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季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单元同步夯实基础系列卷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知识点一
古代埃及
1.孕育了古埃及文明的大河是( )
A.尼罗河
B.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C.黄河
D.印度河
2.古代埃及是世界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其文明出现的时间是( )
A.约公元前3500年
B.约公元前3100年
C.约公元前2500年
D.约公元前2070年
3.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这反映了( )
A.王权逐渐衰落
B.社会矛盾激化
C.法老拥有无限的权力
D.法老的审美发生变化
4.古代埃及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其重要的文明遗存是( )
A.空中花园
B.金字塔
C.帕特农神庙
D.巴黎圣母院
5.有人说:“埃及金字塔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下列不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
A.金字塔规模巨大精确度相当高
B.金字塔历时数千年风雨员然不倒
C.金字塔是法老权力的象征
D.胡夫金字塔曾是世界最高建筑
6.下列属于古代埃及文明成果的是( )
①狮身人面像
②空中花园
③金字塔
④司母戊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秦始皇给自己修建了规模浩大的秦始皇陵,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了气势庞大的金字塔。大河
文明国家能够修建如此巨大的工程,主要是因为( )
A.重视建筑工程,建筑技术十分先进
B.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
C.实行中央集权,便于集中人力物力
D.都相信灵魂不死,重视墓葬规模
8.有学者指出:“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以下史实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A.建造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B.发明楔形文字
C.建造巴黎圣母院
D.建造麦加清真寺
9.文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下列承载着古埃及文明历史的文字是( )
A.甲骨文
B.腓尼基文字
C.楔形文字
D.象形文字
10.小李在他的旅游日记当中写道:“今天,我看到了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那么他到达的国家
应该是( )
A.意大利
B.法国
C.古埃及
D.伊拉克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延续最长、工程最为浩大的军事防御设施,是融军事工程、艺
术与大自然于一体的建筑奇观,是真正的“大地艺术”。长城的修建为中原地区居民生命财
产的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以长城防线为基础的互市贸易,成为推进中原经济
发展的重要因素。长城保护了边疆地区农牧民族长期有序交往,农牧民族在长期和平交往中
彼此增进感情,消除隔阂,在思想文化、生活习俗上也互相交融,最终使辽阔北疆成为祖国牢
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材料二
埃及金字塔,始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和王后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
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埃及迄今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金字
塔110座,大多建于埃及古王朝时期。最大最有名的是胡夫金字塔,据考证,为建成此金字
塔,一共动用了10万人花了20年时间。
请回答:
(1)我国的秦代和明代都大规模修筑过长城。请指出这两个朝代修筑的长城的东西起止点和修筑的共同目的。
(2)根据材料一,说明长城的功能。
(3)金字塔和长城都被誉为世界奇迹。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二者的异同点。
知识点二
古代两河流域
1.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两河”是指( )
A.尼罗河和黄河
B.黄河和长江
C.印度河和恒河
D.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2.两河流域产生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是在什么时候( )
A.约公元前3500年
B.约公元前2400年
C.约公元前2070年
D.约公元前2500年
3.“一弯新月,两条河流。奔腾汹涌,孕育文明。”这里的“孕育文明”指的是(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
4.公元前六七百年,西亚的一位国王为取悦郁郁寡欢的王后,建起一座奇特的“空中花园”。这
位浪漫的国王应该属于( )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巴比伦
D.新巴比伦
5.《汉漠拉比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典。它诞生于古代( )
A.埃及
B.巴比伦
C.印度
D.希腊
6.古代两河流域被称为“新月沃土”,《汉漠拉比法典》是其作为文明古国的标志,其原因是( )
A.维护王国统一
B.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C.保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D.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7.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下列属于这一地区文明成果的是( )
①楔形文字
②司母戊鼎
③《汉谟拉比法典》
④金字塔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8.通过《汉漠拉比法典》,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汉漠拉比法
典》内容的是( )
A.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B.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C.男性家长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
D.法典的一些规定说明古巴比伦商品经济不活跃
9.当你漫步卢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块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
法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何处,该法典用哪种文字记载( )
A.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
B.两河流域,拉丁字母
C.印度河流域,甲骨文
D.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10.《汉漠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
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此规定反映的是( )
A.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有一定保护
B.古巴比伦王国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
C.古巴比伦王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很残酷
11.观察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刻有《汉读拉比法典》的石柱柱头浮雕。浮雕中的站立者为当时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他正在接受太阳神沙玛什向他授予象征权力的魔标和魔环。
(1)浮雕中的站立者是谁?
(2)浮雕中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政治观念?
材料二
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汉谟拉比法典》引言
(3)你觉得《汉漠拉比法典》中的具体规定与引言中宣扬的理念是否完全一致?请举例说明。
(4)作为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汉漠拉比法典》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社会
哪些方面的情况?
