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通用作文辅导专题30 新闻写作 课件(共39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通用作文辅导专题30 新闻写作 课件(共39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30 16:46:50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新闻写作
教学目标:
1.
了解消息及其他新闻体裁的特点;
2.
能够通过阅读,分析不同新闻体裁的内容及特色;
3.
能写规范的消息,突出语言的准确、生动性。
教学重难点:能分析不同新闻体裁的内容及特色,能写规范的消息。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阅读了几篇新闻,相信大家对新闻的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你是不是也想写一篇规范且精彩的新闻呢?下面我们就来系统地学习新闻的有关知识吧!
二、技法精讲:
(一)消息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极为常见,应用广泛。消息的最大特点是及时、真实、简明。消息的写作目的是迅速、及时地向读者介绍新近发生的事实。所以凡是新近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或引起公众关注的事件,都是可写的内容。写消息要做到“用事实说话”。不能添枝加叶、随意夸大,要尊重事实。写消息不同于平常写记叙文,不必写得太详细,交代清楚大体过程就行了,不能像记流水账似的从头讲到尾。
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组成。
1、标题:
要准确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还要尽可能突出重点,简洁醒目。如《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三十万”“胜利”“南渡”这些关键词,突出了消息中最具新闻价值的要素,很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
2、正文:
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导语一般是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要用简要的文字,集中呈现最重要、最新鲜或最有特点的新闻事实,提示消息的要旨,吸引读者进一步阅读文章。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具体叙述新闻事实,提供更详尽的信息,有时还要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主体部分,具体介绍了三路大军勇往直前,敌军纷纷溃退的战况,还精要地分析了敌军惨败的原因,内容相当丰富。
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最重要的内容先介绍。其中导语部分,集中讲述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此后随文章的展开,事实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如果有相关的背景材料,一般放在新闻事实的后面。
正文除了要注意语言的准确、简练、易懂,在此基础上可适当讲究生动形象。
消息范例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毛泽东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点评】导语简明,陈述了主要事件。时间、地点信息非常准确。画线的语句,用词准确,体现了我军强大的战斗力,势不可当。
学生佳作品析
希望与挑战并存 拼搏和梦想相伴
——海兰中学隆重举行
2017
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典礼
(采用正副标题的方式,正标题句式工整优美,阐明意义,副标题概括事件。)
海兰中学 李晓阳
本报讯 2018

3

3
日中午,海兰中学在学校操场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沈兴校长、
金华书记、蒋建副校长、李林副校长、王中副校长等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共同参与,一起拉开了“希望与挑战并存,拼搏和梦想相伴”的新学期的序幕。(这是导语部分,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交待得清楚又简洁。)
典礼伊始,沈校长、金书记发表了新学期致辞。热情洋溢的表彰,语重心长的鞭策,
全体师生一学期的辛勤付出如在眼前,一项一项成绩殊荣在耳畔回响。校长书记指出荣誉的取得来之不易,号召全体师生在新的学期做一个有理想有品位有追求的人,超越自我,
逐梦前行。(“热情洋溢”“语重心长”等词生动地概括了校长和书记发言的特点。)
老师就是那个梦想的领路人。典礼上李英老师、马秋艳老师分别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发言,两位老师结合三个年级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征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给他们带来了温馨而又及时的成长寄语,七年级蕴含着无限的可能,八年级要给自己找到正确的定位,
九年级要把握好最后的冲刺。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老师们的梦想和荣誉就和学生们联系在一起,一起分享快乐和幸福,一起面对失败和挫折,一起创造成功和辉煌。(对两位老师的发言写得条理清晰,三个年级的特点,注意点概括非常到位。)
能够创造成功和辉煌的一定是这样一些人,他们默默用踏实和勤奋证明着自己。初三(1)班许纯菲和初三(2)班王欣雨两位同学代表全体学生发言,荣幸和喜悦,拼搏与奋进,作为学子的自信与骄傲溢于言表,将自己的经验和忠告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也把为中考奋斗最后一百天的坚定信念传递给了所有毕业班的学生。(学生代表的发言概括得很精要,“荣幸喜悦、拼搏奋进”一定可以振奋很多在场在同学。)
用一场颁奖仪式来给过去的奋斗画上圆满的句点,向优秀看齐,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两个校区的开学典礼上,还隆重表彰了2017学年第一学期校级奖学金和“勤学之星”获得者以及校级和年级的文明班级。一次次掌声的响起是在提醒每一个学生,要相信自己,锐意进取,你也可以榜上有名,至少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相信自己,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充满激情的概括,语言很有感染力。)
每个人都值得拥有这样的理想:成为最好的自己。“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种子,需要你去播种,培育;理想不是壮美的画卷,而是一张白纸,需要你去描绘,渲染;理想不是葱茏的绿洲,而是一片荒漠,需要你去开垦,改造。”希望就在那里,就看你能不能战胜一个又一个挑战,拼搏还要继续,因为追逐理想的脚步永不停息。生命不停,奋斗不止。2018,新学期,我们来了。(结语部分,采用排比的句式,加上比喻的修辞,阐述了小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对新学期的美好向往。)
