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牛顿第一定律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石块从山坡上滚落
B.从枪口射出的子弹在空中飞行,并击中目标
C.火车启动后,速度越来越快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2.小明发现蹦极运动中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大小不变,而弹性绳的弹力是变化的。蹦极运动的过程是利用弹性绳捆住人的脚,从高处p跳下,人到a处时刚好拉直弹性绳,人继续向下运动到最低点c后又返回向上运动,如此反复,最终停在b位置。在开始下降时,经过pa段、ab段、bc段的过程中,人的运动情况分析错误的是( )
A.pa段加速运动
B.ab段加速运动
C.bc段减速运动
D.a点速度最大
3.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就静止下来
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C.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D.力是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原因
4.关于牛顿第一定律获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人们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
B.可以用实验得到验证
C.从小车在斜面上滑下的实验探究中直接得出
D.在实验基础上,经分析、推理得出的规律
5.我国成功申办到了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下列有关冬奥会项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滑冰运动员在加速滑行的过程中,惯性越来越大
B.冰球运动员在滑行时用球杆击打冰球,球杆对冰球的力大小等于冰球对球杆力的大小
C.冰壶运动员投掷出去的冰壶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冰壶受到惯性作用
D.跳台滑雪运动员从台端飞出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6.体育运动有许多地方用到了物理知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在接力赛中,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应尽可能做到相对静止
B.拔河比赛时赢的一方对绳的拉力一定更大
C.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利用身体的惯性
D.掷出去的铅球总是会落到地面上,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
7.如图,一个物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右运动,左右分别通过定滑轮用细绳连接了A、B两个钩码,A质量为1kg,B质量为2kg。若想让物体匀速向左运动,应该在哪边加上质量为多少的钩码?( )
A.右边1kg
B.左边1kg
C.左边2kg
D.不需要加,使其改变方向即可
8.现在,许多学校都在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足球运动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关于同学们在足球比赛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飞行的足球,受到重力和推力的作用
B.飞行的足球,若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立即停止运动
C.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飞行,是因为足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D.头顶足球后方向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9.翔翔踢足球的过程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脚踢球时,球发生形变产生了脚对球的力
B.足球离开脚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飞得更远
C.若足球在最高点时,一切外力同时消失,足球将静止
D.脚踢球时,脚对球的力和球对脚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0.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则对两小球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 )
A.若m1<m2时,则两小球一定相碰
B.两小球一定不相碰
C.两小球一定相碰
D.若m1>m2时,两球一定相碰
11.将一杯水静置在公交车的置物台上(如图所示),司机突然刹车时,杯中水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仍保持水平
B.将向前溢出
C.将向后溢出
D.会溢出,但不能确定溢出方向
12.排球是某市学业考试体育测试的项目之一。如图是某同学排球考试时的场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排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B.排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力不平衡
C.手击打排球的力大于排球对手的作用力
D.排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手对球的力
13.如图甲所示,一个苹果挂在枝头A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假定某一时刻所有外力都消失了,用频闪照相(每隔0.2s拍摄一次)的方法记录下苹果的运动轨迹。(黑色圆点代表苹果),能正确描述所有力都消失后苹果运动轨迹的是( )
A.
B.
C.
D.
14.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的事实是( )
A.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B.物体在不受力时都是静止的
C.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15.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
C.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
D.“以卵击石”,鸡蛋破了,石头却完好无损,说明鸡蛋受到力的作用,石头却没有
16.下列实例中,(加“?”)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A.来回摆动的秋千
B.悬浮在水中的鸡蛋
C.挂在墙上的空调
D.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
17.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线拴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橡皮在做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 )
A.橡皮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B.橡皮受到的重力和细线对它的拉力平衡
C.细线对橡皮的拉力使橡皮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橡皮在运动过程中外力全部消失,它将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
18.如图所示是蹦极运动的简化示意图,弹性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住运动员,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到A点处弹性绳自然伸直,C点是蹦极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则人的速度v与弹性绳伸长的长度△L、弹性绳的拉力F与长度L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9.如图所示,在图甲中,钢球从轨道滑下后靠近正对它的磁铁时,钢球速度的
发生变化;图乙中,钢球从轨道滑下后,靠近与钢球运动方向垂直放置的磁铁时,钢球速度的方向发生变化,这些情况都叫做
发生变化。
20.如图所示,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搭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经多次变轨进入了月球轨道。在变轨过程中,探月卫星的运动状态是
的(选填“变化”或“不变”)。
21.中国探月工程始于1994年。登月返回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绕”,在飞船绕月飞行的过程中,飞船的运动状态是
(填“改变的”或“不变的”);第二阶段是“落”,在接近月球时,向前喷气使飞船受到
(选填“向前”或“向后”)的力而减速,以利于顺利着陆月球;第三阶段是“回”,离开月球,返回地球。飞船采集回来的矿石标本运到地球上时的质量
(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密度
。
22.用手拿住拴着钢球的绳子,使钢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小球的运动状态是
的(选填“保持不变”或“不断改变”),此过程中钢球受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力作用。如果某一时刻绳子突然断了,则钢球将做
运动。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他在水平台面上分别铺上不同材料,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在小车停下的位置分别做上标记a、b、c。
(1)用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
(2)通过比较
,可以推断小车在铺有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所受阻力的大小。
(3)水平面粗糙程度越小,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
(4)对上述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如果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将做
。
(5)这个实验中运用了
的研究方法。
24.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如图甲所示)。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慢”);
(3)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那么:牛顿第一定律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
(4)通过上面的探究后,小明思考如下的问题,如图乙所示,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C时(速度减为零),如果摆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则摆球将
(选填“往回摆”、“停在C点”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25.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观察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和只有木板的三种情况下,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研究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
(填“相等”或“不相等”)。
(2)实验中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是通过改变
来实现的。
(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近;在棉布表面滑行的距离较远;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填“快”或“慢”)。
(4)推理: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小,直到变为零,它将做
。
(5)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以牛顿第一定律虽然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但是通过符合逻辑的
得出的正确结论。
(6)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了我们物体的运动
(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
不变的性质。
(7)小车运动过程中的阻力主要是摩擦力,本实验还告诉我们,在其它因素不变情况下,接触面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是
。(意思表述清楚即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B。
2.
D。
3.
C。
4.
D。
5.B。
6.
B。
7.
C。
8.
D。
9.
D。
10.
B。
11.B。
12.
B。
13.
A。
14.
D。
15.C。
16.
A。
17.
C。
18.D。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9.大小;运动状态。
20.变化。
21.改变的;向后;不变;不变。
22.不断改变;非平衡;匀速直线。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3.
(1)初速度;(2)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大小;(3)远;(4)匀速直线运动;(5)实验推理。
24.
(1)相等;(2)快;(3)不能;(4)停在C点。
25.(1)相等;(2)水平面的粗糙程度;(3)慢;(4)匀速直线运动;(5)推理;(6)不需要;运动状态;(7)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