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第二十二课 《寓言四则》
第2课时
一句话目标:积累文章中出现的重点词,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一、课前一赛(要求课外把《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仔细读一遍)
1.给加点字注音(借助工具书完成)
溉汲 杞人忧天 天崩地坠 中伤 亡气
躇步 星宿 齜蹈 舍然
2.借助教辅书籍,把文学常识补充完整
①《穿井得一人》节选自《_______________》,《吕氏春秋》又称《_______________》,是战国时期秦相________________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是先秦(儒家、法家、墨家、杂家)代表作品。
“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危害。
②《杞人忧天》选自《_______________》,内容多为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____________。作者
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国时期的___________家人物,郑国人。
二、独立自主学习 熟读课文,结合注释 疏通文意
3.熟读《穿井得一人》,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①划出不会翻译的句子
②解释加点的词语
溉汲 居外 及
有闻而传之者: 闻之于宋君:
求闻之若此: 不若无闻也:
道 于 使
4.熟读《杞人忧天》,结合注释硫通文意。
①划出不会翻译的句子
②解释下列词语
崩坠: 身亡所寄: 因往晓之:
舍然: 舍: 步:
齜: 蹈: 躇:
积气: 若: 行止:
奈何: 天果积气:
只使: 亦不能: 中伤:
积块: 充塞: 四虚
三、合作探究+展示引导学习
(要求先独立思考并完成,然后小组成员相互交流,最后分组展示)
5.正确翻译《穿井得一人》,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①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
②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③文中的宋君是一个怎样的人?
(4)对本文的寓意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不要轻信流言蜚语。
B.一家之言,经再三转述,往往会丧失原义。
C.对于别人的话,要注意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
D.要勇于揭穿别人的谎言。
(5)文末“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有什么作用?
(6)《穿井得一人》中,你认为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讹言?生活中怎样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6.正确翻译《杞人忧天》,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1)文中杞国人“忧天地坠”因此“晓之者”从“天”“地”两方面加以开导
就“天”解说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地”解说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杞人反复提出疑问说明了什么?
文末“其人”“大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晓之者”“大喜”的原因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杞人为什么忧天?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
(5)《杞人忧天》中的“晓之者”开导杞人的话是否科学?你如何评价?
(6)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你同意哪一种理解?
(7)《杞人忧天》中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分别刻画了怎样的形象?
四、巩固提升学习
7.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察传”即明察传闻之意。
B.《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
C.“有闻而传之者”“闻之于宋君”,“求闻之若此”三句中“闻”的意思一样。
D.《穿井得一人》故事告诉了我们对于道听途说的传言,万勿轻信,必须认真地思素,进行实际的考察,否则很容易把事情搞错。
8.选出“之”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国人道之 B.闻之于宋君 C.问之于丁氏 D.得一人之使
9.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春秋时期思想家,是继老子和庄子之后的有一位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B.《杞人忧天》运用语言描写,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
C.杞人忧天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不要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
D.“其人舍然大喜”中“舍”通“释”,意思是解除、消除。
第二十二课 《寓言四则》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
第2课时 参考答案
1—4略
5.(1)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
(2)传言不要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
(3)宋君是一个验证考察,不盲目轻信传言,开明正直的君主。
(4)D
(5)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
(6)略
6.(1)天: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略
(3)其人大喜:天不会塌,地不会陷,自己的生命不会受到伤害。
晓之者大喜:因为他担心的那个人不再忧虑了。
(4)讽刺了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担心和无穷无尽的忧愁的人。
(5)就现在的科学水平看,也不尽正确,但在当时他认为天地都是一种物质存在,也算是一种进步思想了。(意近即可,其他有见解的看法也行)
(6)杞人忧天本来确实是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但理解为忧患意识也是可以的。其实列子之后的一些文人已经将杞人忧天引申到政治生活方面,借以表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寓意。如李白《梁父吟》:“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这正是以杞人自喻,抒发为国事操心而受到排挤的苦闷。
(7)语言描写(对话描写)杞人:庸人自扰、忧虑重重。晓之者:热心解忧、悉心劝解。
7、C
8、D
9、A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