【点评】这篇事件通讯对“海兰中学2017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典礼”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先概述整个典礼的相关情况,再详细列举典礼的流程。对校长和书记的致辞,教师、学生代表的发言都概括得有条有理,重点突出,语言生动简洁。最后展望未来,
信心与理想兼顾,振奋人心。
2、其他新闻体裁:消息受篇幅、时效性等因素往往无法进行更为详尽的报道。因此若想全面展现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可以采用其他新闻体裁。此外,还可采写一些背景资料或新闻花絮,帮助读者深入、细致地理解报道内容,提高其阅读新闻的兴趣。
新闻特写
具体描述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场景,生动形象地展现新闻现场。
人物通讯
围绕新闻事件中的人物,报道其言行、事迹,展现人物的精神。
事件通讯
相对完整地记述新闻事件,展示其发展过程与社会意义。
背景资料
调査并呈现新闻事件的社会历史背景、深层原因等。
新闻花絮
记录主体事件之外的一些有价值或有趣的小新闻点。
【新闻特写】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夏浩然
樊云芳
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在达卡多拉游泳场的8000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以白云、飞鸟之动,衬托她的沉静。)
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那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郭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连贯的跳水动作,被分解成起跳、腾空、入水三个步骤,逐一描写,有如慢镜头回放。)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一秒七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开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又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入碧波之中,几股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悄qiǎo然不惊。(展现生动的画面,是新闻特写常用的写法。)
“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澎湃的激情。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的这个动作“5136”,让几位裁判亮出了9.5分的高分。
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侧面描写,表达了对中国体育健儿的高度赞美,满怀自豪。)
【人物通讯】
严师·慈父·名医
——记酉阳县浪坪乡评议村教师喻登智
吴建平
采访乡村教师——酉阳县浪坪乡评议村小民师喻登智,乡亲们异口同声地称他:是名医、似慈父、更是严师!
1975年,喻登智接过教鞭,在评议村小的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20年。如今,他已由血气方刚的毛头小伙变成了鬓角染霜的“小老头”,可他痴心无改,无怨无悔。
说他是名医,不是因为他有多高超的医术,而是因为他一向坚持义务为学生和乡亲们治疗疾病。评议村地处酉阳、黔江、彭水三县结合部,离乡所在地也有近20公里。那里缺医少药。刚当上民师时,学生们因营养不良,常生病。喻登智买来一些医学书籍,在认真教书的同时挑灯自学,掌握了儿科推拿术,并学会了用中草药治疗简单的疾病。一次,学生谢光玉在课堂上呕泻不止,当即休克。喻老师用学到的知识紧急施救,使谢光玉最后苏醒过来。家长闻讯赶来后,感激之泪涌出眼眶,连称喻老师“恩人”。为备足常用药品,他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在外出开会时尽可能多买些西药,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到山里采中草药。
他爱生如子。三年级学生胡世淑学习用功,成绩优良,可连续几天没到校上课了。喻老师在家访中得知,其父病故后家庭难以维持生计,只好不读书了。喻老师鼻头发酸,眼泪禁不住往外流。他当即决定免去胡世淑的学费,并保证供给她课本和学习用品,使即将失学的胡世淑重返校园。问及20年中喻老师究竟为多少学生资助过书费和学费,他说:这点小事不足挂齿。
他抓校风、学风十分严格。有人对坚持升国旗不理解,他认为“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有人认为学生搞义务劳动是“不务正业”,他说这是培养“群众主义精神和爱劳动的习惯”。学生的红领巾没戴好,他帮忙纠正,甚至脸未洗干净他也帮忙洗净。
乡亲们还说喻老师是真正的“以校为家”。学校教学条件差,没有教具,所用的直尺、三角极、圆规、量角器及体育器材都是他亲手仿制的。课桌凳、门窗坏了,他亲手补修。房上的瓦片被大风揭了,他亲自上房检修。他说这样可节约点钱,多资助几个失学儿童。
自1983年以来,他所教班级的成绩,在全区的会考中总是名列前茅,其中1983年毕业的40人就有32人升入初中学习。突出的成绩使喻老师多次被乡、区、县、地评为先进教师。他于1994年9月获得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期望工程”园丁奖,去年夏天又光荣地出席了全省乡村教师“夏令营”活动。
【点评】本文属于一篇人物通讯。选取了人物的几件典型事件,全面展现了喻老师自学医学时的勤奋,对学生的关心,无私和敬业的精神。通过几处细节描写,如“鬓角染霜”“鼻头发酸,眼泪禁不住往外流”等,使文章情真意切,对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有很好的表达效果。
【事件通讯】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蔡年迟
蒲海洋
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
2012年11月23日上午8时,顶着凛冽的寒风,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甲板工作人员在战位就位。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苟地对阻拦索作最后一次检查。备受外界关注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进入最关键时刻。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浩瀚的大海可以作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难题。在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飞行塔台内的广播响了:“歼-15飞机552号已于××××起飞,预计××××临空!”
