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
孙权
刘备
刘禅
诸葛亮
关羽
张飞
周瑜
黄盖
吕布
貂禅
袁绍
董卓
魏
洛 阳
蜀
成都
吴
建业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路有饥妇人,抛子弃草间。
--王粲《七哀诗》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蒿里行》
经光武年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形成形成群雄并起的局面,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壮大起来。
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力量,曹操占据河南一带,实力也在不断增强。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袁绍出身于世家大族,在军阀混战中,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势力,成为当时最大的军阀。占有今河北、山西和山东东部,兵多粮足,有10万兵力
十万人
三四 万人
曹 操
袁 绍
公元200年
官渡
官 渡 之 战
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
以少胜多
乌巢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意义
官 渡 之 战
公元200年
袁绍VS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为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动脑经:曹操为什么能在官渡之战中打败实力强大的袁绍?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
(2)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生产;
(3)军事上,军事才能出众,战术得当;
(4)重用人才,纳谏能听取正确意见;
而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5)人心上:统一北方,人心所向。
小组合作展示
207年,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当他得胜还朝途经渤海边时,留下了豪情满怀的诗句——
当时已经53岁的曹操,他的“壮心”到底是什么呢?他将遇到的对手会是何许人也?
刘备(161年-223年)
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三国志·先主传》,刘备是汉朝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
三顾茅庐
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刘备
割据江东的孙权
孙权(182年-252年)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据说是孙武的后裔。幼年跟随兄长孙策平定江东,孙策英年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他仁贤用能、挽救了江东危局,保住了父兄基业。
周瑜
鲁肃
桃园三结义
天下形势示意图
假设你是诸葛亮,你会怎样分析天下形势,为主进言?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隆中对》
公元208年,曹军南下。
刘备不敌,撤军南逃,欲往存有物资的江陵。
曹军在长坂追上刘备。
刘备率兵东逃,败退至樊口。
曹操前往江陵。
刘备派诸葛连前往联合孙权。
周瑜率3万兵马沿江西进。
5万孙刘联军行至赤壁,与正在渡江的曹操水军相遇。
赤壁初战,曹操水军失败,退至乌林,会合陆军,隔江与孙刘联军对峙。
最终曹军败退,孙刘联军乘胜追击。
赤壁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意义
赤 壁 之 战
公元208年
孙刘联军VS曹操
以少胜多
孙刘联军胜利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性战役是( )
B
D、牧野之战
B、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A、官渡之战
基础巩固
1、曹军来自北方,不服水土,不习水战;
2、曹操骄傲自满;
3、孙刘联军正确的战略(联合)战术(火攻);
4、根本原因:统一条件尚未成熟。
探究二: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事隔8年,曹操却以20万大军败在孙刘联军之手。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分析讨论
战役名称
时间
交战方
兵力
结果
官渡之战
200年
曹操
三四万
曹操
袁绍
十万
赤壁之战
208年
曹操
二十多万
曹操
孙刘联军
五万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对照表
谦虚谨慎,骄傲必败;战争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及正确的战略战术;培养观察思考的习惯;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
年, 称帝,国号吴,定都 。
年, 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 。
年, 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 。
魏
蜀
吴
识图:
A
B
C
A的建立者是
B的都城在
C的国号是
曹丕
成都
吴
吴
三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孙吴:
1、曹魏:
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
3、诸葛亮治蜀:
发展经济,
改善民族关系,促进西南地区发展
230年,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加强台湾与内地联系。
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视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注意兴修水利,保护农桑。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
魏
吴国船只
吴
袁绍
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
曹操
曹操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
孙权刘备联军
三国鼎立
220年 曹丕 洛阳
魏
221年
刘备
成都
蜀
229年
孙权
建业
吴
三国鼎立
课堂小结
1.东汉末年,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其中实力最强的是黄河中下游的 A曹操和袁绍 B刘备和孙权
C曹操和刘备 D孙权和袁绍
2.三国时期开始于
A.219年 B.220年
C.221年 D.222年
3.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三国鼎立形成的关键是
A官渡之战B巨鹿之战C赤壁之战
知识巩固
5、下列朝代的统治区域主要在黄河流域的是
A东汉 B魏 C蜀 D吴
4、下列不属于三国时期人物的是
A诸葛亮 B曹操 C孙权 D刘备
动
手
测
试
1、最早派人到达台湾的是: 台湾当时叫:
2、建立魏国的是:
3、三国建立的顺序是:
吴国
夷洲
曹丕
魏蜀吴
关于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的描述
《三国志》等记载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建安十八年
(213年)(孙)权乘大船来观军,公(曹操)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故事与历史上的实际情况一样吗?
关于赤壁火攻
《三国演义》的描述
《三国志》等记载
草船借箭后,诸葛亮不谋而合地与周瑜一起提出火攻曹操的作战方案
瑜部将黄盖 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关于关羽刮骨疗伤
《三国演义》的描述
《三国志》等记载
曹冲208年病危时,曹操悔不该杀华佗。而关羽是在219年北伐攻打樊城时受伤。”
公饮数杯酒毕,一面仍与马良弈棋,伸臂令佗割之……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
在京剧舞台上,曹操的脸谱一直是个代表奸臣的大白脸,或者说,曹操成了奸臣的代名词。
“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鲁迅
依你之见呢?
功首罪魁非两人,
遗臭流芳本一身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曹操?
首先,一分为二,从其功、过两方面去评价。要看他一生的主流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是否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是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是否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发展
其次,论从史出。
功过界定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
*当然,不可否认曹操的性格有凶残、奸诈的一面,但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所以我们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提示: