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化学 必修一 专题4《硫及环境保护》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19)化学 必修一 专题4《硫及环境保护》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7-30 17:2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硫及环境保护》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北京2019年11月28日电(记者
邹多为)中国生态环境部27日“晒”出的2018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成绩单”显示,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不断,中国提前完成任务,并彰显了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责任与担当。下列气体能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是
A.H2
B.CO2
C.N2
D.O2
2.如图是研究二氧化硫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现用60%硫酸溶液和亚硫酸钠晶体反应制取SO2气体,实验现象很明显,且不易污染空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品红溶液褪色
C.溴水橙色褪去
D.含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变浅
3.下列做法不能有效改善大气质量的是(
)
A.大量生产、使用能过滤PM2.5的口罩
B.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进行脱硫处理
C.开发利用太阳能、氢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D.研究廉价、高效的催化剂,以降低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4.某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3mol、4mol;若通入一定量的氯气,使得溶液中Br-物质的量变为1mol,则通入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A.1mol
B.2mol
C.3mol
D.4mol
5.下列试剂在空气中久置后,容易出现浑浊现象的是(

A.稀H2SO4
B.稀硝酸
C.H2S溶液
D.氨水
6.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工业上制备NaClO2的原理为:ClO2+H2O2+NaOH→NaClO2+H2O+O2(未配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制备反应,NaClO2是还原产物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生成标准状况下的11.2L气体,转移2mol电子
D.制备过程中混合液的pH降低
7.已知酸性K2Cr2O7溶液可与FeSO4反应生成Fe3+和Cr3+。现将硫酸酸化的K2Cr2O7溶液与FeSO4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I溶液,混合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的KI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AB段的氧化剂为K2Cr2O7
B.图中BC段发生的反应为2Fe3++2I-=2Fe2++I2
C.开始加入的K2Cr2O7为0.25
mol
D.K2Cr2O7与FeSO4开始反应时物质的量之比为1∶3
8.已知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氧化性:Cl2>KClO3
B.HCl作还原剂,全部被氧化
C.KClO3
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D.生成3
mol
Cl2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
mol
9.向下列溶液中通入足量相应气体后,各离子组还能大量存在的是
A.二氧化碳:K+、Na+、CO32ˉ、Clˉ
B.氨气:Ba2+、Mg2+、NO3ˉ、Br—
C.氯化氢:Ca2+、Fe3+、NO3ˉ、Clˉ
D.二氧化硫:Na+、NH4+、HCO3ˉ、MnO4ˉ
10.向某含有SO32-、SiO32-、CO32-、Br-、Na+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l2直至过量,下列对该反应过程的判断正确的是
A.整个过程共发生2个氧化还原反应
B.在该溶液中滴少量品红,品红褪色
C.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发生了变化
D.反应过程中氯气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11.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选项
X
Y
Z
R
A
Al
AlCl3
Al(OH)3
NaAlO2
B
Na
Na2O
Na2O2
NaOH
C
H2S
S
SO2
SO3
D
N2
NH3
NO
NO2
A.A
B.B
C.C
D.D
12.下列有关实验正确的是
A.图1:稀释浓硫酸
B.图2:实验室制备氨气
C.图3: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
D.图4:检验浓硫酸与蔗糖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
13.某同学进行SO2的性质实验。在点滴板a、b、c、d处分别滴有不同的试剂,再向Na2SO3固体上滴加数滴浓H2SO4后,在整个点滴板上盖上培养皿,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序号
试剂
实验现象
a
品红溶液
红色褪去
b
酸性KMnO4溶液
紫色褪去
c
NaOH溶液(含2滴酚酞)
红色褪去
d
H2S溶液
黄色浑浊
A.在浓硫酸与Na2SO3固体反应中,浓硫酸表现的强氧化性
B.a、b均表明SO2具有漂白性
C.c中只可能发生反应:SO2+2OH-=SO32-+H2O
D.d中表明SO2具有氧化性
14.有一瓶Na2SO3溶液,它可能部分被氧化。某同学取该少量溶液,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对此实验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亚硫酸钠已部分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B.加入BaCl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中一定含有BaSO4
