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回顾】
1.神经元
对刺激的反应过程:接受信息 传到信息 处理信息 传到信息 做出反应,
是许多器官协同作用的结果。 细胞体:细胞核
神经元:神经细胞。结构:神经元 树突
突起 轴突:轴突分枝
在一个神经元中,信息传递方向:
信息 树突 细胞体 轴突 轴突分枝 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各种信息就是通过神经元获取并传递的。
2.神经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神经系统的组成 主要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 脑 大脑(高级中枢) 大脑特别发达,分左右两部分。是人体中最复杂、最重要的器官。因此要保证充足睡眠,注意营养和休息,以免大脑疲劳(大脑耗氧量高,缺氧1分钟就会导致脑死亡)
大脑皮层:大脑表面称为大脑皮层,凹凸不平,布满深浅不一的沟或裂,沟裂之间隆起形成回。;
沟和回大大增加了大脑皮层的面积。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的细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有许多控制人体活动的高级中枢。对语言和文字发生反应,具有抽象、慨括、推理、计算、想象等思维能力。
小脑 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如维持身体姿势的平衡,协调各种运动。小脑损伤,会使人站立不稳、行走摇晃、不能完成灵巧的动作。
脑干 脑干在大脑下面,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如:呼吸。心跳、咳嗽等。它无需任何意识的干预就能保持生命活动功能的正常运行。
脊髓(低级中枢) 脊髓:脑干的延续,位于脊柱的椎管内,呈扁圆柱形。由许多神经元组成,有许多躯体和内脏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分,具有传导和反射功能;
大脑对脊髓活动的控制:脊髓中有许多神经中枢,可以独立完成一些反射活动,但是,脊髓里的低级反射中枢,一般受大脑控制;
把有关信息传递给大脑,是脑与躯干和内脏之间的重要信息传递通道。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12对) 绝大多数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如视神经、嗅神经、位听神经等。其主要功能是支配头部和颈部的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
脊神经(31对) 由脊髓发出的神经,通向身体的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其主要功能是支配身体的颈部、四肢及内脏的感觉和运动
3.神经调节
(1)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反射弧:完成反射活动那样的神经结构。任何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不同反射反射弧也不同。
包括:感受器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3)缩手反射是对刺激的一种自动应答,它发生在刺激尚未被大脑接收并作出解释之前,缩短了做出反应的时间。是天生的、迅速的、不自觉的反应。因此,先缩手,再有痛觉。
(4)手碰到高温物体后,首先通过痛觉/热觉感受高温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进入神经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传达到效应器,手便会立即缩回。同时,神经冲动也会沿脊髓上传至大脑皮层,形成热觉。缩手反射可以控制住不缩手,原因:脊髓里的低级反射中枢一般受大脑控制。
(5)膝跳反射可以用来检查一个人的神经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
(6)排尿反射:人的膀胱(感受器)感觉到尿意后,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再由脊髓传入到大脑,大脑开始处理信息,是不是有地方可以排尿,如果有,就通过传出神经,通知脊髓,再沿着传出神经传到膀胱,完成排尿活动。不然就告诉膀胱再坚持。膀胱既是感受器也是效应器。
婴儿大脑发育还不完善,随时排尿。
若成年人遭受意外事故,使脊髓从胸部处折断时,脊髓下部的排便排尿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控制,就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
(7)在反射活动中:①、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分,可以独立完成许多低级的反射活动。
如:缩手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膝跳反射等;②、脊髓的有些反射功能是在大脑的控制下
进行的,如缩手反射手可以被控制住不缩回来;③脊髓上部受损:能完成反射,但无感觉;
4.非条件反射:反射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各个中枢即可完成,只要反射弧完整,不需要后天训练
就能引起的反射性反应,不会因长期不用而减弱或消失:缩手反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等
5.条件反射:通过后天学习而得到的较为复杂的反射,由大脑皮层控制,通过学习的来的,需要不
断强化,否则会减弱甚至消失,如:马戏团动物表演,小狗数数等。条件反射能使人和动物能更
好的适应环境。
注:反射建立在神经系统的基础上,故没有神经系统的植物及部分低等动物没有反射。
6.动物的行为
动物的行为:通过一些列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和激素分泌活动共同协调后完成的。
先天性行为:与生俱来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即可完成,不需要后天学习,也称为本能。所有动物都有先天性行为。如:婴儿吮奶、繁殖行为、索食行为、攻击行为、洄游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