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一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
“航向××,航速××节……”口令声中,辽宁舰官兵娴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时××分,远方的天空中传来舰载机的低吼声。循声望去,记者看到,湛蓝的天幕上,一架歼-15舰载机正向辽宁舰飞来。
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密切跟踪正在空中调整飞行姿态的舰载机。
塔台起降指挥监控台,不时传来着舰指挥员和飞行员的对话声——
飞行员:“请示下降高度!”
着舰指挥员:“可以下降高度至×××!”
着舰指挥员:“航向××,航速××……”
飞行员:“明白!”
……
在两人时断时续、不急不缓的对话声中,舰、机配合得非常默契。
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记者眼前的飞行甲板上,定格着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阻拦索的两端构成“V”上边的两头,尾钩钩住处,则是“V”字的底尖。
“成功了!”欢呼声中,一颗颗揪紧的心,一下子舒展开来。各个战位上热烈的掌声,瞬间激活了所有人紧绷的神经,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胜利的笑容。
战位上,许多人落泪了!他们说:“太让人激动了!”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快点!快点!”有人向飞行甲板冲去。几分钟前还空空荡荡的飞行甲板,一下跑来了一大群人。
打开舱门,飞行员冲着围过来的将士们说:“一切正常,感觉好极了!”
歼-15舰载机前沸腾了,鲜花映衬着飞行员的笑脸,人们忘情地与飞行员紧紧拥抱,争相与飞行员合影留念……
“咔嚓!”“咔嚓!”……随着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本报辽宁舰11月25日电)
【点评】完整地记录了事件的全过程,生动的描写营造了当时的紧张气氛,表现了飞行员的高超技术。全文洋溢着作者对所有工作人员的赞美,对本次着舰成功的祝贺。
三、学生新闻写作的常见问题:
(一)消息
1、标题不醒目,未突出新闻内容。
2、导语不能概括事件的主要内容,或不够简洁。
3、正文对事件的要素没有交代清楚,或叙述不完整。
4、文章的主旨不明,没有一定的价值指向。
(二)其它新闻体裁的常见问题
1、新闻特写:主要场景,没有生动地描写展现出来。
2、人物通讯:未抓住典型事件来突出其精神。
3、事件通讯:新闻事件的叙述不完整,未突出其社会意义。
4、背景资料:不能用社会历史背景而突出其深层原因。
四、练笔:
对同学们来说,最熟悉的生活莫过于校园的学习生活了。想一想,你所在的学校近来
举行了哪些有意义的活动?这些活动是如何举办的?活动的意义在哪里?请选择其中一个活动,写一篇新闻报道。要求:(1)结构规范。(2)语言准确、简明、易懂。(3)500
字以上。
【解题】
1.
我们可以按照下列问题先整理记录:
(1)学校近期的活动有哪些?挑选印象深刻的。
(2)仔细回忆整个活动的过程,简明列个提纲,记录活动举办的时间、地点、人物、
主题。(3)活动过程中有哪些重点的人和环节可具体记录?
(4)活动的意义在哪里?
2.
