹簧测力计外壳质量不能忽略,弹簧及挂钩质量不计,现对弹簧测力计施加水平方向的力F1、F2,且F1>F2,则( )
A.弹簧测力计向左运动,读数为F2
B.弹簧测力计向左运动,读数为
F1
C.弹簧测力计向右运动,读数为F2
D.弹簧测力计向左运动,读数为F1和F2之间的某一数值
7.甲、乙两位同学坐在静止的列车上,在他们之间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只静止的鸡蛋。列车向与甲的朝向相同方向启动时,乙将看到鸡蛋(
)
A.向甲运动
B.向乙运动
C.静止不动
D.在原位置转动
8.如下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
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
图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l;并处于静止状态。
图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并处于静止状态。
图③中弹簧的左端挂一小物块,物块在粗糙的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l3。则
Xl、X2、X3的大小关系是:Xl
X2,X2
X3
9.龟兔赛跑:乌龟和兔子同时起跑,乌龟的速度是1分米/秒,兔子的速度是10米/秒。跑了10分钟,兔子发现乌龟远远落在后面,于是洋洋得意的睡起了大觉。一觉醒来后,发现乌龟还差10米就要到达终点,于是奋起直追,但还是比乌龟晚了20秒到达终点。请问它们比赛的路程是多长?兔子睡了多久?
运动和力(1)
特别提醒:
(1)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无先后之分。
(2)力的作用可以是直接接触的,也可以是不接触的,如磁铁吸引铁钉。
质量与重力的比较
质量
重力
区别
概念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单位
千克(Kg)
牛(N)
性质
是物体本身的属性
地球施加给物体的力
测量工具
天平
弹簧测力计
方向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有大小(G=mg),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变化
与位置无关
与位置有关(包括距地高度、身处纬度及星球)
联系
①质量为1千克的物质,重为9.8牛
②重量与质量的关系式是G=mg
F1
F2
PAGE
1第2讲课后配套性练习
1.在湖中划水前进的动力是( )
A.桨划水的推力 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人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
2.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
A.100牛 B.200牛 C.0牛 D.400牛
3.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一定运动
C、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慢慢停下来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4.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力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不受力时,物体运动状态不变
C、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运动状态就改变
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5.汽车由西向东匀速行驶,车上的乘客看到窗外的雨是竖直下落的,那么在地面上的人看来,雨滴的下落方向是( )
A.竖直下落 B.斜向东下落 C.斜向西下落 D.斜向南或斜向北下落
6.
火车站的自动扶梯用1min可将一个站在楼梯上的人送上去,若自动扶梯不动,人沿自动扶梯走上去要用3min,若此人沿向上开动的扶梯走上去,则需要( )
A.3min B.2min C.0.25min D.0.75min
7.
甲、乙、丙三人各乘坐一架直升飞机,他们从自己所在的飞机往外看,甲看见丙的飞机匀速上升,乙看见甲的飞机匀速下降,丙看见地面上的楼房和乙的飞机都以相同速度匀速上升,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丙相对于地面匀速下降
B.甲相对于地面匀速下降
C.甲相对于丙在匀速下降
D.乙相对于地面匀速上升
8.
如图所示,木块放在表面光滑的小车上并随小车一起沿桌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遇障碍物而突然停止运动时,车上的木块将( )
A.立即停下来
B.立即向前倒下
C.立即向后倒下
D.仍继续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
9.
公路边有一农舍,它的烟囱正冒着烟,插有旗帜的a、b两车在农舍旁的公路上。观察图中旗与烟的情况,判断以下关于a、b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a、b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a车可能运动,b车向右运动 D.a车可能静止,b车向左运动
10.
甲、乙两队举行拔河比赛,甲拉绳子的力为F1,乙拉绳子的力为F2,结果甲胜(整个过程匀速拉动),则F1和F2的大小关系是( )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判断
11.若某同学按正确的方法测出某物体的重力为6牛。而另一位同学则手拉住挂钩,物体挂在拉环上称该物体,则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
A.等于6牛
B.小于6牛
C.大于6牛
D.无法确定
12.小红从A地步行到B地,如果她在前一半时间内的速度为0.8m/s,后一半的时间为1.2m/s,则她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13.
小红从A地步行到B地,如果她在前一半路程内的速度为0.8m/s,后一半的路程为1.2m/s,则她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D
B
D
B
B
D
D
D
D
C
C
12.
1
13. 0.96
PAGE
5(共30张PPT)
期末复习
1.
机械运动
(1)定义:物体的空间________不断发生改变的过程叫做机械运动。
(2)分类:根据物体运动的路线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直线运动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2.
参照物:以某一物体为________来判断另一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就是参照物。
3.
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方法:如果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物体就是________的,否则就是静止的。
4.