后天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主要与大脑皮层有关。如:人的学习行为、大猩猩的模仿学习行为、马戏团的动物表演。
人的学习行为:复杂,还能对抽象事物、语言、文字等代替具体刺激,做出反应。如看见美食的文字介绍会流口水,听相声会笑等,这都是因为仍具有高度发达的大脑。
注:只有人类才能对抽象事物做出反应,动物不能
7.体温的控制
恒温动物:鸟类和哺乳类。
变温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无脊椎动物等。
恒定的体温:正常人体内体温:37℃。当外界温度变化时,人的体温不随之发生变化而保持相对恒定。人体体温的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等的调节作用来实现的。
体温测量方法:直肠(最接近体内温度)、口腔、腋窝。
正常人体温不是一个固定值,可随着昼夜、性别、年龄、环境温度、精神状态和体力活动等情况下的不同,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一般早上体温要低,晚上要高。
恒温动物体温恒定的原因: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动态平衡的结果。
安静时,主要产热是内脏;运动时,主要产热是骨骼肌。
产热的同时,机体又以各种方式将这些热量散发出去,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
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取决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而人体表面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来加以调节。
低温: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减少。
高温: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散热量增加。
常温下,皮肤汗液分泌少,主要通过皮肤直散热。
当外界温度≥体表温度时,汗液蒸发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
中暑现象:高温环境中,人体由于未能及时有效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
人体体温调节能力的最大响度,产热多而散热困难,导致中暑。症状:体温升高,头痛。头晕。
心慌、恶心、出冷汗、面色苍白甚至昏厥等,严重会危及生命。
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
低温时,人体战栗(发抖)是增加产热。
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同时,在不同温度环境中人的姿势和行为,特别是人为了保暖或降温所采取的措施,如增减衣服等,对体温调节也有一定的作用。
【经典例题】
【例1】如图示缩手反射的神经结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①该图表示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
②图中的5是感受器,1是效应器
③反射过程中,神经传导的途径和方向是:l→2→3→4→5
④该神经结构完成的反射是条件反射(复杂反射)
⑤该反射的完成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例2】有关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为反射 B.望梅止渴属于非条件反射
C.反射弧不完整也能完成反射活动 D.脑神经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例3】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说法正确( )
A.小孩见到穿白大褂的大夫哭属于非条件反射
B.当你白天从电影院看完电影出来时,你的感觉和瞳孔变化是室外很亮,瞳孔放大
C.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人体的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反射活动不能进行,此人有感觉
D.临床上的“植物人”通常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生命体征的病人.该类患者脑部一般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小脑
【例4】下述实验是要研究皮肤感受热的能力.实验方法步骤如下:(1)在三个塑料盆中分别注入约45℃的热水、25℃的温水和5℃的凉水;(2)将左手浸入45℃的热水中、右手浸在5℃的凉水中;(3)5分钟后,将两只手同时进入25℃的温水中,实验结果是:将两手同时浸入25℃的温水中后,左手感到冷,右手感到热.由此可知皮肤能感受温度的变化.在做上述实验时,某同学将右手伸入5℃的凉水中后,右手不由自主的又抽了出来.说明( )
受到外界刺激是,人能产生条件反射
B.受到外界刺激时,人能产生非条件反射
C.人能产生比动物高级的反射活动
D.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射比动物更灵敏
【例5】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神经细胞与其他细胞明显不同,它的细胞体生有许多突起
B.人醉酒后会出现语无伦次、走路不稳的现象,分别与大脑和小脑有关
C.某同学抓起一个烫手馒头,先感觉烫后迅速松手
D.新生儿的嘴唇第一次接触奶头就会有吮吸动作,这是简单反射
【例6】如图是人的膝跳反射示意图.据图回答:
(1)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它的基本结构包括 和突起两部分.
(2)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结构称为 .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①→ →③→ →⑤(用序号作 答).
(3)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填“脊髓”或“大脑”).
(4)膝跳反射属于 (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 射”),是生来就具有的比较低级的反射活动.