提示
(1)新闻的标题要设计新颖,吸引读者。
(2)导语部分要总括事件,语言要简洁,但相关的时间、地点等要素要完整。
(3)事件的主体部分要详略得当,突出有意义的环节与事心人物。
(4)结尾部分要点明活动的意义。
学生原文呈现
第五届跳蚤书市成功举办
(标题过于简单,缺少吸引力。)
为进一步推动金湖中学学生读书活动的蓬勃发展,金湖中学第十八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之第五届“跳蚤书市”火热举行。(导语部分中对活动举办的时间没有交待清楚,
活动目的也过于简单。)
活动一开始,初一年级各班同学们便在操场上以班级为单位摆开了书摊,一转眼,各个摊位前就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书市上,各类书籍琳琅满目。为了吸引同学们前来换书,每个摊位都是想尽办法:有在自己班级的宣传海报上做足功夫;有的班级则是自编了顺口溜似的宣传语:买一本书送书签,买两本书可抽奖,奖品有同学们喜爱的糖果、中性笔芯、书签、明星照片等小物件。买书的同学也很有兴致。在近两小时的书市活动中,一笔笔“生意”成交了,在分享中,同学们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在活动中,同学摆书摊的情况是本次活动最盛大的场面,可再做些具体的介绍。)
另外,为了更好地吸引“顾客”眼球,此次书市还特别举办了书市海报设计大赛。
(书市的海报设计大赛也是本次活动的一项重点内容,可以详细描写。)
此次跳蚤书市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图书,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市场意识,培养了学生处理旧书的实践能力。(对本次跳蚤书市活动的举办的意义可以从学生层面讲,也可以从学校层面分析,这样活动的意义更全面。)
【病情诊断】新闻写作中标题的设计是为了吸引读者,语言上要恰当、醒目、新颖,这篇新闻的标题缺少吸引力。在内容中如时间、地点等必需的要素也没有介绍清楚。对活动过程的没有突出重点,一些有关联的环节没有介绍。结尾对活动意义的分析不够全面。
【升格建议】修改标题,语言上再新颖、生动一些。内容中对活动的时间地点再补充完整。活动过程中的同学的相关情况再介绍具体一些,对和活动相关的书市海报设计大赛也应做适当介绍。结尾对活动意义的描写内容再丰富全面一些。
学生升格佳作
跳蚤书市乐融融 浓浓书香飘校园
——金湖中学成功举办第五届跳蚤书市活动
(标题语言生动,并采用副标题的方式,交代活动的举办方。)
浙江金湖中学
为进一步推动金湖中学学生读书活动的蓬勃发展,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倡导初一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2017年12月1日中午,金湖中学第五届“跳蚤书市”活动在校园体育馆火热举行。
(导语部分中对活动举办的时间、地点、目的写得简洁又清晰。)
活动一开始,初一年级各班同学便在操场上,以班级为单位摆开了书摊。一转眼,各个摊位前就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书市上各类书籍琳琅满目,有故事类、科普读物类、小说类……为了吸引同学们前来换书,每个摊主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在自己班级的宣传海报上做足功夫——“向日葵书吧”“阳光书屋”,色彩鲜艳,童趣盎然,很能吸引眼球;有的班级则是自编的顺口溜似的宣传语,如“错过一分钟,错过一本书”等;还有班级的“售货员”们有“妙计”:买一本书送书签,买两本书可以抽奖,奖品有同学们喜爱的糖果、中性笔芯、书签、明星照片等小物件。买书的同学把各个摊位围得是里三层外三层。热闹的书市同样吸引了老师们加入买书的队伍中来。在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中,同学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推销着自己的爱书,也仔细寻找着自己想看的好书。在近两个小时的书市活动中,一笔笔“生意”成交了,同学们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不时交流和分享着。(在活动中,对同学摆书摊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具体
的介绍,列举了很多生动的例子,用词也很丰富。展现了盛大的场面,师生的积极性都很高。)
另外,为了更好的吸引“顾客”眼球,此次书市还特别举办了书市海报设计大赛,各班制作的各具风格的海报广告牌,为此次书市增添了不少亮色。夺目的色彩,精湛的画功,独特的角度,一张张海报,展示的不仅是各小组之间的创意碰撞,更是金中美术教育的成果,为此次的书市营造了浓厚的环境氛围。
(描绘了海报作品的绚丽色彩,丰富了文章内容,阐明了海报活动的意义。)
此次“跳蚤书市”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图书,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市场意识,培养了学生处理旧书的实践能力。学校倾力为学生提供图书交换的时间和空间,拓宽了学生图书借阅的渠道,培养了学生的资源共享与节约资源的意识,使金中学子学在其中,乐在其中,悟在其中,为金中的人文建设打下扎实的基础,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浓浓的书香洋溢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沁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对本次跳蚤书市活动的举办
的意义不仅从学生层面讲,也从学校层面分析,这样活动的意义更全面、更完整。)
【升格点评】升格后的新闻,标题语言新颖,夺人眼球。导语部分对事件的总括,时间、地点等要素完整。在对活动的介绍中既突出重点,又用词生动丰富。对学生广泛地参与、热闹的场面进行了详细的报道。结尾部分点明本次活动的意义,结构完整、规范。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闻写作
教学目标:
1.
