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 第9章 压强 单元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 第9章 压强 单元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31 16:17: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章
压强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面对压强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物体密度越大,对接触面产生的压强就越大
B.物体体积越大,对接触面产生的压强就越大
C.物体重力越大,对接触面的压强就越大
D.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产生压强越大
2.如图所示,正方体物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的厚度,使二者剩余的体积、压强均相同,则切去的质量△m甲、△m乙和切去前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的关系是(  )
A.△m
甲>△m
乙p
甲>p

B.△m
甲>△m
乙p
甲<p

C.△m
甲<△m
乙p
甲>p

D.△m
甲<△m
乙p
甲<p

3.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书包背带做的较宽
B.吸管的一端剪成斜口
C.滑雪板的面积较大
D.越野车装有宽大车轮
4.如图,A、B两个完全相同的试管中装入等质量的不同液体后,情况如图所示,则试管底部所受的压强关系是(  )
A.PA大于PB
B.PA小于PB
C.PA等于PB
D.无法确定
5.如图所示,连通器左端试管横截面的半径为2R,右端试管横截面的半径为R,左、右水面的高度分别为H、H,那么打开开关K后,稳定后右管水面距离底部的高度为(  )
A.0.70H
B.0.75H
C.0.83H
D.0.90H
6.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液体的密度。将一个带有阀门的三通U形管倒置在两个装有液体的容器中,用抽气机对U形管向外抽气,再关闭阀门K.已知左边液体的密度为ρ1,左右两边液柱高度分别为h1、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右边液体的密度ρ2=ρ1
B.右边液体的密度ρ2=ρ1
C.实验中必须将U形管内抽成真空
D.若将U形管倾斜,左右两边液柱高度差不会改变
7.把玻璃杯盛满水,用硬纸盖住,再倒过来,如图(a),纸片能将杯中的水托住,之后,若将杯子慢慢转动,如图(b)(c),则(  )
A.杯子刚一转动,纸片就不能将水托住
B.杯子转动到图b所示位置时,纸片才不能将水托住
C.杯子转动到图c所示位置时,纸片才不能将水托住
D.杯子转到任何位置,纸片都能将水托住
8.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A.蚊子尖嘴插入皮肤
B.注射器吸取药液
C.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
D.液体从侧壁孔喷出
9.如图中实验或应用利用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的特点的是(  )
①纸片将试管中水托住;②盆景中的瓶内水不会全部流掉
③对B管吹气,A管中水上升④对漏斗口吹气,乒乓球不掉下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10.如图为一种动力滑翔伞,可长时间在空中滑翔而不会掉下来。其伞翼上下表面弯曲程度不同,上表面较凸,下表面平,安装在飞行员背部的助推器可在滑翔时提供向前的动力。下列现象与滑翔伞升力产生的原理相同的是(  )
A.吸盘挂钩被吸在墙上
B.热气球升空
C.用吸管吸饮料
D.起风时,房门会自动关上
二.多选题(共2小题)
11.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立柱质量为M,有一质量为m的猴子从立柱匀速上、下运动,已知猴子静止时,受到摩擦力为f,则有关猴子在运动过程中正确的是(  )
A.猴子向上、向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反
B.猴子向上、向下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C.猴子向上时,支柱对地面的压力是Mg+f
D.猴子向下时,支柱对地面的压力是Mg+mg
12.一薄壁正方体容器放在台秤上,当在容器中装满水时,台秤的示数为12N.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1×103Pa;当在容器中装满另一种液体时,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是8N;将液体倒掉,然后将一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入容器中,物块正好填满容器,此时台秤受到的压强为2.9×103P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的底面积为120cm2
B.物块的密度为2.9×103kg/m3
C.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0.8×103Pa
D.薄壁正方体容器的重力为2N
三.填空题(共1小题)
13.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是利用 
 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最高能将水抽到 
 m的地方。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4.某同学(利用小桌、砝码、泡沫塑料)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 
 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由甲、乙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受力面积一定时, 
 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 
 ;
(3)由乙、丙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 
 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 
 。
(4)该同学在实验时将图乙中的小桌和砝码又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丁所示,则在乙、丁两种情况中小桌产生的压强p乙 
 p丁(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5.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前,要注意检查装置 
 ,应调整液体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相平。
(2)甲、乙两图探究的是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 