【例7】乌贼遇敌害会释放墨汁,将周围海水染黑,借机逃跑.下列有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先天性行为 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B.先天性行为 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C.学习行为 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D.学习行为 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例8】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对缺水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如图呈现的是骆驼在两种不同情况下的体温昼夜变化,通过两种情况比较可知,骆驼是通过 的方式来适应缺水环境的;这种对体温的调节是通过 (填“大脑”或“脑干”)中的神经中枢实现的。
例8题图 例9题图
【例9】在炎热的夏天,人体可以通过增加皮肤血流量来促进散热,从而维持体温恒定。右图甲、乙中,能表示小明在炎热环境中皮肤血管口径大小的是 。散热方式是 。
【课堂演练】
1.醉酒驾车的人,其脑、眼、手、脚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大大降低,往往无法正确判断距离、速度,也无法控制好油门、刹车和方向盘,容易发生事故.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人的( )
A.大脑和脑干 B.小脑和脑干 C.脑干和脊髓 D.大脑和小脑
2.某人因感染能引起流感的冠状病毒而发烧,住院隔离治疗。医务人员为其测量体温,发现该病人在24小时内的体温均在39℃左右波动。则该病人在这24小时内产热和散热的关系( )
A.产热等于散热 B.产热小于散热
C.产热大于散热 D.产热与散热没有关系
3.做青蛙的膝跳反射实验时,实验前要破坏青蛙的大脑,实验时大脑破坏的青蛙能顺利完成反射活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一定位于脊椎臼部 B.膝跳反射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
C.膝跳反射的效应器是肌肉 D.膝跳反射是不需大脑皮层参与的
4.小芳为同学过生日,手不小心碰到点燃的蜡烛。她手的反应和感觉是:
A.缩手和形成痛觉同时发生 B.先形成痛觉,然后缩手
C.先缩手,后形成痛觉 D.通常没有一定顺序
5.下列一系列动物行为中,哪一组的行为全为先天性行为( )
①蜘蛛结网 ②晨鸡报晓 ③猫抓老鼠 ④蜜蜂舞蹈 ⑤婴儿吃奶 ⑥老马识途.
A.①②⑥④ B.①②④⑤ C.①④⑤⑥ D.①②④⑥
6.下列不属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 )
A.乌贼喷墨 B.荧火虫发光 C.刺猬冬眠 D.小狗做算术
7.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老牛耕田是一种学习行为
B.蜘蛛织网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行为
C.营群体生活的动物,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D.臭鼬遇到天敌放出臭气是臭鼬个体之间的一种语言
8.下列关于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般说,学习行为占比例越大的动物越高等
B.一般说,学习行为占比例越大的动物对环境适应能力越强
C.一般说,学习行为占比例越大的动物大脑越发达
D.社会行为是学习行为中的一种高级表现形式
9.很多年前,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在一次啄食中,无意打开了放在一户居民门外的奶瓶盖,并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这样偷喝牛奶的方法.大山雀的这种行为( )
A.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不是生来就有的
C.与蜜蜂筑巢行为一样 D.是一种本能行为
10.右图是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神经结构叫 ,图中⑤表示感受器,⑤的功能是 。
(2)小明在生病进行肌肉注射时,肌肉出现不自主地战栗。“战栗”是一种反射活动,此反射活动完成的途径是 (用图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而后感觉到疼痛,小明的痛觉是在
产生的,先战栗后疼痛这说明脊髓除反射功能外还具有 功能。
(3)若②损伤了,在进行肌肉注射时是否会发生“战栗”? ;是否会产生疼痛? 。(填“是”或“否”)
11.如图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请分析并回答:
(1)如果①表示感受器,⑥表示效应器,那么图中下列数字所表示的结构名称是:②表示 ③表示
⑤表示 .
(2)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顺序是 .
A.④﹣⑤﹣③﹣①﹣② B.②﹣①﹣③﹣⑤﹣④
C.①﹣②﹣③﹣⑤﹣⑥ D.⑥﹣⑤﹣③﹣②﹣①
(3)如因意外伤害事故,图中的③遭到损伤,则缩手反射活动 (选填“能”或“不能”)发生.
12.如果某人可以看懂文字,但自己却不会讲话,则可能是大脑皮层言语区的 区受损.有一喝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小脑、脑干和大脑三个结构中,与有关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 、 、 .