C.加入稀硫酸后,不溶沉淀可能是BaSO3
D.此实验不能确定亚硫酸钠是否被部分氧化
15.用高分子吸附树脂提取卤水中的碘(主要以
I-形式存在)的工艺流程如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流程②的反应说明
I
的非金属性弱于
Cl
B.经①和④所得溶液中,I-的浓度后者大于前者
C.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35.5,
则存在的
35Cl
、37Cl
的丰度比约为
3:1
D.若在流程②和⑤中要得到等量的
I2,则需消耗的
n(Cl2)
:n(KClO3)
=
5:2
二、填空题
16.3H2O2
+
2H2CrO4

2Cr(OH)3
+
3O2
↑+
2H2O
(1)其中Cr被___________,H2O2作____________剂。
(2)_____________是氧化产物,_______________发生还原反应。
(3)反应转移了0.3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态下体积约为__________。
(4)用单线桥或双线桥法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
17.双氧水是一种“绿色试剂”,可作为矿业废液处理剂。如要消除采矿业废液中的氰化物(KCN),化学方程式为:KCN+H2O2+H2O=X+NH3↑。
(1)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上述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不发生变化,则KCN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填化学式)。
(3)双氧水作为“绿色试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标准状况下有448L氨气生成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
18.(1)氯酸是一种强酸,氯酸的浓度超过40%就会迅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HClO3=3O2↑+2Cl2↑+4HClO4+2H2O。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小题:
①在上述变化过程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___→___(填化学式)。
②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___(填化学式);所得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
(2)已知测定锰的一种方法是:锰离子转化为高锰酸根离子,反应体系中有H+、Mn2+、H2O、IO3-、MnO4-、IO4-。
①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②在锰离子转化为高锰酸根离子的反应中,如果把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1L,测得溶液的c(H+)=0.01mol/L,则在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mol。
19.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MnCl2+2H2O+Cl2↑,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
______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
______
(填“氧化”或“还原”)。
(2)若消耗0.1mol
MnO2,则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是
______
mol,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
mol。
(3)上述反应中浓盐酸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是
______

20.H、C、N、O、Fe、Si、I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元素,请根据题意回答与这些元素有关的问题:
(1)根据元素周期律,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请用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FeSO4和O2的系数比为2∶1,试配平下列方程式:FeSO4+K2O2→K2FeO4+K2O+K2SO4+O2↑_________________
(3)各种氮氧化物(NO、N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治理氮氧化物(NOx)废气的方法之一是用NaOH溶液进行吸收,其反应原理可表示如下:NO2+NO+2NaOH=2NaNO2+H2O 2NO2+2NaOH=NaNO2+NaNO3+H2O现有NO与NO2的混合气体,将其通入50
mL
2
mol/L的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O3-
0.02
mol。
①所得溶液中NaN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mol;
②混合气体中v(NO)∶v(NO2)=________。
(4)向FeI2溶液中不断通入Cl2,溶液中I-、I2、IO3-、Fe2+、Fe3+等粒子物质的量随n(Cl2)/n(FeI2)的变化可用下图简单表示
①当n(Cl2)∶n(FeI2)=6.5时,溶液中n(Cl-)∶n(IO3-)=________。
②当n(Cl2)∶n(FeI2)=1.2时,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21.A、B、C、D为四种可溶性的盐,它们包含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为Ba2+、Ag+、Na+、Cu2+
和NO3-、SO42-、Cl-、CO32-(离子在物质中不能重复出现)。
①若把四种盐分别溶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
②若向①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盐酸,B盐的溶液有沉淀生成,D盐的溶液有无色无味的气体逸出。
