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物质的密度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会量筒的使用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量筒测液体、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难点: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复习密度的知识,请同学们用中文表述一下密度的公式,并说出用符号表示的公式。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认识到,只要知道了某一物体的质量和它的体积,就可以计算出组成这个物体的物质的密度,也可以说只要测量出物体的质量和它的体积就可以求出它的密度。 
二、新课教学 
以上我们分析了根据,只要我们测量出物体的质量和它的体积,就可以求出物体的密度,请同学们考虑一下用什么方法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用天平可以测物体的质量,用量筒可以测物体的体积。 
问:如果是一个规则物体除了用量筒可以测量它的体积外,还可以用什么办法? 
答:还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 
问:今天我们这个实验是要求同学们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根据以上的分析,请同学们谈一下这个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答:这个实验的原理就是密度的公式。 
问:我们今天的实验是要测定石块和盐水的密度,请同学们考虑除了被测物体、天平、砝码和量筒外,还需要什么物品? 
答:还需要清水、细线以及装清水和盐水的烧杯。 
请同学们写出测金属块密度的实验步骤,并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请同学说出实验步骤以及表格中需要记录和需要计算的项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式补充修正,并随时将学生回答的正确结果写在黑板上,最后形成如下内容: 
三、实验器材 
(一)量筒(或量杯)、石块(或烧锅炉的焦炭)、细线、盐水、天平和砝码、烧杯(或玻璃杯)、清水。 
1.测盐水的密度: 
实验步骤: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2)在烧杯中盛盐水,称出它们的质量,并将测量值填入表格中。 
(3)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它的体积,并将测量值填入表格。 
(4)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质量,将测量值填入表格。 
(5)计算出量筒内盐水的质量,记入表格。 
(6)求出盐水密度记入表格。 
表格设计: 
烧杯和盐水的质量(g) 
烧杯和杯内剩余盐水的质量 
量筒中盐水质量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盐水的密度 
请同学们写出测定石块密度的实验步骤,并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学生基本写完后,请同学说出实验步骤以及表格设计的内容,教师随时把正确内容写在黑板上,并进行必要的补充、修正。 
2.测石块的密度: 
实验步骤: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2)测出石块的质量,并把测量值填入表格中。 
(3)向量筒中注入一定量的清水,并把测得的水的体积值填入表格中。 
(4)将石块用细线拴好,没入水中,测出石块和水的总体积,并把测量值填入表格中。 
(5)计算出石块的体积,填入表格。 
(6)计算出石块密度,填入表格。 
3.表格设计: 
石块的质量 
m/g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 
V1/cm?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V2/cm?石块的体积 
V/cm?石块的密度 
以上内容一定要求学生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完成。教师询问同学是否还有问题,然后宣布开始实验。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将仪器整理好,并按原来位置放好,然后讨论课后“想想议议”。要求学生回答,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 
(二)总结、扩展: 
今天我们进行的实验综合了许多前边的知识,对于同学们复习巩固前边学习的内容,对于了解物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会有很大帮助。测定物体密度的方法不仅这一种,今后我们还将深入地学习。密度知识在初中物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同我们后面将学到的许多知识有必然的联系,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好这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