13.为研究桑叶提取液对患糖尿病小白鼠的降血糖效果,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①测定各组小白鼠的起始血糖浓度;②丙组小白鼠灌喂桑叶提取液2毫升/天,甲组和乙组小白鼠灌喂等量蒸馏水;③其它外部条件相同且适宜,连续灌喂4周后测定各组小白鼠的血糖浓度.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组别 小白鼠状况 数量/只 起始血糖浓度/毫摩?升﹣1 4周后血糖浓度/毫摩?升﹣1
甲 健康 10 3.85 3.94
乙 患糖尿病 10 19.46 19.00
丙 患糖尿病 10 18.62 10.12
请回答:
(1)在实验中,每组选取10只小白鼠而不用1只,目的是 ;
(2)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巩固练习】
1.醉酒驾车的人,其脑、眼、手、脚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大大降低,往往无法正确判断距离、速度,也无法控制好油门、刹车和方向盘,容易发生事故.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人的( )
A.大脑和脑干 B.小脑和脑干 C.脑干和脊髓 D.大脑和小脑
2.用针刺脊髓上部受到严重损伤的病人的脚趾,病人( )
A.能产生缩腿反射,并感到疼痛 B.能产生缩腿反射,但不感到疼痛
C.不能产生缩腿反射,但感到疼痛 D.不能产生缩腿反射,也不感到疼痛
3.“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是基本的交通规则.当绿灯亮起时,我们迈动双脚快速穿过马路,此反射活动的类型及参与的神经中枢分别是( )
A.条件反射 视觉中枢、语言中枢和运动中枢
B.条件反射 视觉中枢、语言中枢和触觉中枢
C.非条件反射 视觉中枢、语言中枢和运动中枢
D.非条件反射 视觉中枢、语言中枢和触觉中枢
4.下列关于神经系统方面的知识论述,经不起科学推敲的是( )
A.“望梅止渴”属于复杂反射,婴儿的吮吸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B.用针刺某同学的手臂,他会立即缩手,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
C.人的视觉形成是在视网膜上
D.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麻痹了小脑
5.当聋哑演员表演舞蹈《千手观音》时,舞台上优美的音乐对于她们来说却是无声的世界.此时没有参与调节她们的身体完成优美舞蹈动作的神经结构有( )
A.语言中枢 B.听觉中枢 C.躯体感觉中枢 D.躯体运动中枢
E.小脑 F.视觉中枢
6.下列不属于反射的是( )
A.鸟听到枪声飞走 B.草履虫游向食物
C.望梅止渴 D.马戏团的动物表演节目
7.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反射的是( )
A.草履虫逃避食盐的刺激 B.手偶然碰到火会迅速缩回
C.望梅止渴 D.老马识途
8.下面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也要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C.视觉最终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
D.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反应
9.下列有关反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B.反射的进行必须要有完整的反射弧
C.反射是所有动物和人都有的生理特征 D.反射是人和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发生反应
10.洗冷水澡时,开始时往往觉得水冷,过一会就不觉得冷了,是因为( )
A.冷觉感受器产生了适应 B.体内的产热量逐渐增加
C.体表的散热量逐渐减少 D.温感受器产生了适应
11.如图是人体反射弧的示意图,则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 )
A→B→C→D→E B.E→D→C→B→A
C.C→B→D→E→A D.B→C→A→D→E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2.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该图为膝跳反射示意
C.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13.下列属于体温恒定的一组动物是( )
①鲫鱼,②家鸽,③青蛙,④熊猫,⑤蚯蚓,⑥麻雀,⑦蝗虫,⑧鲸.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②③④ D.⑤⑥⑦⑧
14.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在(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15.人的体温一般都为37℃左右,这是人体通过 调节和激素调节控制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的结果,当气温下降时,人体将体温下降的信息传到脑内的体温调节中枢,经过整合后,过过战栗、皮肤血管收缩、 (选填“甲状腺激素”或“胰岛素”)分泌增加等途径使体内产热增加,散热减少.
16.如图是主要的人体体温调节机理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能够维持体温稳定,是因为机体的 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2)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
(3)骨骼肌战栗(俗称“打冷颤”)是人体对寒冷刺激的反应.此反射属于 调节.骨骼肌在反射弧中属于 .
(4)实际上,图15中虚线未列出的肾上腺也参与了体温调节过程.肾上腺的分泌物能够控制血管舒张,这属于 调节.