了解消息及其他新闻体裁的特点;
2.
能够通过阅读,分析不同新闻体裁的内容及特色;
3.
能写规范的消息,突出语言的准确、生动性。
教学重难点:能分析不同新闻体裁的内容及特色,能写规范的消息。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阅读了几篇新闻,相信大家对新闻的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你是不是也想写一篇规范且精彩的新闻呢?下面我们就来系统地学习新闻的有关知识吧!
二、技法精讲:
(一)消息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极为常见,应用广泛。消息的最大特点是及时、真实、简明。消息的写作目的是迅速、及时地向读者介绍新近发生的事实。所以凡是新近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或引起公众关注的事件,都是可写的内容。写消息要做到“用事实说话”。不能添枝加叶、随意夸大,要尊重事实。写消息不同于平常写记叙文,不必写得太详细,交代清楚大体过程就行了,不能像记流水账似的从头讲到尾。
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组成。
1、标题:
要准确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还要尽可能突出重点,简洁醒目。如《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三十万”“胜利”“南渡”这些关键词,突出了消息中最具新闻价值的要素,很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
2、正文:
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导语一般是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要用简要的文字,集中呈现最重要、最新鲜或最有特点的新闻事实,提示消息的要旨,吸引读者进一步阅读文章。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具体叙述新闻事实,提供更详尽的信息,有时还要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主体部分,具体介绍了三路大军勇往直前,敌军纷纷溃退的战况,还精要地分析了敌军惨败的原因,内容相当丰富。
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最重要的内容先介绍。其中导语部分,集中讲述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此后随文章的展开,事实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如果有相关的背景材料,一般放在新闻事实的后面。
正文除了要注意语言的准确、简练、易懂,在此基础上可适当讲究生动形象。
消息范例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毛泽东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点评】导语简明,陈述了主要事件。时间、地点信息非常准确。画线的语句,用词准确,体现了我军强大的战斗力,势不可当。
学生佳作品析
希望与挑战并存 拼搏和梦想相伴
——海兰中学隆重举行
2017
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典礼
(采用正副标题的方式,正标题句式工整优美,阐明意义,副标题概括事件。)
海兰中学 李晓阳
本报讯 2018

3

3
日中午,海兰中学在学校操场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沈兴校长、
金华书记、蒋建副校长、李林副校长、王中副校长等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共同参与,一起拉开了“希望与挑战并存,拼搏和梦想相伴”的新学期的序幕。(这是导语部分,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交待得清楚又简洁。)
典礼伊始,沈校长、金书记发表了新学期致辞。热情洋溢的表彰,语重心长的鞭策,
全体师生一学期的辛勤付出如在眼前,一项一项成绩殊荣在耳畔回响。校长书记指出荣誉的取得来之不易,号召全体师生在新的学期做一个有理想有品位有追求的人,超越自我,
逐梦前行。(“热情洋溢”“语重心长”等词生动地概括了校长和书记发言的特点。)
老师就是那个梦想的领路人。典礼上李英老师、马秋艳老师分别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发言,两位老师结合三个年级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征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给他们带来了温馨而又及时的成长寄语,七年级蕴含着无限的可能,八年级要给自己找到正确的定位,
九年级要把握好最后的冲刺。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老师们的梦想和荣誉就和学生们联系在一起,一起分享快乐和幸福,一起面对失败和挫折,一起创造成功和辉煌。(对两位老师的发言写得条理清晰,三个年级的特点,注意点概括非常到位。)
能够创造成功和辉煌的一定是这样一些人,他们默默用踏实和勤奋证明着自己。初三(1)班许纯菲和初三(2)班王欣雨两位同学代表全体学生发言,荣幸和喜悦,拼搏与奋进,作为学子的自信与骄傲溢于言表,将自己的经验和忠告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也把为中考奋斗最后一百天的坚定信念传递给了所有毕业班的学生。(学生代表的发言概括得很精要,“荣幸喜悦、拼搏奋进”一定可以振奋很多在场在同学。)
用一场颁奖仪式来给过去的奋斗画上圆满的句点,向优秀看齐,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两个校区的开学典礼上,还隆重表彰了2017学年第一学期校级奖学金和“勤学之星”获得者以及校级和年级的文明班级。一次次掌声的响起是在提醒每一个学生,要相信自己,锐意进取,你也可以榜上有名,至少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相信自己,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充满激情的概括,语言很有感染力。)
每个人都值得拥有这样的理想:成为最好的自己。“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种子,需要你去播种,培育;理想不是壮美的画卷,而是一张白纸,需要你去描绘,渲染;理想不是葱茏的绿洲,而是一片荒漠,需要你去开垦,改造。”希望就在那里,就看你能不能战胜一个又一个挑战,拼搏还要继续,因为追逐理想的脚步永不停息。生命不停,奋斗不止。2018,新学期,我们来了。(结语部分,采用排比的句式,加上比喻的修辞,阐述了小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对新学期的美好向往。)