 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容器形状 
 。
(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 
 两图进行对比。
(5)图丙中,固定液体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盐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向,这是为了探究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 
 的压强大小关系。
16.林红同学做“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为使实验误差更小,林红不宜采用图 
 (选填“甲”或“乙”)装置方式来估测大气压强。
(2)林红采用正确的装置方式进行测量,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②.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沿正确的方向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③.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
④.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长度L。
(3)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
a.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 
 ;
b.指出实验中的错误步骤: 
 (填数字序号),并进行纠正: 
 ;
c.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大气压强的表达式p= 
 。
(4)实验时,可先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减小 
 ;二是活塞的密封性好。
(5)实验室有A、B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m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实验时应选用A注射器,不选用B注射器的理由是 
 。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7.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四轮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机器人的质量为600kg,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5m2,当机器人在水平冰面上匀速行进时,机器人受到地面的阻力为重力的,求:
(1)机器人在水平冰面上匀速行驶时,机器人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大?
(2)机器人对冰面的压强多大?
18.如图甲所示,在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筒内放入一个圆柱体铝块,铝块的横截面积为10cm2,现以恒定的速度向筒内注水4min直到筒注满,筒内水的高度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g=10N/kg,ρ铝=2.7×103kg/m3)。求:
(1)当注水2min时,刚好将铝块浸没,则此时水对筒底的压强是多少?铝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注满水时筒内水的总质量是多少?
六.解答题(共2小题)
19.有同学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很多鸡蛋摆在地上,然后放上一平板玻璃,紧接着不断有同学站在玻璃上,而玻璃下的鸡蛋却完好无损。小明同学很吃惊,他认为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鸡蛋的硬度
B、观众的人数
C、玻璃板与鸡蛋的接触面积
D、鸡蛋的价格。
20.请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用文字说明。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D。
2.
D。
3.
B。
4.
A
5.
D。
6.
A。
7.
D。
8.
B。
9.
D。
10.
D。
二.多选题(共2小题)
11.
BCD。
12.
CD。
三.填空题(共1小题)
13.大气压;10(10.34或10.31)。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4.
(1)泡沫塑料凹陷程度;
(2)压力;明显;
(3)压力;不明显;
(4)等于。
15.
(1)是否漏气;(2)液体深度;(3)丙、丁;无关;(4)乙、丙;(5)各个方向。
16.
(1)乙;(3)a.排掉注射器中的空气;b.④;应量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c.;(4)摩擦;(5)A;作用在B注射器上的大气压力的大小超过了测力计的量程。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7.
(1)因为机器人匀速前进,
所以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为:F=f=G=mg=×600kg×10N/kg=600N;
(2)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力:F=G=mg=600kg×10N/kg=6000N,
对冰面的压强:p===3×104Pa。
答:(1)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为600N;
(2)机器人对冰面的压强为3×104Pa。
18.(1)由图乙可知,注水2min时,筒内水深h=10cm=0.1m,
则水对筒底的压强p=ρ水gh水=1×103kg/m3×10N/kg×0.1m=1000Pa;
铝块排开水的体积为
V排=S铝h水=10×10﹣4m2×0.1m=1×10﹣4m3,
铝块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103×10×1×10﹣4N=1N;
(2)由于均匀地注水,故前、后2min注入水的体积相等;由图乙可知,后2min水升高的高度为0.05m,则,
V1=V2
S容h1﹣S铝h1=S容h2
S容×0.1m﹣S铝×0.1=S容×0.05m
S容=2S铝=2×10﹣3m2,
水的总体积V水=S容h总﹣S铝h1=2×10﹣3m2×(0.1+0.05)m﹣10×10﹣4m2×0.1m=2×10﹣4m3,
水的总质量为m水=ρ水V水=1×103×2×10﹣4kg=0.2kg;
答:(1)当注水2min时,刚好将铝块浸没,则此时水对筒底的压强是1000Pa;铝块受到的浮力是1N;
(2)注满水时筒内水的总质量是0.2kg。
六.解答题(共2小题)
19.
D。
20.答:将2个乒乓球放在水面上,用手快速划动两乒乓球之间的水,发现两乒乓球向中间靠拢,这说明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