【课后作业】
1.某人在车祸中受重伤,医生用针尖针刺他的脚趾,他有感觉但是不能移动脚趾,则他受伤的部位可能是( )
①和③ B.④和⑤
C.①和⑤ D.②和④
2.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当某种反射的传入神经受损,则此反射活动( )
A.不能进行,但有感觉 B.不能进行,且无感觉
C.能进行,且有感觉 D.能进行,但无感觉
3.如图所示反射与反射弧的知识图解,正确的选项是( )
A.①是反射弧,②是反射 B.①是反射弧,③是反射
C.②是反射弧,③是反射 D.①是反射,②是反射弧
4.图示缩手反射的神经结构,下列描述全错的是( )
(1)该图表示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
(2)图中的①是效应器
(3)反射过程中,神经传导的途径和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4)该神经结构完成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
A.(1)(2) B.(2)(3)
C.(1)(4) D.(3)(4)
5.当你沿着海岸散步,忽然踩到一只尖锐的贝壳,你的脚会先自动弹起然后才感觉疼痛,有关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过程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扎到皮肤后流血,说明至少伤及表皮
C.缩腿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D.此过程主要为神经调节
6.小江同学帮妈妈倒热开水,不小心开水溅到手臂,此时他猛地缩回手.该反射的传导途径和反射类型分别为( )
A.1→2→3→4→5 复杂反射 B.1→2→3→4→5 简单反射
C.5→4→3→2→1 复杂反射 D.5→4→3→2→1 简单反射
7.下列属于简单反射的是( )
A.缩手反射 B.画饼充饥 C.望梅止渴 D.谈虎色变
8.(双选)下列反射活动中,与“阅读文学作品时,随故事情节潸然泪下”相同的是( )
A.聋哑人打手势 B.鹦鹉学舌 C.宠物狗算算术 D.谈虎色变
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B.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C.在激素调节的控制下,神经系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D.神经系统和激素都能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但是神经系统的调节占主要地位
10.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猫捉老鼠、黄牛耕地、老马识途 B.狗辨主客、尺蠖拟态、鹦鹉学舌
C.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D.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
11.有些蛾初羽化时只靠味觉来找食物,因此不能找到无味的花但当它采过无味的花后,最后建立了视觉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后就能采无味的花了,这种行为称为( )
A.学习行为 B.取食行为 C.贮食行为 D.繁殖行为
12.下列行为属于学习性行为的是( )
①鸟儿筑巢 ②黎明时公鸡打鸣报晓 ③海豹做顶球游戏 ④大雁南飞
⑤黑猩猩设法取到挂在高处的食物 ⑥经调教的猪能定点吃食、睡觉和排便.
A.①②④ B.②③⑤⑥ C.③⑤⑥ D.②③④⑤⑥
13.人体体表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来调节.如图是皮肤中同一血管在不同温度下的口径,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皮肤血管的状态是 图,此时体温 环境温度.
(2)皮肤血管口径如C图时,血管处于 状态.流经皮肤的血液量 ,皮肤温度 ,散发的热量将增加.
(3)当外界温度高于体温时,即当环境温度达到35℃以上时,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 方式进行.此时,皮肤血管的口径应更类似于图 .
【参考答案】
经典例题
【例1】A; 【例2】A; 【例3】C; 【例4】B; 【例5】C;
【例6】神经元; 细胞体; 反射弧; ②; ④; 脊髓; 非条件反射;
【例7】B
【例8】(1)增加体温的变化幅度 (2)脑干
【例9】乙 汗液蒸发散热
课堂演练
1.D; 2.A; 3.D; 4.C;5.B;6.D;7.D;8.D;9.B;
10.(1)反射弧 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2)⑤→④→③→②→① 大脑皮层的身体感觉中枢(或大脑皮层) 传导
(3)否 是
11.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C; 不能;
12.S; 大脑; 小脑; 脑干;
13.减小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小白鼠降低血糖的作用明显,但不能降到正常水平;
巩固练习
1.D; 2.B; 3.A; 4.C; 5.B; 6.B; 7.A; 8.D; 9.C; 10.A; 11.A; 12.B;13.B; 14.A;
15.神经; 甲状腺激素;
16.产热和散热; 脑干; 神经; 效应器; 激素;
课后作业
1.B; 2.B; 3.B; 4.B; 5.C; 6.B;7.A; 8.AD; 9.C;
10.D;11.A;12.C;
13.A; 高于; 扩张; 增加; 升高; 排汗;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