【点评】这篇事件通讯对“海兰中学2017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典礼”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先概述整个典礼的相关情况,再详细列举典礼的流程。对校长和书记的致辞,教师、学生代表的发言都概括得有条有理,重点突出,语言生动简洁。最后展望未来,
信心与理想兼顾,振奋人心。
2、其他新闻体裁:
消息受篇幅、时效性等因素往往无法进行更为详尽的报道。因此若想全面展现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可以采用其他新闻体裁。此外,还可采写一些背景资料或新闻花絮,帮助读者深入、细致地理解报道内容,提高其阅读新闻的兴趣。
(1)新闻特写:具体描述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场景,生动形象地展现新闻现场。
(2)人物通讯:围绕新闻事件中的人物,报道其言行、事迹,展现人物的精神。
(3)事件通讯:相对完整地记述新闻事件,展示其发展过程与社会意义。
(4)背景资料:调査并呈现新闻事件的社会历史背景、深层原因等。
(5)新闻花絮:记录主体事件之外的一些有价值或有趣的小新闻点。
【新闻特写】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夏浩然
樊云芳
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在达卡多拉游泳场的8000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以白云、飞鸟之动,衬托她的沉静。)
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那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郭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连贯的跳水动作,被分解成起跳、腾空、入水三个步骤,逐一描写,有如慢镜头回放。)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一秒七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开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又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入碧波之中,几股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悄qiǎo然不惊。(展现生动的画面,是新闻特写常用的写法。)
“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澎湃的激情。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的这个动作“5136”,让几位裁判亮出了9.5分的高分。
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侧面描写,表达了对中国体育健儿的高度赞美,满怀自豪。)
【人物通讯】
严师·慈父·名医
——记酉阳县浪坪乡评议村教师喻登智
吴建平
采访乡村教师——酉阳县浪坪乡评议村小民师喻登智,乡亲们异口同声地称他:是名医、似慈父、更是严师!
1975年,喻登智接过教鞭,在评议村小的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20年。如今,他已由血气方刚的毛头小伙变成了鬓角染霜的“小老头”,可他痴心无改,无怨无悔。
说他是名医,不是因为他有多高超的医术,而是因为他一向坚持义务为学生和乡亲们治疗疾病。评议村地处酉阳、黔江、彭水三县结合部,离乡所在地也有近20公里。那里缺医少药。刚当上民师时,学生们因营养不良,常生病。喻登智买来一些医学书籍,在认真教书的同时挑灯自学,掌握了儿科推拿术,并学会了用中草药治疗简单的疾病。一次,学生谢光玉在课堂上呕泻不止,当即休克。喻老师用学到的知识紧急施救,使谢光玉最后苏醒过来。家长闻讯赶来后,感激之泪涌出眼眶,连称喻老师“恩人”。为备足常用药品,他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在外出开会时尽可能多买些西药,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到山里采中草药。
他爱生如子。三年级学生胡世淑学习用功,成绩优良,可连续几天没到校上课了。喻老师在家访中得知,其父病故后家庭难以维持生计,只好不读书了。喻老师鼻头发酸,眼泪禁不住往外流。他当即决定免去胡世淑的学费,并保证供给她课本和学习用品,使即将失学的胡世淑重返校园。问及20年中喻老师究竟为多少学生资助过书费和学费,他说:这点小事不足挂齿。
他抓校风、学风十分严格。有人对坚持升国旗不理解,他认为“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有人认为学生搞义务劳动是“不务正业”,他说这是培养“群众主义精神和爱劳动的习惯”。学生的红领巾没戴好,他帮忙纠正,甚至脸未洗干净他也帮忙洗净。
乡亲们还说喻老师是真正的“以校为家”。学校教学条件差,没有教具,所用的直尺、三角极、圆规、量角器及体育器材都是他亲手仿制的。课桌凳、门窗坏了,他亲手补修。房上的瓦片被大风揭了,他亲自上房检修。他说这样可节约点钱,多资助几个失学儿童。
自1983年以来,他所教班级的成绩,在全区的会考中总是名列前茅,其中1983年毕业的40人就有32人升入初中学习。突出的成绩使喻老师多次被乡、区、县、地评为先进教师。他于1994年9月获得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期望工程”园丁奖,去年夏天又光荣地出席了全省乡村教师“夏令营”活动。
【点评】本文属于一篇人物通讯。选取了人物的几件典型事件,全面展现了喻老师自学医学时的勤奋,对学生的关心,无私和敬业的精神。通过几处细节描写,如“鬓角染霜”“鼻头发酸,眼泪禁不住往外流”等,使文章情真意切,对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有很好的表达效果。
【事件通讯】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蔡年迟
蒲海洋
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
2012年11月23日上午8时,顶着凛冽的寒风,身着不同颜色马甲的甲板工作人员在战位就位。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苟地对阻拦索作最后一次检查。备受外界关注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进入最关键时刻。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浩瀚的大海可以作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难题。在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飞行塔台内的广播响了:“歼-15飞机552号已于××××起飞,预计××××临空!”