静止和运动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___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____。(没有绝对的静止或运动,只有相对的静止或运动)
位置
标准
运动
参照物
相对性
2、速度
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在相同时间内比较路程,路程大的,运动得______,如图甲。
(2)在相同路程内比较时间,时间短的,运动得______,如图乙。
快
快
单位
路程
运动快慢
3.6
s表示路程,单位是m或km
t表示时间,单位是s或h
v表示速度,单位是m/s或km/h
定义
物体在________时间内通过的________
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单位
及换算
米/秒(m/s)、千米/时(km/h);1
m/s=______km/h
公式
相等
不相等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定义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____,运动快慢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_______,运动快慢发生了变化的直线运动
频闪举例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特点
整个过程中,运动的快慢和方向都不改变
整个过程中,运动的方向不变,快慢发生改变
s-t图像
v-t图像
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是
改变
运动
状态
改变方向
相互
形变
改变速度大小
越长
量程
分度值
零刻度线
校零
弹簧测力计
原理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就会被拉得________
作用
测量力的大小(主要测重力、拉力)
测量前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和________(2)要使指针对准________,若有偏差要进行校正,即________
使用时
测量时
被测力方向应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
读数时
视线要正对刻度线,示数=整刻度值+后面的小格数×分度值
注意事项
(1)使用前,轻轻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被外壳卡住
(2)竖直使用时要竖直调零,水平使用时要水平调零
重垂线的工作原理?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应用:
重垂线
水平仪
质
量
与
重
力
的
比
较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
千克
牛顿
天平
弹簧测力计
无
竖直向下
与位置无关
物体受到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G=mg
物体本身的属性
地球施加物体的力
与位置、质量有关
两者联系
质量
重力
区别
概念
单位
性质
测量工具
方向
变化
例1、房屋上的炊烟和甲、乙两车上小旗的飘动方向如图,如下判断合理的是( )
A.风相对于房子是向东吹的
B.甲车相对于房子一定是向东行驶的
C.乙车相对于房子一定是向西行驶的
D.乙车与房子的距离变大
C
典型例题
例2.
流速为5千米/时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甲、乙两船同时从木桶位置出发,以如图所示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分别逆流、顺流而行,1小时后两船离木桶的距离( )
A.
甲船25千米,乙船35千米
B.
甲船30千米,乙船30千米
C.
甲船35千米,乙船30千米
D.
无法确定
B
典型例题
例3.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s-t图像,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像可以看出甲车做______直线运动,甲车在10
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m/s;
(2)相遇时两车通过的路程是_____m,5~10
s内,乙车的速度是_____m/s;
(3)0~5
s内,坐在甲车上的人看乙车在________(选填
“前进”或“退后”)的,t=5
s时,甲、乙两车相距_____
m;
(4)0~10
s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s甲_____
s乙,甲、乙两车
的平均速度v甲____v乙。(均选填“>”“<”或“=”)
匀速
2
20
0
前进
10
=
=
典型例题
例4.如图所示,两个同样的弹簧秤第个自重都是0.1N,下端挂钩的重力忽略不计,甲“正挂”,乙“倒挂”,在乙的下方挂上0.2N的砝码,则甲、乙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 )
A.0.2N,0.3N
B.0.3N,0.2N
C.0.3N,0.3N
D.0.4N,0.3N
C
1.
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
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
B
考点精练
2. 甲、乙两车沿同一平直路面从同一地点向东行驶,它们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
(1)0~4
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为_____
m,t=_____s时甲、乙两车第一次相遇。
(2)甲车做________直线运动,乙车做________直线
运动。(均选填“匀速”或“变速”)
(3)在第
2~4
s时,甲车相对乙车向_____(选填
“东”或“西”)运动。
16
4
匀速
变速
西
考点精练
3、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
m/s
B.
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
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
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
m/s
C
4、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条弹性绳拉开,使弹性绳两端的拉环能分别套在相隔一段距离的两根柱子上,用来晒衣服。现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按图甲的方法做;另一种是按图乙的方法做。关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B.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甲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C.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相同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的大小
B
5、下列四幅图是描述某一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水平拉力F
作用下发生形变后静止时的场景,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
)
D
6.如下图所示,一只弹簧测力计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弹簧测力计外壳质量不能忽略,弹簧及挂钩质量不计,现对弹簧测力计施加水平方向的力F1、F2,且F1>F2,则( )
A.弹簧测力计向左运动,读数为F2
B.弹簧测力计向左运动,读数为
F1
C.弹簧测力计向右运动,读数为F2
D.弹簧测力计向左运动,读数为F1和F2之间
的某一数值
A
7.甲、乙两位同学坐在静止的列车上,在他们之间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只静止的鸡蛋。列车向与甲的朝向相同方向启动时,乙将看到鸡蛋(
)
A.向甲运动
B.向乙运动
C.静止不动
D.在原位置转动
A
8.如下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
图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l;并处于静止状态。
图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并处于静止状态。
图③中弹簧的左端挂一小物块,物块在粗糙的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l3。则
Xl、X2、X3的大小关系是:Xl
X2,X2
X3
=
=
例1 (2019黄石)用力踢出的足球,在草地上运动,如图所示,请画出运动足球受到的弹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F
f
例1题图
例2 如图所示,当铁球摆到最高点A时,请画出它此时的受力示意图.
F
G
1.龟兔赛跑:乌龟和兔子同时起跑,乌龟的速度是1分米/秒,兔子的速度是10米/秒。跑了10分钟,兔子发现乌龟远远落在后面,于是洋洋得意的睡起了大觉。一觉醒来后,发现乌龟还差10米就要到达终点,于是奋起直追,但还是比乌龟晚了20秒到达终点。请问它们比赛的路程是多长?兔子睡了多久?
挑战自我
解析:乌龟跑完最后10米的时间为:
t1=S/v1=10米/0.1米/秒=100秒
兔子跑步所用的总时间为:
t2=100秒+20秒+10×60秒=720秒
比赛的路程为:
S=v2
t2=10米/秒×720秒=7200米
乌龟比赛所用的总时间为:
t3=S/v3=7200米/0.1米/秒=72000秒
兔子睡觉的时间为:
t4=72000秒-(720秒-20秒)=7130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