知识点三
古代印度
1.小说《西游记》中描写的“如来佛”这一文学艺术形象,其原型来自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 )
A.乔达摩·悉达多
B.耶稣
C.穆罕默德
D.老子
2.入侵古代印度并征服当地居民,逐渐建立起一些小国的是( )
A.日耳曼人
B.雅利安人
C.印第安人
D.苏美尔人
3.古印度社会有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高高在上的是“婆罗门”和“刹帝利”,而“吠舍”和“首陀罗”社会地位低下,这种制度被称为(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种姓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4.阿育王在印度可谓是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
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5.佛教创立后,最初传播于恒河流域,后传遍南亚次大陆,又传往东亚、东南亚。
佛教倡导众生平等,行善积德,乐善好施,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上述材料中没有涉及(
)
A.佛教产生的背景
B.佛教传播的过程
C.佛教的意义
D.佛教的地位
6.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在(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恒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7.下列属于在印度河流域发现的文明遗址是( )
①哈拉巴遗址
②殷墟遗址
③二里头遗址
④摩亨佐·达罗遗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8.公元前1500年左右,侵入印度并建立许多小国家的是( )
A.古代埃及人
B.古代波斯人
C.雅利安人
D.苏美尔人
9.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 )
A.刹帝利命令贵族率兵出征
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
10.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用到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的广泛使用也直接促进了数学和自然科
学的发展。对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创制作出重要贡献的有( )
①印度人
②中国人
③阿拉伯人
④希腊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有一首歌这样唱道:“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仁徒弟,西天取经上大道…”其中
的“经”产生于( )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6世纪
C.公元前3世纪
D.公元3世纪
12.四大文明古国产生的相同原因是( )
A.人类出现较早
B.地处大河流域
C.经济比较发达
D.较早建立奴隶制国家
13.报载,2015年10月16日,某国东部一名属“贱民”阶层的15岁少年赛·拉姆因自家山羊误
入属于高一等级种姓农民的稻田而被烧死。文中某国是指( )
A.埃及
B.印度
C.伊拉克
D.希腊
14.在学完本课后,某校九年级(6)班的同学开展了探究古代亚非文明的活动,请你也参与进来
吧!
【走进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中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尽管如此,许多考古学家还是走进金字塔,试图揭开这个历史之谜
(1)古代埃及国王修建金字塔的用途是什么?因为工程巨大而困难,有人认为它们是“天外来客”所建,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解读珍贵文物】
(2)下图石柱上,古巴比伦王国人民心目中的太阳神沙玛什正在向哪位国王授予权杖?这一场景意在说明什么?
【聚焦种姓制度】
印度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只取得了1银1铜的成绩。印度某学者认为,印度体育
落后,主要是印度文化没有运动的元素,因为种姓制度鄙视体力活动,注重精神修行,所以现
在的印度教育、体育都被放在次要地位。曾在《印度时报》工作,且出版过印度运动史书籍的
新加坡国立大学某访问学者也认为,印度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让不同阶层的人无法一起参
与同一体育活动,这成了印度体育不发达的根源之一。
(3)如何理解“不同阶层的人无法一起参与同一体育活动”?
【活动总结】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古代亚非文明具有哪些共同特点。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参考答案
知识点一
1.A
2.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识记能力。国家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
?时代的主要标志之一,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
?若干小国家。故选A。
3.A【解析】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4.B
5.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埃及金字塔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强调
?的是埃及金字塔的建筑特点和影响,ABD三项均是埃及金字塔的建筑特点
?和影响,但是不符合题意。“金字塔是法老权力的象征”不能证明埃及金字
?塔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故选C项。
6.C
7.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可知,四个选项所述内容都是能够修建
?大型工程的原因,但其主要原因是实行中央集权,便于集中人力物力,故选
?C项。
8.A
9.D
10.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
?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
?文明的标志之一,是古代埃及最著名的雕塑作品之一。故选C项。
11.(1)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目的: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
(2)功能:是军事设施,具有御边功能;保证中原地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保护边疆地区农牧民族长期有序交往,有利于民族交融。
(3)相同点:都是古代专制集权的产物;都是闻名世界的古代遗迹;都是古
?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不同点: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国王满
?足私欲的产物。而长城是中原王朝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而修建的,虽
?然加重了人们的负担,但在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点是值得肯定的。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分析能力。第(1)问考查秦、明长城的起止点和修建
?目的,依据所学回答即可。第(2)问要寻找材料关键信息“军事防御设施”
?“为中原地区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农牧民
?族……在思想文化、生活习俗上也互相交融”,由此归纳答案即可。第(3)
?问考查分析比较能力,要注意从多个角度分析总结答案。
知识点二
1.D
2.A
3.B
4.D
5.B
6.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漠拉比统一
?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漠
?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漠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
?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故选B项。
7.B
8.D
9.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漠拉比统一
?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漠
?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漠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
?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后来被
?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因而《汉漠拉比法典》是用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记
?载的。故选D项。
10.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
?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可知《汉谟拉比法
?典》强调不得擅自去掉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实际上是在保护奴隶制度,这
?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故选C项。
11.(1)汉谟拉比。
(2)君权神授。
(3)不是;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
(4)①等级规定: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
?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于无公民权
?的自由民。②奴隶制度: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
?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
?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
?妻儿抵债。③商品贸易: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
?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知识点三
1.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可知,小说《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
?佛”这一角色,其原型来自于历史人物乔达摩·悉达多。公元前6世纪古印
?度的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
?特权地位。他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
?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故选A项。
2.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西亚的一支游牧部
?落入侵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
?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故选B项。
3.C
4.B
5.A
6.D
7.D
8.C
9.B
10.B
11.A
12.B
13.B
14.(1)用途:作为陵墓。不同意。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古埃及法老奴役人民的见证。
(2)汉谟拉比。意在说明君权神授。
(3)种姓制度是一种等级制度,不同等级之间有高低贵贱之分。
(4)古代亚非文明都发祥于大河流域;在经济上以农业为主;在政治上实行奴隶主专政。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古代亚非文明。第(1)问主要考查金字塔,结合所学
?回答即可。第(2)问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结合图片及题干所述即可回
?答。第(3)问主要考查印度种姓制度的本质,结合材料及所学回答即可。
?第(4)问综合考查古代亚非文明的共同特点,回答时从发祥地、经济和政治
?等方面总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