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一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
“航向××,航速××节……”口令声中,辽宁舰官兵娴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时××分,远方的天空中传来舰载机的低吼声。循声望去,记者看到,湛蓝的天幕上,一架歼-15舰载机正向辽宁舰飞来。
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密切跟踪正在空中调整飞行姿态的舰载机。
塔台起降指挥监控台,不时传来着舰指挥员和飞行员的对话声——
飞行员:“请示下降高度!”
着舰指挥员:“可以下降高度至×××!”
着舰指挥员:“航向××,航速××……”
飞行员:“明白!”
……
在两人时断时续、不急不缓的对话声中,舰、机配合得非常默契。
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记者眼前的飞行甲板上,定格着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阻拦索的两端构成“V”上边的两头,尾钩钩住处,则是“V”字的底尖。
“成功了!”欢呼声中,一颗颗揪紧的心,一下子舒展开来。各个战位上热烈的掌声,瞬间激活了所有人紧绷的神经,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胜利的笑容。
战位上,许多人落泪了!他们说:“太让人激动了!”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快点!快点!”有人向飞行甲板冲去。几分钟前还空空荡荡的飞行甲板,一下跑来了一大群人。
打开舱门,飞行员冲着围过来的将士们说:“一切正常,感觉好极了!”
歼-15舰载机前沸腾了,鲜花映衬着飞行员的笑脸,人们忘情地与飞行员紧紧拥抱,争相与飞行员合影留念……
“咔嚓!”“咔嚓!”……随着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本报辽宁舰11月25日电)
【点评】完整地记录了事件的全过程,生动的描写营造了当时的紧张气氛,表现了飞行员的高超技术。全文洋溢着作者对所有工作人员的赞美,对本次着舰成功的祝贺。
三、练笔:
对同学们来说,最熟悉的生活莫过于校园的学习生活了。想一想,你所在的学校近来
举行了哪些有意义的活动?这些活动是如何举办的?活动的意义在哪里?请选择其中一个活动,写一篇新闻报道。要求:(1)结构规范。(2)语言准确、简明、易懂。(3)500
字以上。
【解题】
1.
我们可以按照下列问题先整理记录:
(1)学校近期的活动有哪些?挑选印象深刻的。
(2)仔细回忆整个活动的过程,简明列个提纲,记录活动举办的时间、地点、人物、
主题。(3)活动过程中有哪些重点的人和环节可具体记录?
(4)活动的意义在哪里?
2.