(1)根据①②实验事实可推断它们的化学式为: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2)写出醋酸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含相同物质的量A、B、C的溶液混合后,写出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___;在此溶液中加入锌粒,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C溶液中阴离子的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22.a、b、c、d、e是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五种物质,可发生如下转化:
其中:
a是单质;b是气体;c、d是氧化物;e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1)如果a是一种淡黄色粉末固体,试推断这五种物质(用化学式表示):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2)如果a是一种常见气体,试推断这五种物质(用化学式表示):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四、实验题
23.已知SO2+I2+2H2O=H2SO4+2HI,某化学兴趣小组选用下列实验装置,测定工业原料气(含SO2、N2、O2)中SO2的含量。
(1)若原料气从左流向右时,上述装置组装连接的顺序:原料气→__________________(填“a”“b”“c”“d”“e”)。
(2)装置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当装置Ⅱ中出现________现象时,立即停止通气。
(3)若碘溶液的浓度为0.05
mol/L、体积为20
mL,收集到的N2与O2的体积为297.6
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S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
24.高氯酸铵(NH4ClO4)常作火箭发射的推进剂,实验室用NaClO4、NH4Cl等原料制取(部分物质的溶解度如图1、图2),其实验流程如图3:
(1)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上述流程中由粗产品获得纯净高氯酸铵的方法为________。
(3)洗涤粗产品时,宜用________(填“0℃冷水”或“80°C热水”)洗涤。
(4)已知NH4ClO4在400℃时开始分解为N2、Cl2、H2O。某课题组设计实验探究NH4ClO4的分解产物(假设装置内药品均足量,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
实验开始前,已用CO2气体将整套实验装置中空气排尽;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氧气。
①写出高氯酸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为了验证上述产物,按气流从左至右,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填装置对应的字母),证明氧气存在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

③若装置E硬质玻璃管中的Cu粉换成Mg粉,向得到的产物中滴加蒸馏水,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滴加蒸馏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五、计算题
25.将32.64g铜与140
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请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各位多少?______________
(2)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多少?_________________
26.高锰酸钾是一种典型的强氧化剂。
(1)在用
KMnO4
酸性溶液处理固体
Cu2S
时,发生的反应如下:8MnO4-+5Cu2S+44H+=10Cu2++5SO2↑+8Mn2++22H2O
①还原产物为_____。
②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
③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
④每生成
2.24
L(标况下)SO2,转移电子数目是_____
(2)用
KMnO4
酸性溶液处理固体
CuS
时,也可将
CuS
反应成
Cu2+和
SO2。写出该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
(3)15.8g
KMnO4,加热分解后剩余固体
15.0
g。该剩余固体与足量的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单质气体
A,产物中锰元素以
Mn2+存在,则气体
A
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
参考答案
1.B
2.A
3.A
4.C
5.C
6.C
7.D
8.C
9.C
10.B
11.B
12.D
13.D
14.D
15.D
16.还原
还原
O2
H2CrO4
3.36L
17.KHCO3
+2
H2O2
双氧水本身无毒,其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均为无毒物质
40NA
18.HClO3
Cl2
O2和HClO4
47.6
2Mn2++5IO4-+3H2O=2MnO4-+5IO3-+6H+
1/60(或0.0167)
19.Mn
还原
0.2
0.2
还原性、酸性。
20.(1)CO2+Na2SiO3+H2O=Na2CO3+H2SiO3(2)2、6、2、2、2、1
(3)0.08、3:7
(4)①6.5
②2Fe2++10I-+6Cl2=5I2+2Fe3++12Cl-
21.BaCl2
AgNO3
CO32-+2CH3COOH=2CH3COO-+CO2↑+H2O
n(Cl-):n(NO3-):n(Cu2+)=1:1:1
Zn+Cu2+═Zn2++Cu
取少量C溶液于试管中,先加盐酸,无现象,再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C中阴离子为SO42-
22.S
H2S
SO2
SO3
H2SO4
N2
NH3
NO
NO2
HNO3
23.c→d→b→a→e
SO2+I2+2H2O===4H++SO42-+2I-
蓝色褪去
7%
24.复分解反应
重结晶
0℃冷水
2NH4ClO4
N2↑+Cl2↑+2O2↑+4H2O↑
F→B→D→C→E→H→G
装置E硬质玻璃管中红色粉末变为黑色
Mg3N2+6H2O=3Mg(OH)2+2NH3↑
25.NO:5.8L
NO2:5.4L
0.5mol
26.Mn2+
Cu、S
8:5
0.8NA
6MnO4-+5CuS+28H+=5Cu2++5SO2↑+6Mn2++14H2O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