提示
(1)新闻的标题要设计新颖,吸引读者。
(2)导语部分要总括事件,语言要简洁,但相关的时间、地点等要素要完整。
(3)事件的主体部分要详略得当,突出有意义的环节与事心人物。
(4)结尾部分要点明活动的意义。
学生原文呈现
第五届跳蚤书市成功举办
(标题过于简单,缺少吸引力。)
为进一步推动金湖中学学生读书活动的蓬勃发展,金湖中学第十八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之第五届“跳蚤书市”火热举行。(导语部分中对活动举办的时间没有交待清楚,
活动目的也过于简单。)
活动一开始,初一年级各班同学们便在操场上以班级为单位摆开了书摊,一转眼,各个摊位前就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书市上,各类书籍琳琅满目。为了吸引同学们前来换书,每个摊位都是想尽办法:有在自己班级的宣传海报上做足功夫;有的班级则是自编了顺口溜似的宣传语:买一本书送书签,买两本书可抽奖,奖品有同学们喜爱的糖果、中性笔芯、书签、明星照片等小物件。买书的同学也很有兴致。在近两小时的书市活动中,一笔笔“生意”成交了,在分享中,同学们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在活动中,同学摆书摊的情况是本次活动最盛大的场面,可再做些具体的介绍。)
另外,为了更好地吸引“顾客”眼球,此次书市还特别举办了书市海报设计大赛。
(书市的海报设计大赛也是本次活动的一项重点内容,可以详细描写。)
此次跳蚤书市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图书,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市场意识,培养了学生处理旧书的实践能力。(对本次跳蚤书市活动的举办的意义可以从学生层面讲,也可以从学校层面分析,这样活动的意义更全面。)
【病情诊断】新闻写作中标题的设计是为了吸引读者,语言上要恰当、醒目、新颖,这篇新闻的标题缺少吸引力。在内容中如时间、地点等必需的要素也没有介绍清楚。对活动过程的没有突出重点,一些有关联的环节没有介绍。结尾对活动意义的分析不够全面。
【升格建议】修改标题,语言上再新颖、生动一些。内容中对活动的时间地点再补充完整。活动过程中的同学的相关情况再介绍具体一些,对和活动相关的书市海报设计大赛也应做适当介绍。结尾对活动意义的描写内容再丰富全面一些。
学生升格佳作
跳蚤书市乐融融 浓浓书香飘校园
——金湖中学成功举办第五届跳蚤书市活动
(标题语言生动,并采用副标题的方式,交代活动的举办方。)
浙江金湖中学
为进一步推动金湖中学学生读书活动的蓬勃发展,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倡导初一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2017年12月1日中午,金湖中学第五届“跳蚤书市”活动在校园体育馆火热举行。
(导语部分中对活动举办的时间、地点、目的写得简洁又清晰。)
活动一开始,初一年级各班同学便在操场上,以班级为单位摆开了书摊。一转眼,各个摊位前就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书市上各类书籍琳琅满目,有故事类、科普读物类、小说类……为了吸引同学们前来换书,每个摊主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在自己班级的宣传海报上做足功夫——“向日葵书吧”“阳光书屋”,色彩鲜艳,童趣盎然,很能吸引眼球;有的班级则是自编的顺口溜似的宣传语,如“错过一分钟,错过一本书”等;还有班级的“售货员”们有“妙计”:买一本书送书签,买两本书可以抽奖,奖品有同学们喜爱的糖果、中性笔芯、书签、明星照片等小物件。买书的同学把各个摊位围得是里三层外三层。热闹的书市同样吸引了老师们加入买书的队伍中来。在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中,同学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推销着自己的爱书,也仔细寻找着自己想看的好书。在近两个小时的书市活动中,一笔笔“生意”成交了,同学们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不时交流和分享着。
(在活动中,对同学摆书摊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具体
的介绍,列举了很多生动的例子,用词也很丰富。展现了盛大的场面,师生的积极性都很高。)
另外,为了更好的吸引“顾客”眼球,此次书市还特别举办了书市海报设计大赛,各班制作的各具风格的海报广告牌,为此次书市增添了不少亮色。夺目的色彩,精湛的画功,独特的角度,一张张海报,展示的不仅是各小组之间的创意碰撞,更是金中美术教育的成果,为此次的书市营造了浓厚的环境氛围。
(描绘了海报作品的绚丽色彩,丰富了文章内容,阐明了海报活动的意义。)
此次“跳蚤书市”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图书,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市场意识,培养了学生处理旧书的实践能力。学校倾力为学生提供图书交换的时间和空间,拓宽了学生图书借阅的渠道,培养了学生的资源共享与节约资源的意识,使金中学子学在其中,乐在其中,悟在其中,为金中的人文建设打下扎实的基础,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浓浓的书香洋溢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沁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对本次跳蚤书市活动的举办
的意义不仅从学生层面讲,也从学校层面分析,这样活动的意义更全面、更完整。)
【升格点评】升格后的新闻,标题语言新颖,夺人眼球。导语部分对事件的总括,时间、地点等要素完整。在对活动的介绍中既突出重点,又用词生动丰富。对学生广泛地参与、热闹的场面进行了详细的报道。结尾部分点明本次活动的意义,结构完整、规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